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明不赞成师徒制 相声泰斗与相声大师意见不一 相互“别苗头”

在上一篇文章里,萧陶说到青年相声演员马军的师承。马军的师父不是马志明之子马六甲,马军更不是马志明的再传弟子,那他的师父究竟是谁呢?

马志明不赞成师徒制 相声泰斗与相声大师意见不一 相互“别苗头”

马志明与马军

马军曾就读于天津的北方曲校,科班出身。毕业后,他一直在天津说相声,但拜的却是北京的靳佩良。靳佩良,您或许没听说过,但靳佩良的亲师爷,您一定听说过。他的亲师爷就是侯宝林的老搭档郭启儒。这里萧陶多说一句,马季的《打电话》家喻户晓,给马季量活的也是郭启儒。郭启儒有个徒弟于连仲,于连仲是靳佩良的师父。靳佩良还是侯宝林的学生,曾跟随侯宝林学习过。

侯宝林有很多学生,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他的徒弟。当年能进侯门的不仅业务上出类拔萃,人品也得好,当然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靳佩良没能成为侯宝林的徒弟,不是他不够优秀,而是运气差了点。不过,到了侯耀文这一辈,徒弟的“成色”有所下降,人情徒弟多了起来,给人的感觉是一代不如一代。

马志明不赞成师徒制 相声泰斗与相声大师意见不一 相互“别苗头”

师徒二人同时收徒,前排左起:马军、靳佩良和王玥波

​在天津卫视所办的《笑礼相迎》上,马志明语出惊人,对相声界拜师这一习俗婉转地提出批评。他说:“我赞成师生,不赞成师徒”。其实,马志明的父亲、相声泰斗马三立也曾有过类似的表示。当年收常宝丰为徒时,马三立就曾当着所有的来宾的面说过这么一番话:“我主张不要叫师父、师叔这类称呼,这是江湖气,不利于艺术交流和互相学习。干脆叫老师和同志更合适!”

马氏父子不赞成师徒制,那侯宝林是什么态度呢?对于拜师这件事,侯宝林生前也曾多次公开表达过自己的看法。同样是在常宝丰拜师仪式上,他明确表示:“至于拜师学习,这是促进艺术进步的一个办法。但艺术不主张论资排辈,谁有长处向谁学习,这样相声艺术才能发展。”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侯宝林是赞成师徒制的,跟马三立相互“别苗头”。

马志明不赞成师徒制 相声泰斗与相声大师意见不一 相互“别苗头”

马三立与侯宝林

​过去的相声演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传统相声得以传承下来靠的是口口相传,也就是师父给徒弟说活。这里的“活”指的就是相声段子。传统相声被整理成册是后来的事,出版发行就更晚。即便“四大本”变成了一套五卷的《中国传统相声大全》,要是师父不教,徒弟还真驾驭不了这些老活。事实证明,师徒制更有利于相声的传承,但也要看到师徒关系的变化和变革。

马志明不赞成师徒制 相声泰斗与相声大师意见不一 相互“别苗头”

这套书,萧陶看过,既背不下来,更说不了

​马三立拜周德山为师时,不仅要磕头,还要签字画押,言明“满师以后,给师父效力一年。授业期间,衣、食、住、行概由师父承担,出师后自理。三节两寿,拜望师父,礼有厚薄,各凭天良...授业期间,死走逃亡,业师概不负责。中途辍学,赔偿三年膳费”。到了苏文茂拜常宝堃为师时,已经不让签“卖身契”了,常宝堃甚至连“为师父效力半年”这句话都不让写,改为口头约定,出师后搞个谢师会就行了。田立禾拜张寿臣为师时,张寿臣还特地在证明师徒关系的《字据》加上“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语句。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与时俱进。

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相声界拜师一度被叫停,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恢复,但起初师父不许徒弟磕头,以鞠躬代替。第一个给师父磕头的应该是陈涌泉的徒弟陈庆升。陈庆升是台湾相声演员,拜师仪式是在台北举办的。

马志明不赞成师徒制 相声泰斗与相声大师意见不一 相互“别苗头”

磕过头的是徒弟,没磕头的是学生

尽管马氏父子不赞成师徒制,但相声界的师徒制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更有人把收徒提高到“替祖师爷传道”的高度。于是乎,不赞成师徒制的人一样也得拜师收徒。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与师生相比,师徒之间的关系明显要更进一步,师父所承担的责任也比老师大。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这句老话摆在今天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过去儿徒多,现如今带艺投师的多。即便是儿徒,也不能再搞人身依附那一套了。拜师本身是继承传统。既是如此,就有一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问题。只有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徒关系,才更利于相声的传承和发展。

点击“了解更多”,阅读这一题材的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