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怪人辜鴻銘

晚清民國一個動盪不安的時期,外有列強的不斷騷擾,內有各路軍馬的混亂廝殺,但這時期卻誕生了一大批不朽的學者作家。有的是遺老遺少,有的是進步青年,思想的火花不斷碰撞,激起了一層層浪花。

晚清有個怪人很多人都不瞭解其人,其人擁有外國血統,但非常痴迷中國封建文化,尤其是女人的小腳,此人受過西方先進的教育卻在歷史變革中站在了落後的一方,始終穿長袍,留辮子。此人叫辜鴻銘。

辜鴻銘這輩子,最愛罵人,誰都敢罵。慈禧過生日,他寫對聯“天子萬年,百姓花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袁世凱“駕崩”,舉國哀悼三天,他請了個戲班,在家裡唱了三天堂會;胡適作為北大最年輕的教授,用英語唸詩,他說:“英國下等人的發音”。電影院裡碰上個蘇格蘭人,他讓人給他掏菸袋鍋;就連大名鼎鼎的伊藤博文來看望,他也要出言譏諷,把人噴得啞口無言。辜鴻銘的名聲傳到西方以後,洋人當中流行過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頗有點五嶽歸來不看山的意思。當時的中國,正是維新變法學西方的興頭上,洋人是被供起來的活菩薩,唯有辜鴻銘不屑一顧。他在東交民巷使館區內的六國飯店用英文講演“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他自譯為《春秋大義》),將在座的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葡萄牙人罵了個遍,還專門用人家的母語罵,罵得比誰都地道——傳說,辜鴻銘會九國外語。有人問:辜老這輩子看得順眼誰呢?他嘻嘻一笑:“倒還真有一個。”在北大教書的時候,辜鴻銘對學生說:“現在中國只有兩個好人,一個是蔡元培先生,一個便是我。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蔡先生點了翰林之後不肯做官而要去革命,到現在仍在革命。而我呢。自從跟張文襄(張之洞)做了前清的官以後,到現在還在保皇。”

辜鴻銘是個保皇派,這點很多人都知道,所以當年蔡元培要辭去北大的職務時,辜鴻銘說:“校長是我們學校的皇帝,非得挽留不可。民國風雲激盪,人人剪髮革命,統共只剩下了三條辮子。

其實嚴格說起來,辜鴻銘並不是一個讀聖賢書長大的中國人。他是出生在馬來西亞的混血華僑,祖輩就遠離大陸遷居南洋,攢下殷實家底。父親是一個英國橡膠園的總管,母親則是金髮碧眼的西洋人。辜鴻銘從小說的是英語和葡萄牙語,對中文一竅不通,頂多會講兩句閩南話。10歲的辜鴻銘來到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大英帝國,辜鴻銘一到英國,他立刻剪掉辮子,換上西裝,一副洋大人做派。這時清朝還是同治年間,戊戌變法、甲午戰爭都是幾十年後的事情了,至於剪辮子,在當時的中國根本不可想象,那個時候的辜鴻銘,是走在維新最前端的人。留洋後,辜鴻銘如飢似渴地學習西洋科學,從英國到德國,從愛丁堡大學到萊比錫大學,他先後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臘文等九種語言,並獲得文學碩士學位。

辜鴻銘是個天才,在西方求學期間,他就展現出過人的天分,愛丁堡大學校長、著名哲學家卡萊爾就對他非常欣賞;他在俾斯麥百年誕辰會上即興演講,博得一片喝彩,至今還被德國人傳為美談。蔡元培去萊比錫大學唸書時,辜鴻銘已經是非常知名的學者,而40年後,當林語堂來到萊比錫,辜鴻銘的著作已成為該校指定的必讀書了。辜鴻銘是第一個在西方獲得聲望的中國學者,而當時,他僅僅24歲。

24歲那年,辜鴻銘結束求學生涯,返回故鄉南洋,此時的他已經是精通西學、頗有名氣的學者,在英國殖民政府裡謀了個差事。一年以後,他偶遇清政府外交員馬建忠,與其促膝長談3日,他深感中華文化之博大,與西學截然不同,思想受到極大震動,立刻辭職,攻讀中國文化。1883年,他開始在報紙上用英文發表一系列中國學文章,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走上了嘲諷西學、吹捧中學的道路,還把剪掉的辮子重新留了起來。辜鴻銘極有語言天賦,中文完全是自學成才,那幾年裡,他潛心翻譯《論語》、《中庸》、《大學》等著作,將中華文化傳播到海外。1885年,他終於來到了心心念唸的中國大陸,在張之洞門下做了外文秘書,後又在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執教。

辛亥革命一聲槍響,大清亡了。辜鴻銘丟掉了公門鐵飯碗,又被蔡元培請過去,到北京大學教書他主講英國文學,將自己寫的一本《春秋大義》(又譯作《中國人的精神》)灌進學生們的腦子裡,書裡用熱情的筆觸寫中國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燈塔,把西方文明批判得一文不值。辜鴻銘自詡保皇派,但自始至終,他連皇帝的面都沒見過,也並非看見牌位就磕頭的腐儒。民國剪辮令下了一遍又一遍,他卻堅定地不肯剪。這並非對滿清王朝有多忠心,只是要一個標新立異、自詡清高罷了。

辜鴻銘這外來的“半個洋人”,卻站在風口浪尖,告訴世界:中化文化從來不低人一等!他堅定地捍衛了中華文明的尊嚴,保存下傳統文化的最後一絲火種。作為一個堅定的守舊主義者,辜鴻銘堅持男人就要多討幾房小老婆,認為這才是社會穩定的基礎,還提出了著名的“茶壺理論”:男人是茶壺,女人是茶杯,一個壺就得配幾個杯子。所以他不但有一個端莊典雅的正房妻子,還娶了好幾個小妾。在他的心中,一切舊的文化都是好文化,他固執地喜愛女人的小腳,甚至還要拿三寸金蓮的繡花鞋喝酒,認為這樣才能文思泉湧。這個反對中國現代化的老怪物,像極了那個金庸筆下桃花島上的黃藥師,桀驁不馴,一身反骨,笑看冷眼人世。

你看他以一人之力阻擋西學東漸,愚不可及,又怎懂他之激流不退、慷慨高歌的勇氣?

晚清怪人辜鴻銘


你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