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為什麼要向蘇聯開戰?

Mr.Yang


表面上看蘇德戰爭的爆發是很匪夷所思的一件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兩線作戰的經歷令德國記憶猶新,因此在二戰初期德國是極力避免兩線作戰的。1939年8月23日德國與蘇聯締結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9月1日德軍以閃電戰的形式發起波蘭戰役,大約半個月後蘇聯以保護波蘭境內的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為名出兵佔領波蘭東部地區。1940年5月騰出手來的德軍以迅雷之勢席捲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等國。1941年4月6日德國入侵南斯拉夫、希臘。至此除英國和蘇聯外的整個歐洲幾乎都處於德國的掌控之下,但畢竟此時英國仍在抵抗,按說在沒結束與英國的戰爭狀態前去招惹蘇聯並非明智之舉。事實上當時斯大林就是這麼以為的,以致於當德軍對蘇聯發起突襲時他仍堅持認為那些關於德國即將進攻蘇聯的情報是英國情報部門釋放的煙霧彈,其目的在於將蘇聯拉進戰爭以緩解英國所面臨的戰略壓力。然而事情最終並未按斯大林所預計的那樣發展,那麼德國為什麼要冒著兩線作戰的風險進攻蘇聯呢?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德國進攻蘇聯的計劃可謂蓄謀已久。在納粹的種族理論中日耳曼人是應當統治全世界的優等種族,而斯拉夫人則是他們眼中的劣等民族,因此驅逐低劣的斯拉夫人,從而為日耳曼民族開拓廣闊的東方生存空間是納粹種族理論一以貫之的核心思想之一。納粹的思想體系不僅在種族理論上和蘇聯是對立的,在政治立場上法西斯主義同蘇維埃制度也是對立的:納粹的法西斯主義宣揚日耳曼民族天生優越,有權統治其他民族;而蘇維埃意識形態則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打破既定的國家階級格局。在希特勒看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敗亡就是因為當前線戰事正酣時社會黨人在國內鬧革命的結果,因此他非常擔心蘇聯的紅色意識形態會滲透到德國,從而鼓動起德國的底層民眾顛覆納粹政權。由此可見德國進攻蘇聯的確是蓄謀已久,而蘇聯方面其實也對德國的企圖心知肚明,只不過蘇聯方面堅持認為德國不會在結束與英國的戰爭之前進攻蘇聯。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德國寧願冒兩線作戰的風險也要迫不及待進攻蘇聯呢?

我們先來看當時的戰局: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南斯拉夫、希臘等國都已淪陷,放眼整個歐洲只剩下英國還在抵抗。表面上看英國抵抗得異常艱辛,然而德國卻遲遲無法實現登陸英國的計劃,因為德國始終無法掌握英吉利海峽的制海權和制空權。英國儘管正在走下坡路,可畢竟大英帝國的徹底解體得等到二戰之後,相比資源匱乏的德國而言:英國所能動用的戰爭資源豐富得多。英國從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等屬地得到源源不斷的兵力和戰略物資補給。這時英德戰爭已成為決定歐洲未來命運的關鍵——很顯然如果德國將英國拿下,那麼將騰出手來毫無後顧之憂地入侵蘇聯,從而將整個歐洲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中。問題是這點不僅我們這些事後諸葛亮看到了,蘇聯決策層同樣看到了,那麼蘇聯決策層會坐視這種現象的出現嗎?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德國決策層同樣看到了這點,於是企圖通過一場迅速的閃電戰打消英國最後的希望,因為在德國看來蘇聯將極有可能被英國拉攏成為自己的又一個戰略對手。同樣實力正日漸壯大並開始圖謀世界霸權的美國也不可能容忍德國獨霸歐洲。美、蘇只需要向英國暗示:自己不希望看到德國過分強大,那麼英國就不會喪失抵抗意志。在這樣的局面下德國認為:消滅蘇聯正是粉碎英國人抵抗意志的一種手段,況且一旦蘇、美、英等國聯起手來自己在戰爭潛力上的劣勢將進一步拉大,而如果自己能拿下擁有充足資源儲備的蘇聯無疑將使局勢大為改觀:巴庫的油田、烏克蘭的糧食都將成為供養德國戰爭機器的有力保證。

事實上即使德國不發動侵蘇戰爭也未必能擺脫兩線作戰的格局:正如上文所說的蘇聯方面其實對德國的企圖心知肚明,他們也知道一旦德國拿下了英國就會將下一個目標鎖定在蘇聯身上。儘管客觀存在的歷史現實是納粹德國入侵了蘇聯,然而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隨著納粹德國的日益擴張實際上已然對蘇聯的國防安全在客觀上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顯然蘇聯方面不可能對此毫無準備。當納粹德國在西線大舉擴張之時蘇聯並沒閒著:迫使芬蘭割讓土地、吞併波羅的海三國、佔領波蘭東部地區、對羅馬尼亞提出領土要求。蘇聯試圖以此構築一條與納粹德國的戰略緩衝區,然而蘇聯的一系列擴張行為已使德國感受到了威脅,同時蘇聯制訂了旨在對德國採取先發制人打擊的大雷雨計劃。在德國看來即使自己不進攻蘇聯,蘇聯也遲早會主動進攻自己,那麼與其如此不如將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為此德國很早就在蒐集關於蘇聯的各種情報,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決策層過於誇大自身優勢,而對蘇聯方面的優勢則視而不見:蘇聯的戰略縱深、戰爭潛力都不是德國所能比擬的,但蘇聯客觀上也存在劣勢——儘管蘇聯在經歷兩個五年計劃後已實現工業化目標,然而蘇聯的工業化模式主要基於規模效應,在生產技術上比起西歐資本主義國家仍是相對滯後的。同時蘇聯在此之前經歷過嚴酷的國內政治運動,而德國人也巧妙抓住了這點——他們在1937年策劃了針對蘇聯紅軍元帥圖哈切夫斯基的離間計,最終導致包括圖哈切夫斯基在內的8名蘇聯紅軍高級指戰員被冤殺。希特勒認為技術水平偏低且剛經歷國內政治運動的蘇聯不過是一個外強中乾的龐然大物,而此時德國已佔領除蘇聯之外的幾乎整個歐洲大陸,打開了進軍蘇聯的地理通道。在這樣的形勢下希特勒認為進攻蘇聯的時機已然成熟,於是在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及其僕從國集結起190個師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兩個孿生兄弟,蜜月期渡過了二十年,互相都被世界各國孤立打壓中,兩個國家都在領土擴張中,兩國執政者,都是大沙文主義者,都是種族主義,都是大獨裁者,都想要想統一歐洲大陸。

歐洲兩個強大的國家誰也不服誰,由親密者變成了搏弈者,雙方都在擴軍備戰,只是互相沒有點破而己。

蘇聯比德國還早於1928~1939年就修建了明斯克防線,由北向南長達1200公里的防禦性軍事工程,要塞化,這些歸根到底還是自己時刻準備著,向西擴張作準備。

蘇德之間互相支持對方,德國用機器設備及軍事裝備向蘇聯出口,而蘇聯向德國輸出的是糧食棉花礦石,但兩國都想領土擴張性,這是無法調和的。

當德國軍事上狂掃西歐諸國後,向統一大歐洲邁進很大步法,只剩下了強大軍事領居,但蘇聯對德國始終是一種軍事威脅,一個擁有近五百多萬軍隊的蘇聯,希特勒能放心嗎?

當兩國體制上相近,又都是軍事強國,又是想擴張領土的野心,這是不可調和的,雙方都在算計對方,互相傷害成為必然,這只是時間問題。

歐洲出現了兩個軍事力量的霸主,又都是具大的戰爭潛力的國家,又是地緣政治經濟的競爭者,只是德國人錯誤的低估對手的組織能力,過高估計了自己的能力,三個月拿下蘇聯,理論上行得通,但實際上是行不通。

蘇聯不光是軍事力量強大,政黨的基層組織能力非常強大,控制力遠比英法強大,戰爭潛力巨大,國土面積巨大,戰略縱深就強大,這點被德國高層忽略了。


隨雨飄渺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一定要招惹蘇聯,而不是穩定當時的歐洲局勢,結局會不會一樣?答案是:不會。

德國和蘇聯的友好假象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個假設:難道德國不去主動攻打蘇聯,二者就能和平相處嗎?這其實是一種非常不現實的假設,原因就在於德國人不去主動和蘇聯開戰,那麼蘇聯就是先開槍的那一個。

本來在1941年6月23日蘇德戰爭爆發之前,蘇聯和德國對於東歐地區進行了不止一次的利益瓜分行動。當時對於蘇聯來說,由於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對新型意識形態國家的仇視態度,蘇聯並不確定誰才是自己可以利用和合作的盟友夥伴。

再看當時的德國,德國在一戰結束之後,由於戰敗國的關係,導致舉國上下充斥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埋冤和仇恨,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和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合約的英法等歐美列強。所以這時候的德國人和蘇聯一樣,也處於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

德國和蘇聯——必然的反目

正是出於這種原因,蘇聯和德國達成一致,瓜分了波蘭全境,並在1939年8月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然而戰略目的和處事方式的不同註定了蘇聯和德國之間友誼的玻璃屬性,兩年後德國單方面撕毀合約,向蘇聯宣戰。

蘇聯在當時很難去容忍納粹主義在歐洲進行的種種擴張行動,而德國方面也同樣由於眼看著蘇聯因為兩次“五年計劃”的順利實施而壯大,開始如坐針氈。所以說,德國和蘇聯就當時的情形而言,誰都不會允許另一家的發展壯大,戰爭的爆發是一種必然。

穩定歐洲無異於痴人說夢

再看第二個假設:德國能否穩定住當時歐洲的局勢?答案是:很難。

蘇德戰爭爆發之前,德國已經佔領了周邊的捷克、波蘭等國,並一舉擊敗了“百年宿敵”法國,勢力值達到了一個頂峰。但是“海獅計劃”的失敗讓德國人在英國品嚐了二戰以來的第一次失敗,戰事一度陷入了焦灼狀態。

德國人要想在歐洲大陸更進一步,只有擊敗英國。就當時的情形來說,歐洲大陸能夠對德國人產生威脅的只有兩個國家,一個英國,一個蘇聯。不攻打蘇聯的話,只能去和英國相爭,但那樣一來,非但吃不下這個老牌的世界霸主,反而給了蘇聯人發展的機會,無異於養虎為患。

另外德國當時雖然說征服了歐洲大部分地區,但並沒有真正有效的統治這片地區。面對國家淪喪的屈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忍耐,隨時準備揭竿而起,反抗德國統治。另外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同樣不會對歐洲戰事坐視不理。如此緊張的局勢下,德國人又怎麼能去守好歐洲?

所以說,不管德國進不進攻蘇聯,結局都是必然的失敗,更不可能去真正意義上讓歐洲地區達成統一。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希特勒在1941年向蘇聯開戰確實存在戰略誤判和警報錯誤,但是這並不是題目中的核心問題在此不再敖述,討論兩國開戰的原因還要從更實際的“戰略”角度出發,小編總結出一下觀點:

1、蘇聯的強大讓德國人如數針氈,對於德國人來說僅僅隔著波蘭平原的蘇聯是最大的安全威脅。

德國在歷史上就是四戰之地,國土並不像表面上看的那麼安全,西線的萊茵區僅有萊茵河算是天塹,而且這裡又是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不可能將其作為前線長期作戰,因此希特勒在擊敗法國之後將整個法國大西洋海岸作為佔領區兼併,其目的就是擴大防禦縱深保護萊茵工業區(包括魯爾工業區在內的西部經濟帶);而東線的安全問題也沒有隨著瓜分波蘭而好轉,蘇德瓜分波蘭後德國僅僅佔有了40%的面積,其東部的小麥,產油區都被蘇聯拿走了。希特勒佔領波蘭的經濟目的一個也沒有達到。

戰略意義也隨著蘇聯軍隊進駐波蘭平原而變得竹籃打水。眾所周知,希特勒進攻波蘭是為了爭取整個帝國東方的安全,德國人不會忘記在一戰期間沙俄軍隊攻入東普魯士的教訓,而入侵波蘭後德國僅僅拿到波蘭首都周邊的領土,兩國劃定“維斯瓦河上游、布格河”這條國界,並不足以保證德國的東部安全。上圖可以看出兩國軍事分界線距離柏林並不遠,它和一戰時期的俄德邊界一樣曲折,僅有一河之隔也不足以建立堅固的築壘地帶。因此德國需要在英國人進行大規模反攻之前在東線建立安全的國界。如果當時蘇德兩國瓜分波蘭的邊界是“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山地,或許希特勒進攻蘇聯就不會這麼迫切。

2、 難以自拔的戰爭泥潭,德國人意識到短時間內解決戰爭是不可能的,東方資源關乎到帝國存亡

由於英國還掌握著全世界絕大部分富饒的殖民地,兵力資源、自然資源、工業規模遠在德國之上,因此丘吉爾堅持戰鬥的宣言還是讓德國騎虎難下的,或許在海獅計劃制定前期希特勒和它的幕僚還堅信英國很快就會被打倒,他們將會獲得北海豐富的石油和英國巨大的工業規模。但是隨著赫爾曼-戈林的空軍損失3000多架飛機還沒能搞定英國皇家空軍,希特勒肯定開始考慮持久戰的問題了。就像一戰時期第二帝國不能在短時間內解決英法聯軍,繼而掉頭在東線大舉進攻沙俄,希望解放東線的駐軍並獲得沙俄豐富的農業資源、工業原料支持西線的持久戰一樣。希特勒也有同樣的考慮他說“只有獲得烏克蘭的小麥我們才不至於像一戰那樣被飢餓打敗”,

千萬不要以為獲得法國和波蘭的一部分之後德國就擁有足夠的戰爭潛力對付英國,法國當時是農業國工業基礎很有限,戴高樂在西線戰役期間說:“法國每個月可以生產200輛坦克”,而整個馬奇諾防線也耗時近10年才完工,可見法國能給與德國的工業幫助是非常有限的;法國的資源也很貧瘠尤其缺乏石油資源,對於機械化部隊來說石油不足一直是困擾德國的噩夢,這在一戰時期就已經凸顯。一戰時期羅馬尼亞一加入協約國陣營,德國就派出“奧古斯特·馮·馬肯森”元帥率領德、圖、保三國聯軍攻佔羅馬尼亞,其目標就是普羅耶什第油田。而缺少石油並沒有因為佔領法國和波蘭而得到解決,為了長時間持久戰希特勒必須滅掉蘇聯。


兵器世界


二戰德國進攻蘇聯,有如下原因:

一,觀念。希特勒仇視共產主義。對社會主義蘇聯,他也同樣仇視,不滅不快。另外,希特勒的種族主義觀念極強,他公開宣揚,日爾曼民族是高等民族,以色列和斯拉夫民族是低等民族,低等民族要為高等民族讓出空間。

二,利益。俄羅斯地大物博,是塊肥肉。德國國小物寡,與希特勒稱霸歐洲的野心不相稱。如果征服佔領俄羅斯,不僅滿足了希特勒稱霸的野心,也滿足了他的戰爭所需要的物質資源。

三,判斷失誤。希特勒敢打蘇聯,是源於他的錯誤判斷。這個錯誤判斷來源於俄羅斯對荷蘭的戰爭。俄羅斯對荷蘭的戰爭,動用了大批軍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取勝。這使希特勒發現了俄羅斯的弱點,即因為大清洗失去許多優秀軍官而使軍力大幅下降。希特勒據此判斷,德軍以三至四個月就可以消滅俄軍,征服俄羅斯。正是根據這一判斷,希特勒發動了對俄羅斯的戰爭。歷史已經證明,他的判斷錯了。

希特勒信心滿滿,要超越拿破崙,創造歐洲戰爭史上的奇蹟。但結果卻是他失敗的程度遠遠超越了拿破崙。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德國打蘇聯可以用“一山不容二虎”來解釋。

首先,對於德國來講,在擊敗法國,將英國趕到小島上後,整個歐亞大陸唯一的對手只有蘇聯。只有將蘇聯消滅,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稱霸世界的目標。

其次,德國與蘇聯互不信任。德國與蘇聯雖然有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但毫無疑問從一開始雙方就想著條約撕毀後的事。與大家印象不同的是,在二戰初的蘇聯,也被認為是野心勃勃的侵略者。蘇聯進攻芬蘭,參與瓜分波蘭,欺壓羅馬尼亞等國,被認為是與德國一樣的罪惡國家。德國與蘇聯雙方都在謀劃進攻對方。只不過蘇聯人還沒準備好就被德國人搶先了。

再次,蘇聯的共產主義思想是德國所警惕的對象。蘇聯自建國以後就沒有停止對外傳播共產主義思想,在歐洲各國都有共產主義小組,黨派。德國納粹黨作為踩著德共上臺的政黨,對此十分忌憚。只有早日消滅這個對手才能消除思想形態上最有力的對手。

最後,蘇聯的戰爭潛力開始逐漸超越德國。蘇聯在二五計劃後成為歐洲第一大工業國,世界第二大工業國。這極大的引起了德國人的恐慌。但與此同時通過對蘇聯莫斯科紅場閱兵的觀察和蘇芬戰爭蘇聯的表現,德國人認為41年的蘇聯還是虛弱的,可以進攻的。在時不待我的急迫感下德國人最終發動了對蘇戰爭。


Lhclearly


德國為何進軍蘇聯?從戰後的結果來看覺得不應該,畢竟當時德國已經霸佔了歐洲大部分地區,沒必要死磕蘇聯,但如果從當時的歷史情況分析,德國進攻蘇聯又是必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歷史的慘痛教訓!德國在一戰失敗的一個重要歷史教訓就是長期處於東西兩線作戰,東線與俄羅斯,西線與英法,這種兩線作戰消耗德國大量精力與資源,一戰後期,德國為了擺脫兩線作戰的折磨,決定率先解決東線,對沙皇發動猛烈攻擊,大敗沙皇,也導致沙皇俄國倒閉!而二戰時,德國首先就要避免兩線作戰,先與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從而穩住東線!集中全力攻打西線,一切也如計劃進行,除了英國,西歐基本全部都被德國拿下!德國最後集中全力猛攻英國,然而,英國是強大的海上國家,德國海軍力量比不過英國,只能空戰,經過幾個月大不列顛戰爭,英國扛住了德國的狂轟亂炸,德國也無法拿下英國,長期耗下去對德國不利,蘇聯在背後也虎視眈眈,為了避免兩線作戰,既然西線解決不了,只能先去解決東線!德國發動對蘇聯的攻擊成為必然!

二、資源的需求。德國龐大的戰爭機器運轉需要大量石油、鐵礦、糧食等來維持。德國經過西線近兩年戰爭,國內資源已經嚴重不足,尋求資源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而外高加索、烏克蘭一帶擁有豐富的石油、糧食資源,加上對蘇作戰本是必須要完成的戰爭計劃,因此對蘇作戰也必須要進行,只不過超乎大家的意料,因為比大家想象的要提前很多!

三、極度自信。德軍在西線的連連勝利造就德軍天下無敵的神話,也讓希特勒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本來需要更嚴密,更謹慎的作戰計劃被極度自信,狂妄自大沖毀,為了資源,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德國悍然發動對蘇作戰,預計三個月消滅蘇聯!如果不是過度自信,也不會如此輕易發動對蘇作戰!

以上幾點綜合判斷,德國對蘇作戰是歷史條件下的必然!





華哥談國際


按照現在的主流說法,當年希特勒進攻蘇聯是一步臭棋,不僅折戟斯大林格勒,還將自己陷入了兩線作戰的艱難境地。實屬偷雞不成蝕把米!

但各位有沒有想過,我們只不過是站在上帝視角,從結果去倒推,這樣並不客觀。

如果站在當時希特勒的角度,結合當時的國際環境和形勢來看,希特勒進攻蘇聯,實際上是一出妙棋。

在1993年,俄羅斯上校丹尼洛夫在著名的《奧地利軍事雜誌》上公佈了一份自蘇聯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的中央檔案館的戰爭計劃,名為《大雷雨計劃》。

其是蘇軍總參謀部於1941年所完成的一份爭霸歐洲的戰爭計劃,其主要矛頭就是德國。該文件來。當時蘇聯方面計劃在1941年的7月份進攻德國。而希特勒則是棋先一招,於6月22日發動了對蘇聯的進攻。

所以,從這裡來看,蘇德必有一戰,希特勒只是採取了先發制人的招數。而且成效也是非常可觀的,蘇聯軍隊前期一度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這比等著蘇聯人準備好了打過來要靠譜得多。

當然,即使沒有《大雷雨計劃》,希特勒進攻蘇聯也是當時比較好的選擇,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解讀。

根據戰爭情況解讀:

1940年,德國集結4523架飛機,18大戰鬥群,6大航空編隊,35艘軍艦,將戰火燃燒至大洋彼岸的大英帝國,史稱“大不列顛之戰”。

這場現役持續了一年時間,德國的空天部隊在大部分情況下處於被英國皇家空軍壓著打的局面。

空戰沒有優勢,海軍便無法進行登錄工作,德國吞併英國的計劃毫無進展,正在希特勒焦頭爛額之際,蘇聯不斷的騷擾德國後方的“石油倉庫”羅馬尼亞。

德國是一個“貧油國家”,戰爭需要石油,飛機、坦克、戰艦都需要石油作為燃料去發動,而羅馬尼亞是德國在二戰時期首要的石油來源。

蘇聯和德國之間存在著《互不侵犯條約》,但是蘇聯卻在德國與英國開戰時,不斷的騷擾德國的大後方,這讓希特勒十分惱怒。

希特勒懼怕蘇聯會趁機偷襲羅馬尼亞,搶佔油田,到時候德國將腹背受敵。

“大不列顛現役”失敗後,希特勒將戰爭的矛頭直接對準蘇聯。

希特勒:“其他國都是人造革,只有蘇聯是真的皮!揍他!”

根據蘇德的意識形態來解讀


希特勒是一個瘋狂的種族主義者,他不僅仇恨猶太人種,還仇恨分佈在波蘭、南斯拉夫、蘇聯的“斯拉夫人種”。 德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時,瘋狂屠殺斯拉夫人,導致斯大林對希特勒的行為極度厭惡。

希特勒不僅憎恨“斯拉夫人”,還厭惡馬克思主義。 斯大林與希特勒之間存在著“種族分歧”、“政治分歧”,所以希特勒打蘇聯,或是蘇聯打希特勒是早晚的事。

斯大林:“你殺我族人,我騷擾你油田,欺負你小弟(日),來呀,互相傷害呀!”


根據德國的軍事戰略來解讀

希特勒進攻蘇聯之前,在納粹會議上,介紹入侵蘇聯的好處時,是這樣說的:

“一但將蘇聯打垮,我們就能獲得西西伯利亞和高加索的石油能源。 英國已經是強弩之末,而英國的希望在於美國和蘇聯,只要將蘇聯打垮,就可以最大的減輕日本在關東地區的壓力,一旦日本介入歐洲戰場,英國將面臨毀滅。”

希特勒的戰略構想非常明確,進攻蘇聯是拯救歐洲戰場的一步活旗。

在某種角度上來說,蘇聯的存在已經成為了希特勒爭霸歐洲的阻礙,攻打蘇聯是必然的結果。

根據德國的國內情況來解讀:

二戰前期,德國的海上運輸線被英國封鎖,德國國內所需要的糧食、物資大部分購買自蘇聯。

在德英戰爭期間,蘇聯向德國提議,用科技來換取物資,希特勒為了穩住蘇聯,同意了蘇聯的要求。

此後,希特勒便開始擔心起來,如果德國在歐洲和美、英展開決戰時,斯大林趁火打劫,用斷絕對德物資、原料供應為手段來打擊德國的話,德國的處境將非常危險。

因此,希特勒為了長久之計,決定出徵蘇聯。


白話歷史君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隨著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意味著全面爆發,英法立即向德國宣戰而蘇聯則是暗兵不動,美國這是繼續奉行孤島主義。期間德國軍隊如日中天,佔領法國、橫掃西歐。英國被德國空軍壓制的抬不起頭來,丘吉爾天天在防空洞開會,德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隨後,德國希特勒出現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舉動,就是突然閃擊蘇聯。在很多現代軍迷和歷史迷討論,如果德國當時不閃擊蘇聯的話,統一歐洲穩固戰線。那麼德國很有可能就勝利了難道真的就像我們所說的那樣嗎?其實不然,今天跟隨小編來看一看當時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希特勒要閃擊蘇聯。

首先其原因就是在希特勒沒上臺以前,就在相對應的東進政策,在希特勒《我的奮鬥》一書中就有相對應的解釋,是咱們後期所瞭解的德意志生存空間,簡單就是說如果德國要想生存就必須要東進。這時也不乏,希特勒飄的心理,德國軍隊橫掃歐洲,德國陸軍從未戰敗過,只是在不列顛空戰中受到小挫折(空軍)但是,對德國的總體進程毫無影響。要導致了德國總體官兵心高氣傲、驕傲自滿,存在一定性的輕敵心裡,認為蘇聯雖然地大物博,但也只是外強中乾,蘇芬戰爭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且德國的總體實力完全超越蘇聯。

第二個原因就是蘇聯準備進攻德國,這個理論其實在原來是沒有的,不過隨著蘇聯的軍事檔案逐漸解密,當時的真相有水落石出,在次年,蘇聯斯大林簽署了《大雷雨計劃》簡單內容就是當德國入侵法國時候,戰略屏保估計認為法國是軍事強國能抵禦德國的強大進攻,蘇聯認為當德國陷入法國泥潭時候,趁其不備,攻入德國境內。隨後在次年裡也大量的蘇聯軍隊沉伏在蘇德邊境,而且此情報備德國知曉,隨後的軍事理論研討會上(高層會議)認為,與其讓蘇聯先進攻不如讓自己先下手為強,反而對趁其不備發動進攻,讓蘇聯損失殆盡,沒準能讓蘇聯投降。

最後的主要原因就是,德國軍隊雖然如日中天橫掃歐洲,但是戰爭需要大量資源來扶持,如果沒有資源,軍隊將會癱瘓,這是對德國是一個致命打擊,趁著我資源沒有被消耗完畢,率先發動攻擊掠奪資源地。而蘇聯則是最好的目標,尤其是蘇聯的高加索石油產地,可以無限期供應德國戰車前進,已達到徹底佔領世界的目的。


鵬正


斯大林在德國進攻波蘭前夕已經十分清楚一旦德國進攻波蘭後,勢必會有揮師東進進攻蘇聯的可能性,所以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蘇聯與納粹德國在1939年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但是斯大林也清楚,雖然德蘇之間有互不侵犯條約,但是誰也不能保證希特勒會不會在將來改變自己的立場。斯大林的本意是藉助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給蘇聯軍隊爭取備戰時間,1941年,斯大林意識到戰爭可能提前到來,所以就制定了先發制人的“大雷雨計劃”。但是人算不如天算,1941年6月,德軍提前動手進攻蘇聯,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

希特勒為什麼會選擇最終入侵蘇聯,原因是很多的,這也是英法曾經一直希望看到的禍水東引的局面,但是等到德軍真的進攻蘇聯的時候,法國已經成了德國的傀儡,英國也已經半死不活,養虎終成患。當然,希特勒選擇進攻蘇聯並不是受英法綏靖政策的影響,而是希特勒基於當時納粹德國所處的環境而做出的決定。

在進攻蘇聯之前,德軍也嘗試過先進攻英國,1940年7月,希特勒發起了代號為“海獅計劃”的空襲英國的命令,但是在付出了近2000架戰機的損失和近6000名德軍飛行員之後,希特勒決定無限期推遲“海獅計劃”,也正是因為進攻英國受阻,所以希特勒決定在東線進行作戰。所以就有了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

德國進攻蘇聯,也有獲取戰略資源的目的,特別是烏克蘭的糧食和高加索地區的石油,烏克蘭是東歐地區著名的糧倉,高加索地區則盛產石油。

希特勒上臺的合法性就來自於擴張,所以不論進攻英國還是進攻蘇聯都是希特勒和納粹政權所必須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