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是個強國公式

強基計劃是個強國公式

強基計劃是個強國公式

無言升學新講堂第35講

昨天發佈《強基計劃:門票明碼標價,船票暫無定價》之後,我又多瞭解了一些強基計劃的新情況。

2019年,全國高考及北京中考的數學難度提高了,當時紛傳是因為任正非有一句話,造芯片需要數學家,所以高考、中考的數學難度都有大幅度提升。

對這個傳聞,我深信不疑,只是沒有多想。直到強基計劃出臺這幾天,我所瞭解到的接近於官方的私下解讀也普遍提到了這個故事,這時候,我才意識到任總講話真的很重要。

當時看任正非在《面對面》的這段採訪,還只是從孟晚舟事件角度想問題,當時我想華為怎麼也不可能倒。

沒想到,於無聲處聽驚雷,僅僅半年多的時間,這篇訪談引發了中國高考的新變革,而且這場變革,還將持續至少5年。

其中,任總在訪談中振臂而呼的,重視基礎教育,已經成為教育新國策。

那麼,強化基礎教育的呼籲與這些年教育界一直奉行的均衡減負會不會有所觸及甚至發生衝突呢?

明面上,這肯定不會,均衡減負是9年義務教育所必須奉行的圭臬。

從均衡角度看,9年義務教育的均衡與強基不衝突,且擴大了強基的範圍。

減負有待觀察。

如果真正強化基礎教育,則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教學質量提高,意味著更多的優秀生有機會參與強基計劃,這就是兼容部分。

只不過,強基計劃對高考均衡會有長期影響。

在高考階段,一直存在名校強勢的馬太效應,只不過從這些年北京的高考情況分析,明顯是有暗中的調劑現象,有興趣的家長可參見拙文《“奇數年”詛咒,超級中學大起伏》的相關分析。

強基計劃是個強國公式

2020年時值偶數年,上一年對某些名校打壓過於明顯的現象,不太可能重演。

又是新高考第一年,強基計劃的推出從時間節奏上看過於匆忙,一切都不在所有各方的掌控之中,因而本屆高考家長不用擔心為均衡而均衡的奇葩現象。

一旦超級中學在強基計劃招生錄取過程中再度形成超級壟斷(大概率事件)以後,無形的調控之手是否又要蠢蠢欲動,此時此刻,上帝也不曉得。按照歷史經驗看,那也將是大概率事件。

怎麼調控,無非又是按中學限定名額的校額到校方式來推進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校額到校=翻版的領軍博雅,這個笑話將來一點都不冷。

其次,強基計劃,目前,看不到對中考均衡不均衡的影響,初中學業在嚴重增負,談不上減負話題。

最後也是本文最重要的關鍵,強基計劃對小升初有何影響?

目前看,影響較多,首當其衝的就是影響了減負這個主旋律。

減負,一直是爭議非常大的事情,同樣一所學校,既有家長說負擔太輕的,也有家長說負擔太重,認定的標準顯然不是家長的意見,而是聽憑教委決斷,家長能夠參考教委意見的需根據各項考試難度強弱變化。

從2019年下半年的情況來看,北京的小學階段各年級考試難度普遍是在增大,配合任總呼籲加強基礎教育的大局已定。減負不減負,都要服從大局。

然則,當強化基礎教育已成為大局的時刻,9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競賽黨能不能搭便車呢?

目前看,有空間,但受限。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小奧競賽是小眾精英才適合參與的,人群中的5%。

北京地區據研究,超常兒童比例很大,預測超過7%,但即便如此也只是一小部分,正好可以對應強基計劃所涉及的高考考生10%(北京中考目前尚有35%-40%的淘汰率),雖然不是一一對應關係,但大體吻合。

所以說,小奧競賽尚有生存空間。但大眾奧數,終究沒有出路。

文章結束部分,我想呼籲一下小白家長們清醒一下,強基是為了強國,適合國家的要求、民族的需要,符合強基條件的孩子們就業怎可能是難事呢?

努力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為國家棟梁之材,好過放任他們蠅營狗苟過日子。

無言

京城知名教育博主,微信公眾平臺“無言升學新講堂”創辦人。

公認育兒有成的爸爸典範,少時受木村久一思想影響,立意於子女的早期培養,並於生子之後付諸實踐。在陪孩子升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並樂於指導周圍家長,被家長們稱為“升學的指路明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