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鼠DFV感染模型

(1)複製方法 取6~8周齡的BALB/c小鼠,初次感染時以1000TCID50/0.5ml(50%組織培養感染劑量)的登革熱病毒(DEN2)培養液於小鼠腹部皮下多點注射,0.5ml/只,1次/d,連續3d。初次感染後第16日,以10的-2次方TCID50同法再次感染一次。感染後第1日在肝、淋巴結、脾等組織即能檢測到病毒抗原顆粒,以後逐漸消失,且僅在脾臟血竇發現有病毒感染。初次感染小鼠後3~5d,在小鼠血漿標本中也可分離到病毒。於感染後8~9d,在小鼠肝臟、脾臟、腎臟和大腦組織中也分離到登革熱病毒;腦組織中病毒持續時間最長;再次感染後病毒分佈特徵與初次感染相似。

(2)模型特點 感染登革熱病毒後2d,小鼠血清中可出現病毒,此後病毒滴度越來越高,至第6日時達峰值,小鼠出現病毒血症。同時感染小鼠的血小板數和紅細胞數明顯減少,第6日時降至最低水平,此階段可從小鼠血漿中檢測出特異性IgM、IgG類抗體。感染後模型動物血小板數量減少程度、病毒血症期長短及特異性抗體產生動態均存在一定的差異。另外,血清TNFα量的增加,這是導致BALB/c小鼠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3)比較醫學 感染登革熱病毒後,模型小鼠均可出現弓背、聳毛、震顫、低熱、血小板數量降低等DF臨床表現。初次感染後,只有部分動物表現為雙相熱型(典型登革熱熱型);而再次感染後,大部分小鼠呈現雙相熱型。表明10周齡BALB/c小鼠對DEN2感染具有較好的敏感性,且感染症狀與人登革病毒感染相似。由於成年鼠具有正常的免疫功能,成年鼠DFV感染模型在研究登革熱病毒感染中的免疫病理機制方面比DFV感染乳鼠模型更具有價值。

成年鼠DFV感染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