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想请问一个问题?如果疫情为期半年请问个体工商户怎么办?

流逝的时间逝去的青春


自己想办法,活不了就死呗,个体工商户等谁救命呢?银行吗?别天真了


做蔚蓝天空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吧,本人就是地地道道的个体户,经营化妆品店和旅店,目前我们当地的防疫情况还在紧张的进行中,小区全封闭,能开业的是超市,药店和水果店,其他的店铺一律停业,超市晚上5点必须停业,也不知道这个状况什么时候结束,看到其他的地方,化妆品同行年后都在营业,我们这一天不让开,急也没有用啊,这几天有好多店里会员在微信留言要买卫生巾什么的必须用的东西,我们也不敢去卖啊,万一让人抓着不得拘留啊,你说要是半年结束,那我就得关门大吉啦,大多数的商铺得关门啦,餐饮更是损失惨重,我这一天房租好几百,房子是租个人的,也不能跟人家说降房租啊,挺着吧,看到中央不断的说,不是重灾区可以尽快恢复开业复工,晚上看新闻,白天出去一看没动静,还是那么紧张,我都心痛那些社区干部啦,各地对中央下达的政策理解的不一样吧,方正只要是对防疫有利的咱都支持,真的亏到关门,再重新创业呗


朱哥房车漫游记


我是个体户,做机械加工的,给一些小厂做配件,现在小厂陆续都开工了,时不时有打电话要货的,现在都不让开门营业,我也不知怎样和客户解释,不知啥时候可以开始干活,一点底也没有。我才刚做了没几年,好不容易有点客户积累了,就怕这几年的老客户留不住了[流泪]


鸿达机械2


如果疫情期延长至半年,我个人认为个体工商户应该积极应战,不能坐以待毙。对此,我想表达以下思路:

一、学习整理

静心聚神整理一下疫情前的经营状况,分析经营成本和利润占比。分析顾客构成,进一步挖掘潜在客户。分析预判疫后本行业的运行前景,以便组织资金和规模。

二、线上助销

电商已经挤占了实体经营的很大部分市场,疫情更加推动了互联网营销的火爆。所以,实体工商户要充分运用网络工具,以实体+网络的结合,可以在网络上预约洽谈货源,预约洽谈客户,如有必要再到实体店面交。

三、线下经营

在符合复工条件下,尽快恢复实体店经营。受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都面临百业待兴的困难,同行业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所以起跑的第一步很重要。恢复经营之初,要耐心吸纳和引导客流量,要薄利多销,更要做好售后服务以维护好客户。

四、拆并或转行

对于受疫情冲击特别大,后续经营特别难,测算经营预亏的个体工商户,需要考虑拆并经营规模,规模大而客源不足,经营成本就相对大,难盈利或甚至亏损。

有的甚至可以考虑转行,长痛不如短痛。社会日新月异,行业此消彼长,新兴行业的赚钱效应已经替代了某些传统行业。所以,必要时要敢于考察新行业,敢于转行。

最后,我介绍一个我认识的个体户朋友。她是手工做家纺店的,前年起店内生意开始下滑,去年更是清淡,于是闲时她在网上做了兼职,刚好弥补了部分收入。她年前计划的是,2020年后把手工改为成品低价商品销售,腾出手来跑外面的流动市场。但因这个突发的疫情暂时打乱了她的脚步,但无论如何,至少她现在已经开着店铺,拿着手机兼职在做。

事在人为,积极进取。即使是半年疫情,我们个体工商户也要度过难关。

大家加油!!


一亩地两篇文三幅图


在疫情发展的现阶段,最受影响的莫过于文旅、餐饮和零售业了。企业的叫苦连天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给予大企业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税收减免和经营房产的免租和降租扶持,而对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呢?几乎没有涉及。在这里先插一段关于企业信贷资金扶持的问题。

企业扶持乱象由来已久。此次信贷支持申请竟有像美团、小米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企业,让人大跌眼镜。企业的目的无非就是利用自己市场优势“霸占”信贷资金,耗损打击竞争对手而已。在如此社会危机下,这些企业还在借机比拼竞争,其心可诛。如果此次企业援助信贷资金被互联网企业“侵占”,将进一步增加脱实向虚经济结构的比重,因此,我们呼吁央行和国家相关部门要定向扶持实体业,不能漫天飞雨。

回到主题。最近有些餐饮、服装、化妆品等企业声称自己利用互联网实现了复苏,甚至还同比有增长。我完全不信,为啥?我不信消费者会将关注度从关系到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方向转移到放飞自我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层面。这是人性通有的生理和心理的刚性,与社会阶层无关,甚至阶层越高要求越严。

生鲜蔬菜配送,这可以理解为大家足不出户,网购配送是生存刚需;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等是时间和疫情后复苏的精神刚需。可有的化妆品、服装企业却声称依靠直播恢复到145%的同期销售,简直就是牛逼吹上了天。线上电商无论是直播还是网红流量,都不是企业经营的灵丹妙药,更不是中国产业和经济的救世主。尤其是疫情当前,不说快递物流还受街道社区的出入管制,有的配送人员还在农村老家,配送受限;就说需求的量能有多少?首先就是价格,一定是低价,毕竟在家的收入有影响,消费力会下降,而商家低价意味着以价换量策略。还是上面讲的,量大快递就会受限,消费者能等多长时间呢?其次,现在大家几乎足不出户,差不多都是蓬头垢面,甚至脸都懒得洗,怎么可能在某宝或直播买些精神社交层面的东西呢?就算复工,同事间戴着口罩,化妆都免了。再次,还有网购配送员的病毒安全性怎么保障?难道不怕“送毒上门”?所谓“无接触”配送也是伪概念,最后还是要经过配送人员,除非货品收到消费者指定的便利收件的ITM衣品店,由店内人员专业质检检验和杀毒后,再由消费者自取,但这种ITM模式的店铺仅限于服装业态。所以,需求侧受到压制后,目前的消费空间仅限于刚性。

很多人提出近段时间要增强经营现金流,对餐饮业来说几乎不可能。餐饮业本身人力和房租两大成本就高,之前也仅靠外卖平台,加上平台扣点,几乎没有利润,价高没有消费空间,价低不够成本,因此,餐饮业生存下去的唯一的路就是裁员,并缩小规模。千万不要认为疫情到四五月或者六月就会过去,新冠病毒与2003年的萨斯不同,具有非常强的隐蔽性和易发传染性,还有无症状者,所以很可能会成为长期的潜在威胁,餐饮业要做好长期准备。

今年是一个真正催生创新的年度,新行业、新产业和新职业将会出现,比如,像山东的ITM模式,其不仅将传统服装零售实体店转型升级为衣品店,还在疫情期间,将面向在国内B2C和C2C平台网购的消费者开放收件质检检验和杀毒服务,以保障消费者网购的专业性和安全性。该模式不仅带动了一个全新的衣品业形成,引领新一轮的人员就业趋势,更引入金融新消费理念和大数据促使线上线下无缝融合。所以像现在这个时期,大家拼的就是你原来的利润累积,资金储备,谁的累积多谁赢,不是拼谁复工快。这就像大家坐地铁,你再着急,地铁没来也没用,等到地铁来,你才能和大家一起坐上去。现在真可谓全民命运共同体了。电商不是万能的,它改变不了人性,资本也改变不了当生命健康被威胁时的生存的渴望。根据马斯洛需求论,当你处于生存和安全的层面,根本谈不上社交交际和自我形象塑造。我觉得,当前疫情市场下的刚需,更多的是求职就业,通讯和日常家庭吃喝。


新消费研究员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管你是小本儿经营业主也好,还是企业大老板也好,平平安安的在这一行当中能够享受生活就是最快乐的。至于说,如果疫情延长,作为企业的小老板该怎么办呀?我想说的是成千上万的小商贩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富强的国家绝不会遗忘这些企业,更不会让这些企业业主再不营业的情况下饿的没有饭吃,所以我说在人疫情期间一定要树立信心,一定要相信党,相信政府要好好的等待着疫情的胜利,我想现在疫情都在明显的下降,人员都不在增加,所以我说从现在治理疫情的情况来看,成绩是大的喜人的成果也是有的,所以大家也不必恐慌和 担心。

现在虽然人们的生活状态就像按了暂停键一样,但是我想等疫情解除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就是快速前进的快速键,所以说不必担心眼前的困难,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一切都会好的,生意也会恢复的,所以说现在克服一下是为了将来更好做铺垫所以说还是要充满信心疫情结束生意就会运转起来的。


伊春美食美客


首先按照目前疫情控制情况,是不会出现半年这种情况的,那我们假设疫情半年,个体户应该怎么应对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

1,首先得开源,不能因为疫情而让生意完全停顿,得想办法找找看有没有渠道或工具可以利用来开拓业务的,比如各种直播平台直播卖货和引流,还有微信等工具的朋友圈子推广引流

2,要准备节流,看能不能向房东申请协商减免部分租金,同时要缩减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包括家庭生活,尽量留有度娘点现金维持

3,为防没有资金支撑不下去,要同时进行资金准备,向亲戚朋友借贷部分资金准备着,或者借助信用卡和银行的信用贷来预备资金上的需求,让生意可以支撑下去。

4,如果以上办法都做不到,那不如考虑结束个体生意,先去找份工作养家糊口!

困难总是有的,但总是都能解决的!



JOYA老豆的日志


目前来看,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除湖北省外,新增和确诊病例都在减少,全国整体的疫情控制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国外却有爆发的趋势,近段时间,亚洲国家中的日本、韩国确诊人数迅速增加,欧洲的意大利确诊人数暴涨至300多人,我国已然面临严峻的输入性传播风险。出于上述判断,我们与疫情的斗争可能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那么这段时间内,个体工商户该如何应对呢?

个体工商户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

疫情期间,我们不得不通过居家的方式来自觉隔离病毒,大多数个体工商户只能主动或被动停业,因为实在是没有生意。尽管营业收入无法保障,但必要支出却依旧要支付,这其中的大头就是房租和原材料。目前,很多个体工商户陷入到两难的境地,如果关门,疫情期间将彻底没有收入。而坚持营业,则是入不敷出,相当于赔本赚吆喝。

积极自救是个体工商户的唯一出路

类似新冠病毒肺炎级别的疫情,可能一百年都遇不到一次,我们国家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减少疫情期间的损失,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但每个个体工商户各有各的困难,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这里提供几种思路。

一是减少疫情期间的主要经营成本。这里的大头是原材料与房租,疫情期间必须减少原材料的购买,压低库存。房租方面,尽管国家出台了国有物业房租减免的政策,但更多的工商个体户租赁的是私人店面,因此需要积极与房主沟通,争取疫情期间房租的减免。

二是改变经营思路,这一点对餐饮行业、服装业等第三产业尤为重要。小型餐馆的食品要铜鼓线上配送为主,而服务业的销售更多地要向直播销售、视频销售等方式进行。如此一来,房租成本可进一步减少。三是积极争取融资额度。目前,针对个体工商户,不少银行都推出了个体经营贷款,我们可以积极申请,争取到一定的融资额度,以此渡过难关。


欣奇理财师


此次疫情可以算作不可抗力,也可称为天灾,国家进行防疫的各项措施好比一场战争期间实行的战时管理,国家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个人与企业此时配合政府进行抗疫管理是应尽的国民义务,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部分针对企业的减免延期等措施。不要看网上那些哭喊着找国家要政策,要减免的企业及个人,这次疫情是一次风险,自己没有提前进行对冲风险的准备是你自己没规划好,谁让你寅吃卯粮放杠杆进行借贷及没有量入为出进行消费支出了?

再说此次疫情面前,因为停工,国家也减少了税收来源,还适当减免延期了一部分税收,同时加大了防疫支出,国家也在困难时期,不要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那一套来要求国家对你进行补助,有钱你就吃好点,没钱你就吃差点。想想现在的生活你比五年前,十年前怎么样?那时候你是怎么过来的?想想你为国家为民族做过啥贡献?你有没有想办法少交税少纳粮的行为?灾难面前,理解国家,共克时艰,配合政府打赢这次战役才是你应该做的!牢骚,抱怨不会掉馅饼,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谋划以后生活方式才是你目前应该考虑的问题。


卖空压机的老王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机会是靠个人抓住的,不能守株待兔的等,线下实体店如今受疫情影响,是不好做,为什么有的人还是做的很好呢。线下不行可以线上嘛,零售不行可以社区团购嘛,方法很多的,现在实体也要试着改变了,不能等人来找我们,我们要主动出击,现在竞争本来就很强烈了,这次疫情不知道又有多少实体店要倒下,只有转变思维才能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