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安史之亂時,哥舒翰帶領的隴右、河西鎮的軍隊正面對決打不過安祿山的叛軍?

周興健


在歷史上所有戰局的逆轉都離不開一個關鍵點。


安史之亂的敗局關鍵性的節點在於潼關,而潼關一戰的潰敗更是讓唐王朝在京畿之地的勢力大為受挫。有唐一代,在軍事方面的部署從來都是“外固內松”,大唐王朝的精銳部隊幾乎全部集結在了大唐疆域的外圍,而真正以長安為中心的京畿之地,軍事防守力量卻顯得異常的薄弱。


我們可以先看一看安史之亂的整體行軍路線:



安祿山從范陽起兵,一直帶領十五萬大軍打到長安,一共有河北、山西、關中、河南、山東五地的力量可以進行防守。


而這五地的力量恰恰可以構造一個環形防禦戰線徹底攔截安祿山的大軍。


可是唐王朝所構造的軍事防禦體系的弊端正在此處,有唐一朝,幾乎所有的中堅力量和強悍軍隊都佈防在了邊疆之地。以至於等到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的時候,河北、山西、河南、山東之地的守軍甚至都來不及防守,就被安祿山的大軍瘋狂橫掃,幾近無時間抵抗。


為何唐軍沒有時間抵抗安祿山的數十萬大軍,因為速度太快,這五地的唐軍根本沒有及時反映過來,安祿山已經即將打到洛陽了。


此時的唐軍才開始真正的反應過來:


咦!安祿山這個小胖子反叛了!


面對安祿山的大軍,剛剛反應過來的唐軍只能在洛陽之地迅速構造了三道防線:



  • 三道防線:陳留、洛陽、陝州

  • 三路攔截大軍:九原、太原、潞州


唐王朝的戰略是希望利用三道防禦性的戰線將安祿山的大軍攔截在洛陽之外,而從山西等地撲殺過來的三路大軍強行切斷安祿山行軍大軍和大本營范陽的聯繫。唐軍的如此部署,勢必會讓安祿山掉頭援救大本營,放棄攻打洛陽的打算。


但是,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


安祿山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的撲向了洛陽塵。


撲向洛陽之地的大軍迅速擊垮了唐軍在洛陽之地的三道防線,高仙芝、封常青急令大軍退守潼關,準備屯集全部的兵力扼守要地,攔截安祿山的大軍。



已經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安祿山,急令崔乾佑拿下潼關,可是潼關之地乃是萬里挑一的重關,怎麼會輕而易舉的被安祿山拿下?


而在河北之地,郭子儀、李光弼帶領大軍在安祿山的後方瘋狂的橫掃。安祿山迫於被兩線夾擊的慘狀,開始猶豫不決。如果河北之地真的被郭子儀、李光弼強行撕開一個缺口,那麼自己的十五萬大軍就是甕中之鱉,進無可進,退無可退。


但是此時帝王唐玄宗、宦官邊令誠幫了安祿山的大忙。


宦官邊令誠素來有高仙芝不和,藉此機會開始肆意抨擊這些武將。唐軍從洛陽之地一退再退,對於唐玄宗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這對於泱泱大唐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暴怒之下的玄宗皇帝下令斬殺了高仙芝和封常青。


臨陣戰將,成為了唐玄宗逃離長安的前奏。


鎮守潼關的兩位唐將被斬殺之後,哥舒翰成為了潼關的統帥。


然而,這種關鍵的節點上,朝堂之上的矛盾都是能在合適的機會迸發。安祿山曾經起兵之時的口號是誅滅楊國忠,朝堂之上的楊國忠自然是戰戰兢兢。


哥舒翰在抵達潼關之後,守而不戰,朝堂之上的楊國忠開始動了心思。如果安祿山無法攻下潼關,那他的人頭個朝廷談判怎麼辦?


到時候,誰來保護自己的這顆項上人頭?


楊國忠開始慫恿唐玄宗,並且委婉勸誡玄宗皇帝,如今的軍事力量都屯集在了潼關,哥舒翰反叛怎麼辦?撲殺到京城又該如何?


玄宗皇帝曾經那麼相信安祿山,他不一樣造反了嗎?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玄宗皇帝惴惴不安,思忖良久的玄宗皇帝下令哥舒翰出兵潼關,主動進攻安祿山的大軍。哥舒翰帶領大軍在靈寶遇到埋伏,十八萬大軍因此潰逃,京畿之地的防禦力量在瞬間被全部瓦解。


潼關丟失,長安之地守無可守,玄宗皇帝倉皇逃離長安。


-----最後說一下


其實安史之亂的戰局惡化的並沒有那麼厲害,只不多唐玄宗作為帝王,他曾經所信賴的寵臣安祿山突然背叛,一定給與了他心理和情感上的雙重打擊。這一系列的打擊才迫使他做出了臨陣戰將、強令出關的荒唐事。


時局能夠決定戰爭的成敗,也能夠改變戰局的轉向。


在這場安史之亂,哥舒翰所統帥的大軍並非隴右、河西的軍隊,更多是從京畿之地臨時招募的士兵,他們之間很大一部分都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場。而在河北之地的郭子儀、李光弼所帶領的軍隊才是真正的隴右、河西精銳軍隊。


歷史總探長


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哥舒翰身體不好造成潼關守軍內部矛盾嚴重,內部政治鬥爭因素造成的出兵時機不對,哥舒翰個人指揮失誤。

唐玄宗天寶年間,全天下有戰鬥力的軍隊都控制在十大節度使手裡。十大節度使分別是范陽節度使(兵力91400人)、平盧節度使(兵力37500人)、河東節度使(兵力55000人)、河西節度使(兵力73000人)、隴右節度使(兵力75000人)、劍南節度使(30900人)、朔方節度使(64700)、安西節度使(24000人)、北庭節度使(2萬人)、嶺南五府經略使(兵力15400人)。

其中平盧節度使與范陽節度使、河西節度使與隴右節度使,兩者經常兼鎮(一人擔任兩個軍鎮的節度使),是全天下最重要兵力最多戰鬥力最強大的兩個重兵集團。平盧、范陽被合稱為東統,河西隴右被合稱為西統。安祿山長期統領范陽平盧、哥舒翰長期統領河西隴右,當時被視為兩個實力相當的軍事集團首領。

(電視劇《唐明皇》中的安祿山)

天寶年間,各軍鎮已經有了自成體系的傾向,門戶之見非常嚴重,不是和本鎮關係密切的人當節度使很難完全掌握局面。連曾經兼任四鎮節度使的名將王忠嗣,兼任河西、隴右節度使時也遇到了嚴重問題,雖然打了不少勝仗,但不是本鎮出身,威望遠不如在其出身的河東和朔方。

安祿山和哥舒翰的地位,不僅來自於其長期擔任兩鎮節度使,同時也因為二人都是從本鎮一路升上來的,是本鎮根基深厚。安祿山能長期擔任范陽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除了唐玄宗過於崇信外,安祿山是本鎮出身的節度使能穩定掌控軍鎮也有不小關係。安祿山叛亂前,哥舒翰因病在長安修養。

安祿山起兵叛亂時,同時兼任河東節度使,但對河東鎮僅能控制一部分兵力,基本盤還是范陽和平盧。安祿山起兵造反前,派人劫持了在太原的北京副留守楊光翽,使河東鎮自己不能控制的大部分軍力暫時陷入群龍無首的混亂狀態,無力威脅自己。

安祿山造反後,內地長期和平人不習戰,更無有戰鬥力的軍隊,進軍非常快。邊鎮軍隊短期內來不及入援,唐朝廷臨時倉促招募了十幾萬新軍,由高仙芝、封常清等人統領,自然毫無懸念的被擊敗,潼關以東包括東都洛陽短時間內被安祿山佔領。

戰線在潼關一帶暫時穩定下來,邊軍陸續入援。劍南鎮因為天寶年間徵南詔,損失慘重,實力沒有恢復。安西、北庭兵力有限並且太過於遙遠,入援的主要是河西、隴右、朔方三鎮。朔方軍主力從山西入援,先穩定了山西局勢,後從山西入河北,給安祿山後路造成很大威脅。

河西、隴右軍則集結到關中,然後去防守潼關。當潼關大軍彙集了河西、隴右軍主力之後,前方統帥的選擇就很有限了。從經歷、資歷、威望各方面因素考慮,最穩妥最合適的人選除河西隴右本地出身長期統軍的哥舒翰外很難尋找了。雖然哥舒翰這時候有病在家不能理事,朝廷也不得不啟用哥舒翰統領大軍。

(電視劇《唐明皇》中的哥舒翰)

唯一可以代替哥舒翰的另一個選擇,朝廷更加不可能選擇,這個人叫安思順。安思順是安祿山的便宜堂兄(安祿山的母親帶著安祿山嫁給了安思順的叔叔安延偃),在河西隴右系統任職數十年,擔任過河西節度使,安祿山起兵時擔任朔方節度使,不久被免職,由郭子儀接替朔方節度使。

朝廷為求穩妥不得不讓有病在身的哥舒翰統領潼關守軍,也可以看出此時軍事體制已經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即使沒有安祿山的造反,也已經到了必須進行大的軍事改革才能避免嚴重危機的地步。

事後看,如果大唐朝廷選擇其它資歷威望不合適的人選,雖然冒險點,會面臨指揮不暢可能會遭遇慘重失敗,但也不會比選擇哥舒翰更糟糕,但歷史沒有如果。

哥舒翰擔任主帥後,身體原因不能正常履行統帥責任,手下分為兩派互不服氣內鬥激烈,嚴重影響了軍隊戰鬥力。潼關守軍同時還有封常清、高仙芝招募的新軍殘餘,新軍和河西隴右邊軍同樣矛盾重重。河西、隴右軍處在對抗強大的吐蕃帝國前線,長期與吐蕃作戰,兵力戰鬥力不弱於范陽平盧,但特殊的形勢嚴重了影響了戰鬥力。

同時,哥舒翰自己也涉入了朝廷內部的政治鬥爭(可能個人也有政治野心),引起了後方朝廷與前方軍事統帥的相互拆臺。哥舒翰有下屬勸其留一部分兵力守潼關率大軍回長安誅殺楊國忠清君側,哥舒翰有點心動,還沒有發動這個謀劃就洩露到楊國忠那裡。楊國忠非常驚懼,招募了一隻萬餘人的新軍求自保。哥舒翰則上書要求這支調這支新軍守潼關,唐玄宗答應後,哥舒翰則很快將殺掉其首領,清洗楊國忠的人。自此哥舒翰與楊國忠矛盾更深,哥舒翰不敢真去清君側,也對重重得罪了楊國忠很不安,更加速了身體狀況的惡化,完全不能履行統帥職責,潼關大軍內部更加混亂。

楊國忠懼怕哥舒翰繼續謀劃清君側,不斷勸說唐玄宗讓哥舒翰早日主動出潼關與叛軍作戰。唐玄宗一方面被楊國忠眩惑,另一方面也對哥舒翰手握朝廷能掌握的大部分軍隊長期在離長安不遠的潼關有疑慮,同時此時叛軍的情況看起來也不利,就不斷的派人催促哥舒翰快點出兵。

這一系列事件中,哥舒翰表現出了極度低劣的政治手段。主動的清君側是造反的代名詞,哥舒翰看起來又不像真有和安祿山一樣野心的樣子,況且身體條件也不允許。去控制楊國忠驚懼之下組織的小規模新軍,更是無任何好處只有壞處的糊塗做法,哥舒翰真想要清君側,這隻新軍無任何威脅,楊國忠想對哥舒翰不利,這隻新軍也沒啥作用。哥舒翰這麼做,除了深度得罪楊國忠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更嚴重破壞了前方大軍與後方朝廷的相互信任。

楊國忠同樣沒有宰相的擔當,在國家危難之際卻將個人私利置於國家生死存亡的大局至上,為私利而壞國事。

(電視劇《唐明皇》中的楊國忠)

唐玄宗李隆基同樣喪失了作為一個優秀君主的能力,判斷力出了嚴重問題,不能處理好臣下關係。主動干涉前方統帥的作戰方略,引發了嚴重後果。

(電視劇《唐明皇》中的李隆基)

哥舒翰出兵前,安祿山處境相當不好。潼關前線雙方處於對峙狀態,朔方軍進入河北和河北佔領區的人民起義,叛軍控制不了河北很多地方,洛陽與范陽的道路一度斷絕,安祿山本人都一度都就是絕望了。如果潼關前線繼續對峙,安祿山的處境會相當困難。

但即使潼關大軍內部問題嚴重影響戰鬥力,大軍與後方朝廷相互猜忌,都不至於導致哥舒翰在靈寶之戰的慘敗。種種不利因素,可能會導致作戰不利,連續打幾個敗仗,損失很大,或者在與叛軍主力進行的大決戰中大敗。而不是歷史上哥舒翰的近20萬大軍被叛軍兩三萬人的少量兵力打的基本全軍覆滅。

哥舒翰本人指揮失當才是慘敗的最重要直接原因。哥舒翰被安祿山部將崔乾佑指揮的少量兵力誘敵,進入了山間的不利地形,叛軍乘機利用有利地形從高處攻擊唐軍,又縱火焚燒草車製造煙霧,讓唐軍陷入混亂,最後精銳騎兵從後方夾擊,唐軍徹底崩潰。戰場位於黃河邊上,無數官軍被趕入黃河喪命。杜甫後來有詩:“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哥舒翰的低劣指揮,同樣與惡劣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有關,一個完全履行不了職責的將軍掌握著唐帝國最重要的大軍,最終造成了悲劇。

靈寶之戰後,安祿山叛軍很快貢獻潼關,緊接著佔據長安。唐玄宗逃往成都。

河西、隴右軍大部覆滅後,唐朝廷能掌握的最重要的一隻軍隊,就是主力基本完好的朔方軍。郭子儀再造唐室的地位,來自於他是此時的朔方軍節度使。


仁勇校尉


在八年安史之亂裡,哥舒翰大軍慘遭安史叛軍毀滅性打擊的靈寶西原之戰,堪稱整個叛亂裡的災難性一仗。唐王朝不但失去了提前平叛的黃金機會,更是瞬間被開了大刀口,這以後中原幾乎淪陷,藩鎮豪強割據,一切都似大堤決口般無法阻擋。慘遭重擊的大唐,一百多年都沒恢復過來。

但號稱大唐名將的哥舒翰,帶領的傳說中隴右河西的精銳,為什麼會敗到這般崩潰?

首先一個原因,好比戰爭片裡常說的一句臺詞:新兵蛋子打不過老兵油子。哥舒翰麾下這二十萬大軍,就是戰鬥素質有限的“新兵蛋子”。

雖說頂著“隴右軍”“河西軍”的頭銜,但在這支唐軍裡,真正有豐富實戰經驗的老兵,卻是少之又少,絕大多數都是之前洛陽戰役裡的殘兵,就是一群新招募來且又被安史叛軍打過的菜鳥兵。熟悉戰爭的人都知道,這群人放在部隊裡,大戰前就是標準的火藥桶,單是每張嘴繪聲繪色講戰敗,就足以把軍心折騰的亂七八糟。另外還有一部分,是長安周邊招募的新兵。

如此一支魚龍混雜的隊伍,戰場上稍有風吹草動,分分鐘就容易土崩瓦解。但這事也並非絕對,歷史上也有很多傑出的戰將,攤上多爛的隊伍,總能迅速覆雨翻雲,轉眼就把隊伍打造成鋼鐵雄獅。比如與哥舒翰同時代的大唐戰將李光弼,就是此中高手,硬是憑著強大帶兵手腕,給大唐帶出一支再造江山的鐵血軍團。那作為李光弼“前輩”的哥舒翰呢?

這就是唐軍此次敗的如此慘的另一大重要原因:主帥哥舒翰的個人能力問題。

在唐朝大詩人李白等人的深情謳歌下,大唐戰將哥舒翰的無敵形象,至今依然光芒萬丈。放在唐代戰場上,多年來與強敵吐蕃打了一票惡仗,看上去是個優秀的軍事人才。但放在這次戰鬥裡,他卻有個大短板:哥舒翰是個將才,但打贏安史叛軍,需要的是帥才。

哥舒翰此人,衝鋒陷陣是一把好手,帶兵風格也無比嚴厲,一點小錯就鞭打士兵。歷次戰場輝煌,也基本都是狠打硬衝的套路,論戰略謀劃能力,無論比起他昔日在隴右的老上司王忠嗣,還是在他之前鎮守潼關的高仙芝,都是差距太遠。

於是,以相關史料記載,自從哥舒翰火線就任後,這支之前已經被高仙芝帶出模樣的軍團,就是各種折騰。由於當時哥舒翰已經中風癱瘓,所以日常軍務基本放手,各級軍官們更是畫地為牢。安史叛軍還沒打來,部下王思禮和李承光就成天互掐,外加哥舒翰的帶兵方式,還是一貫的簡單粗暴,發現士兵們一點小錯,就是能動手不抄抄,逮住就往狠了打。這一套帶昔日親兵有用,帶這二十萬菜鳥兵?當然是火上澆油,弄的全軍怨聲載道。

所以,在公元756年六月七日的靈寶西原之戰開打前,被哥舒翰以簡單粗暴方式管理的二十萬唐軍,其實已到了瀕臨分崩離析的時刻。外加哥舒翰打硬仗不懼,可情報戰略方面的工作,做的卻是十分粗線條,連安史叛軍的兵力配置和戰略意圖,都沒有完全掌握。慘敗前的基本條件,這支部隊差不多齊活了。

但即使這樣,此時的哥舒翰,依然贏面狠打。瞧瞧756年的平叛戰局就知道:在河北唐軍的浴血反擊下,北線的安史叛軍正在節節敗退,郭子儀李光弼的精銳正高歌猛進,朝著安史叛軍的老窩范陽狠殺過去。就算哥舒翰這邊出來打比較困難,只要唐軍能夠憑著人數優勢和潼關天險,安住營盤守好,進退兩難的安史叛軍,基本就會在這一年灰飛煙滅。

換句話說,這場戰爭裡的哥舒翰與麾下唐軍,面對的就是中國足球常碰上的簡單任務:打平就出線。雖說有很多毛病,但完成這個任務,還算不困難。

但最重要的一條原因,卻讓這個簡單任務,徹底變得亂七八糟:唐王朝的坑爹指揮。

自從安祿山扯旗造反後,唐玄宗的自尊心就遭到了深深打擊,從此以後看武將就像防賊。外加他的實在親戚兼宰相楊國忠,更是個志大才疏的坑貨。此人玩弄權術得心應手,但行政辦事卻是嚴重昏聵。安祿山扯旗造反時,他就歡天喜地安慰唐玄宗,說沒幾天安祿山的部隊就要譁變,結果被洛陽淪陷打臉。這時安史叛軍兵臨潼關,他竟又耳根子發軟,連“潼關外安史叛軍就剩四千人”的謠言都信,猴急著死催哥舒翰出戰。

當然也有史料認為,楊國忠這麼做,是因為妒忌哥舒翰的功勞,生怕哥舒翰立了功回來與他爭宰相,所以故意下藥叫他打輸。可是潼關淪陷長安不保的嚴重性他都想不到?如果此事為實,那此人簡直蠢且壞。

可比這“蠢且壞”更蠢的,卻是唐玄宗李隆基,這位開創一代盛世的帝王,此時非但不復青年時的睿智,用人做事更到了急功近利的地步。其實在洛陽失陷後,如果李隆基能夠洞察局勢,繼續啟用高仙芝,局面也不會崩壞。而在殺害高仙芝啟用哥舒翰後,就連遠在河北的郭子儀都苦口婆心勸,叫唐軍不要輕易從潼關出兵,守住就是給前線時間。可急於平叛的他,卻在楊國忠的鼓譟下,拍板做了最蠢決定:催促哥舒翰出戰。

於是,後果也毫無意外,本就不能戰的哥舒翰,帶著一盤散沙的二十萬大軍,分分鐘就撞進叛軍的埋伏圈,最終悲慘全軍覆沒。然後潼關淪陷,洛陽淪陷,唐玄宗倉皇跑路,中原陷入一片浩劫。不作不死的唐王朝,以其弱智的高層指揮體系,親手斷送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我們愛歷史


通過題目可以得知,想問的是哥舒翰麾下唐軍的靈寶之潰,以及隨之而來導致的潼關,長安失守。

天寶15年,本來唐軍的戰略形勢不算差,安史叛軍佔據的只不過是一條從河北到陝西附近的狹長地帶,先鋒在安慶緒指揮下,難以攻破潼關,漫長的後勤補給線隨時可能被郭子儀麾下的朔方軍切斷,可以說形勢危若累卵。哥舒翰雖然此時中風,行動不便,畢竟是玄宗倚重,久經沙場的宿將,深知麾下兵力雖多,但大多是新近招募之兵,野戰打不過精悍的安史叛軍,只能依靠潼關天險堅守。

在這種形勢下,安祿山使出誘敵之際,明令部將崔乾佑率領老弱屯駐在陝郡,並放出謠言,聲稱崔部“兵不滿四千,皆羸弱無備”,巧妙地抓住了唐玄宗急於打一個勝仗,收復部分叛軍佔據地區的心理,於是急命哥舒翰從潼關出兵,收復陝洛。哥舒翰身經百戰,老成持重,立刻上書堅決反對“賊兵遠來,利在速戰,王師自戰其地,利在堅守,不利輕出”...同樣,朔方名將如郭子儀李光弼等,也是保持這個意見,即官軍堅守潼關,朔方軍加速直搗叛軍范陽老巢,釜底抽薪,使得叛軍內部瓦解潰敗。然而輕浮且剛愎自用的宰相楊國忠,卻聽不見去這些正確意見,滿腦子宮鬥思維的他,固執地認為哥舒翰也是想擁兵自重,還和太子李亨遙相呼應,而太子李亨與自己的不對付,是盡人皆知的。

當然,從經濟角度考量,官軍儘早收復陝,洛,也有極大的意義,畢竟唐帝國江南出產的糧食貢賦,是先聚集在揚州,再從揚州利用水運至開封以北,再經開封入黃河,轉渭河入長安,而安史之亂後,漕運被切斷,大量物質只能轉道秦嶺,增加了運輸成本和時間,所以收復陝洛,也有重新打通帝國政治核心區域經濟交通幹線的考慮,只可惜,此時出兵,不但不能達到以上目標,最終還導致了首都長安的淪陷。

六月初,在玄宗的一再強令下,哥舒翰不得不率軍出關,到了四日已經出關70裡,進入靈寶附近的西原,崔乾佑在此扼守險要。謹慎的哥舒翰,一直等到8日,全部大軍到達西原之後,才開始部署對叛軍的攻擊,雖然唐軍聲勢浩大,號稱20萬,但真正有戰鬥力的是,王思禮率領的騎兵五萬,李承光率領的十萬步兵則是倉促成軍,新兵為主。而且王李兩人速來不合,也讓哥舒翰很頭疼。所以哥舒翰大軍的基本佈置是,精銳騎兵在前,步兵在後,王部騎兵若受挫,則步兵還可以穩定戰線,以防崩潰,若王部騎兵初開得勝,則步兵還可以相機投入戰場擴大戰果。而叛軍崔乾佑部,兵力比唐軍單薄的多,但有安祿山留下的兩支精銳部隊,5000陌刀手和同羅精騎,同羅,是北方遊牧民族鐵勒的一支,生性彪悍,善於騎射,貞觀2年歸附唐朝時,僅精銳騎兵就能湊出三萬。‘

由於史料所限,今天我們只能大致拼湊出靈寶之戰的過程:崔乾佑戰略的核心,就是誘敵深入,不惜以老弱數千人組成自己戰陣的第一道防線,精悍的官軍王思禮部騎兵首先發動攻擊,在輕易突破叛軍老弱的第一道防線後,衝擊之勢頓減,此時叛軍五千陌刀手衝出,以手中“陌刀”這種兩面開刃的長柄大刀砍殺官軍坐騎,官軍攻勢被遏制,此時哥舒翰只能派出步兵援助,同時叛軍精銳從戰場東側的函谷關舊道開始向南撤退。新近入伍,軍紀不強的官軍步兵以為戰局已經呈壓倒之勢,紛紛湧入關道追擊,結果遭遇了兩面山上叛軍弓矢和滾木礌石的攻擊,死傷慘重,擠作一團,叛軍的火矢還點燃了預先埋伏在谷地中的大量柴草,擋住了唐軍前進的視野。此時,等待了許久的叛軍同羅精騎投入了戰鬥,從側後向唐軍發動衝擊。雖然唐軍兵力遠勝叛軍,但此時前有堵塞,後有騎兵衝擊,兩側還有佔據高處的叛軍弓矢和投擲武器的攻擊,以新兵為主體的唐軍逐漸潰散,兵將之間失去聯繫,各級軍官也無法準確指揮麾下的部隊,亂作一團,唐軍的混亂變成了大潰敗,他們扔下兵器和盔甲,拼命向西或向南逃跑,距離黃河河岸較近的,爭先恐後想逃上停泊在岸邊的物資運輸船,日落後,一團混亂的唐軍逃回了潼關,此時又一次悲劇發生了,潼關前本來有三道防禦叛軍進攻的深壕,慌亂的新兵們一擁而上,大量被擠下壕溝摔死,或者在混亂中踐踏而死,三道壕溝被唐軍官兵的屍體填滿,也失去了防禦性作用。

在數百親兵的護衛下,哥舒翰狼狽地進入了潼關,一清點手下,只剩八千餘人,數日後,崔乾佑大軍抵達潼關之下,蕃將火拔歸仁等,劫持了哥舒翰,獻關向叛軍投降。。。。


用戶69792950182




首先我們來看這所謂的大軍是什麼樣性質的軍隊。

這支大軍從人數上看是非常嚇人的,有二十幾萬,並且號稱是隴右、河西鎮的軍隊 。其實是一群烏合之眾,基本上全是新兵,根本沒有任何戰鬥經驗。

新兵戰鬥意志薄弱,戰術素養差。那麼這樣的軍隊能不能打仗呢?

答案是完全可以,但只能打順風仗。也就是說,把敵人打敗時的追擊戰,或者是面對相對比弱的敵軍時。二十萬人殺出去,山呼海嘯,足以讓敵人聞風喪膽,絲毫不敢抵抗。在這樣的情況下正好可以提高新兵的自信心,提高新兵的戰術素養。

俗話說,將在智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在歷史上不缺少幾千人打敗十幾萬人的例子,精兵能撕開敵人的防線,打得讓對手懷疑人生。精兵根本就不在意對手是哪一個,就象我們常說的:我要拿第一名,不管對手是誰,我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打敗他。



安祿山的部隊卻是長期在邊關與外敵作戰的精兵,又處在士氣正盛的時候。

安祿山一路上從河北殺到河南,又向陝西進發,被幾十萬人堵在了潼關。

縱觀歷史上的名將,基本上都是立足於防守做進攻,至少要做到不敗或者不大敗的前提下,再去進攻,戰爭不能隨便去冒險。

這支二十萬的大軍駐紮在潼關,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守好長安的東大門,防止安祿山的部隊進入陝西。

唐朝中央的大臣們,都只考慮到了兵力上的優勢和戰勝的結果,卻沒有想過一旦失敗了會是什麼結果,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當時的天下局勢,郭子儀李光弼的精銳正高歌猛進,朝著安史叛軍的老窩范陽狠殺過去,安祿山的部隊的後勤補給已斷了。安祿山正處在進退兩難的境地,只要哥舒翰守住潼關不出戰,勝利就只是時間的問題,安祿山的部隊就會因為糧食補給的問題自亂陣腳。

當時最好的選擇就是死守潼關,正好可以讓這些新兵錘鍊一下戰術,積累經驗。老兵都是拿 時間和戰場經驗堆積出來的,新兵有戰鬥經驗沒有速成之路。



我們一直講,高收益高風險。高手會平衡收益和風險,貪婪的人只盯著收益看忘記了風險。

唐朝中央的那個大人們很不幸,就是這樣的想的。

他們認為,二十萬人出擊,畢其功於一役,天下就太平了。

新兵數量越多,在戰呈不利時就會出現更多的麻煩。新兵的心理防線很容易崩盤,自己人把自己人的防線給衝破,自己人把自己人踩死,這在歷史上的戰爭中是非常常見的。

在自己佔優勢的時候,尤其要防止狗急跳牆。曾國藩的“結硬寨,打呆仗”就是這個意思,只要不犯錯,慢慢打,最後勝利一定是屬於自己的。就是靠這一招,曾國藩成功的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


太急於求成反而把局勢引向反面,結果潼關一戰,哥舒翰戰死,大軍慘遭安史叛軍毀滅性打擊,向長安的門戶對安祿山的部隊大開。

就這樣安祿山的部隊本來因為糧道被斷出現了大麻煩,這樣關中的豐富物資又給了他們起死回生的機會,最終平定安史之亂的戰爭又多打了好幾年。


新知傳習閣


哥舒翰20萬在潼關戰敗的原因:

一、哥舒翰中風嚴重,難以承擔繁重的軍務,只能交給沒有軍功威望的田良丘,導致唐朝沒有足夠的士氣,也是哥舒翰不堅持抵制唐玄宗命令而同意出擊的原因。

哥舒翰的中風情況很嚴重:

“翰好飲酒,頗恣聲色。至土門軍,入浴室,遘風疾,絕倒良久乃蘇。因入京,廢疾於家。”
“又素有風疾,至是頗甚,軍中之務,不復躬親,委政於行軍司馬田良丘”

唐軍將領內鬥、不統一,士氣不高:

“良丘復不敢專斷,教令不一,頗無部伍。其將王思禮、李承光又爭長不葉,人無鬥志。

二、楊國忠和哥舒翰在關鍵時候盟友關係變壞,導致將相不和。

原本楊國忠為了對付安祿山,而拉攏素日和安祿山不和的哥舒翰作為自己的軍方盟友。哥舒翰鎮守潼關時,雖然沒有聽從王思禮要求上表要求殺楊國忠的要求,但偽造安祿山養父的侄子安思順和安祿山來往信件導致安思順被殺,讓楊國忠不再信任哥舒翰。

在這件事情上,哥舒翰誣陷安思順而不上表殺楊國忠,是因私忘公。要麼同意上書殺楊國忠,讓安祿山失去清君側的旗號,並得到太子李亨、陳玄禮等人的支持,進而鞏固地位,要麼就保持原有的盟友關係。雖然逼宮唐玄宗殺楊國忠,可能會被唐玄宗所記恨,楊貴妃也不會死。但哥舒翰和太子李亨結盟,唐玄宗也奈何不了他。


三、當時唐朝開始處於有利優勢,這是唐玄宗要求哥舒翰出軍進攻的原因。

朔方的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攻下常山郡,收復十幾個城池,擊敗史思明軍,意圖直接攻打安祿山的老巢范陽;河南的來填、南陽的魯炅都在消耗安祿山的力量。安祿山在李光弼佔據常山、擊敗史思明、準備攻打范陽時,就已經有準備回師防守范陽的打算。

可以說,當時唐朝對安祿山取得了稍好的優勢。但潼關的敗戰,讓原本攻打范陽的李光弼不得不回兵。

四、哥舒翰全軍出師的作戰策略錯誤。

表面上看,潼關之敗是唐玄宗、楊國忠要求哥舒翰出戰導致的,但深層原因是哥舒翰作戰策略錯誤。

崔乾祐以4000人作為誘敵之計,雖然不清楚崔乾祐的兵力是多少,但根據《資治通鑑》記錄當時出戰的人員不過是1萬人。

而哥舒翰的出軍數量有三種說法:

《舊唐書 哥舒翰傳》是20萬;

《資治通鑑 218卷》記錄是:

“王思禮等將精兵五萬居前,龐忠等將餘兵十萬繼之,翰以兵三萬登河北阜望之,鳴鼓以助其勢。乾祐所出兵不過萬人”

合計哥舒翰軍是18萬;

《舊唐書 安祿山傳》:

“會哥舒翰自潼關領馬步八萬”

可能是王思禮和哥舒翰二軍的合計數目。

即:

哥舒翰率軍18——20萬人出擊,這是全師出擊的節奏!

這麼多的軍隊,如何在潼關一帶的狹長山地地段開戰攻勢?在這種山地地形,部隊無法展開,人多也是沒有用,反而容易造成擁堵——一旦軍心亂,不用敵人殺,自己人都把自己人給踩死了。

雖然說唐玄宗等要求哥舒翰出軍,但沒有要求哥舒翰全軍出擊嘛。哥舒翰不想出擊,可以派遣部隊去做試探性攻打。全軍出擊就是一個作戰錯誤。

五、唐軍都是新招募沒有經過訓練和戰鬥的士卒,和安祿山久經作戰、訓練有素的將士相比,根本就沒有戰鬥力。

哥舒翰軍的構成是河隴、朔方、蕃兵、高仙芝舊卒。

高仙芝軍都是臨時招募的:

“其日,常清乘驛赴東京召募,旬日得兵六萬,皆傭保市井之流。”

田乾真的話也反應了唐軍戰鬥力不強:

“今四方軍壘雖多,皆新募烏合之眾,未更行陳,豈能敵我薊北勁銳之兵,何足深憂”

綜述

哥舒翰潼關之敗,外部有唐玄宗下令、楊國忠不和這兩個外部原因,內有哥舒翰身體不足以履行主帥職務,更有沒有訓練經驗的唐軍士卒、全軍出師戰略錯誤等原因。

哥舒翰潼關之敗,其實更多是因為哥舒翰自己的原因(包括身體和軍事兩個原因)。但是因為後來楊國忠被殺、唐玄宗被迫禪位,於是楊國忠就成為了最佳的背鍋俠。

哥舒翰中風的健康原因,也許是這一戰失敗的關鍵原因。當然也有哥舒翰因為高仙芝被殺的前例,怕被唐玄宗處死的心理原因。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這是一個偽命題,其實根本不存在隴右河西鎮的軍隊和安祿山的軍隊正面對決。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咱們就用2000字的篇幅好好談談這個問題。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得從大唐的軍制談起。

大唐有十大節度使,自打一代名將王忠嗣被李隆基逼死後,逐漸形成了“虛內實外”的配置,邊鎮軍隊久經戰陣,精銳無比,內地軍隊常年無戰事,兵備廢弛不堪一擊。李林甫任宰相期間,還可憑藉其個人威望及頂級權謀,令各鎮邊將互相猜忌,相互提防,才使天下得到暫時的穩定。李林甫死後,楊國忠根本沒這能力,再加上他與安祿山交惡,而李隆基則垂垂老矣,不復當年之英明神武。此時,安祿山已經領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勢力強大,實力強勁。這個承平已久的大唐天下,終於要開始亂起來了。

安祿山起兵後,大唐內部空虛的毛病暴露無疑。各地守軍根本擋不住安祿山的鐵騎,朝廷也派不出能征慣戰的軍隊去抵禦安祿山。第一個站出來的還是安西名將封常清。在兩手空空,無兵無將的狀態下,封常清帶著自己招募的6萬新兵,只經過短短時間的訓練,便去洛陽和安祿山交戰。這些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怎麼是安祿山幽州精兵的對手,迅速敗了下來。不過,封常清好歹也是當世名將,敗而不亂,雖然打不過安祿山,卻沒有被全殲,而是保存了這支總算經歷過戰火的軍隊,一路退了下來,最後退到潼關天險。這時,第二位名帥到了,接過封常清兵權。封常清本來桀驁不馴,這次卻心平氣和交出兵權,安心當個二把手。因為來的人是他的老上司兼好朋友,曾經威震安西的高仙芝。高、封兩位名將自安西以後再次聯手對敵,只依靠這些臨時招募的軍隊和潼關,總算擋住了安祿山的精兵,令長安轉危為安。

可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兩人得罪了監軍邊令誠。在邊太監的慫恿下,已經老邁昏庸的李隆基錯殺了高仙芝和封常清,自毀長城。還好,來自隴右和河西兩鎮的援軍及時趕到,加上長安招募的軍隊,以及原來鎮守潼關的高封餘部,總兵力達到了20萬之眾。

誰來統率這支大軍抵禦安祿山?這成了最關鍵的問題。最後,李隆基選擇了德高望重,在京城養病的老將哥舒翰。

應該說,這是一個合適的選擇。雖然哥舒翰有點老了,身體還有病,但他常年經略隴右和河西,對那裡的軍隊和將領瞭如指掌。至於他的赫赫戰功,筆者無需多花筆墨,用一首當地的民謠就說明一切:“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胡馬,不敢過臨洮。”其中,“哥舒夜帶刀”,說的就是哥舒翰。

哥舒翰手下的軍隊是三合一,不是自己常年統帥的完整的河西隴右精兵,但他憑藉潼關天險,憑藉多年的經驗和無與倫比的威望,把潼關守得密不透風。此時,大唐的形勢也越來越好。哥舒翰擋住了安祿山進關中的路,顏真卿、顏杲卿兄弟在安祿山的後方揭竿而起,響應朝廷,到處剿殺安祿山的留守部隊,李光弼和郭子儀也多次打敗安祿山的軍隊,尤其是郭子儀領導的朔方軍,三戰三捷,打得叛軍丟盔棄甲。照這個態勢,平定安祿山之亂指日可待。

可是,禍起蕭牆。

楊國忠與哥舒翰不和,他總懷疑哥舒翰會領兵回長安清君側滅了自己,畢竟潼關離長安太近。於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勸說李隆基逼哥舒翰出關與安祿山決戰。已經昏庸無比的李隆基早就不復當年的清醒理智,居然同意了這個荒謬的主意,用一道道聖旨逼哥舒翰放棄潼關天險,出關和安祿山決戰。

哥舒翰很清楚,雖然自己手下的軍隊人數遠遠多於安祿山的部隊,但這些並不全是自己原來手下的河西隴右精兵,一大部分都是剛招募的,用來守城,依靠高大的潼關城牆確實可以擋住叛軍,一旦野戰,後果不堪設想。

可惜,胳膊拗不過大腿,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腦袋還掛在那裡,哥舒翰不敢違抗聖旨。他“慟哭出關”,率全軍出動,抱著一絲僥倖心理與安祿山決戰。結果,老邁的哥舒翰中了埋伏,全軍覆滅,潼關失守,長安也隨之淪陷。本來可以迅速平定的安祿山之亂蔓延開來,整整8年時間才被平定。可是,大唐自此也陷入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可以說,潼關之戰間接成了決定大唐命運的轉折點。

在回到原來的問題——為什麼安史之亂時,哥舒翰帶領的隴右,河西鎮的軍隊正面對決打不過安祿山的叛軍?

上面說了那麼多,大家現在就很清楚了,其實在潼關和安祿山決戰的並不是完整的河西隴右精兵,而是還要加上長安招募的軍隊和原來高封二將留下的餘部。指望這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配合隴右河西軍隊去擊敗久經戰陣的安祿山精兵,機會很小。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搞定安祿山?

合理的戰略,高仙芝、封常清和哥舒翰一直在用,那就是死守潼關,拖死安祿山。人心所向大唐,時間越長,越不利於安祿山,潼關城下每多消耗一天,大唐就多一分勝機。可惜,楊國忠和李隆基毀掉了大唐最後一絲機會,強盛的大唐自此走向了沒落,走向了衰亡。

1《新唐書》

2.《舊唐書》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唐玄宗後期,天寶十四年,安祿山以奉旨討楊國忠為名,擁平盧鎮、范陽鎮及河東鎮邊兵15萬在范陽起兵反叛。次年(756年)在洛陽稱大燕皇帝。

當時,防守潼關的是哥舒翰,他雖然擁兵近20萬,但都是臨時湊集招募的,內地長期歌舞昇平,兵員戰鬥力根本比不上長期駐邊的叛軍,能守住潼關就已經不錯了。但唐玄宗和楊國忠對擁有重兵的哥舒翰不放心,接連派宦官催迫哥舒翰出關收復失地。年邁的哥舒翰迫不得已,引兵出戰,在靈寶境內被叛軍一舉擊潰,哥舒翰本人被俘,全國戰局迅速惡化,唐玄宗出逃四川。

簡單講一下唐朝的田制與兵制。唐朝實行均田制,農民交納租庸調,可以輸庸代役,就是交絹或者布代替服役,能讓農民有更多的時間生產,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均田制規定官僚貴族享有蠲免租庸調的特權,對土地買賣的限制進一步放鬆,為土地兼併提供了方便,導致後期土地兼併嚴重,最終導致唐朝的衰落。唐朝沿用北周時期的府兵制,兵員由軍府所在地從“六品以下子孫及白丁無職役者”中挑選,府兵從21歲服役至60歲,實行兵農合一制,府兵的行裝、戎具和軍糧都是自備。因此府兵制必須以均田制的推行為前提。府兵制本是“內重外輕” ,關中兵力佔全國的40%。但後期土地兼併嚴重,均田制到玄宗時期已經沒落,天寶八年唐政府實際上廢除了府兵制度。為彌補兵源,開始發展募兵制。京師宿衛號稱“長從宿衛”,起初,多選精壯,但後期多招募市井無賴充當,內地兵很快墮落腐化。而邊鎮戍兵雖然也改成了募兵,但因為長期服役,經常打仗,形成了將帥專兵的局面,戰鬥力強。由於唐玄宗窮兵黷武,邊防的兵力迅速增加,節度使勢力被成為籓鎮或方鎮,掌控邊防的財政行政及軍權,後期就是土皇帝。天寶初年中央及內地控制的兵力,僅佔邊鎮兵力的六分之一,且戰鬥力極弱。所以安史之亂時,哥舒翰的二十萬大軍打不過安祿山的十幾萬邊軍,是很正常的情況了。



境界的畢方


題目中問到的其實也就是天寶15年的哥舒翰兵敗潼關,從而導致潼關及洛陽失守。


首先我們簡單瞭解一下哥舒翰。哥舒翰,唐玄宗時期名將,多次大敗吐蕃,戰功赫赫,有“大唐第一神將”之稱。雖然有點誇張,但他的確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常勝將軍在手握20萬大軍,又有著潼關堅固的防禦工事的情況下,慘敗於安祿山叛軍,20萬大軍全軍覆沒。我認為導致戰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個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唐玄宗好大喜功,急功冒進。安史之亂之所以會發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因為唐玄宗貪圖享樂,不理朝政,好大喜功。他在處理邊關少數民族問題上,貪圖邊功,使得安祿山手握那麼大的兵權。

還有就是潼關一役。潼關守將本是封常清,高仙芝兩人。由於唐朝的兵力佈置為外重內輕,導致叛軍長驅直入,這二人不敵安祿山叛軍,退守潼關。但這二人又遭宦官邊令誠誣陷,被唐玄宗下旨斬首示眾。此時唐玄宗便派出因中風半身不遂的哥舒翰鎮守。哥舒翰主張死守潼關,叛軍補給困難,勝利指日可待。


但是唐玄宗又聽信楊國忠諫言,四次派使者催促哥舒翰出城迎戰叛軍。哥舒翰無奈出站,最後導致全軍覆沒!

第二個原因就是朝中大臣們勾心鬥角,沒有一心平亂。安史之亂唐軍節節敗退,難以抵擋安祿山叛軍,一個是唐玄宗昏庸,還有一個就是朝中大臣們勾心鬥角,內部不和。

先因安祿山與宰相楊國忠不和,導致安祿山以清君側之名造反。接著又有大將封常清,高仙芝與宦官邊令誠不和,以至於邊令誠在唐玄宗面前誣告兩人,導致兩人被砍頭。唐軍損失兩員大將。再一個就是哥舒翰與楊國忠不和。其實哥舒翰算是楊國忠一手提拔上來的,用來對付安祿山。但哥舒翰站穩腳跟之後,便密謀想殺害楊國忠。楊國忠得知,便再哥舒翰死守潼關時,再三提議唐玄宗下旨令哥舒翰出關迎戰,最後結果就是哥舒翰全軍覆沒。由此可見,朝中裡裡外外都在勾心鬥角,這場戰爭還如何取勝?


第三個原因就是哥舒翰在這場戰役中並沒有展示他的大將風範,說他枉為名將也不過分。

哥舒翰一代邊關名將,所向披靡,但是在潼關戰役中他的做法卻有待商榷。我們來慢慢說道。第一,出關之時,他痛哭流涕,擾亂軍心。身為20萬大軍的統帥,在迎敵之時應做的是激勵將士,鼓舞士氣,背水一戰。但是他卻痛哭出關,這不是在擾亂軍心嗎?大軍士氣不足,軍心紊亂,必敗無疑。

第二,戰術作用不當,導致深陷敵陣,全軍覆沒。哥舒翰在出關之前,是清楚敵軍的計謀的。敵軍用4000羸弱之兵引誘,再以精兵圍而殲之。為何出關後卻帶領大軍直愣愣的往敵方陷阱中鑽?這不是一代名將的做風!


第三,再兵敗潼關時,哥舒翰選擇繳械投降,名譽盡失。在哥舒翰被安祿山俘虜後,竟然跪在安祿山面前,喊安祿山“陛下”,還說只要安祿山饒他一命,他便幫助他勸降。

但是哥舒翰手下都很有骨氣,誓死不降。安祿山覺得他無用便把他打入大牢。一年之後,安慶緒敗兵撤退之時,將哥舒翰殺死。哥舒翰出賣尊嚴也只換來了一年的命。

當時的唐朝,有著這樣昏庸的皇帝,這樣奸詐的朝臣,這樣苟活的大將,潼關一役,輸的不冤!


夏目歷史君


在安史之亂的初期,哥舒翰帶領20萬大軍與安祿山叛軍在靈寶進行正面對決,最後卻被叛軍打得大敗,潼關失守,首都長安也陷入危急之中,最後唐玄宗被迫倉惶逃往四川。唐軍失敗的原因,我覺得有主要有以下幾個。

首先,哥舒翰就沒有準備好,並且正生重病。

哥舒翰此前一直率領20萬大軍,穩守潼關。而叛軍根本無法攻下潼關天險,所以也只能在遠處望潼關而興嘆。但是唐玄宗看到關東大片土地都被叛軍所佔領,心裡非常的著急。而本身唐玄宗對叛軍的實力,就沒有個清醒的認識,只是看到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屢次打敗叛軍,所以就認為叛軍的實力不過爾爾。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唐玄宗就逼哥舒翰出關作戰。

哥舒翰因為是被唐玄宗逼著出戰的,此前從來沒有這方面的打算,所以各方面準備都不充足,可謂是倉促出戰。而且這個時候哥舒翰生了重病,長期只能夠臥床休息。真正出戰的時候,也是讓別人抬著指揮戰鬥,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敢出戰,估計是對自己手裡20萬大軍的絕對優勢兵力的自信吧。

其次,唐軍軍隊中有多支軍隊成分比較複雜,良莠不齊。

哥舒翰所率領的唐朝大軍雖然有20萬大軍,但是這20萬大軍來自於多個地方,成分相當的複雜,可謂是良莠不齊。首先有他自己的河西隴右的精兵約5萬,這一部分戰鬥力沒有問題。再有數萬隨高仙芝,封常清撤退下來的軍隊。還有一些臨時招募的軍隊,這部分都算是烏合之眾,沒有多少戰鬥力。還有一部是來自於唐朝中央的禁軍,這部分軍隊長期養尊處優,沒有經過戰鬥的洗禮,所以戰鬥力也難以令人恭維。

所以雖然哥舒翰號稱20萬大軍,但這20萬大軍確實過於複雜,而且各部分的軍隊都互不統屬,指揮協調起來都不方便。哥舒翰自己雖然能夠指揮,但是由於本人身染重病,指揮力和執行力都大打折扣。假如他只帶本身所屬的5萬精兵的話,情況可能會好很多,那樣他就不會冒險去進攻導致失敗。但那樣的話,那5萬河西隴右的精兵估計又有不滿,因為憑什麼光我們吃苦進攻,其他人在潼關背後享福。所以軍隊多了,反而對哥舒翰來說是個負擔。

還有,哥舒翰對叛軍並沒有清醒的認識,沒能做到知己知彼。

哥舒翰出關作戰之後,非常的輕敵,認為打敗叛軍非常輕鬆,因為自己手裡有號稱絕對優勢兵力的20萬大軍,其中河西隴右精兵就有5萬,而對面的叛軍不會超過4萬。所以光河西隴右精兵就能把對方的叛軍給消耗了,而另外還有十幾萬其他的軍隊,所以這次出去勝利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那事實上他卻對叛軍沒有什麼清醒的認識,並不知道會面對什麼樣的敵人,對方的作戰思路會是怎麼樣的。

而叛軍方面對哥舒翰一直非常重視,因為這是唐朝目前實力最強的一支軍隊。所以叛軍在這支軍隊中配備了安祿山的兩大王牌同羅騎兵和陌刀兵,最後在大戰中重創哥舒翰的軍隊。哥舒翰如果不輕敵的話,應該不會做出冒險的進攻的態勢,這樣即使被叛軍打敗,應該還有足夠的機會逃回潼關。雖然損失了一部分軍隊,但是潼關天險沒有丟失,局勢也不會惡化到後來那種地步,唐玄宗也不用倉惶出逃。

總之在潼關大戰之中,哥舒翰由於本人身染重病,再加上倉促出戰,沒有準備好,本身又過於輕敵,最終導致被叛軍打得大敗。如果哥舒翰身體沒有問題的話,再加上認真的準備,並且重視對方,即使不贏的話,輸了也不會輸的多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