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種樹熱”後,農村又興起“新怪象”,農民反而習慣了,為啥?

近些年,農村的發展,搭上了經濟迅速發展的東風,在國家不斷的扶持下,一系列惠農政策也相繼落地,這幾年,農村鄉村振興推行的風生水起,基礎設施建設也更進一步!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下,如今的家鄉,變得更加的宜居以及優美。當然,咱農民的生活也有了顯著的提升,這些變化在“衣食住行”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繼“種樹熱”後,農村又興起“新怪象”,農民反而習慣了,為啥?

然而,近年來,留守務農靠著地裡的收成,如今已經很難滿足家庭的花銷,走出去外出打工也成了不少村民致富的選擇。如今,正月已經過去,很多鄉親遲遲還未返程,蝸居在家每天沒有進項,只有花錢,心裡總不是滋味。好在,隨著各地建築工地陸續復工,返程的時間也就不遠了!


在筆者的家鄉,很多村民趁著現在有空,也開始處理家裡的農事,為返程打工而準備。這幾年,農村“種樹熱”不斷出現,有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體力很難應對沉重的農活,子女又在外打工,只能將閒置的土地栽上了樹,這也免去了子女來回奔波的麻煩!不僅如此,農村“種樹熱”後,有興起了“新怪象”,農民反而已經習慣了,或許其中也有你!


這就是“靠近進城”風,意思是指,很多農村年輕人,逐步開始進城生活,由於留守在家工作,他們更願意在附近的縣城買房定居!其實,這種現象的存在,也是農村宅基地閒置以及城鎮化率不斷提升的重要原因!為啥會出現這種怪現象呢?

繼“種樹熱”後,農村又興起“新怪象”,農民反而習慣了,為啥?

首先,結婚的“基礎”!

如今,70後的子女大多到了成婚的年齡,他們學歷更高,也更適應了快節奏的生活,對於城市的便捷也很憧憬。在很多地方,結婚最重要的就是有新家了,房子也成了結婚的一種前提條件。比如說,“一動不動,萬紫千紅一片綠”,在這些順口溜中,“不動”表示的就是房子。如今,“娶妻難”存在,為了子女考慮,很多父母只能滿足“準兒媳”的要求,在縣城給兒子買房了!


其次、農村蓋房成本高,附近縣城房價還能接受!


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如今建材以及人工成本不斷上漲,20年前,在農村蓋屋大致要花3~5萬塊錢,如今想要蓋起一處完整的院子,少說也得近20萬!然而,即便農村蓋起了房子,可是城鄉間的差距依然存在,而在附近的縣城,靠近郊區的也就是三千多一平,倘若是“小產權房”價格更低,因此,很多父母也轉變了思維,將多年打工積攢的錢,拿出來交首付,剩下的就讓兒女按揭還!這也是時下農村的一種普遍現象!


繼“種樹熱”後,農村又興起“新怪象”,農民反而習慣了,為啥?


第三、為下一代考慮!


當然,有些年輕夫妻在農村成婚後,經過幾年的努力,孩子也慢慢的長大了!為了給下一代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很多年輕的父母也打算進城,畢竟城市裡的教育以及醫療等條件也好於農村,但是,倘若在打工的大城市買房,這高額的房價也難以應對,因此,他們更願意在附近的縣城去買套房,定居生活下來,這樣距離老家也近,更方便!


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靠近進城”這種現象,在您的家鄉存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