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日本被稱為"高度成長時期",為何八十年代會存在不和諧音符?

如果要問近現代史上哪個國家非同凡響,日本應該當之無愧。在發展國家的征程上,日本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德川幕府垮臺後,日本的維新變革之舉具有振聾發聵之效,在列強環伺的情況下,能作出這樣的決斷,著實讓人佩服。

要知道,日本無論在地理位置還是歷史傳統上,都與西方"蠻夷"相去甚遠,"道不同不相為謀",日本所信奉的在於儒學、佛教、神道及武士道精神,與西方國家簡直沒有交集可言。然而,擺在面前的是西方強起來了,以堅船利炮耀武揚威,橫衝直撞,日本若不"師夷長技"則很難擺脫困境。

但放眼四周,亞洲還沒有這樣的先例,儘管清朝的魏源第一個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策略,可苦於無人重視,只能如和氏璧一樣被埋沒。

不過日本願成為魏源的知音,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決定開地區風氣之先,主動向西方學習,以便強大後不戰而屈人之兵,迫使西方列強滾出國境,再不敢對日本睥睨斜視。

戰後日本被稱為

結果僅用二三十年時間,日本便氣象萬千,逐漸由昔日的弱國蛻變為與西方實力不相上下的強國,不但廢除了幕府時期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英國還與日本結盟、美國與其訂立"君子協定",彰顯了日本在國際上的地位已今非昔比。

當然,維新變革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對農村的片面剝削、對女性的輕視等涉及民生的不平等政治問題,從而導致1884年秩父農民大起義以及女性主義者前赴後繼為爭取男女平等而不斷抗爭。

同樣,戰後日本不氣餒、不消沉,面對"千里無雞鳴"的慘況,依然如明治維新那樣,群策群力,勵精圖治,奮起直追,大展宏圖,亦僅用二三十年時間便登上世界前列,並且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一枝獨秀,鶴立雞群,讓歐美自嘆弗如。

然而,就在1980年代高度繁榮的背景下,日本依然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只不過與明治維新比起來,這些涉及民生的政治矛盾又不盡相同。

戰後日本被稱為

公營事業私有化,導致工人與政府嚴重對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與日本繁榮發展的經濟相比,美歐可謂慘淡無光,之所以會發生這種情況,在於日本採取了"日本式管理制度"對工作隊伍進行整頓,並推行質量管理運動,努力控制成本,從而造就日本經濟獨領風騷。

然而西歐和美國卻舉步維艱,困難重重。歐洲失業率居高不下,勞工抗爭此起彼伏;美國亦然,工業領域嚴重衰退,被稱為"生鏽帶"。在此情況下,兩國一面刪減福利,一面對主要產業採取自由化、私有化政策,以期通過這樣的策略,盤活社會經濟。

日本是學習型國家,由來已久,中曾根康弘上臺後,亦仿效英美,將國內大型公營事業改造成私營,如將"日本國有鐵道"、"日本電信電話公社"轉軌,讓它們變成私有化,以為這樣便可以無需補助,節省預算,瓦解工會,誰知遭到日本社會黨和國鐵工會的誓死反對,他們認為鐵路、通信向來在國家公共服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政府撥款補助是必要的。

然而,政府堅決將公營鐵道和通信事業改組為私營的"日本鐵道"和"日本電信電話",為達此目的,不惜控訴成百上千的工人骨幹犯有"非法實行勞資糾紛策略"的罪名,從而剝奪他們的工作。

公改私後,私營日本鐵道將通往農村的線路關閉,保留並強化城市線路,顯然這樣做有利可圖。同樣,多年來私營日本電信電話由於收費高,服務慢,一直為社會大眾所詬病,不滿之聲不絕於耳。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全盤西化,對西方發展資本主義,不管其精華還是糟粕,一律拿來,毫不過濾,結果國家漸漸強大了,炮艦外交也學會了,對相處了上千年的近鄰,動輒以武力相威脅,或直接將軍隊開過去,由此造成了不應有的災難。

而今,英美在遭遇經濟窘境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實行公營私有化,日本政府見狀欣欣然亦"東施效顰",儼然不顧國情、不計後果,這很難不讓工人、大眾反對,因為鐵道、電信屬於公共服務,為民眾著想起見,就不應將其私有化。然而政府哪怕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數以千計的工人領袖繩之以法,剝奪其工作,也要堅決將大型公營事業私有化,這種做法就是沒有從普通民眾的利益訴求去考慮,而是患得患失,結果私有化後,一般民眾的利益受到損害,這不能不說是政府的失策,或者說被美英的做法誤導了。

戰後日本被稱為

老齡化問題突出,少子化傾向嚴重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經濟經過二三十年的飛速發展,已經達到世界領先地位。經濟發達了,醫療衛生事業也跟著進步,這樣日本人均壽命也就節節攀升。

有資料顯示,日本在1977年時,其男性公民平均壽命為73歲,女性為78歲,高於瑞典,成了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此後,高壽命的情況一直在延續。

與老齡化相對的是,嬰兒出生率不斷下降,上世紀九十年代伊始,出生率只有1.5,就是說平均一名婦女終其一生所生的嬰兒還不到兩個,由此引發社會的擔憂,生怕哪天會"無下一代為繼",輿論也就鋪天蓋地。

概括起來無非三點,就社會評論家而言,他們認為晚婚和小家庭制度是導致生育率持續降低的根本原因;就政府層面而言,不少官員歸咎於年輕女性太過自私;就女性主義者而言,之所以很多青年婦女晚婚晚育,主要在於負擔太重,她們既要照顧小孩,又要贍養老人,而自己的丈夫離上班的地方很遠,還要經常加班。

鑑於此,政府只好加大醫療保險費的投入,而社會福利開支則由市民來承擔。

老齡化和少子化多發生於發達國家,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經濟的高度發展,帶動了各方面的全面進步。生活水平、醫療護理技術、健康設施等大為改善,這對延年益壽大有裨益,於是高壽者層出不窮,這是好事,但也增加了子女的負擔,於是晚婚晚育、少生優育便在社會中流行。

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社會似乎約定俗成,就是男人為家庭的頂樑柱,女人多扮演"賢妻良母"一角,而由於競爭壓力大,丈夫們往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工作,早出晚歸,非常辛苦,這樣照顧一家老小的重擔就落在了妻子身上,對於1-2個孩子尚能應付得了,如果在此基礎上再增加若干個,她們如何能夠做到老少兼顧?

戰後日本被稱為

呼喚性別平等,女性要求與男子平起平坐

自從明治維新實行"四民平等"以來,女性主義者便一直在為男女平等而奔走呼號,儘管維新政府在1872年宣佈男女學童都有資格上學讀書,似乎性別歧視已不存在,而實際上對女性的限制很多,她們只能待在家裡做家庭主婦,不能上大學,不可繼承財產等,都充分體現了性別的歧視。

戰後憲法規定,"禁止基於性別、種族、信仰、社會地位及家庭出身的歧視","確保女性在婚姻、離婚、財產、繼承及'其他與婚姻及繼承有關事項'上平等地位"。然而真正實施起來還是不能達到完全平等,女生在校期間,大多被要求主修家政、教育、保健之類的專業,為日後成為一名合格的"賢妻良母"做準備,大學畢業後女生往往很難找到工作,即便有了工作,要是結婚了,將面臨被辭退的風險。

日本國籍法曾規定,只有日本男性與外國人結婚,他們的子女才可加入日本國籍,這顯然是對女性的歧視。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聯合國訂立了不準歧視女性的公約,日本無法迴避,只好在公約上簽字,不過由於是被動接受的,故而本身對任何重大改革少有熱情。

戰後日本被稱為

但日本女性主義者保持了明治維新以來一貫的戰鬥精神,她們鍥而不捨的追求終使政府改弦更張,對原來的國籍法加以修訂,規定日本女性與外國人結婚,其子女亦可以取得日本國籍。此外,1985年國會還通過政府草擬的《男女平等僱傭機會均等法》,要求在僱傭、訓練及晉升方面,任何僱主都要一視同仁,為女性提供平等機會。

此前,"總合職"這樣的有晉升前途的工作只有男性能夠享有,女性只能幹"一般職"的事務性工作,而今理論上男女皆有資格勝任任何一種工作,這樣一部分婦女便有機會進入"總合職"與男子一起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

男女平等一直是日本政治繞不去的議題,不解決這個問題,廣大日本女性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而這也是時代發展進步的必然要求。日本女性主義者為消除性別歧視,爭取男女平等,付出了艱苦努力和很大犧牲,為八十年代日本男女走向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做出了貢獻。

受聯合國婦女公約的影響,日本作為聯合國一員,加上自身憲法早就規定男女平等,這樣日本政府便無法推脫,不得不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簽署該公約。同時,由於女性主義者持之以恆地權益爭取,迫使當局對原有歧視性法律法規加以修訂,或頒佈新法,以確保日本女性在與外國人組織家庭後,子女有權加入日本國籍,同時,日本婦女還能夠與男子一樣有機會進入"總合職"工作,為自己謀得想要的前程。

戰後日本被稱為

結語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儼然如一位明星,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其非凡的成長曆程,值得我們去研究,這對我國的發展很有幫助。

戰後日本與百年前類似,國家都處於非常嚴峻時期,何去何從成了每個日本人極為關切的問題。與明治維新一樣,戰後日本政府繼續砥礪前行,奮發進取,共克時艱,銳意變革,從而取得了輝煌成就。

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已步入發達國家行列,經濟總量緊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這樣的成績不能不讓人刮目相看。

不過即便如此,日本在1980年代繁榮的背景下還是出現了涉及民生的不和諧音符,主要為公營私有化、老齡化及少子化、性別歧視等政治議題。

為使大型公營事業擺脫負債,政府竟然效仿美英做法,實行公改私,並美其名曰"財政及行政改造"運動,於是"日本國有鐵道"、"日本電信電話公社"便很快改造成私營的"日本鐵道"及"日本電信電話",私營本以利益為最高追求,無利可圖的事他們絕不會幹,結果損害民眾利益的情況便暴露無遺,關閉鄉間鐵路,加強城市線路建設;增收電信費用,服務卻拖拖拉拉,這怎能不激起普通民眾的強烈不滿?

老齡化及少子化問題是日本經濟高度發展下的產物,經濟的繁榮發展,使得醫療護理等各方面條件大為改善,國民的壽命自然延長,老齡化問題應運而生。年輕夫婦既要贍養老人又要照顧小孩,還要為生活奔波,於是晚婚晚育、少生優育便成了女性的首選,生育率低也就在情理之中,難怪日本人擔心"無下一代為繼",而這的確是政府應該考慮的迫切而實際的問題。

最後,性別歧視問題也是這個時期急需解決的問題。男女平等從明治維新起一直喊了上百年,如今終於到了攤牌的時候,在聯合國的干預下,在日本女性主義者的不懈追求下,日本政府只好順應時代潮流,對相關法律進行修訂或補充,這樣日本廣大婦女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日本好比是一面鏡子,其成敗得失對我們有著很大的啟示,如果我們經常將這面鏡子捧起來對照,就能避免走很多彎路,從而讓我們的國家又好又快發展,向著更高水平不斷進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