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知否,知否》,盛家幾個女兒從一開始就暗示了不同的結局


重溫《知否,知否》,盛家幾個女兒從一開始就暗示了不同的結局


疫情閉關在家​一個多月了,實在沒電視看了,又看了一遍《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發現盛家幾個女兒從一開始出場便暗示了他們不同的結局。

重溫《知否,知否》,盛家幾個女兒從一開始就暗示了不同的結局


大姐華蘭一出場就是出嫁,嫁的是大富人家的正室,嫡女出嫁,大大方方,排場很大,但是在出嫁的時候也發生了一點小插曲,就是庶出的弟弟不懂事​差點把她的接親禮輸光了,好在有六妹妹出手相救,這就暗示華蘭的婚後生活表面風光,內裡還是會有些小矛盾。

華蘭出嫁後,在婆家有一襲地位,但是因為生育問題,還因為大富人家的嫡出少爺,免不了三妻四妾,所以哪怕華蘭和丈夫感情頗好,也要跟別人分享的。

華蘭是盛家嫡出的大女兒,養的嬌貴、大方得體、德才兼備、賢惠識大體,所以在婆家受委屈也都是自己承受,​回孃家也是報喜不報憂,孃家有事也會及時回來勸解。這樣的女人是受人愛戴的,也是能夠得到幸福的,所以儘管婆婆處處為難,但是有丈夫疼愛,日子到也不是很難過。

重溫《知否,知否》,盛家幾個女兒從一開始就暗示了不同的結局


二姐墨蘭是庶出的女兒,​有美貌、有才氣、有野心。可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壞就壞在這野心上面了。有一次姐妹三人在屏風後窺探外男,墨蘭就在評論這些公子哥,說只有小公夜是真正的君子,其他少爺都有些不好的習氣。三姑娘如蘭就說你這話說的好像你是公主郡主一樣,全天下的王公貴族都等著你挑選。這句話就說明墨蘭沒有認清自己的身份,竟然後來她用盡心思和梁六郎在一起了,但是因為自己婚前不檢點,不自重,婚後也得不到梁公子的尊敬和愛戴,最後的下場也不好,費盡心思得到不屬於自己的人和事都不會給你帶來幸福。

重溫《知否,知否》,盛家幾個女兒從一開始就暗示了不同的結局


而三姑娘如蘭​是寵愛長大的,嫡出的小女,自然是被長輩和哥哥姐姐疼愛的,雖然有些嬌縱,但是看的通透,嫁入大戶人家雖然風光,但是日子過得艱難。大戶人家規矩多,雖然他是嫡出的,理應被人高看,可是她是個隨性單純的人,不喜歡拘束,也不喜歡裝模作樣,所以最後她選擇嫁入一個普通人家的書生,過著最普通的生活,但是夫妻相親相愛,小日子過得很幸福。

重溫《知否,知否》,盛家幾個女兒從一開始就暗示了不同的結局


明蘭是最小的,也是​身世最可憐的,親孃早早地去世,還是盛家買來的,所以自然不得疼愛,好在親孃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所以從小教他不要出頭,受拙。明蘭是及聰明的人,後來養在祖母身邊,也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後來在嫁給顧二郎的時候才會說看一個人要看他的最低處,只要最低處是可以接受的就行。所以她嫁給了顧二郎這樣一個浪子,但是婚後卻把生活過得風生水起。

重溫《知否,知否》,盛家幾個女兒從一開始就暗示了不同的結局


嫁人是女子的第二次投胎,第一次投胎我們無從選擇,可是第二次投胎確實我們可以修煉和選擇的。身世我們改變不了,但是樣貌、眼界、格局確實可以修煉的。琴棋書畫、品行善良、賢惠端莊、自知之明,這些都可以為我們嫁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增加砝碼。

自身溫暖純良,自然會遇良人,幸福一生!

重溫《知否,知否》,盛家幾個女兒從一開始就暗示了不同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