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現在穿越到明朝,附身崇禎帝,你怎麼挽救大明朝?

李振亞love


現代人穿越過去很可能還不如原裝的崇禎皇帝。不過可以娛樂一下。

U型彎

有一篇文章叫做崇禎死彎。講得就是崇禎皇帝邁不過去的兩個關口——鎮壓與徵稅。很簡單,鎮壓需要錢,沒錢就要徵稅。稅徵多了又會激發民變,導致更多的鎮壓行為。崇禎一朝就是在這樣的悖論中走向滅亡的。

自然環境因素

大家現在都知道了,明朝末年時太陽活動異常,天災不斷。這一點即便是穿越回去了也沒辦法改變什麼。陝北照樣有旱災,走投無路的農民照舊會揭杆而起。除非有改造太陽的能力。

清朝與順朝

大清與大順從來沒有任何名義上的合作。可是他們很默契,一個外線作戰一個內線作戰,讓明朝精疲力竭。這兩個大敵也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

穿越了

Ok,畢竟是穿越了。要怎麼做?這裡拋磚引玉一下。

人名單…這個不需要解釋了吧?該保的保,該做的做掉。不能說具體人名,畢竟也要對真實的歷史人物尊重一些吧。這裡想說一點,真實歷史中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壞人與好人,誰都有本難唸的經,只不過是現代觀察者所站的角度不同而已。

海路

可以重視一下海路。可能要買船,買葡萄牙或者荷蘭的船。那些船是海船,不能用槽船,一上海面上就散架了。明朝的造船能力初期還是可以的,後期可能就差點兒了,所以還是直接買西方的海船比較務實。畢竟明朝和葡澳政府是合作關係,曾從澳門大批進口武器,僱傭教官。

之所以要買船是因為無論是大順還是大清都是弓騎兵,沒有海軍。大清復臺靠得是施琅。有了船可以從天津或者山東出海,去南京避風頭。還可以北上遼寧半島,對大清側後形成威懾。南宋躲避金兵就是坐船出海,最後勉強維持了下來。面子是沒有了,可是崇禎皇帝還在,全國的抵抗就可以維持,南明那幾個皇帝還真不如崇禎帝能力強。

堡壘線

袁崇煥督師薊遼該不該治罪?古今有不同解讀。可是他的策略是對的,那就是憑堅城,用大炮。有沒有佐證?沙俄南下用的戰略其實和袁崇煥差不多,只不過沙俄聘請德意志工程師在雅克薩製造了稜堡。這樣一座堡壘,康熙時代全盛的大清重兵雲集沒能攻克,只能長期圍困,最後是沙俄自己投降了。

如果在山海關防線建造一系列歐洲稜堡,清兵攻打起來會更為困難。不過話說回來,真實歷史中清兵也沒有攻克過山海關防線,靠得是吳三桂開門。不過,如果將稜堡繼續向北深入,清朝就……

結盟

明朝有的時候放不下架子。比如和大清議和這一個可能性最終沒有實現。實際上有些時候是可以談談的。大清一開始也沒想到能入關。

和沙俄聯盟?派點兒人過去和沙俄聯絡一下?這一條必須謹慎,玩兒不好很可能把自己裝進去。不過,有限的聯絡是可以的,可以造成大清腹背受敵的局面。

和英國聯盟。沒錯,那個時候英屬東印度公司已經成立了。明朝可以去和英國人聯絡一下,讓他們過來做生意,用武器結賬。

國內改革

這個是穿越主流,只不過時間上有點兒緊。留給崇禎的只有17年,改革起來可能還沒見到成果。

供君飯後一笑。


有時聊人文歷史


朽木難雕,誰附身崇禎皇帝,都挽救不了大明。

明朝到了崇禎這個時代,國家機器已經是爛的根裡了,只能大破後而立,自上而下大換血,但自己不可能破了自己的政權,破成了孤家寡人了,誰給比干活?你就是有一百個一千個利國利民的國政,執行不了有什麼用呢?

崇禎皇帝執政,就算他性格多疑,自負少謀,難道他乾的事情少了嗎?崇禎皇帝日日上朝,勤勤勉勉,無一日懈怠,史料記載:

“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就這工作態度就是賢君的行為,貪懲腐敗,他也是力度很大,任免官員雖然有失誤,但也是魄力十足,內閣懲處撤換了幾十次,又什麼用呢?貴族吸血蟲你敢都殺了嗎?顯然不敢,都是朱家親戚,官員士族你敢殺了嗎?顯然也不敢,還要靠他們幹活呢?所以你無論想幹什麼,想做什麼,你都是無用功。

這還不算,當時的明王朝,國庫空虛,外敵叩關,天災人禍,農民起義,士兵渙散。王朝末年,無可奈何,就是南遷南京,偏安一隅,也解決不了,朝廷腐敗,內部爭權,自私自利的問題,也是早亡晚亡的問題。明朝和宋朝不一樣,宋朝南建,是有機會重返中原的,因為宋朝還沒爛到根裡,只是突然被金兵攻破首都了,軍民士氣仍在,明朝到了崇禎朝,真是到了爛的整不起來的階段了。


曹老師xixi


崇禎二年二月初二,龍抬頭,夜,風大雨大。

我看在跪在身前的這個老太監,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九千歲魏忠賢,看著他滿頭的白髮和滿臉的皺紋,不由想起了天啟帝臨終前的一句話:魏忠賢忠貞可計大事。

天啟帝極力推薦重用的。

我知道以後的歷史是:崇禎殺了魏忠賢,勞累了17年後還是被滅了國。好不容易穿越了一次。我不想再重蹈上吊的悲劇。

殺不殺魏忠賢,這是個問題。


下面這段對話節取至《明史.崇禎起居注》——華六年,京都出版社


崇禎:魏忠賢,朕是萬歲,你是九千歲。

魏忠賢:老奴囂張跋扈是有的,但絕無造逆之心,願意一死以安陛下。

崇禎:李高張之流和北方韃子,孰輕孰重?

魏忠賢:攘外必先安內。一個心腹之患,一個是肘腋之患。一個雖然能動搖大明國本,另一個卻能亡國滅種。

崇禎:很多人認為李自成,高迎祥,張獻忠是心腹之患;韃子才是肘腋之患。

魏忠賢:依老奴之見:韃子,才是心腹之患。如果他們竊取大明江山,大明不但會亡國還會滅種。而李高之流不死,大明內患不除,則不能全力對付北方韃子。

崇禎:為何李高張叛逆屢屢成事

魏忠賢:我太祖皇帝。起於微末,對百姓始終存著一顆寬容之心。大明的國策:對於造反的是剿撫並用,李高之流畢竟與我華夏同文同種,就導致了李高之流打得過就造反,打不過就投降,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崇禎:如何做

魏忠賢:下狠手剿滅李自成,張獻忠。然後休養生息10年,集全國之力,對付韃子,殺光韃子,像我成化帝一樣,鐵血犁庭。

崇禎:魏忠賢,就衝你說的這段話,你就是朕的忠臣。聽旨: 朕封你一等忠義公,兩年之內剿滅李高張,朕就允你死後指定子侄繼承爵位,世襲罔替。

從此刻起,你殺四品以下文臣不用向朕稟報。讓你手底下的太監錦衣衛,全出去給朕弄軍費,每年需向朕交納白銀一億兩,不要怕殺人。

魏忠賢:皇上,老奴今年已經59歲了。榮華富貴老奴也都享受過了。老奴是個六根不全之人,不懼死後罵名。可是您不能不想史筆如刀啊

崇禎:魏忠賢,如我華夏正統不在,這花花綠綠的江山朕留他何用?

魏忠賢:老奴雖不知為何陛下如此決絕,但老奴能感到陛下對韃子的深切仇恨。老奴魏忠賢在此立誓: 老奴不怕留下千古罵名,自今日起,老奴必將竭盡所能為陛下打造一支大明鐵軍,為陛下殺光韃子。滅了韃子後,老奴必自殺以謝陛下知遇之恩。

崇禎:殺光韃子, 朕封你為一字並肩王。山海關以北的土地給你列土封疆。

魏忠賢:老奴焉敢有此僭越之心,只有一個心願:在老奴死後,葬於先帝帝陵旁,能常伴先帝左右。

崇禎:準。



下面這段對話節取至《中華歷史集》——華十五年,江南煙雲出版社


崇禎四年:高迎祥,李自稱,張獻忠。平。

崇禎十二年:盧象升,魏忠賢,孫承宗,孫傳庭率大明騎兵20萬,步軍40萬,徵遼東。平。

此役,斬殺韃子共計10萬6659人,男性丁口,幾乎殺盡。 史稱:崇禎犁庭。

崇禎十四年:魏忠賢死,諡號忠王,葬於熹宗墓旁。

崇禎十七年:農民起義,推翻明政權,崇禎死。

新政權,國號:華。


少校柳下惠


崇禎皇帝為什麼這麼的敬業?最終還是滅亡了。這裡面最大的原因就是當時已經沒有辦法力挽狂瀾了,當時的一個證據就是一個爛攤子,無論是誰其實面對這樣的爛攤子再怎麼敬業都是沒有辦法挽回的一個結.

明朝末年真的是非常的動亂內憂加外患,內憂就是很多人開始腐敗,然後裡面也有李自成的叛亂吳三桂的叛亂。外面又有像清朝努爾哈赤的大軍要進入山海關。最主要的就是崇禎皇帝中了離間之計,最終把那個年代裡面最好的一位督軍叫做袁崇煥給殺害了。如果袁崇煥不死的話,說不定崇禎皇帝還有那麼一絲絲的小機會

可惜袁崇煥這樣的忠臣都被崇禎皇帝給相信了,離間之計給殺掉了。然而明朝的時候,一些官吏的腐敗也導致了明朝有這樣的一個慘敗的結局,民不聊生,人們也幻想著這個朝代就此滅亡了,有可能新的朝代就能給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再加上吳三桂把山海關的門打開之後,引清兵進來把明朝徹底的給滅亡了,這就是崇禎最終為什麼會弔死煤山的最大的原因


這裡是邯鄲


想要拯救明朝,除非穿越魂穿韓山童或者韓林兒,從頭開始,而穿越崇禎大帝身上純屬浪費穿越機會,話說此時明朝已經積重難返,病入膏肓,隨時蹬腿瞪眼了,別說你穿越過去,就算朱重八復生也再難有作為!以下就給你整理一下明朝滅絕的幾大重點原因:

首先明朝滅亡是因為實在太多的宗室宗親了,一個個的都是朱重八之後,都是老朱家子弟,比清朝的八旗子弟都不如,八旗子弟好歹是打出生就帶著軍籍的,別管平日裡怎麼遛狗架鷹,聲色犬馬,但是隻要有戰役就必須上前線的,而且很多旗人子弟之家破敗也是因為違法犯罪而家道中落。但是老朱家的宗室除非像是寧王一樣的造反,否則誰會去得罪他們?明末崇禎年間在冊的姓朱的宗室宗親就上百萬人口了,而明朝攏共也就一億人口左右,這還不算沾親帶故的,也就是說平均要一百人去供應一個宗室吃喝嫖賭,欺男霸女!

其次就是明朝沒有數學,別說應用數學的計算火藥、計算射程、計算鑄造的時間和用料了,就連計算天文曆法都計算不明白,愣是把節氣都能給算錯,結果連年受災,不按照農時耕作能不受災嗎?卻被現在給洗腚為小冰河,你們家小冰河三年五載的就結束了?小冰河最低沒有五十年以內的,別說明朝,就算我們今天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趕上五十年小冰河也是滅亡的結局,所以明末就是算錯了曆法自作孽!少跟我說翻譯了幾本數學著作,幾何學就是那時候翻譯的,關鍵除了翻譯書的人以外還有誰看?

然後就是說明朝的黨爭實在是太亂套了,文官和宦官之間狗咬狗,直接受苦的就是民眾,少在這裡說明朝資本萌芽,資本萌芽的考證是徐一夔的《織工對》結果最後論證《織工對》裡面描述的時間節點是元末明初,看看朱重八重農抑商的德性,再看看黃道婆出自元朝,所以資本萌芽出自元朝是沒有爭議的,跟明朝沒有一毛錢關係。明朝的黨爭直接就掠奪民脂民膏,尤其是看你不交份子錢就說你家或者你家祖墳裡有礦,直接敲詐,這也導致天下人人都有反意!

最後說最重點的,就是開國朱重八時代就因為丫當年就是流竄起家的,所以堅決杜絕百姓流竄而制定的路引度牒制度,因為當年朱重八裝成和尚四處行騙,所以出家人的度牒也嚴格控制。而就因為這樣,人民不流動,外加上朱重八給定下的世世代代的階級劃分,士兵就是軍戶,工匠就是匠戶,唱曲賣藝的就是樂戶,不服朱重八的就是妓戶,就算好人家的良善人家,沒有路引度牒 出了方圓十里就自動墮入賤籍,誰會跟丫一條路走到黑啊?


老韓推車的韓


明朝的滅亡主要原因我認為是天災,一是明末天氣異常寒冷,隨後全國進入了一個空前少雨的時期,出現了全國性的大旱災,二是崇禎年間爆發了大瘟疫。

搞清楚了問題所在就好辦了,首先繼續重用魏忠賢,把我知道的現代抗旱抗疫知識一點一點的搬給他,讓他去執行,估計我穿越過去基本上是一竅不通,我相信他的能力,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搞定李自成這個闖賊,女真人那邊先穩住,用現代知識發展農商業,這樣就解決了內患,軍隊方面重用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籌,並搬些現代軍事知識給他們,最多三年國庫充盈,軍隊戰力暴增,有了強大的國力和軍隊,女真人就不足為患了,後面發展航海業,工業,建立地球村。哈哈,這當然只是大的戰略方針,細節就不YY了。




唐凡


這個太簡單了,崇禎當時的最大問題是:1. 臉皮太薄;2. 看人不明。這兩點對穿越者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看什麼時候穿越了,朱由校剛死就穿越過去是easy模式,崇禎十七年三月初一是hard模式,但也不是沒有機會。

第一步是帶老婆兒子去南京。有大臣建議留守的直接給予監國。走海路,近海從天津到南京還是非常安全的,重要的是北京的大臣一個不帶,未來的班子全用南京的留守那一套。這樣的好處是知道南京那些政治鬥爭失敗的人突然抱上了大腿,必然死心跟著崇禎幹。

第二步把北京讓給李自成,但要給他下點眼藥。要知道在真實的歷史上,李自成直到快進京了還猶豫要不要議和,可見他這個人對未知事物充滿恐懼。船在近海需要補給,定期上岸,下罪己詔,說自己失德,望李自成善待百姓,勿傷一人。未來明朝的核心力量是士紳,老百姓還要排在後面。李自成不收稅,手下的兵吃什麼喝什麼,給他一頂高帽子,讓他飄飄然起來,進了北京更沒錢,那麼很自然的就會嚮明朝舊官吏下手,逼著他失人心。

第三步封吳三桂遼東王遙領五軍大都督,這樣雖然不會阻止他投降但可以讓建州拉他時付出更多的代價。

等到了南京,認準兩件事,第一東林黨都是垃圾,第二四川張獻忠手下有個叫李定國的,是忠心耿耿的鐵桿。

和世人認識不一樣的是,南明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只不過缺少效忠對象各自為戰才被建州各個擊破的。現在有了崇禎有了太子,江北四鎮不說進攻,自保不足為慮。

這個時候不出意外北京李自成已經進去了,開始大規模的搶劫,建州那邊未必拉籠得住吳三桂,就算真的平西王了,讓他們雙方打去,李自成必敗,按照歷史必然退守陝西,這時基本上三國鼎立,南明在江南,李自成在陝西,建州佔據北直隸,山東河南為無主之地。

在真實歷史中,史可法面對上面的局面走了一步大昏招,放棄了山東河南,而現在,崇禎下詔招江北士紳結團練自保,同時宣佈所有投降從賊的官員限期歸順不與追求,不歸順者南京的家產充公。如果多爾袞還如歷史上一樣糊塗宣佈剃髮的話,我估計建州不要說長江了,就是黃河都未必見得著。

然後就可以安心發展經濟了,南洋是荷蘭人的地盤,過去和他們做生意,荷蘭人做夢都想和大明建立正式貿易往來,找他們買船,僱他們訓練士兵,時不時的北上去騷擾,在當時的建州和李自成看來,大海就是世界盡頭,完全沒有海軍海防的概念。這樣搞幾年,想北伐北伐,不想北伐就安心在南京,北伐交給烺哥兒吧。


甲申17年


那得看到什麼時期了,剛繼位還是後期,李自成打到北京那就神也救不了了,有人會說李自成只想封王,可以給他封王讓他去打滿清,真是可笑,如果農民起義軍就可以裂土封王那明朝的政權合法性還有嗎?其他起義軍怎麼辦,那些為朝廷征戰的將軍怎麼想?我特麼拼命剿匪突然匪變王了,那我也造反怎麼也得封個侯吧?李自成也不傻,替你賣命想多了。南遷或許可以多活幾年,但是失去了根基不過是南方氏族富商的玩物。

那麼看看剛登基的時候有沒有機會翻盤,第一件事就是滅魏忠賢這點肯定要做,有些人為閹黨洗白,說有魏忠賢在大明可以續命,要知道明朝是崇禎十七年滅亡的,魏忠賢的那點伎倆能不能替明朝撐17年真的很難說,崇禎的性格急躁又優柔寡斷刻薄寡恩,這點對帝王來說很不合適,這是由於他不是從儲君上位的,本來他是與帝位無緣的,他哥哥早死才意外上位,帝王術殺了魏忠賢后還要重新找個聽話的鷹犬替代,東廠錦衣衛都可以,不然皇帝就是瞎子聾子,之後需要做的事太多了,第一就是錢,讓錦衣衛羅織罪名找幾頭肥羊大官或者藩王弄錢,然後土地分給農民,先把流民問題解決,攘外必先安內,老百姓都有飯吃了再來收拾女真,或許還有機會。



清風照佳人


崇禎帝從他哥手裡結果江山時,面對的是一系列的爛攤子。朝野上下,閹黨一手遮天,烏煙瘴氣。等到崇禎肅清閹黨,想要大展宏圖之時,後金已成氣候,國內又有各路起義軍,內憂外患,明廷無法兩面作戰,只能拆東牆補東牆,最終被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帝自縊而亡,做到了明君王死社稷的承諾。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明之亡已成定局,無論誰穿越到崇禎帝身上都無可避免。如果你想看為明逆天改命的小說,我倒是可以給你推薦一部網文,叫《官居一品》,主人公沈默的殫精竭慮的一生,會讓你發現這是多麼困難的事情(但故事發生在萬曆年間,大明還算有救)[機智]


夢之所起


其實這個問題真的是送分題…

崇禎的所面對的局面,其實遠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但可惜就可惜在,崇禎這個不是亡國之君的皇帝(兩重意思,一是非驕奢淫逸消極怠政,二是最不適合這種局勢的皇帝),遇到了一大堆天災人禍(有自己作的)。

但最大的優勢是,明朝其實在崇禎年間,核心骨架還在,人心沒有散(在崇禎死之前),國家的整體情況其實還過得去,糜爛的其實只有西北和東北兩塊兒…

只要不是直接穿到煤山上,哪怕就是李自成包圍北京前幾天跑路去南京,明朝都完全還有得打…

接下來就以在穿越到崇禎繼位之初(或者直到崇禎十四年李自成復起攻克洛陽之前,戰略都差不多)為前提,策劃一系列戰略…

明末的問題,其實說白了,追根究底就是錢的問題,明朝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央政府缺錢,但其實民間是不缺的…哪怕是陝西和北邊災情比較嚴重,但其實如果調配得當,東南等地完全可以支援維持國家穩定,壞就壞在中央失去了調配能力(稅收體系崩潰)。

所以首先是要想辦法搞錢,其他都是虛的,有了錢就有兵,有了兵就穩了。

先把錦衣衛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從中挑選一些還堪用的人,在朝中抓幾個典型,抄家滅族!(崇禎臨終說的,文臣皆可殺,沒錯,可惜明白得太晚了)。

注意,這一步操作,目標不是整肅朝堂,而是挖掘起家資本…所以範圍最好別太大,專門找那種大戶,理由找好點(繼位之初,趁著魏忠賢案順帶做是最好的機會)。

抄家之後,啟動資金就有了。記住千萬別忘國庫放,放內帑!此時國庫虧空巨大,加上掌握國庫的人也不乾淨,幾百萬兩放進去水花都打不起來…

然後用這筆錢,先重新練兵,練一支能打的新禁衛軍!底線是湊一百萬兩,一年之內,練五千人出來。錢糧給夠!每次都你親自去發,順便說點慷慨激昂的,裝備要足量優質,開始的時候不一定要全面裝備火器,同時要讓人教他們文化課(最好是引入類似指導員的機制,你懂的)。“人民的軍隊”就算用紅纓槍照樣能吊打當時一切敵人…

同時對前線部隊就按照史實佈置就行,別管太多。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該防禦後金的防禦後金,該打民亂的打民亂,別瞎指揮,只用定下大戰略,在此基礎上任由他們發揮就行。其中尤其要提到袁崇煥,袁都師防守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但吹牛太厲害…他說五年復遼,你先把他拖出去廷杖二十,然後再讓他去遼東,並且下死命令讓他守住遼西走廊,維持均勢就行,短期內別想著進攻了…

同時發掘一些靠譜的新人,提拔起來放在掌兵的位置上…

好了,新軍練成,大戰略基本穩定,兵權沒啥問題,接下來是第二步搞錢計劃…抄晉商!

雖然晉商確實算不上是明末最大的蛀蟲,但所謂槍打出頭鳥!晉商集團是個相對獨立的團體,財力雄厚,而且確實有賣國實錘!搞他!

但切記第一步搞啟動資金的時候別搞晉商,晉商抱團厲害,而且在朝中也是有不小勢力的,實力不足的時候最好別動…

同時在動手的時候注意細節:三邊總督要用信得過的人,再派三千新禁衛軍,以協助剿匪的名義入駐山西、難直隸(其實晉商有兩個分支,一個在山西,一個在淮揚,淮揚地區的是晉商的鹽商部分),然後突然發難!另外注意要提前把晉派官員調離兵權位置,入閣都可以,但是千萬不能掌兵,以免麻煩…

成功抄掉晉商,你又發財了,這一筆起碼能搞到一兩千萬銀子!

然後一分為二,一部分加強給兩邊前線,繼續保持大局穩定,另一部分繼續用來練新軍!

再過一年,你手上就有四五萬新軍了…

這下你就可以坐下來慢慢跟人講道理,先從宗室田產的稅收問題開始,非但要收稅,還要推行階梯稅制!誰敢反對就是意圖謀反!有兵你怕什麼?然後這個相當於是試點之後,全面推開階梯稅制,誰不服誰人頭落地!先收農稅、再收商稅!

記住每一部分新收入都要劃一部分練兵!農稅再優先賑災,平定民變根基…

注意這一系列操作週期大概是4-6年,這麼長一段時間,你還要慢慢培養一批真正忠於你的中層官員(注意暗中切割他們和原本的文官集團的聯繫),最好是以軍吏文書的名義,直接從基層秀才當中招募和培養,儘量別走舉人和進士路線,除非少數真正苦寒出身的…

這批人其實完全就足夠頂上全面稅制改革帶來的文官集團大震盪,不至於讓你的行政體系直接崩潰…

好了,然後就簡單了:辦新式學校,引入對傳統文官的競爭機制,再慢慢淘汰掉一部分徹底爛了的部分。(切記辦學校要等大局穩定了再做,否則過早引起文官集團的集體警覺就完了…)

至於後金,只要把他們卡在東北,等你整頓好內部,他們就是插標賣首…等你有了十萬裝備精良,並且用先進思想武裝起來的近代化軍隊,打十來萬野人,想怎麼打怎麼打…

當然,如果是時間比較晚了,那初期的戰略重心就要變一變…如果是崇禎十四年之後,你首先就是想辦法穩住局勢!其實也很好搞,無非就是禍水北引,讓招安農民軍去打女真,你再掉頭去發育…沒錢招安?好辦,老辦法!找人抄家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