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種植折耳根該如何控旺?

常德農村小趙


大家可以對它的印象有所不同,可以說折耳根是一種讓人又愛又恨的植物。折耳根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魚腥草,屬於一種草藥。在我們國家的雲南地區,折耳根被當做一種當地的美食,幾乎每一種菜餚都有折耳根的身影,可見雲南人民對於折耳根的喜愛程度。因為折耳根的藥用價值極高,所以需求量也是越來越大的。今天小編跟大家說說種植折耳根的方法,對摺耳根種植感興趣的人可以多瞭解瞭解。

我們需要在母株上挖出分株,然後把這些分株栽種到種植土地上。如果條件允許還是要準備好苗床,折耳根是需要育苗的,苗床最好可以是沙質土壤。如果沒有苗床,也是可以直接把分株播種到沙質的土地之上。如果你採用的是插枝繁殖折耳根這種方法,小編至提醒大家一點,就是種植密度,等到生長出根系以後就要立刻的進行移栽定植。

既然說到種植折耳根,就得先說說繁殖方法。其實繁殖折耳根的方法還是有很多的,分株繁殖、插枝繁殖和根莖繁殖。小編你今天主要來跟大家介紹的就是分株繁殖這個方法,它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採用分株繁殖的方式來繁殖折耳根,可一定要掌握好時間,要在每年的三月末和四月初之間進行。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天裡種植折耳根,我們需要在上面加蓋好一層地膜,如果沒有塑料膜也可以蓋一層報紙,一定要確保溫度才行。這樣做不僅能夠讓折耳根在冬天和初春結節正常的發育起來,還能確保折耳根的產量。想要保證折耳根可以健康茁壯的生長起來,我們還需要加強管理工作的力度。

在折耳根定植以後,折耳根就已經屬於幼苗生長期。如果在這個時期遇到了連續乾旱的天氣,我們一定要做好澆水的工作。小編建議大家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早晚各澆一次水,保證種植土地適中都是溼潤的。如果是在連續降雨的天氣中,我們要及時觀察田間的積水現象,一旦出現就得及時的排出水分,千萬不能讓根系部位長時間待在水裡面。

等到了折耳根的幼苗已經完全成活下來並且在封行之前,我們還需要進行2-3次的中耕除草和施肥工作。在折耳根的幼苗時期,我們施加的肥料還是以氮肥為主,可以幫助幼苗快速的生長起來。在每一次施肥前,都需要進行中耕工作。中耕可以讓土地變得更加疏鬆,這樣也能增強根系部位的吸收營養的能力,肥料中的營養就不會浪費太多了。

在每次收割完折耳根之後,也是要追加肥料的,還是以氮元素肥料為主。而且在秋季收穫完折耳根之後,我們還要追施肥料,但是不能只是氮肥了,要以磷鉀肥料為主了,並且施加完肥料以後還需要培土,這樣才能保證折耳根順利的度過冬天,也能給明年的萌芽打下好的基礎。







鄉野阿文


折耳根又稱:蕺菜、魚腥草、狗貼耳、折耳根、豬鼻拱。腥臭草本植物,有異味。葉片心形,托葉下部與葉柄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在枝頂端與葉互生,花小,兩性,總苞片白色,花絲下部與子房合生,子房上位。蒴果卵圓形,花果期5~10月。


全株入藥,有清熱、解毒、利水之效,治腸炎、痢疾、腎炎水腫及乳腺炎、中耳炎等。嫩根莖可食,中國西南地區人民常作蔬菜或調味品。

那麼在農村該如何種植?

一、作畦

栽培蕺菜一般以砂壤土為好,並在冬季翻耕曬白。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4000千克、複合肥25千克,耙碎整平,作畦寬1.3~1.5米、高30釐米,長度按地形而定,溝距30~40釐米。在畦面進行栽培[

二、栽植

蕺菜可用種子繁殖,也可用分根繁殖,一般情況下多用分根繁殖。栽植期一般以春季為宜,穴種或條種。將有機肥施於穴內或溝內,上覆細土2~3釐米;選擇無病蟲害、粗壯的地下莖,剪成4~6釐米的短段,每段有2~3個節,平放於栽植穴中或溝中,株距5~8釐米,再覆土5~6釐米;土壤乾燥可噴灑定根水,保持土壤溼潤。用種子播種每畝用種量80~100千克。

三、施肥


蕺菜施肥以氮、鉀肥為主,對磷肥的用量較少,但不能缺乏。當幼苗出土高約3cm時,即可進行第一次追肥。可用1份腐熟的人糞尿摻水4~5份,加2%的尿素肥進行澆施;中後期生產進入旺盛期,需肥也相對增加,在保證氮肥的基礎上,應配合施用磷、鉀肥,特別是鉀肥對根莖的形成尤為重要。

四、管理

蕺菜生長的中後期,要加強田間管理,整個生長期要經常保持土壤溼潤,天旱時要注意澆水。雨季及時排除積水。封行前勤除草鬆土,封行後促控結合。地上部徒長時,及時採收嫩莖葉;地上部莖葉變黃,莖葉細小時,適當追施肥料,促進發棵。及時摘除剛出現的花蕾,以免開花消耗大量養分而抑制地下莖的生長。

五、採收


野生的蕺菜可週年採掘食用,春、夏季採摘嫩莖葉,秋冬挖掘地下莖。人工栽培的於夏初採收1~2次嫩莖葉,秋、冬季再挖掘地下莖。採收地下莖不要撿淨,留下一部分或斷頭,翌年氣溫回升時,即萌發出苗,及時進行拔草、鬆土、間苗、追肥等管理,這樣可連續生產多年。以莖葉完整、淡紅褐色,地下莖粗壯、潔白、脆嫩、纖維少、無泥土等雜質,氣味清香為佳。每667平方米產1500~2000千克。 選擇水源豐富的地塊,保水排水方便的地塊,冬季深翻土壤,並曬白。畝施有機肥3000~5000千克,耙細後做畦,畦寬1.3~1.5米,每畦做深溝,再在畦面橫向套槽,槽寬15~18釐米,槽深15~20釐米,槽距30~40釐米。定植前,再向槽內施大糞3000千克左右,待吸乾大糞後即可定植。定植時間長江流域為1~3月,東北、華北為3~4月。定植時將新掘起的蕺菜地下莖,剪成4~6釐米的短莖,剪地下莖時應從節中段下剪,千萬不能在節上剪,因為種莖主要靠節上萌芽生根,長出新植株。種莖平放在槽中,覆土10釐米後,如果連續晴天,應立即澆水。每畝用種量為25~50千克。

病蟲防治


蕺菜莖葉均有魚腥味,很少有蟲害。病害有白絹病和葉斑病等。防治方法:合理輪作,以水旱輪作為好;選擇排灌方便、疏鬆肥沃土壤;嚴格選種,提出病種莖。加強添加管理,連陰雨季注意排水,天旱注意灌水;發病初期用代森錳鋅、百菌潔、甲基託布津等藥物進行噴灑或灌根防治。

雜草防治

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溝暢、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產環境;二是結合種子處理清除雜草的種子,並結合耕翻、整地,消滅土表的雜草種子;三是實行定期的水旱輪作,減少雜草的發生;四是提高播種的質量,一播全苗,以苗壓草。

多數地方採用一次性封殺,就是在播種(催芽)後1~3天內,畝用40%“直播青”可溼性粉劑60克,兌水40~50千克,均勻噴霧,施藥時田板保持溼潤。3天后恢復正常灌水和田間管理。

通過化除後,如果後期仍有一定量的雜草,可採取針對法進行補除。如以稗草、千金子為主的田塊,在雜草3~5葉期,可用10%千金乳劑50毫升加水30千克斤,用針對法進行莖葉噴霧。用藥前一天田間必須放幹水,藥後2天再恢復正常管理。如以莎草、闊葉雜草為主的田塊,在播後30天左右,畝用10%水星可溼性粉劑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劑150毫升混用,兌水30千克針對法噴霧。水漿管理同上。

如田間各種雜草共生,可用48%苯達松水劑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劑150毫升混用,採用針對法噴霧。


農人娃子


種植折耳根如何控旺,這要看你選擇的土地了,如果你選擇的土地肥力好,那麼栽種的時間就少放一點農家肥,漲勢旺盛的時間別撒尿素肥料。

一般我們栽種折耳根,我們選擇的是黃泥的土地,先把地用璇耕機翻好,儘量把土翻細,然後打好溝,放入農家肥,儘量用牛糞,少用豬糞,雞糞次之,別用羊糞(後期草厲害)羊糞含有草籽,放入折耳根,溝距20CM,蓋土,一個月以後折耳根出土後,拔草,施肥,用複合肥,我們這邊種植折耳根一般選擇在農曆2月份,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折耳根別種肥力好的土地,還有黑土地,否則會爛根,挖出來顏色不好看,味道也不好。


貴州方言陳二逗


折耳根又叫魚腥草,折耳根在農村很常見,它的味道很獨特,愛吃的人非常喜歡吃,討厭吃它的人非常厭惡。我家在雲貴邊境,這裡的人很愛吃折耳根,我家也種有大片折耳根,大多都背到集市去售賣。

在種植折耳根的時候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旺長,折耳根旺長會影響根的發育,對於折耳根質量和產量的提高很不利。雖然說折耳根的莖、葉都可以食用,但是到折耳根旺長的時候莖和葉都比較老,非常影響口感,莖葉曬乾經濟效益也比較低,遠不及嫩芽和根的價值。因此在折耳根種植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控旺,折耳根控旺主要在於種植土壤的選擇、合理施肥、科學澆水、摘心摘蕾



都勻莽哥


選擇黃泥的土地,先把地用璇耕機翻好,儘量把土翻細,然後打好溝,放入農家肥,儘量用牛糞,少用豬糞,雞糞次之,別用羊糞(後期草厲害)羊糞含有草籽,放入折耳根,溝距20CM,蓋土,一個月以後折耳根出土後,拔草,施肥,用複合肥,我們這邊種植折耳根一般選擇在農曆2月份,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折耳根別種肥力好的土地,還有黑土地,否則會爛根,挖出來顏色不好看,味道也不好。

搜索

折耳根嫩芽種植

無土栽培


楓葉39681270


種植折耳根 比較容易種,找到水分充足的田和都可以種,你種下一點折耳根 一年會比一年多


黃一帆


折耳根不用打理都能生長的很好


葉兒any


打葉,間隔法將葉子打傷


閒雲一縷風


到時間就挖


萬物皆有9960


折耳根是不用什麼打理的吧!看到別人摘下去就好,喜歡放點肥就更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