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一周喝Flat White,它是如何在中国流行起来的?

现在才来写Flat White是不是显得有点落伍?之前我们一直有分享关于意式奶咖的制作方法和咖啡豆的区分,但对近几年让大家迷恋上的Flat White一直没有细说,现在它几乎在各个大小咖啡厅的奶咖排行榜上居于Top 1吧!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Flat White到底是什么样的奶咖?它又是如何在中国流行起来的?


连续一周喝Flat White,它是如何在中国流行起来的?


台湾人叫它“白咖啡”,McCafé叫它做“鲜奶浓缩咖啡”,Costa叫它“醇艺白”。 2015年9月29日,星巴克中国在自己的首届咖啡文化节上推出了新品 Flat White,给它取了个中文名“馥芮白”。“白”意译自 White,也表示它在拉花时呈现的白色圆点,“馥芮”和 Flat White 谐音相似,在意思上也代表了口味浓郁、芬芳。从此,flat white正式挤入中国年轻人们的《装腔指南》榜单上。


连续一周喝Flat White,它是如何在中国流行起来的?


但其实flat white叫“澳白”更贴切可爱一点吧?这个名字的起源一直颇具争议,它是源于澳大利亚还是新西兰?发迹于 70 年代、80 年代还是 90 年代?这样的争论一直都有。让大家意识到南半球人民原来对于咖啡这件事,比纽约或者旧金山的文艺中产阶级还讲究。


Flat White诞生的初衷,是希望大家在饮用的时候,每一口都能喝到奶泡与底下咖啡牛奶的完美结合,只有在奶泡非常的绵密、偏薄、牛奶咖啡温度稍低的状态下,才能够每口都喝到奶泡,并且在奶泡分层前就迅速喝光。Flat White对奶沫的质量要是最高的,咖啡师需要是“超级绵密的奶泡”。将细致乳白色的牛奶倒入咖啡中,形成平滑、柔软的质地。


连续一周喝Flat White,它是如何在中国流行起来的?


而关于Latte和Flat White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对很多人来说也懵懵懂懂。除了奶啡比例上不同外,奶泡面的厚度也有所不同。以澳洲的标准来说,一杯Latte要用没耳的厚身玻璃杯装,奶泡厚度至少要有1cm或以上才算合格,有些更会有一寸厚的泡。厚的幼奶泡造就出Latte软绵绵的细腻层次感,而相对窄身的玻璃杯则令咖啡和奶泡之间有着适当的融合,令喝的时候感受到咖啡和奶泡一样绵。


连续一周喝Flat White,它是如何在中国流行起来的?


至於Flat White,虽然都是幼泡,但以澳洲人的标准,要用阔口瓦杯,泡身必须在5mm以下、泡面没有看到大颗泡粒,泡啡融合度要高才算合格。薄幼泡带给品尝者的,有别於Latte的「绵」,而是如丝的「滑」。


事实上,奶咖“三大天王”区别可以在咖啡香的浓郁程度上做一个划分:澳白>卡布奇诺>拿铁;而在奶泡薄厚程度上做另一个划分:卡布奇诺>拿铁>澳白。


连续一周喝Flat White,它是如何在中国流行起来的?


Flat White的出现其实是咖啡市场日新月异中的一种必然。而中国也成为了继美国、加拿大之后 Flat White 落地的第三个市场。


但你可能想不到 Flat White 在伦敦有多流行。作为 Flat White 进军海外非常早期的一站,伦敦是孕育独立咖啡馆生长的不错的土壤。2005 年,一家直接取名“ Flat White”的咖啡馆在伦敦 SOHO 区开业,从老板到咖啡师是清一色的来自于澳洲。在许多介绍伦敦独立咖啡馆的榜单中,你都能看到这家店的身影。渐渐地,世界各地也越来越多用“Flat White”直接命名的独立咖啡馆,可见它的地位在人们心中有多高。


连续一周喝Flat White,它是如何在中国流行起来的?


另一方面,当年Costa 咖啡在英国推出 Flat White 后的三个月后业绩就上涨了 9.5%,流行程度可见一斑。


星巴克在15年将“馥芮白”一口气在中国各门店同期上架了,了解这款咖啡的人要比当年了解“卡布奇诺”的人多了不少。如今国内依然大肆流行着的Flat White,背后推手星巴克功不可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