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影響深遠的蘇峻之亂

大家好,我又開始了。

要說這人成功與否,除去實力,這運氣也不少不了,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風頭正勁的王大將軍一看四周,甘卓已老,祖逖已逝,而陶侃更被自己發配嶺南,哈,如今也要讓我過過皇帝癮了。

晉明帝司馬紹

公元324年,重病在身的王敦為了加緊篡位,以誅殺溫嶠為名,起五萬精兵直奔建康而來。新皇晉明帝司馬紹雖說有點慌,但卻一點也不怕,立刻發詔令討伐,同時宣稱王敦已經病死,從而激勵士氣。

不久,王敦因無法親自指揮戰爭,結果一敗再敗,最終急火攻心,一口氣沒上來,死了。俗話說,樹倒猢猻散,這老大一死,手下人也就如同散沙一般,被東晉軍隊各個擊破,王敦之亂很快被平定,想那王敦,英雄一世,能與之相匹的,唯祖逖,陶侃等區區數人而已,最後卻落了個如此結局,真是時也命也。

五胡亂華:影響深遠的蘇峻之亂

王大將軍

這場小小的漣漪消失之後,琅琊王氏並未受到牽連,新皇帝司馬紹在位三年,英明神武,頗有當年司馬炎風采,文韜武略也不輸他人,可謂是文武雙全。

之前與王敦交戰,他竟以萬乘之尊,帶了幾名護衛就敢去偵察王敦兵力。由於他有鮮卑血統,故長有絡腮黃鬍子。也許是行動不密,被人,王敦聽說有黃鬚騎士在軍中出現,不覺大驚:“此必黃鬚鮮卑奴來也!”趕緊命人四處追捕。

司馬紹策馬馳離,沿路每有停歇,便讓從人用冷水澆馬糞,追騎見馬糞冰涼,認定敵人偵騎已遠去多時,就悻悻回營覆命。

司馬紹因此得全身而退。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英勇果敢的年輕君王,竟然在平定王敦之亂後的第二年也病死了。

要說這司馬紹,確實有一代明主的資質,可惜運氣不佳,昔日司馬睿會見長安使者,曾問司馬紹,長安與太陽誰近誰遠。司馬紹回答說:“日近,沒聽人說過,人從日邊來麼。”司馬睿很驚訝,結果第二天司馬睿群臣宴會時又問他這個問題,這回司馬紹卻回答說長安遠,司馬睿大為惱火,問他怎麼與昨日回答不同,司馬紹正襟危坐道:““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司馬紹將死之時,仍惦記南方士族與北方士族的矛盾,不停發詔書以調節兩者矛盾,可惜可惜,去世時年僅二十七歲,實在令人唏噓。

權臣庾亮

司馬紹早死,留下了五歲的皇太子司馬衍,是為晉成帝。權力是每個人都不能拒絕的,庾文君乘機以新皇年幼為名,以皇太后之尊臨朝稱制。不久,太后命其兄長庾亮,與王導、卞壼共同輔佐朝政,但因太后緣故,庾亮得以把持朝政。

庾亮,字元規,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此人姿容俊美,善談玄理,舉止嚴肅,遵守禮儀。

王導當政時,因寬和而贏得眾心,而到了庾亮這,一改往日之風,嚴厲任法,因而大失人心。或許是為了維護外甥司馬衍的皇權地位,當權之後,設計除去了司馬家族中的司馬宗、司馬羕兄弟,更將司馬宗姓氏貶為馬氏,好傢伙,真有實力。這兩位王爺,那可是晉武帝司馬炎一輩的老人,要擱現在的電影裡,那就是組織裡的供奉,長老,護法。

五胡亂華:影響深遠的蘇峻之亂

庾亮

有姐姐支持,庾亮做起事來自然不需要小朋友司馬衍的同意。司馬宗白髮白頭,經常逗小司馬衍玩,可是過了很久,司馬衍都沒有見到這位叔祖公,於是就問庾亮:“平日裡經常見得那位白頭老公公去哪裡了啊?”庾亮回覆道此人要謀反,已經伏誅了。小皇帝也許愛揪司馬宗的白鬍子,一下子大哭了起來:“舅舅你說別人謀反,就把他殺了,那要是別人說你謀反,那應該怎麼辦呢?”

這一番話可把庾亮嚇壞了,臉色大變,這時候庾太后出來了,把小皇帝揍了一頓,“小孩子能說這種話麼!”

有了家姐支持,庾亮做事自然不需要畏首畏尾。剛除了皇室宗親,然後他就把目光投向了在外的將軍們,陶侃,祖約,蘇峻首當其衝。

陶侃,東晉名將,我之前也講過,此人可謂數次就東晉於水火,後世十分尊崇,唐宋年間更是得以配享武成王廟。

由於表現太過突出,令王敦十分忌憚,故將其明升暗降,調往廣東。

祖約,名將祖逖胞弟,雖說能力一般,但祖逖死後,朝廷命其代兄職,為平西將軍、豫州刺史。

蘇峻,東晉末年聚集流民自保,本來人沒想造反,由於不是大族出身,在亂世中突圍而出,聚眾歸順朝廷之後,一心想著立功,後在王敦之亂時,立下戰功,得授冠軍將軍、歷陽內史,封邵陵公,駐守歷陽,威望逐漸日隆。麾下有精兵萬餘,不久便心高氣傲,招納亡命之徒,窩藏有罪之人。

庾亮經過一番合計,決定先對蘇峻出手。

公元325年,庾亮召蘇峻入朝。蘇峻本就是靠軍隊起家,如今要他離開軍營,傻子都幹不出來,何況是他。蘇峻趕緊派人聯繫庾亮:“要我在外面討伐賊寇,無論遠近,我都聽從朝廷安排,可要我入朝輔政,我實在無法勝任啊!”

庾亮有點惱火,設置軍隊制約蘇峻。

五胡亂華:影響深遠的蘇峻之亂

庾亮賣馬

公元327年,庾亮以晉成帝名義再次徵召蘇峻入朝,並封其為大司農,加散騎常侍,位特進,蘇峻知道庾亮要害他,於是上書哀求道:“以前明帝拉著我的手,讓我北上討伐胡寇。現在,天下不平,中原未定,我心中有愧啊!乞請補授青州境內的一個偏遠小郡,讓我為朝廷效鷹犬之勞!”

朝廷依然不允許,蘇峻不得已穿了朝服,準備入朝,臨行時又因生死不明而猶豫不決,這時有謀士勸道:“將軍請求到一個偏遠小郡任職都不允許,形勢如此,恐怕沒有活路了,事到如今,不如勒兵自守,看朝廷怎麼辦!”

蘇峻把心一橫,便不應召。這下庾亮可就急了,立刻派人質問蘇峻,還不動身,莫不是要造反麼?

蘇峻大怒,對來人說道:“庾亮既然說我造反,那我去了還能活命?我寧願在山頭看廷尉(類似今日法庭),不可在廷尉看山頭!當初王敦造反,國家危在旦夕,不是我哪有今天,哼哼,如今要卸磨殺驢,過河拆橋,不過我當以死報答製造陰謀的人!”反叛之前,蘇峻命人聯繫祖約。

祖約,陶侃早對先帝遺詔有所不滿,嫉恨為何沒有安排自己輔政,懷疑是庾亮動了手腳,而且在公元326年,祖約遭到石勒猛攻,庾亮卻裝聾作啞,拒絕發兵,幸虧蘇峻派人前去救援,祖約對庾亮又恨又忌,看蘇峻要反,立刻表示贊成。

要說這庾亮,好好做個文人不行,非要出來參政。蘇峻祖約一反,溫嶠立刻想率兵入衛建康,誰知庾亮說道:“老兄,那陶侃比蘇峻,祖約厲害百倍,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今之不越雷池源出於此)

蘇峻祖約之亂

庾亮不讓溫嶠起兵也是有底氣的,在他手上精兵也不少,十分自信,區區蘇峻祖約,不足掛齒。然而,這位爺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陳慶之。蘇峻會合祖約遣來的祖渙、許柳兩軍,也就三兩萬人,把朝廷派出的軍隊打的是落花流水忽西東,不久竟然直接攻破了建康城!本來是一心立功的蘇峻,如今卻成了攻破都城的逆賊,不知當時他作何感想。

蘇峻入得建康,自然總兵搶奪,如土匪一般,建康被洗劫一空:城中哭聲震天,所有財產被搶了個精光,男男女女連衣服都被搶光了,大家只好用草蓆或泥土把自己擋起來,埋起來,慘不忍睹。平民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那些達官貴人,六宮婦人了。

小皇帝哇哇大哭,幸虧王導等人將他一把抱起,登上太極前殿的御床,用自己的身體翼護著他。待叛軍搶到皇宮時,王導大聲斥責他們:“蘇將軍是來覲見皇帝的,你們這些士兵要幹嘛!”

士兵自然不知道主人的想法,只好退走,往後宮搶奪財物去了。

之後二十萬匹布,五千斤金銀,億萬錢,數萬匹絹全部被搜搶一空,蘇峻成功控制建康城,封自己為驃騎將軍、錄尚書事;封祖約為侍中、太尉、尚書令,許柳為丹陽尹,祖渙為驍騎將軍,然後發佈詔書除庾亮外天下大赦。

庾亮幹嘛去了?本該為此負責的他,於混亂中登船出逃,尋找遠在尋陽的溫嶠保護,而庾太后,因看見逼迫受辱,平亂後不久憂傷而死。

五胡亂華:影響深遠的蘇峻之亂

兩人想著皇帝被困在建康,都城失守,不由放聲痛哭,可哭完之後,還得想轍啊。對視良久,最後的結論就是:求助陶侃!真是笑話,庾亮本來把陶侃當成最大的敵人,結果如今還要去求他。

庾亮心中估計也犯怵,這能行麼?庾亮心中雖然怕,但還是硬著頭皮請陶侃相助。陶侃也是有脾氣的,直接回復:“老頭我是疆場外將,不敢越局。”

這可把庾亮溫嶠急壞了,不過幸虧有人勸說,陶侃傳檄天下,起兵討伐蘇峻,不過大軍並沒有開拔建康,而是直奔尋陽而來。

這可把庾亮嚇壞了,而且當時人都說陶侃要殺輔政大臣以謝天下,只好求助溫嶠。溫嶠讓他主動負荊請罪,庾亮也不含糊,見到陶侃後趕緊下跪道歉,這下陶侃可沒想到,十分不好意思,打趣道:“君侯修石頭以擬老子,今日反見求耶?”當初建石頭城防備老夫,如今反而求我,有點意思。

閒話少說,那陶侃出兵,南方局勢大變!

陶侃,被歷朝歷代推崇,稱為名將,與蘇峻開戰,結果大家都知道,公元329年,晉軍攻陷石頭城,蘇峻戰死,祖約率家族及親信數百人投奔石勒(後被石勒斬殺),小皇帝被順利救出。

憑此功,陶侃被封為侍中、太尉,長沙郡公,溫嶠為驃騎將軍,始安郡公。而庾亮知罪責深重,主動上書請罪,聲稱歸隱,不過有家姐庾太后在,書表駁回,封豫州刺史,出鎮蕪湖。

至此,蘇峻之亂徹底平定,那麼就來談談這場叛亂造成的影響:

最直接的,東晉元氣大傷,奄奄一息,要收復故土、北定中原?那不過是夢想罷了,也幸虧此時北方二趙相爭,不得南下,不然那才是真的危險了!

其次,庾亮出鎮蕪湖,卻仍能以帝舅之尊遙控朝廷,與王導不和,庾、王兩大士族矛盾加深。

再次,蘇峻祖約之亂,打擊了門閥士族,此後,士族相爭有所緩和。

最後,這場叛亂髮自長江上游,東晉只能以淮陰、合肥為援,建康動輒淪陷。此亂之後,京口成為穩定局勢的重要樞紐。郗鑑以此地流民組建一支實力不俗的軍隊,後謝玄用之組成北府兵,劉裕因之驅桓玄而造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