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有“骨氣”的傅友德,面對朱元璋的為難,寧死不受其辱

在中原歷朝歷代中,唯有一個朝代,“不和親、不納貢”那就是明朝

。明朝時期也是中原王朝最鼎盛時期。即便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皇帝,面臨皇城淪陷,也絲毫堅持祖制,寧可自殺也不投降。

明朝最有“骨氣”的傅友德,面對朱元璋的為難,寧死不受其辱

其實,一個朝代的國力是否鼎盛,也取決於這個朝代的將領。歷史上明朝,名將謀臣不計其數,共同的努力輔助朱元璋驅逐蒙元,建立大一統的明朝。明朝國力也達到了歷史之最。然而朱元璋過河拆橋的手段,也是歷史之最。

明朝最有“骨氣”的傅友德,面對朱元璋的為難,寧死不受其辱

跟隨者朱元璋打天下的名將謀臣都一一遭到朱元璋的迫害。但其中最有骨氣的當屬傅友德了。

起初,傅友德是陳友諒手下的一名戰將,但是陳友諒並沒有重用傅友德。陳友諒作為朱元璋,除元朝外最大的敵人。傅友德的領軍作戰能力,逐漸出現在朱元璋關注的目光中。

與朱元璋不同的是,陳友諒性格急功近利,不顧原則貪圖小利。就是陳友諒現在的身份地位都是他謀害上級得到的。雖然陳友諒手下很多將領,都未曾說過什麼,但是心中十分不滿陳友諒的行為。傅友德更是對其深惡痛絕。

明朝最有“骨氣”的傅友德,面對朱元璋的為難,寧死不受其辱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與陳友諒的交戰中,傅友德再也忍受不了陳友諒的性格,便主動投降到朱元璋帳下。

朱元璋並沒有因為傅友德的投降而輕視他,反而認同傅友德的行為,併為了發揮傅友德的領軍作戰才華,並委以重任。朱元璋的心胸開闊和陳友諒的小肚雞腸形成鮮明對比。傅友德認為自己的決定沒有錯。朱元璋是他夢寐以求的明君,為報答朱元璋的認可,傅友德作戰英勇,很快就有了”常勝將軍“的稱號。

明朝最有“骨氣”的傅友德,面對朱元璋的為難,寧死不受其辱

面對作戰越發英勇的朱元璋軍隊,陳友諒十分後悔沒有重用傅友德。而傅友德在朱元璋的軍隊中,幾乎沒有任何敗績,反而成為了陳友諒的心頭大患。為了拔掉傅友德這個眼中釘,在戰場中對傅友德格外”關照“,在一場戰鬥中,傅友德身中一箭,但他並沒有因此放下衝鋒的腳步,反而是拔掉身上的箭,繼續作戰。將是兵的膽,士兵見到傅友德如此英勇,作戰士氣大盛。很快傅友德等人取得勝利,傅友德更是在此戰中,一戰成名。

朱元璋知人善用,獲得了無數忠臣良將的支持。很快在起義軍的較量中,朱元璋的實力越來越強大,很快便消滅了其他的起義軍,開始與元朝軍隊決一高下。將星雲集的朱元璋大軍,在無數名將的光輝戰績中,傅友德也做出了閃耀的成績。

在太原大戰中,傅友德憑藉手下數十士兵,便擊潰了元朝的千餘地方軍隊,並且以身犯險,夜襲王保保大軍的帥營。機緣巧合,王保保沒有想到傅友德僅憑數十人就敢襲營,沒有設防,而傅友德偏偏作戰英勇,不計生死。傅友德的突然襲擊,數十人的兵馬就嚇退了王保保幾萬人的 兵馬,順利拿下太原。

明朝最有“骨氣”的傅友德,面對朱元璋的為難,寧死不受其辱

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的作戰中,貢獻最大的莫過於最後在追剿元朝殘餘勢力時的戰績。朱元璋佔據絕對的優勢,分兵三路追剿元朝殘餘勢力,其中殘餘勢力的主力就是傅友德所帶領的軍隊,以七戰七捷的戰績成功消滅元朝最後的主力。

明朝最有“骨氣”的傅友德,面對朱元璋的為難,寧死不受其辱

明朝初期,朱元璋平定中原後,就率領大軍準備征討大理。大理皇族段氏見明朝軍威鼎盛,便派出使者向朱元璋的明朝大軍主動投降,請求成為大明的藩屬國,年年對大明進貢稱臣。若論以前,大理一般都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按照慣例同意大理的求和,也未嘗不可。

但傅有德卻堅決反對,在他看來,大理未戰先怯主動求和的態度和宋朝一般無二。更何況此時的大理對於劍拔弩張的明朝大軍來說,幾乎唾手可奪,把大理納入明朝的版圖,比大理成為明朝的藩屬國強上很多。在隨後的三個月裡,如同他預料的那樣,大理如砧板上的魚肉一般,輕易就把大理歸入明朝版圖。

明朝最有“骨氣”的傅友德,面對朱元璋的為難,寧死不受其辱

明朝版圖

朱元璋驅逐元朝建立大明後,對做出貢獻的開國功臣,一一按功行賞。根據傅友德作出的卓越貢獻,傅友德被封為潁國公,並賞賜”丹書鐵券“。

雖然”丹書鐵券“擁有”免死金牌“之稱,但仍然沒有讓傅友德,在朱元璋清除開國功臣時倖免於難。

明朝最有“骨氣”的傅友德,面對朱元璋的為難,寧死不受其辱

免死金牌

當朱元璋對名將藍玉以謀反的罪名治罪,還對藍玉扒皮警示其他大臣的時候,傅友德看到比自己做出更多貢獻的藍玉都被論罪,而自己絕對在劫難逃。面對這樣的情況,傅友德認為,”既然有一死,不能就這樣等待朱元璋拿自己開刀,還不如學蕭何那樣自辱名節,或許保住自己的性命。“

明朝最有“骨氣”的傅友德,面對朱元璋的為難,寧死不受其辱

君臣宴會

然而傅友德的自辱行為,在朱元璋那裡並沒有得到想象的結果,反而激怒了朱元璋。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召集文武大臣舉辦大型的君臣宴會,傅友德參加宴會的時候,發現在宴會中擔任侍者的傅讓,沒有按照規定佩戴劍囊。雖然傅友德叮囑傅讓改正,但這一些已經被朱元璋看在眼裡。


果然在宴會中,朱元璋以此借題發揮,用傅讓沒有佩戴劍囊,罵傅友德教子無方。如果僅僅如此,還算好的。但朱元璋之前對開國功臣的態度已經深入傅友德心中他認為朱元璋準備要拿他動手了。

明朝最有“骨氣”的傅友德,面對朱元璋的為難,寧死不受其辱

朱元璋劇照

於是傅友德在宴會中親手殺害了傅讓。朱元璋大為震驚,並對傅友德說道,”你對待自己的孩子,怎麼如此兇殘!“傅友德冷笑一聲,凜然地答道:“這不就是你要的嗎?”
不等朱元璋言語,便滿懷悲涼之意的,自刎在朱元璋的面前。在他的心中,至少不會像藍玉一樣受盡屈辱而死。

明朝最有“骨氣”的傅友德,面對朱元璋的為難,寧死不受其辱

朱元璋在宴會中並沒有要殺死傅友德的想法,在他的眼中,傅友德只需要在他的面前俯首祈求饒恕就可以了,沒有想到傅友德竟然如此剛烈。傅友德這樣做的原因,是朱元璋對功臣下手的心寒,折損了朱元璋的顏面,朱元璋遷怒與傅友德的家人,發配邊疆。

作戰奮勇的一代”常勝將軍“,到最後獲得如此下場,讓人萬分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