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你有什麼要對大家說?

大兵小字1


這個話題我肯定是很願意回答

因為我已跨入中年之列,在這裡我想說,是時候來總結一下人生的上半場了。

清楚記得從20多歲懵懵懂懂到樹立人生目標,經歷了人生最有激情的階段,大學畢業後一直奮鬥在自已的事業上,也成就了當時的心中小夢想。

人生道路有得也有失,然而隨著家中父母因疾過世後,讓我又對30後的人生有了新規劃,不再刻意去執著追求一些不實際的財富。

經濟上夠吃夠用就好了,既保持了清淨又能給自己多一些時間去修身養性,還好現在慶幸能有這種覺悟,對財富的慾望肯定還有,但知道隨緣作主了。

可工作還要繼續,也可以安住之前那顆狂妄不歇的心了。

轉眼已經到了不惑之年,回顧人生上半場,既精彩又有些無奈,事業家庭,還有咱們的身體都要照好,今後的路不管怎樣都應去堅強面對,人到中年還是繼續走在事業的老路上。

就象這次疫情讓人始料未及事業都受到影響。但是現在我們清楚地知道了,人生路途到了驛站,該休息就休息吧也許後面還有許多休息的驛站。也只能安心做好當下的事吧!

寫到這,自己的人生下半場怎麼度過,其實心裡已有方向,那就是努力前行安住當下,再為社會添磚加瓦吧!





看見自己



英華70581558


人到中年,經歷過很多事情後,覺得穩當,才是最大的幸福。

因為我有幾個做企業的朋友,不過也只是小型的企業,一年也就2000萬的產值,一直做的很穩當,後來去聽了幾次課後,聽了一些所謂大師的激勵,準備把企業做大做強。接著就用自己的房子做抵用向銀行貸款,一方面擴大產能,一方面在線上推廣。又做些其他副業,一開始看上去有點起色,過了一兩年後,遇到國內整個大環境不好,又要付利息,又要付工人工資,加上社保費的不斷提高。其他副業都是虧本。他的壓力越來越大。前段時間聽他話,工廠倒閉了,又回到了創業之初。辛辛苦苦十幾年,現在又回到解放前。

其實這是很多創業者,因為開始的雄心勃勃,因擴張太大,最後資金鍊斷了,而破產。

所以,中年後的建議∶天晴要顧下雨的糧食,下雨要顧後病本。做穩最好,量力而行。真正不行了,也好收場,給自己留點養老金。


湖嶼橋人


人到中年,我到中年,“平平淡淡才是真”,勤勞、健康、禮儀就好,有吃、有穿、有住就行。過去我一直錯信一句話:“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波波折折幾十年過去了,我覺得人的慾望是有止境的。再好吃的東西,吃久了就傷了。再好看的衣服,穿久了就沒興喜了。再好的房子住久了也就平常了。如此等等,我們就叫它們是物質享受吧,意盡則欲無。

防疫期間,天天躲在家裡,實在無聊,物質慾望不強了,就精神享受吧。讀文章,聽歌曲,看影視,天天如此,循環往復,結果搞得頭昏腦漲,滿腦漿糊,一無所獲。不知道這些叫不叫精神享受,反正我的體會是真的,過份則無益。還有兩個東西,我不知道該叫是什麼享受,一是談戀愛,二是睡懶覺,但我的體會仍然是真的,過份則無益。

當然我不是說人不要有追求,理想還是要有的,尤其是年輕人。人年輕的時候,一定要有理想,要有追求。即便不能實現,也人生無憾,因為我曾經努力了,追求了。萬一實現了呢,己不能盡享,還可以施於人,至少可以幫幫親朋鄰里。如果是能整出個成就非凡,能施於大眾、服務社會當然更好,這也是我們國家、我們政黨一直倡導的、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


餘坦


不知不覺中歲月的河流已將我們帶入中年。

當青春的夢想被現實擊碎,當我們從破碎的夢中醒來,過去的所有都成了曾經,而眼前的一切都是需要依靠你的人,當你環顧四周你會發現原來孤零零的自己卻是那樣無依無靠。

中年是一把辛酸淚。

人到中年我們早已沒有了去闖去浪去放飛自我的資本與激情。多了的是責任與家庭,是義務與擔當。時光匆匆催人老,老的不只是我們自己還有我們白髮蒼蒼的雙親,父母漸老不等人。孩子在長大,孩子成長不等人。一切的一切都不容我們去放棄,無論多苦無論多難,我們都要拍拍身上的塵土,默默地孤獨的繼續前行。




姿影婆娑L


《名賢集》有云: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和。人到中年,倍感人生苦短,去日無多鍾,終點在望。

人到中年,有足夠的往事可資回憶。滄桑的容顏,記錄著心靈曾經的苦辣酸甜,即便是刺骨酸心的災病與劫難,在光陰之風的吹拂之下。也變成了白鹿青崖間的澗溪,沿胸中往事的豁口曲折瀠洄,讓血液純淨。淚水清澈。也正是這一樁樁曾經使人喜怒哀樂備嘗的往事,彙集成了映照著藍天白雲的心湖,湖水的周圍環護著星空下的叢林和草地,長風振林,微雨溼花,那曾讓人心疼不已的石塊沉落湖心,在年華的洗磨中,更加潔白晶瑩,濛濛的瑩光裡,人的精神之軀慢慢地破殼而出,慢慢地抽技展葉,慢慢地蔚蔚大觀,具有了適情任性,自在遨遊的羽翼,襟百代而視千載,人藉此脫離了獸界,得以啜飲眾神萬物釀製的一派空明,呼吸到了崇高精神不腐的芬芳,肉身老去又何妨?

在往事這寬大厚實的襟袍之下。人自然具有了迎接挑戰的底氣,有了散淡漫步的寬敞後院,有了一份捻鬚微笑的從容,再要遭逢苦痛,人自會慢慢一點點化解,而不會再手足無措四處求援。因為閱歷告訴我們,真正的痛苦只有自己消化,沒有誰能夠為你分擔,不是不願,是不能。

中年,少了欲求,多了平淡;少了驚恐,多了沉著;少了無措,多了從容,一切誘惑都是過眼浮雲。中年,人生已到頂峰,不因一時得失而斤斤計較,不因一時挫折而喋喋不休,不因一時成功而沾沾自喜,寵辱不驚,一切皆無所謂!



林又森




登峰造極141


首先要問一下你,現在聯合國對“中年”定義你知道嗎?

隨著人類生命的延長,現在的人過了50歲才被稱作中年。所以如果你未到50歲,就暫且不要急切地想知道中年人的想法(儘管我也未到,哈哈)。

可是,還是想說一說吧,否則那麼多的書不是白讀了嗎?

你要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非常的重要,沒有健康的身體,你對不起工作對不起夢想,也對不起你的伴侶噢。所以,健身要從20歲就開始做起,不要熬夜(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會的,就像我一樣,嗚嗚)。

不要那麼早結婚。結了婚你會後悔的,如果你是一個特別愛惜自己的人,你會發現只戀愛不結婚是最好的狀態。

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不要等到你賺夠了錢才去對爸媽好,要早一點帶父母去中國的各地走一走,因為無論什麼時候你都清醒地知道,世上對你最好最不求回報的就是父母,而且你千萬別把這種愛當作想當然。

還有,就是要有幾個知心的朋友,不要多,幾個足以,這樣當你在婚姻中遇到解不開的結時,你可以和好友舉杯對酌,共剪西窗燭,共話巴山夜雨。


西門暮遠


“中年和正午有些相似:凝重、深邃、空曠,是生命曲線上的一個極點。”

人到中年,揹負著的是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同時面臨著“拿起工作不能抱你,放下工作不能養你”的艱難處境。

往前看沒有支撐,往後看都是追兵,自然花錢沒有年輕時的隨性,能減就減,能省則省。

平時不敢病,不敢倒,如履薄冰,連累都不敢喊。

可是,為了這超過8000塊的支出,得讓中年人吃多少天的鹹菜?

之前網上,有關於中年人可以有多摳門的討論。一位有兩個孩子的網友完美勝出,為了讓兩個孩子吃的好點,學習環境好點。

“他一雙皮鞋穿六年,曾經一度在工地就著鹹菜饅頭吃了兩個月。

洗潔精一次只按兩滴,一滴洗不乾淨,三滴浪費。

牙膏擠不出來了,就拿剪刀剪開。”

“一條毛巾,先擦臉再擦腳,最後用來擦地。

襪子破了沒事,三個月之後又三個月。”

有人為了節省房租,住在發生過命案的“凶宅”。

有人為了少花生活費,每天饅頭鹹菜自來水。

有人為了少些花銷,下班就宅在家裡從來不出酬......

時間好像一灘靜止的死水,每個身在其中的中年人都在奮力泅渡。

中年人的硬撐,是生活的日常,然而又有多少子女能夠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害怕親朋之間的攀比:房子多大?車子買啥?

春節前,我給閨蜜發了一條微信:什麼時候回家啊?聚聚?

她甩來幾個字:不回家!

我預感不對,一個電話打過去:你不回家過年了?你爸媽沒有意見?

她向我道來其中的緣由,原來她過年想出去旅遊,是為了躲避老家一幫七大姑八大姨,機關槍似的狂轟亂炸,跟審判犯人一樣詢問,干涉她的隱私。

“你家房子買在哪裡呀?”

“買的是什麼車呀?”

“你家孩子怎麼才這點成績啊?看看我家孩子,全年級前十!”

攀比之風盛行,親朋之間的關係被弄到前所未有的尷尬和劍拔弩張。我理解閨蜜的抗拒,也同情她的遭遇。

有對象的被催婚,已婚的被催生娃,生娃的被催二胎,二胎的被催學區房...

攀比之風弄的這屆中年人苦不堪言。

不就是過個年嗎?活像是一場大型炫耀個人秀。

年少時我們被追求語數雙百,現在我們被要求房子兩套,時間的腳步總是匆匆,太多的東西我們有心無力。

人生前半場,我們拼夢想,拼體力,拼命追求一切力所能及的物質和榮譽。

人到中年,人生半坡,我們終會遇到自己的天花板,意識到自己不過是一介凡人。

半年前,黃磊在《小歡喜》裡失聲痛哭:年少時以為自己是令狐沖,怎麼就變成了個嶽不群!

而那些有心或無形之間的攀比,正在將那些用力生活的中年人一步步逼向牆角,逼成嶽不群。

不良的攀比之風,請放過用力生活的中年人吧。

中年人的生活,從來就沒有容易,身不由己背後,是他們想要努力撐起的整個家的不易與堅持。

害怕一年不見的孩子,匆匆見面,又匆匆話別。

“拿起工作不能抱你,放下工作不能養你”,正成為上千萬背井離鄉的父母的真實寫照。

去年過年,想和表弟表妹們約一個家庭聚會,被她們一一拒絕,表妹跟我說她們工廠大年初三就要開始上班,如果缺席,年後的過節費就一分錢也別想拿。

初二那天,我親眼看到表妹9歲兒子哭喊著緊緊抱著她,不讓媽媽離開的那種撕心裂肺。

春節期間,表妹一共就放了5天假,去掉來回兩天,一共在家待了不到70個小時。

表妹臨走前在微信跟我說:她說她今年就30了,卻越來越害怕過年。

我問她為什麼?

她說:“害怕面對缺席孩子教育黃金時期的遺憾。”

是啊。人到中年,害怕過年。

害怕和孩子牽起的手剛剛捂熱,又得匆匆放下。

害怕面對為了生活,不得不離家的現實和對孩子陪伴缺失的愧疚...

70個小時能幹什麼?

不吃不喝不睡覺,也就只能給孩子做幾頓飯,看一場電影...

臨行臨別,再見卻又是一年。

放假本該得到休息和放鬆,但是過年卻比工作更累更苦。推不掉的禮尚往來,躲不掉的聚會喝吐。

人到中年,害怕過年。

害怕辛苦一年的錢包被掏空;

害怕親朋之間各種冰冷的指標攀比:衣食住行“五子”登科;

害怕面對自己在孩子黃金教育時期的缺席;

害怕看見日漸衰老的父母步履更加蹣跚。

人到中年,又必須回家過年!

因為家裡永遠有熱好的飯菜。

因為家裡永遠有等待著你的父母和孩子。

因為一年就這一回。

賺多賺少,有錢沒錢,只要你回家了,就是孩子最好的禮物。

謹以此文,獻給所有“害怕”回家過年的中年人。

這裡沒有陌路,你從不曾孤單。




默默時光機


作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 或許倍感壓力 但是哪個長輩不是這樣過來的呢 現在的孩子們 將來也會經歷同樣的境遇 所以儘管很難 但是沒有理由抱怨 因為大家都會經歷 只是如果年輕時候多努力了 中年時候或許能鬆懈一點 永遠不要看著別人羨慕 因為光鮮背後總有一個付出的身影 哪怕那個人是他老子 人家能坐享其成 那麼就讓自己更努力 給孩子掙下一片天 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讓別人羨慕

其實人過中年 最好能慢慢收斂心性 把眼光放長遠 看問題往本質上看 讓自己越活越明白才好 慢慢的讓堅強的心更加包容 有容乃大 提升了自己 才不會拖累孩子 能指點一二 讓其少走些彎路 也算意外收穫 往往歲月沉積下來的才是精華 而多數年輕人也只有經過了才會真正認識到

中年還是應該收穫的年齡 雖然少了年輕時的衝勁 但更多了沉穩 因為責任多了 也更有擔當了 所以也會比年輕時更容易成事 因為年輕時是一個拼搏的時候 有成功也有失敗 往往經驗教訓 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發酵 或許年輕時沒有成功 中年後能一發不可收拾 壓力越大 無限發揮的可能性也越大 所以好好珍惜我們現在這個中年時代 不要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更多的包容的心才會配的上更高的眼界

你覺得呢 歡迎暢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