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軍工奇蹟”的隱疾——虎式坦克受傷了怎麼辦?拆掉最好

如果要說起德國在二戰期間的“軍工奇蹟”的話,肯定很多哪怕對二戰不感興趣的人都能說得頭頭是道。每個德軍軍種都有著自己的驕傲,例如海軍的U艇、空軍的109和190、陸軍的裝甲部隊。尤其是德軍的裝甲部隊,不僅僅是德軍進攻和防守的中堅,取得了輝煌的戰績;還擁有著舉世聞名的虎式和豹式坦克;除此之外還有著眾多神秘的“圖紙車”、“試驗車”。乍一看,彷彿德國在二戰所創造的“軍工奇蹟”無可比擬。但實際上,奇蹟的背後卻埋藏著隱疾。

阿爾伯特·施佩爾:“奇蹟締造者”

說道德國的“軍工奇蹟”就繞不開一個人,那就是阿爾伯特·施佩爾。施佩爾在希特勒的支持下於42年擔任“武器和彈藥部部長”一職,在施佩爾的領導下德國軍事工業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為德國進行長期戰爭作了巨大的貢獻。完全算得上是“軍工奇蹟”的締造者,但是在施佩爾創造的奇蹟背後卻埋藏著隱疾。

德軍“軍工奇蹟”的隱疾——虎式坦克受傷了怎麼辦?拆掉最好

阿爾伯特·施佩爾

第四裝甲師突擊炮車組:因為缺少零件,我在庫爾斯克放了六週假。

施佩爾喜歡用數據取悅希特勒,還經常向戈培爾提出要大力宣傳他的成就,後期作為“武器和彈藥部部長”的施佩爾更加註重宣傳和拉攏關係。經常在各種場合大力宣揚在自己的領導下又多生產了多少坦克。而事實是在施佩爾的領導下,德軍的確擁有著數量足夠的坦克,唯一的問題是缺乏零部件。

這一點在庫爾斯克戰役裡表現得尤為明顯,德軍坦克受損後經常沒有足夠的零部件對其進行維修,戰時緊急的情況下甚至要從德國本土空運零部件到前線。第四裝甲部隊的一份戰時記錄寫道:“六個星期前,堡壘行動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有一輛突擊炮碾上了地雷,雖然只造成了突擊炮輕微受損,但是直到現在這輛突擊炮才修好,僅僅只是因為我們缺乏零部件。”這個時候德軍裝甲部隊就面臨著很嚴重的問題,受損的坦克會因為缺乏零部件導致其無法被快速修復。這個問題在德軍大舉進攻的時候還不明顯,當德軍需要撤退的時候這個問題就無法被忽視了。損壞的載具無法帶走,只能就地炸燬。

零部件的缺乏並不是因為德軍漫長的後勤線造成的,而是真就沒有生產足夠的零部件。前文說了施佩爾喜歡用數據取悅希特勒和其他人,尤其注重自己的業績。他更願意說在自己的領導下生產了500輛坦克,而不願意說在自己的領導下只生產了400倆坦克,剩下的產能和資源被全部做成零部件了。在施佩爾的眼裡就只有數字。

德軍“軍工奇蹟”的隱疾——虎式坦克受傷了怎麼辦?拆掉最好

影視劇中阿爾伯特·施佩爾的形象:我的眼裡只有KPI

“警衛旗隊”SS第一裝甲師:我們可以打坦克、修坦克、拆坦克。

因為施佩爾注重業績和數字,所以前線士兵的命令是:“如果坦克嚴重損毀,就必須將其裝車運回本土的陸軍軍械維修廠(Magdeburg Heereszeugamt),私下將坦克拆解或挪用零件的行為是被明令禁止的。”但是在前線的作戰部隊中,有時候士兵會把坦克拆得一乾二淨,把空蕩蕩的車體和炮塔送回本土的維修廠。甚至還有“警衛旗隊”SS第一裝甲師的例子(在庫爾斯克戰役時還不是裝甲師):“我們的虎式坦克連沒有足夠的零件,不過有一輛虎式嚴重損毀了,雖然我們可以修好它。但是幾個車長和上司商量之後決定將這輛嚴重損毀的虎式坦克上報為完全損毀,然後我們的技師就把這輛可憐的虎式拆為零件備用。”

德軍“軍工奇蹟”的隱疾——虎式坦克受傷了怎麼辦?拆掉最好

“警衛旗隊”SS第一裝甲師:名頭好聽,手頭很緊

很多戰後的史學家和研究者都認為施佩爾會做假賬,其實從以上的例子來看不管施佩爾做沒做假賬,施佩爾的工作方法都已經對部隊的作戰和出勤率帶來了直接的負面影響。而且假賬這一說法的背後可能還有著更多的細節和數據,但是脫離背景的數據就和人的承諾一樣,通常沒啥意義,這裡也就不多做討論。

德軍裝甲部隊的很多作戰車輛雖然沒有數量優勢,但是質量優勢和人員的素質優勢還是有目共睹的。可惜在戰爭後期,這些優勢被蘇軍不斷地壓縮。原本可靠率就有問題的德軍重型和中型裝甲部隊早以面臨著來自後勤的嚴峻壓力,再加上後期德軍不斷地撤退,很多作戰車輛哪怕不是完全損毀都因為缺乏零件無法維修而被遺棄或者炸燬。反觀蘇軍,不斷攻城略地,戰場上損失的坦克在後期取得陣地後大部分都可以被修復,說不定某些德軍裝甲王牌的戰果裡面是連續好幾次擊毀了同一輛蘇聯坦克。

Toppel,Roman:Kursk 1943.The Greatest Battle of the Second World War.Helion:Warwick,UK: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