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GDP墊底卻不是貧困縣!廣西6個瑤族自治縣2019年GDP同場PK

瑤族是廣西的世居民族之一,大分散、小聚居,他們多依山而居。


目前在廣西有6個瑤族自治縣,其中半數設置在河池市,剩餘的3個分別在來賓、桂林、賀州。


在2016年公佈的貧困縣名單中,除了恭城,其他5個自治縣赫然上榜!


如今4年過去,6個自治縣分別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呢?

金秀GDP墊底卻不是貧困縣!廣西6個瑤族自治縣2019年GDP同場PK

數據來源:官網數據,富川的數據為預估值。

除了富川,其他5個自治縣都公佈了2019年的GDP數據。從整理的數據來看,6個縣的GDP都沒有破百億,最接近100億的只有恭城瑤族自治縣。


前兩名僅有2個多億的差距(具體看富川后續公佈的準確官方數據),但榜首和榜尾的GDP總量差距就很懸殊,恭城足足比金秀多出1倍多。


有意思的是,金秀GDP總量在6個自治縣中雖排名靠末,但其在2019年就已經脫貧摘帽,正式退出“困難生”的隊伍,與金秀同時“摘帽”的,還有富川。


巴大都GDP總量雖排在金秀前面,但依然還是“特困戶”。6個瑤族自治縣中,也只有他們仨是河池轄下的同城苦難兄弟。


巴大都,要加油了!

金秀GDP墊底卻不是貧困縣!廣西6個瑤族自治縣2019年GDP同場PK

數據來源:官網數據,富川的數據為預估值。

從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恭城、富川、金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過萬,這三個縣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30000元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11000元—14000元之間。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金秀,達到了35339元,而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恭城,達到了14115元。


要論日子過得滋潤的,無疑是恭、富、金三縣的居民。


如果不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拉了都安一把,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都安就“雙雙墊底”了。

金秀GDP墊底卻不是貧困縣!廣西6個瑤族自治縣2019年GDP同場PK

數據來源:官網數據,富川的數據為預估值。

再看城鄉之間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


金秀城鄉之間的差距是最大的,有24234元,要知道,金秀農村居民的也才11105元,3個農村居民的收入也不及縣城1個居民多!


這是正常現象。因為其他5個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農村居民的2-3倍左右。


城鄉發展失衡的問題,各地普遍存在,這不是這6個自治縣獨有的問題。如何縮小城鄉差距,提升農民的生活品質,實現城鄉協調發展,是當局需要謀慮的問題。


只有讓農村居民有錢了,他們才會進城,進城的人多了,地區的城鎮化率才會提高。畢竟,衡量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就是簡單粗暴地看它的城鎮化水平嘛。


金秀GDP墊底卻不是貧困縣!廣西6個瑤族自治縣2019年GDP同場PK

橫向比較6個自治縣的發展差距,是為了彼此更好地認清自己,知道自己在班級裡(同城兄弟)的位置在哪裡,在年級裡(全區)排在什麼位置。


當然,GDP數據的背後還隱藏著其他的影響因素,比如人口。


金秀GDP總量少,但居民的日子過得滋潤,蓋因為金秀總人口是這幾個縣裡最少的,不到16萬人,而都安縣的總人口有72.6萬人!


龐大的人口基數,特別是貧困人口基數,讓巴大都在脫貧摘帽的過程中,面臨更大的壓力。


比如都安,官方數據,4年裡貧困發生率從26.54%降至3.36%,累計減貧13.22萬人,差不多等於金秀的總人口!


金秀GDP墊底卻不是貧困縣!廣西6個瑤族自治縣2019年GDP同場PK

成績固然值得肯定,但”革命尚未成功”,2020年是脫貧摘帽的最後期限,最後一年裡,巴大都仍須卯足幹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