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錦瑟》:此情可待成追憶,道盡每個人的人生之感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錦瑟》:此情可待成追憶,道盡每個人的人生之感

作為李商隱最具魅力的詩歌,《錦瑟》從古至今,吸引了無數讀者。人們欣賞它的同時,也感慨其解讀之難。清朝王士禎曾有“一篇《錦瑟》解人難”之嘆。對於此詩主旨的解讀更是有悼亡說、自傷說、詠物說、詩序說等,不一而足。

儘管難以理解,但梁啟超的這番話可能代表了我們許多讀者的心聲。他在談到李商隱《錦瑟》時曾說:“拆開一句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它美,讀起來令我精神得到一種新鮮的愉快。”

《錦瑟》之所以難解,不僅是因為其意象使用虛幻朦朧,更重要的原因在於該詩四聯未能呈現清晰明確的邏輯關係。紅學大家周汝昌所說:“聆錦瑟之繁弦,思華年之往事;音繁而緒亂,悵惘以難言。”

文學史上評價李商隱的詩“語極豔,意極哀”。據《漢書·郊祀志》記載:“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絃。”因此以《錦瑟》為題本身就渲染著看似豔美,實則悲哀的基調。

讓我們透過奇幻迷濛的意象,從人生共有的感悟角度來分析李商隱《錦瑟》。其實在讀李商隱的《錦瑟》的同時,也是在讀我們自己!這也是經典作品之所以經典的原因所在。

李商隱《錦瑟》:此情可待成追憶,道盡每個人的人生之感

01 莊生曉夢迷蝴蝶——困惑

“莊周夢蝶”,這是《莊子·齊物論》中的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莊子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醒來後莊子發現依舊是自己。於是發出疑問究竟是我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變成了我?

人生同樣有諸多困惑,然而最大的困惑莫過於認識自己。我是誰?我們不斷反思追問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我們在思考自己的所作所為,我們終其一生去拼命追求的東西,到頭來,究竟得到了什麼。得到了我們厭倦,得不到的我們痛苦。終究將得不到變成得到之後,我們心中卻空空然。

蘇軾說: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生如夢的本質,在人到中年後,逐漸明晰。我們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終究只是空幻。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幻?人生意義究竟何在?

李商隱《錦瑟》:此情可待成追憶,道盡每個人的人生之感

02 望帝春心託杜鵑——悔恨

“杜鵑啼血”這出自《華陽國志》。“蜀王杜宇,號望帝,後因禪位,自亡去,化為子規。後亡國,心碎不已,哀鳴不已。”

杜宇禪位之後,國家滅亡,作為君主,責任重大,他萬分悔恨自己的選擇。化作杜鵑鳥,不斷哀啼以至啼血。但悔恨此時已經絲毫無用。

李商隱此生最大的悔恨莫過於他生存於牛李黨爭的夾縫。

早年,李商隱結識令狐楚。令狐楚對其欣賞器重,授其今體(駢儷)章奏之學,並“歲給資裝,令隨計上都”。可以說對李商隱有知遇之恩。

後李商隱接受王茂元的聘請,作其幕僚。王茂元對李商隱亦欣賞,將女兒許配於他。但這卻使得李商隱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因王茂元與宰相李德裕交好,屬於“李黨”;而令狐楚父子屬於“牛黨”。

這種悔恨甚至足以讓李商隱悲痛殞命。卒於45歲,更是印證。

事實上,我們哪一個人沒有因錯誤的選擇而造成的悔恨呢?只是幸運的是,有的悔恨似乎還有挽救的餘地,而有些悔恨只能是深深隱埋於心中,不足為外人道矣!

李商隱《錦瑟》:此情可待成追憶,道盡每個人的人生之感

03 滄海月明珠有淚——感傷

“鮫人泣淚”出自晉人張華《博物志》,講述海中鮫人泣淚成珠的故事。《博物志》記載:“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而在《新唐書·狄仁傑傳》中以“滄海遺珠”比喻人才被埋沒。

在晚唐的複雜的政治環境,李商隱無法真正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在他死後,詩人崔珏寫了《哭李商隱》,其中有“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你的才華被埋沒,得不到賞識。懷才不遇的感傷無處訴說,只有自己知道。而歷史上又有多少懷才不遇的人。也許我們決定不了自己能否受到賞識與重用,但是我們能夠決定的是讓自己的才華更加凸顯。

時至今日,你要做的是儘管努力去提升自己,其他的交給時間!

李商隱《錦瑟》:此情可待成追憶,道盡每個人的人生之感

04 藍田日暖玉生煙——遺憾

“暖玉生煙”這源自南北朝幹寶的《搜神記》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紫玉是吳王夫差的小女兒,她愛慕韓重,一心想嫁給他,卻未果,因此鬱悶而死。韓重遊學回來,前往她的墓上悼念。忽然紫玉現身,贈送明珠給韓重,並對他唱歌。韓重想抱住她,紫玉卻如輕煙般渺然無蹤。

戴叔倫言藍田玉暖一句寫出“可望而不可置之眉睫之前也”。藍田美玉代指一切美好的理想,它可以是愛情、親情、友情,它是人們追逐的美好所在。此時,你的理想也許已近在眼前。但是近在眼前,卻未必能伸手可及。因為它如煙似幻,近了近了,卻又不知何蹤。

它是遺憾,遺憾中裹挾著太多複雜的情感,有哀傷,有失落,有迷茫甚至是幻滅!

李商隱《錦瑟》:此情可待成追憶,道盡每個人的人生之感

生活中何嘗不是如此。你拼盡全力努力爭取,想要達成的理想,也許會某些可知或不可知的原因,依舊與你擦肩而過。人生怎會不留下遺憾呢!人生由大大小小的遺憾組成,讓人悵惘!

因此,人生在世,如果是自己認定的就要分外努力。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我失敗了,而是我本可以!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近代學者高步瀛雲:“綜義山一生所遭,如上所述,皆失意之事,故不待今日追憶,惘然自失,即在當時,已如此也。”

當回憶往昔時,悵惘之感在此時發生。然而李商隱說,其實早在彼時就已經如此了。是啊,有多少的困惑、悔恨、感傷、遺憾不僅在過去,不僅在當下,即使在未來,我們依舊難以釋懷!

這首詩可以說是李商隱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李商隱一生不幸,自幼父親早亡,在《祭裴氏姊文》中提到“某年方就傅,家難旋臻,躬奉板輿,以引丹旐,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由於父親的早亡,家中亦無可依傍之親戚。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勤奮,一身才華的李商隱終於得以立足。然而在晚唐牛李黨爭之中,李商隱痛苦掙扎,眼見渺茫的仕途,但卻無能為力。

李商隱《錦瑟》:此情可待成追憶,道盡每個人的人生之感

結尾:

《錦瑟》中所表達的人生感慨,亦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各種困惑。我們如此喜愛它,是因為李商隱如此準確而又含蓄地表達我們想表達卻無法準確表達的情感。

當你默默吟誦著“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時,你心中又有怎樣的回憶和難以言說的悵惘。就讓它默默地留在心底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