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為什麼窮的那麼根深蒂固?

貧窮之人會一直窮困潦倒,忙碌之人會永遠日理萬機,孤獨之人會終日形單影隻,而節食之人也總是以失敗而告終。――《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和忙碌的》

因為窮,人變得目光短淺,根本沒有長遠的打算。

有一部紀錄片《人生七年》,它選擇了同一國家內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記錄了他們的人生軌跡。從7歲開始,每七年記錄一次,一直到他們的56歲。

這項歷時49年的研究揭露了一個殘酷的事實:窮人的孩子依然是窮人,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階層在代際間得到了傳承。

窮人,為什麼窮的那麼根深蒂固?

山裡的孩子

窮人更窮,富人更富。為什麼窮富會兩極分化那麼嚴重呢?

窮變成了一種原生罪。

在大多數富人眼中,窮人之所以窮的根源只有一個,那就是懶——懶得動手、懶得動腦。

1998年,專欄作家芭芭拉•艾瑞克隱藏起自己的身份與地位,潛入美國的底層社會,去體驗底層民眾如何掙扎求生。

在體驗期間,她流轉於不同城市,不同的行業。當過女侍、旅館房務員、清潔女工、看護之家助手及沃爾瑪的售貨員。展現了底層勞工在薪資、住房、醫療、僱傭關係等各方面的生存實態。

最後女博士絕望發現,“如果你在底層,就算忙到吐血,依舊翻不了身”。這就是現實,一個跟成功學完全背道而馳的現實。


她租住在貧民區的房子空無一物,狹隘的放下一張單人床就沒有任何活動空間了,讓人感到呼吸都是壓抑的。就這樣的房子,一個月房租需要500美金,幾乎要佔開銷的大頭。

而周圍鄰居對這樣的生活狀態已經麻木了。他們住在四面透風,夏烤冬冷的地方,根本就不敢奢求家裡能有多溫馨,只求有一個能安心睡覺的地方,不流落街頭,有個容身之地是他們最後的尊嚴了。


女博士在餐廳裡做服務員的時候,工作地點在住宿30公里遠的地方。

可能會有人問,為什麼要在那麼遠的地方找工作?

因為對於低收入人群來說,時間和精力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只要能省一點房租,他們不在乎長時間通勤的痛苦。

服務員的工作,讓一直生活優渥的女博士發現,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不公平。

有的人一生下來就有享不完的福,有的人只有讓自己馬不停蹄工作中,才能勉強讓自己有飯吃、有床睡。

窮人,為什麼窮的那麼根深蒂固?

餐廳裡忙碌的服務員


女博士找到一份清潔工工作,需要在主人的蔑視中,跪著擦完地板。對著馬桶噁心的汙漬,要面不改色,認認真真擦完。若有一點閃失,就會被扣工資。

如果說,餐廳服務員感受到的是身體的勞累,那做清潔工就是尊嚴的喪失。 儘管他們是靠雙手來養活自己,卻沒有人瞧得起他們。


女博士還有一份工作是在大型連鎖超市裡當理貨員。這份工作只要是個人,無論智商超人的天才,還是智商為零的傻瓜,都能把它完成。 每天,女博士只需要把商品碼放整齊就行了,就這樣重複一個動作長達十小時。

一件事情的技術難度為零,花在上面的時間,就是零回報

開始,女博士也會質疑,為什麼這些底層的人不想辦法提高核心競爭力?

等自己被工作磨掉了所有熱情後,女博士發現所謂的提高核心競爭力,很多時候都是沒有設身處地的去感同身受。

窮人對每一分錢會精打細算。那些賺著最低薪酬的窮人們,他們的努力程度不亞於任何一個精英,然而他們的生活只是週而復始得重複著。

無論是餐廳裡的服務員,豪宅裡的清潔工,還是理貨員的工作,讓一直優秀的女博士發現,做的這些工作,技能積累程度低,工資低的要身兼數職才能勉強生存。且無法接觸到更多層級的人,無法獲得好的機遇和資源。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它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窮人,為什麼窮的那麼根深蒂固?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窮人就處在生物鏈的最低端,他們連最基本的食物都需要用進所有的力氣去爭取,更不用談高階級的需求了。

女博士在底層的生活,這只是社會一個小小的縮影。

貧困的可憐人,吃不飽,每天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賺錢填飽肚子。這就是馬斯洛需求理論的生理需要沒有滿足,所以才沒有時間去想理想、情懷。日日夜夜努力在貧困線掙扎的人們,貧窮帶給他們的,最多的是掙扎與痛苦。

有很多人光是想普普通通地活著,就已經很艱難了。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我不是藥神》

窮人,為什麼窮的那麼根深蒂固?

《我不是藥神》

去年的喜劇電影《我不是藥神》,電影剛出來的時候就獲得大眾的好評,說它是一部喜劇片,但更是一部揭露社會現象的劇情片,本片改編自慢粒白血病患者陸勇代購抗癌藥的真實事蹟。

電影最深刻的地方在於有無數這樣的小人物在時代洪流中艱難生存著,讓我們為之動容。

人格不分高低貴賤,但人命分。”當人命擁有了價格,這個價格高低的確定,似乎只取決於個人、家庭或者社會對這條人命的評價。

劇中站在諾華藥業門前抗議的病人、去找程勇買藥的病人,他們支付不起3.7萬元/瓶的藥價,但是他們可以支付得起500元/瓶、2000元/瓶、5000元/瓶的價格,他們認為自己為了活著而支付這個價格是值得的。

真正赤貧的病人,只能躺在家裡等待生命餘光的耗盡,歸於黃土。

窮人自我價值感很低,認為自己什麼都不配擁有好的。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根深入骨的貧窮思維,因為出生和成長在貧窮家庭的人,可能幾代或者世代都是窮人,跳不出窮人階層。

錢的多少,不僅決定著你能買到什麼,還能影響人的大腦活動。甚至,貧困的影響是可以“遺傳”的。

有一項研究顯示,消費時,之前經歷過貧困的人會和經歷過富餘的人有非常不一樣的神經活動。研究中,被試一開始需要完成一系列小遊戲,比如下圖這個:猜測屏幕中白點的數量是少於還是多於某個數字。如果選擇正確,被試可以獲得一條“命”,選擇錯誤則要被扣掉一條命。一旦命用光了,遊戲便宣告結束。而如果被試能一直玩下去直到遊戲通關,會得到一筆金錢獎勵。

窮人,為什麼窮的那麼根深蒂固?

實驗圖片

實驗者其實偷偷耍了一些花招,來控制被試的命的數量,以此操縱他們貧困還是富餘的狀態。富餘組開局便有10條命,而且實驗者會想辦法讓他們的命在整個遊戲過程中都在10條上下波動。倘若不幸是貧困組的話,則開局只有1條命,且實驗者會讓他們始終處在瀕於淘汰的水平。這樣,前者在遊戲中會時刻處於一種資源富餘的狀態,後者則不斷感受到自己真的是個窮人。在誘發了貧困或富餘感受之後,被試接下來需要完成一系列消費決策任務了。同時,他們需要躺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設備中,以便研究者隨時獲得他們的腦成像數據。結果是,經歷了貧困狀態的被試在消費時的自信心更低,同時焦慮水平不斷升高。更重要的是,貧困相比於富餘狀態,還會在消費中刺激人們框額皮層的活動,同時抑制左側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的活動——前者是大腦中專司編碼價值的區域,後者則負責目標規劃。也就是說,實驗中的貧困狀態改變了大腦在商品價值評估與消費目標確立上的運算規則。這種變化產生的直接負性影響,可能是讓窮人在消費中高估買到的商品的價值,比如總是覺得自己買的東西物超所值撿了大便宜;又或是讓他們不能有效地樹立長遠的消費目標,而過度追求短期的消費。最終,他們會陷入一個更糟糕的消費狀態中。

窮人,為什麼窮的那麼根深蒂固?

窮人和富人概念之間的區別

我們的父輩和祖輩對食物的珍惜,其實背後隱藏的,也是幾十年前稀缺留下的烙印。

就像窮已經默認成為一種習慣,什麼東西都不敢買好的,認為自己配不上,只適合廉價的。那種深入骨子裡無可奈何的感覺,真的令人絕望。它就在那裡,像咒語一樣,無論你怎樣偽裝,掩飾,還是身處它的控制之中。

它令你蜷縮,令你“不敢”,令你壓抑成性。它令你在遭遇一丁點拒絕、疏離、冷漠時,就會對自己狠狠地說:“你一無是處,又醜又蠢又自卑,全世界最差勁。”

好家境出來的青年人跟家境不大好的青年人在一出學校的象牙塔就會有一個特別顯要的特徵——前者的抗壓能力明顯要比後者好。後者你能看出他們的緊繃剋制和小心翼翼,因為他們總覺得人生沒有那麼多的保險,所以反而容易情緒潰敗和失控。

每一個低價值感的人,都活得無比辛苦。

窮人,為什麼窮的那麼根深蒂固?

無家可歸的人

想起帶著幾個月的寶寶和老媽一起回老家的一段往事,說來就是一陣心酸。

時間早就確定好的,先去s市區,把事情辦好,再回老家。

然後就是車票問題,本來考慮坐火車。兩三個小時,三十多塊錢,就是路程很趕。查了一下票才發現,火車班車的點不是很早就是很晚。果斷放棄。

高鐵吧,一個小時,但是車費有點貴,八十塊錢。

沒辦法,就坐大巴吧,雖然慢點,但是才五十塊錢,相對於高鐵,兩個人就可以省下來六十塊錢。

由於住的地方離汽車站說遠不遠,說近不近。打車需要十元左右,公交車只需要一人一元,所以,我們果斷選擇坐公交。

第一班車是七點,我們等了將近半個小時,班車才來,到車站買票時,發現沒有到s市區的車票了。去那的車一天只有一班。

還沒來得及反應,我就下意識的買了回老家的票。想著到老家再轉車回去,也花不了多少錢的。

等坐到車上,我才反應過來,與其轉來轉去,不如直接坐高鐵啊,省錢又省時。

為了省看的見得幾塊錢,帶著孩子和老母親路上來回折騰,著實受了不少罪。

窮人,為什麼窮的那麼根深蒂固?

火車站的母子

貧窮是一種嚴重的資源短缺,更會帶來多重短缺問題,讓人變得健忘、智力下降、自控減弱、缺少規劃、因循守舊。降低我們的思考速度,讓我們變得更笨和更衝動。

有實驗發現,人處於貧窮狀態時,響應速度比富裕狀態時慢11%,而且會多犯15%的錯。

如果,從一開始,我不那麼在乎錢。我們直接就訂了去s市區的高鐵,快捷又方便,也不會有後來的轉車等一系列麻煩事。

窮久了,我腦子裡的第一反應就是省錢。總感覺自己的時間又沒有大多價值。所以,只要能省錢的,哪怕浪費很多時間,我也是願意的。

“窮病”真的很難治,除非自己大徹大悟,願意改變,其他人很難說服。

貧窮會限制人的想象力,對貧窮的人來說,壓根兒就不敢有想象力。總害怕絕望會代替希冀,所以不敢做夢;總害怕失敗擊倒成功,所以不敢出徵。

貧窮的年輕人在與生活的抗爭中,會忘了自己還年輕,會忘記努力和變化,會讓一切皆有可能。

在一座城市,因為貧窮,有多少人在假裝生活,或者沒有生活。

人生本就是一種承受,願你生而平凡,卻不忘自救!

我是求知慾道,混跡於孩子群中的全職媽媽,熱愛讀書忠於創作。用陽光的心,過熱氣騰騰的小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