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

從大業十三年(617年)農曆七月在晉陽起兵,到農曆十一月就攻入長安,短短三個多月時間,作為李淵軍隊的左路統帥,28歲的李建成,顯得英才勃發。

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

在進軍長安的路途中,李建成治軍嚴整,對於軍隊沿途經過的田園瓜果蔬菜,"非買不食",對於百姓"秋毫不犯",出兵僅僅9天時間,李建成就率兵攻克西河,這讓剛開始還擔心李建成太過年輕不懂行軍打仗的李淵大喜過望。

攻克西河後,李淵的軍隊一度由於遭遇大雨被困阻途中,當時,兵糧缺乏,軍心一度動盪,有的人甚至建議李淵應該退守晉陽,此時李建成又力主應該繼續前進,最終在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的力排眾議下,李淵決心繼續進軍長安。

最終,在李建成的協助指揮下,李淵率軍突入關中,李建成則率兵扼守關中地區的要塞潼關,並擊敗隋朝名將屈突通,隨後,李建成的部下雷永吉又率先攻入長安城中,為李淵部隊攻克長安立下了當之無愧的第一功。

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

從公元617年農曆七月在太原起兵,到農曆十一月就攻克長安,短短三個多月、一百多天時間,李淵就在李建成的主要輔助下攻克了關中地區,從而為第二年建立大唐帝國一舉奠定了軍事政治經濟基礎,在這方面,可以說作為李淵部隊的左路統帥,28歲的李建成當居首功。

而在後來經過篡改的史書描述中,攻克關中地區,被描寫成了,是當時僅僅只有18歲的李世民的首倡和功勞

在這場後世稱為"晉陽兵變"、為期三個多月進軍長安、建立大唐帝國的偉大戰役中,28歲的李建成立下了不世功勳;鑑於李建成出色的軍事政治才能,在奪下長安後半年,618年5月,李淵正式建立唐朝,並將長子李建成立為太子。

公元618年的中國仍然四分五裂,此時隋煬帝剛被叛軍所殺,各路軍閥鼎立,為了完成國家統一及下一步的建國任務,李建成責無旁貸地協助父皇李淵開始經營大唐帝國,並掀開了唐朝初年大規模統一戰爭的序幕。

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

在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中,儘管天縱英才,但李淵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當時,大唐雖然建國,但是周邊仍然強敵環伺:李密、竇建德、王世充、宇文化及等各路勢力錯綜複雜、交織縱橫,身處這種危險的局面中,出生貴族世家的李淵卻天性愛玩,不顧帝國風險,四處外出陝西華陰、終南山等地狩獵,甚至還到華山、老子廟等地到處祭祀、謁拜,完全不顧帝國草創的安危。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太子的李建成也時常被賦予了"監國"重任,並坐鎮長安主持朝政日常工作——可以說,唐朝初期無論是組織大規模統一戰爭、坐鎮後勤,還是勸課農桑、發展經濟,協助建立大唐帝國各項規章制度,進行政權建設,李建成都是此中除了李淵之外,最為關鍵的角色。

由於作為太子坐鎮後方的特殊職責,使得建國初期顯露出不凡軍事才能的李建成,無法繼續率兵打仗,歷史也由此成就了率兵出征的李世民。唐朝的建立,李世民當然具有很大的功勞,但對於李建成坐鎮後方、運籌帷幄的指揮,以及對前線功不可沒的傾力支持,這些歷史的事實,在經過李世民的指示篡改後,在後世的史書描述中,李建成卻成了一個安享其成的窩囊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