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春秋第一名將,他指揮了春秋第一大戰,可惜我們很多人不知道

他是春秋第一名將,他指揮了春秋第一大戰,可惜我們很多人不知道

想寫先軫已經幾年時間了!先軫,春秋第一名將!

《史記》載晉文公有賢士五人——趙衰(cuī)、狐偃(yǎn)、賈佗(tuó)、先軫(zhěn)、魏犨(chōu)。出亡時,“從此五人,其餘不名者數十人”。先軫自小有賢明。先軫的父親先丹木,先丹木的事情,《左傳》閔公二年,太子申生被晉獻公賜了一套極具個性的偏衣的時候對偏衣做過一番評論,其它的事情史書沒有記載,先氏的發家,從先軫開始,可惜到第四代先縠(hú)時被滅族。

他是春秋第一名將,他指揮了春秋第一大戰,可惜我們很多人不知道

流亡時期,先軫的事情沒有記載,先軫是武將,在這段時期,先軫沒有用武之地。

先軫的第一次亮相是城濮之戰。楚國圍宋,宋請求晉國出兵幫忙,晉文公組織大臣們商討,先軫說:“報施、救患、取威、定霸,於是乎在矣”《左傳》。意思是:報答流亡時宋國的禮遇之恩,救援宋國的患難,在諸侯中取得威望,奠定霸業,就在這一仗!勸晉文公出兵。這是先軫在史書中的第一次亮相。

這個仗要不要打?先軫的話代表了晉國君臣的想法,打這一仗,除了“報施、救患”,最重要的是要“取威、定霸”。因為如果只是“報施”,這個仗不能打,因為宋國有恩,楚國亦有恩,所以打這一仗最主要的目的是“定霸”。所以,要打!

定了要打,怎麼打?如果直接和楚國打,晉國在道義上就輸了,因為楚國有恩,當年晉文公流亡楚國時,楚成王以國君之禮盛情接待晉文公一行,所以不能和楚國打。那怎麼打?晉國定的方略是打曹和衛。打曹、衛有理,因為當年晉文公流亡時,曹和衛都無禮於晉文公,而正好曹衛都是楚國的盟國。晉國的本意是先打曹,借道衛,晉文公用起了他父親晉獻公假途滅虢的老把戲,但是衛國不上道,不讓借道,那好,一起打!結果是衛國為了討好晉國趕走了其國君衛成公,曹國國君被晉國拿下,當初偷看人家洗澡,現在好了,成階下囚了!

打曹衛的時候,先軫又一次亮相,先軫建議打曹衛的同時拿下五鹿,五鹿是什麼地方,五鹿就是晉文公流亡時曾經被老農羞辱給了一碗土的地方。為什麼先軫要打五鹿,史書中沒有寫原因,我們回頭再看這個戰爭之前的事情,城濮之戰的起因是宋國脫離楚國的同盟和晉國結盟,於是楚國伐宋。而伐宋之前楚國和魯國打過齊國,楚魯盟軍拿下齊國的谷地,楚軍留了一支部隊就駐紮在谷。五鹿在谷與衛和曹之間。先軫拿下五鹿,明顯是為了防止楚國駐紮在谷的這支部隊。

他是春秋第一名將,他指揮了春秋第一大戰,可惜我們很多人不知道

正月拿下五鹿,二月晉國中軍帥郤(xì)縠(hú)突然去世了,於是先軫代替郤縠任中軍帥。在此我們認識一下晉國軍隊的指揮官們。為了與楚國一戰,晉國始作三軍,三軍是大國的配置,小國一軍,大國三軍,天子六軍。三軍分為上中下,中軍是總指揮,剛開始晉國中軍帥為郤縠,是一個老臣,應該是當時晉國最有威望的將軍。中軍佐是郤溱(qín),郤縠是郤溱哥哥,中軍是兄弟倆。上軍帥是狐毛,上軍佐是狐偃,本來帥是狐偃,佐是狐毛,狐毛是哥,狐偃將帥位讓給其哥哥,上軍也是兄弟倆。下軍帥是欒枝,下軍佐是先軫。郤縠、郤溱、欒枝都是晉國公族,姬姓,欒枝是欒賓的孫子,欒賓是晉靖侯的庶孫,欒賓一直跟隨曲沃桓叔。晉國三軍,都是晉國公族和跟隨晉文公流亡的親信。郤縠、郤溱與欲殺晉文公的郤芮是什麼關係,我們查不到資料,可能是親兄弟,那麼晉文公任用他們掌管中軍應該是籠絡晉國的舊有勢力,而且最重要的是郤縠在軍中的威望,所以趙衰強烈推薦郤縠任中軍帥。後來郤(xì)縠(hú)突然去世,先軫頂替郤縠任中軍帥,下軍佐換為胥臣。

他是春秋第一名將,他指揮了春秋第一大戰,可惜我們很多人不知道

先軫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我們看先軫的手段。拿下曹、衛兩個小國對於晉國那是小菜一碟,但是對於老牌強國楚國,晉國還是有所忌憚。先軫做了兩件事情。

第一,拉兩個大國入盟。齊、秦當初並沒有參與戰事,也沒有表態,先軫使計,讓宋國給齊、秦兩國送錢財,讓兩國找楚國調停,楚國當然不給面子,得罪了齊和秦,於是,齊國和秦國成了晉國的同盟,這就是外交。楚成王瞭解晉文公以及他手下人的才能,決定退兵,但是子玉不同意,於是成王留了一部分士卒給子玉,帶領大部隊撤了。

他是春秋第一名將,他指揮了春秋第一大戰,可惜我們很多人不知道

子玉提出要用衛、曹兩國換取宋國,將了晉國一軍。如果晉國不同意,那麼衛、曹、宋都會怪罪於晉,如果同意,那興師動眾的幹什麼,怎麼圖霸?晉國肯定不能同意,我們再看先軫的手段,先軫私下承諾衛和曹一定會恢復他們的國家,楚國不知此事,而且還故意把楚國的來使給扣了,以激怒子玉,子玉暴跳如雷!戰爭打響了!

楚軍進攻,晉國退避三舍以報答楚成王之恩。兩軍在城濮會面。請戰、應戰,該走的儀式都走完了,兩軍開打。子玉站在陣前說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今日必無晉矣。”。我們看看先軫的指揮。下軍佐胥臣挑軟柿子捏,進攻楚國右軍陳、蔡聯軍,胥臣還使了個手段,將自己的部隊的馬蒙山虎皮,一進攻,對方的馬看到披著虎皮的馬,立即潰退,楚國右軍敗!晉國上軍狐毛舉著中軍的大旗一觸即潰,下軍帥欒枝配合上軍在遠處用馬拉著樹枝不斷跑動,楚軍看到敗退的晉國上軍後方塵土飛揚,跑得夠快的,加快速度追!《左傳》用了一個非常傳神的詞“楚師馳之”,晉國精銳先軫和郤溱率領著中軍攔腰攻擊正在“馳之”的楚國左軍,狐毛狐偃也回頭夾擊楚軍,於是楚國左軍也潰敗!子玉看到左右軍都潰敗了,帶領中軍撤退。春秋第一大戰城濮之戰一天就結束了。

他是春秋第一名將,他指揮了春秋第一大戰,可惜我們很多人不知道

戰場上晉國勝利了,但是晉文公不開心,因為子玉跑了,還活著,這是楚國最勇猛的大將,好消息很快傳來了,楚成王命子玉自殺了!於是,晉文公笑了!

城濮之戰,先軫一戰成名!攻曹、衛,先軫拿下五鹿,先軫深謀遠慮,防範楚國。外交上,用計拉齊、秦加入戰局,擴大自己的聲勢,致使楚成王放棄,楚國主力撤軍。雙軍對壘,用披虎皮的馬嚇對方馬匹,用自己的精銳進攻對方的軟肋,詐敗與疑兵讓對方進入埋伏並圍而殲之。所用手段令人叫絕,難怪很多人說《孫子兵法》很多是總結的城濮之戰。先軫,不愧為春秋第一名將!

晉文公在位9年去世,先軫的故事還在繼續。

晉文公還未下葬,秦晉之間發生了崤(xiáo)之戰,晉國大敗晉軍,並俘虜了秦國大將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崤之戰史書記載:“匹馬隻輪無反者”,秦國的部隊全部死於崤山。這是先軫的又一次光輝戰績。

崤之戰之後,晉文公娶回的秦穆公之女找晉襄公說情,晉襄公把俘虜的秦國三將給放了,先軫憤怒了,好不容易抓回來的三個秦國大將竟然給放了,一氣之下做了一件出格的事,“不顧而唾”,對著晉襄公唾了一口!“唾”,有人說是唾了晉襄公一臉,更有甚者,說是唾了晉襄公一口濃痰,不至於吧!在國君面前唾一口已經夠出格了,唾到臉上一口濃痰,那是街上潑婦做的事情。

先軫很後怕,覺得自己失禮了,雖然晉襄公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但是他是國君。先軫很內疚,後果也很壯烈,先軫的死,死的讓人惋惜。公元前627年,晉襄公繼位的同一年,也是先軫唾晉襄公的同一年,狄攻打晉國,晉國戰勝了,並且還俘虜了狄人首領,這樣的戰況下,先軫脫去甲冑,孤身駕車衝入敵陣,戰死了!《左傳》記載先軫說了最後一句話:“匹夫逞志於君,而無討,敢不自討乎?”。

先軫,將軍!

他是春秋第一名將,他指揮了春秋第一大戰,可惜我們很多人不知道

他是春秋第一名將,他指揮了春秋第一大戰,可惜我們很多人不知道

他是春秋第一名將,他指揮了春秋第一大戰,可惜我們很多人不知道












“晉見”近期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