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反覆重現是引進外族移民的必然結果

“五胡亂華”反覆重現是引進外族移民的必然結果

  雖然很多人把五胡亂華的責任完全甩在西晉王朝身上,但實際上,這個炸彈早在漢宣帝時期就埋下了。當年,漢宣帝擊敗匈奴後,允許匈奴內附,可以在漢朝的土地上生活,並保留其文化、傳統和內部治理結構,並使內附的匈奴人享受到一定特權。這在當時彰顯了大漢皇帝廣闊的胸懷和氣度,符合儒家道德教化四夷歸附的道德準則,但卻給子孫後代挖了一個大坑。

“五胡亂華”反覆重現是引進外族移民的必然結果

  隨著漢軍縱橫疆場,內附的遊牧民族越來越多,鮮卑、烏桓、羌、羯、氐等遊牧民族紛紛內附。至東漢末期,大片原本是漢人居住的土地,基本實現“騰籠換鳥”。比如河套地區被匈奴人佔據,遼西則是烏恆人的地盤,羌人則盤踞涼州,氐人則生活在漢中和關中......

“五胡亂華”反覆重現是引進外族移民的必然結果

由於東漢王朝日益腐朽這些遊牧民族人數增加後在東漢後期多次叛亂。比如東漢王朝與羌人進行了三次漢羌戰爭,之所以打了三次時間長達百年,是因為東漢王朝獲勝後往往採取懷柔政策,羌人在休養生息後反覆叛亂。直到第三次漢羌戰爭,主將段熲認為,夷狄如同野獸一樣不講恩情,他們人少時安分,人多時就反叛,華夏知恩圖報的道德觀念在夷狄身上不適用。與羌人的戰爭反覆平叛徒耗錢糧,最本質的原因是政策錯誤。主張對反叛的羌人殺乾淨了事,對於投降的羌人部落驅逐才是良策。段熲與東羌打了一百八十戰,耗時17個月,斬首三萬八千六百多級,繳獲牛馬等四十二萬七千五百多頭,費用四十四億。宋代蘇軾評價:“將軍百戰竟不侯,伯郎一斗得涼州”(指段熲平定東羌後卻沒有封侯,而孟達的父親通過行賄卻執掌了涼州)。

烏桓人首領丘力居也非常鬧騰,起兵攻打州縣,大肆擄掠,曾經擊敗過公孫瓚,並把公孫瓚圍在城中上百日,直到劉虞給公孫瓚解圍。

羌人(西羌)首領北宮伯玉則在涼州金城發動叛亂,史書記載“中平二年,北宮伯玉率萬騎入寇三輔,侵襲園陵”,基本已經殺到秦漢王朝的京畿之地。

鮮卑首領檀石槐整合鮮卑部族後就多次入寇,其子和連繼位後雖然在攻打漢軍城池時被漢軍弓弩射殺。但鮮卑終成為五胡亂華的一個強大勢力。

匈奴人、氐人也經常在中原劫掠。“毒士”賈詡曾經被氐人劫掠,賈詡謊稱是段熲外甥(段熲在胡人中等同於戰神、死神),氐人歸還了賈詡被劫走的財物,並好生款待後把賈詡放走了,其他一起被劫掠的漢人則被處死或淪為奴隸。“夷狄畏威而不懷德”的評價再精準不過。

蔡文姬被匈奴人搶走,因美貌被獻給了匈奴左賢王,直到曹操統一北方後,才把蔡文姬接回來。蔡文姬的《悲憤詩》中寫道: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

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

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

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

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

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

“五胡亂華”反覆重現是引進外族移民的必然結果

   如果不是漢王朝的內附政策,匈奴人要搶蔡文姬也不會那麼容易。因為他們必須先穿越大漠,再打過長城,走蕭關進長安才有可能性。漢朝把夷狄簽到內地,和關中近在咫尺。匈奴人口一繁盛就反叛到處擄掠,和蔡文姬一樣被搶走的漢家女子不知還有多少,只是她們沒有蔡文姬的運氣可以再回到中原,也不被人知曉。

由於漢朝的引進外族移民政策,可以說是漢朝不敗而敗,匈奴等夷狄不勝而勝。因為漢朝打勝了但卻讓出了自己的土地給夷狄繁殖,匈奴等夷狄打敗了但卻得到了優良的土地繁育人口。從結果上來看內附政策完全是一個把勝利果實拱手讓給敵人的漢奸政策。

可以說在東漢後期,遊牧民族內附政策已經惡果累累。隨著東漢末年的動盪和三國時期戰亂,導致中原漢族人口數量大幅降低,內附的遊牧民族中除了烏桓“作大死”,惹怒了曹操被剿滅,其餘各遊牧民族往往作為僱傭軍,在中原四處擄掠錢帛女子,反而發展壯大。

  到了西晉王朝,夷狄人口暴長,爆發了鮮卑人禿髮樹機能、匈奴人郝散氐羌齊萬年等叛亂。其中,禿髮樹機能鬧的非常兇,多次擊敗晉朝軍隊,最後靠老將文鴦出馬才徹底剿滅。

“五胡亂華”反覆重現是引進外族移民的必然結果

  諸多有識之士紛紛對內遷胡人發展壯大非常擔憂。(和現在差不多,你品品。) 最早認識到胡人問題的三國時魏國名將鄧艾之後,傅玄、郭欽、江統等人。在公元299年太子洗馬江統上表《徙戎論》中心思想是應該將內遷關中的遊牧民族遷出關外,"申諭發遣,還其本域,慰彼羈旅懷土之思,釋我華夏纖介之憂"。這樣,"縱有猾夏之心,風塵之警"也會因"隔閡山河"而"所害不廣"。如不能及時徙戎,將會"為變",威脅中原政權的統治。

“五胡亂華”反覆重現是引進外族移民的必然結果

  可是,《徙戎論》最終只停留在紙面上。司馬炎死後,西晉王朝爆發八王之亂,匈、鮮卑、羌等遊牧民族都被各路諸侯作為僱傭軍使用。段部鮮卑就跟隨西晉幽州刺史王浚南下中原,攻克鄴城(曹魏時期首都,古代名城,今安陽附近。),搶掠甚多。段部鮮卑首領因此被西晉封為遼西公,領有遼西郡。回軍時王浚得知鮮卑人劫掠大量漢人女子,下令鮮卑人不得攜漢女北還,結果鮮卑人因懼怕王浚軍令,將劫掠來的八千漢族女子沉溺在易水河裡。可惜如今大多數人只知道“風蕭蕭兮易水寒”,不知被鮮卑溺死在易水的八千女子冤魂。

  在中原戰亂民生凋敝之後,匈奴人劉淵起兵叛亂,拉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

“五胡亂華”反覆重現是引進外族移民的必然結果

   出現五胡亂華,病根是漢宣帝時代的內附政策,發生的直接原因,是胡漢人口比例發生了變化,當西晉政權因內戰軍力空虛之後,胡人造反只是時間問題。

相濡以沫,共護華邦

“五胡亂華”反覆重現是引進外族移民的必然結果

自漢以後,華夏沉淪日久。精神意志漸失。以至竟有“五胡金元清日”。而今又西人漸盛,漢人淪沉。國人自私懦弱,空虛腐朽,一如常人。你我炎黃子孫,怎待如此消沉?尋找華夏精神,成為龍的傳人。做一個真正的華夏人。


“五胡亂華”反覆重現是引進外族移民的必然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