金寨县古碑镇:“文明祭扫”让“疫中清明”更“亲民”

清明祭祖踏青是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对先人的追思,但是人员聚集、燃放烟花爆竹却给当前疫情防控和森林火情带来安全隐患。为进一步防范化解风险,金寨县古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加大力度推进殡葬领域移风易俗,提倡“无烟祭祖、网络祭祖”,努力营造“绿色文明、节俭亲民”的祭扫新风尚。

祭扫在心不在形,绿色清明更“亲民”。一是制作《文明祭扫倡议书》、张贴宣传横幅号召网络祭扫。通过“网上献花、留言寄思、再给先人说句话”等方式鼓励群众通过网络媒介购买电子鲜花、撰写寄思缅怀故人。二是推行“无烟祭扫”。严禁山林草地明火祭祀、燃放烟花爆竹,倡导通过“献花、鞠躬、修整坟场”等环保简约的方式进行祭扫,自觉保护环境不焚烧冥纸冥币,抵制封建迷信。

外出祭扫担风险,居家寄思亦“孝行”。为避免疫情期间殡葬祭扫带来传播风险,该镇进一步加大丧葬领域移风易俗。一是实行“丧葬简办”,疫情期间丧葬事宜一律从简,不摆宴、不唱道,暂停组织守灵、告别、祭奠等群体性活动。二是倡导厚养薄葬、居家寄思,鼓励通过回忆先人、给故人写思念信、孝敬年迈亲人的方式文明过节、居家寄思。三是宣传“祭祖不阻防疫”,加强外出祭扫人员安全防护,要求自觉与人距离一米,不摘口罩攀谈,呼吁外出人员不返乡、不跨区域祭扫,减少出行和人员流动。

用爱心寄思故人,清明捐款显“真情”。该镇充分利用人们清明节思念先人的情感主基调,号召群众“捐爱心、思故人”,通过捐赠帮助更有需要的人。一方面打好“感情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宣传“用爱心丈量孝心、让博爱彰显真情”,打开群众“心结”竖立起舆论“风向标”。另一方面做好捐赠激励,通过设立爱心墙为每位捐赠者粘上一条思念卡片,鼓励更多爱心接力,将收到的善款全部用于资助敬老院孤寡老人。

文明祭扫不是疫情所迫,而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接下来,该镇还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对全镇殡葬领域违规行为逐村逐组摸排整改,确保移风易俗取得实效,让清明祭扫更“接地气”更“亲民”。(卢神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