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現在的NBA動不動就三雙、30+,這是為什麼?

灰色的默然


1.聯盟鼓勵進攻,對防守中的手部動作限定很嚴,導致防守強度對比90年代下降,投籃命中率提高。

2.鼓勵進攻,對防守時的犯規吹罰嚴格,導致罰球數量增加,得分增加。

3.二次進攻時間由24秒改為14秒,導致回合數增加,籃板和助攻數增加。

4.小球打法,進攻時間普遍縮短,而90年代球都要過中鋒手,進攻節奏緩慢,這一改變也導致回合數增加,數據增長。


示韋


其實不光是三雙,還有很多逆天的40+20數據,這幾年確實多起來了。今天字母哥神奇的拿下了41分20籃板6助攻的數據,而且僅僅用了35分鐘的時間就完成這樣的壯舉。

我們以2010為時間節點進行分析。

NBA自從統計數據完善之後(85年開始),有關40+20的數據,一共有27次出現。

2010年之後出現了11次。

2000-2010出現3次。

1990-2000出現4次。

很顯然,2010之後的十年,比之前的20年的總數還要多。

另外還有一個現場,完成這一壯舉的時間越來越短。

最快的安東尼戴維僅僅用了31分鐘就完成40+20的數據。

很顯然NBA的風格的改變,直接造就了當前的現狀。

馬刺和活塞的總決賽,創下了NBA總決賽歷史的最低收視率。2007年之後,聯盟就痛下決心,改變聯盟防守為主的現狀。鼓勵進攻。原因很簡單,球迷都更希望看到的是精彩的扣籃,精準的投籃。此後聯盟出臺了很多鼓勵進攻的政策,這直接影響到了NBA後來的比賽風格,NBA是一個賺錢的商業聯盟,說白了賺錢是第一位的。

於是在2010年聯盟逐漸迎來了小球時代,傳統的以內線為核心的打法漸漸的發生變化。

得內線者得天下的理念,不再是主流。

只要防守好,比賽輸不了的戰術思想被人摒棄。

內線中鋒要配好,球隊才能更美好的建隊思想也已作古。

於是大家開始了炮轟打法,後衛的推進速度加快,儘可能的打快攻。

對手的快攻打得有聲有色,自家中鋒跟不上了,於是身材高大魁梧的中鋒,就換成了速度快的大前鋒頂上去。

看見你防守快了,於是就配置了遠投更準的射手,不需要通過陣地輪轉傳球擋拆出機會,跑過前場前面沒有人就該出手了。

於是NBA整體的攻防速度就提升了,一場比賽48分鐘的投籃次數也增加了。

2000年一支場均得分上100的球隊,已經是聯盟最頂級的球隊了,2000-2001賽季,薩克拉蒙託國王隊,憑藉華麗的進攻,引領聯盟,那個賽季國王場均的分為101.7分。

如今,18-19賽季,聯盟場均得分最低的灰熊隊場均可以的到103.5分,最高的雄鹿隊118.1分。

2000-2001賽季球隊的場均助攻,最多的爵士隊是25.7個。籃板最多的活塞45.5個。

2018-2019賽季球隊的場均助攻,最多的勇士隊的29.4個,籃板最多的雄鹿49.8個

這樣的數據對比就很明朗了。攻防快,進攻回合增加,以為著得分、籃板、助攻都會增加,分配到球員身上,就會出現更多的神奇數據。


知名不具EP


最主要是籃球趨勢的變化以及規則的變化!!

1.籃球趨勢 現代籃球更強調的事空間支持,所以投射在現代籃球顯得尤為重要,說來也有一點扎心,難道以前投射就不重要嗎!!以前的籃球注重內線的對抗,有句話叫得內線者得天下,所以防守比較注重對抗,體力的消耗加之激烈的肉搏且是以內線為主的打法,導致比分相對的低,所以高分不太常見,但是像科比那種巨星還是動不動就40+,更顯得其能力突出!現在的籃球要求所有人都會投籃,三分尤其重要,很明顯就能看出,現在最吃香的就是擋拆持球的雙能衛,冬季奇,吹楊都是這種,而且像詹姆斯這樣的巨星也在優化自己的打法,使其更現代化,你有多久沒看到詹姆斯像模像樣的給你來個中距離急停跳投了,真的很少了,要麼衝框,要麼三分,而且內線的球員也被要求有一手投籃,能拉空間,最好有很好的移動,這樣換防彈性就很好。所以這樣的打法三分投多了,分數必然高!

2.規則的改變 二次進攻24秒改為14秒 取消了handcheck 加強了對球員圓柱體的保護

24改成14明顯的增加了進攻回合數,比分肯定會增加!

其實這個規則早就改了,當時對球員的得分產生了質的飛越,同時也影響著現在球員!

對投籃犯規的判罰更加嚴重,保護了球員的出手順暢!

所以總結下來,球員現在砍高分真的很正常,只要出手多了。什麼都多了,助攻,籃板,蓋帽什麼的,同時也為詹姆斯打破歷史得分記錄埋下伏筆!!!!!


愛打球的GD


一記又一記劃破球館上空曲線優美但致命的三分球進入了各界的眼簾,庫裡史詩級的表現也令NBA產生現象級的鉅變,NBA的主流打法開始從油漆區的肉搏向外推移,三分線的出手變多了,球風和節奏變得更加迅速,大家都在尋求更有效率的得分方式,比起在擁擠的禁區奮力推擠找出手的空隙,三分球只要能跑到位,空檔的機會很多,舒舒服服的投籃,還能一次拿三分,划算得很。球賽內容開始轉變,三分球出手和快攻比例變多了,耗時的半場陣地戰減少,導致回合數增多,團隊得分自然也跟著上漲。

而球員的分工隨著聯盟主流打法的轉變也起了變化,依球員身高去做的配置不再那麼分明,機動性、速度、三分能力成為新的上場門檻,2米1以上的在10年前或許都能成為進攻核心的大個子球員逐漸被邊緣化或是淪為角色綠葉,而大個子的消失也讓各隊護框嚇阻力的下降,帶球切入或空切籃下成了聯盟三分線外之後第二多的得分手段,原因也沒多了不起,就是效率更高,也就是所謂「魔球」打法,大鬍子哈登就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球員,進攻回合數增多加上得分效率提升,佔有大部分球權的主力球員自然可以更輕鬆地拿下30+以上的得分。

也因為如此,球隊對自家的絕對核心球員的要求也變得嚴格,他們都希望自家能有個「全能」的明星,有得分、有組織,最好在現今的禁區裡也能有統治力,這種變種大後衛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東契奇、西蒙斯、字母哥等人就是其中代表,以往大O、詹姆斯這樣的球員頂多就被視為數十年偶遇的異類,但如今這類型的球員將逐漸變為常態,他們用自身超群的得分能力吸引包夾製造隊友得分機會,再用天賦異稟的身軀在爭搶籃板這方面佔取優勢,象徵的全能的三雙數據自然是越刷越多。

另外還有一大關鍵原因,裁判尺度的變化,聯盟追求商業化的過程中希望讓球賽的進攻高光更加豐富好看,更嚴格的執行了對防守方的吹罰,加大了進攻方的圓柱體範圍,為的就是弱化防守方,才會有更多漂亮的進攻高光得以呈現,就像終極格鬥UFC和摔角WWE的差別,前者固然熱血硬核,但就因為過於真槍實彈使得比賽景象和選手動作多半混亂且不完整,對該運動沒有透徹瞭解的觀眾很難理解箇中奧妙,後者雖然屬於娛樂競技,選手會先套好招再上場,少了一些真實性,但也因此能呈現出完整且精妙的摔技或格鬥技在觀眾眼前,大大增加了收看族群的廣泛性和意願程度,現在的NBA也是如此,畢竟籃球還是主要看進攻方表現的運動,為了增加NBA比賽內容的精彩度而加大進攻方的優勢,限制住防守的強度,將喬丹和奧尼爾時代雙方火爆肉搏的情景轉換成守者無力的看著庫裡出手三分或是哈登站在罰球線上愜意的投籃,刷上30+的分數,而這樣的比賽內容,對比昔日的光景,哪個比較好?見仁見智吧。


赤兔褲子馬


一。裁判與防守,可以說裁判的“0容忍度”點球差距對NBA比賽進程影響最大!最明顯的例子是,“鄧肯吃不下場”當時引起轟動,裁判克勞福德差點丟了工作。如今,各種體毛犯規和莫名其妙的AOE在球場上下打球,喬丹曾抱怨:不能進行身體接觸,該如何辯護

2。裁判影響了防守!很多人相信倫納德在NBA的防守實力可以排在歷史前列!在我看來,倫納德確實很有天賦,但是在力量方面,有很多人拉著屁股不停地摔倒在地上,沒有一聲哨音;我相信很多老球迷在心裡,慢慢地討論每一幀哈登是否真的被人嘲笑犯規

三。庫裡和湯普森的勇士打開了進攻效率的大門!當投籃能決定總冠軍時,NBA就完全不同了!最明顯的區別是NBA沒有防守教練。在過去,季後賽一直在防守球員手中!每一位教練都不再好奇如何打造鐵桶防守。就連波波維奇,“利用空間創造空間”也成為NBA戰術委員會的主流!


籃藍蘭球吧


主要的原因是目前聯盟盛行小球風,進攻的節奏更快,防守和90年代和00年代不可同日而語。因為防守差,投籃命中率提高了,進攻節奏更快,籃板也會更多,導致3雙和30+次數增多,對聯盟而言也是賣票的需要。



Steven9289


首先,現在聯盟的攻防轉換速度加快了,基本上看不到單隊百分以下能贏球的,也就是說單次進攻時間變短了,這樣總得分,籃板球,助攻等都相應增加了。

然後就是球星個人能力普遍提升了,像庫裡打破三分記錄,威少打破三雙記錄,克萊打破單節得分記錄這都是因為球星個人能力太強了。

其次就是聯盟需要,NBA是一個商業聯盟,聯盟不可能將遠古時代的記錄束之高閣,一定會讓人不斷打破而吸引觀眾的眼球。

最後就是自然規律,記錄得本身就是用來打破的,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的發展,只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有新的記錄產生也不足為奇。


懂球地軒哥


1、小球時代盛行,整個聯盟攻防轉換速度加快,導致快攻增多,陣地戰減少,回合數也隨之變多,所以進球得分效率就會高一些。

2、三分球盛行,以前只是後衛與小前鋒去投投三分,而到現在許多內線球員都出去投三分,甚至直接運球到前場組織進攻,比如約老師,德拉蒙德格林等,所以往往有時候這些內線球員也能拿到三雙的數據。三分球成為了進入聯盟打球的必備本領,沒有三分除非其他方面特點十分突出,像麥基與西蒙斯,要不根本無法在聯盟立足。以前盛行的中距離投籃也被認為是低效率的進攻方式,因此那些鍾愛中距離的球員也逐漸放棄了中距離去練三分,中距離投籃已經快要在聯盟消亡了。進攻方式變得越來越高效,得分當然也高效了不少。

3、防守強度下降,在二十年前,聯盟一場球隊得分過百的比賽都十分少見,因為那時候拼的不是進攻而是防守,是硬碰硬,不會讓你輕易得分,看喬丹是如何被壞孩子軍團限制,再看看10年黃綠大戰總決賽的防守強度,幾乎令人窒息,所以在以前得分少也是有原因的。

4、隨著科技的發展,球員身體素質變強,體力跟的上,治療條件包括一場比賽後的療養條件都十分先進,這就保證了球員在身體上能夠吃得消這種快節奏的比賽。

如果您覺得我說的有道理或對您有幫助,不妨關注我一下,為您帶來更多籃球熱點與知識,讓您更懂籃球!


麻小侃侃球


想知道為什麼嗎?為什麼打球越來越多三雙了嗎?我來告訴你,說白了就是因為勇士的五小連續奪了好幾年冠軍,其他球員球隊不服,但又幹不掉,所以就都成刷子了。所以知道為啥勇士總冠軍,庫裡mvp了吧?為什麼刷三雙越來越多了吧


專業籃球戰術分析


不請自來,見怪不怪啊。

現在的NBA聯盟越來越注重進攻得分,越來越注重三分球,傳統中鋒不再吃香了,陣地戰也越來越少,進攻回合多和節奏變化快,許多球員也開始轉型來適應聯盟的打法,例如維斯布魯克(威少)就是典型的例子,還有庫裡等球星,這些都是現在聯盟得分最多最快的,還有現在聯盟少了身體對抗,吹罰越來越松,例如哈登的犯規罰球得分,在上個賽季的一場比賽中,哈登的罰球次數很多,當時引起了很多人不滿。所以,現在聯盟的得分多是因為現在的打法改變了,節奏變快了,吹罰越來越松,得分越來越容易,這是我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