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新时代好少年】谭浩:久病床前有孝子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但宣汉却有这么一位年仅十来岁的少年,

他多年来坚持细心照顾身患重病的母亲,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孝”的真正内涵,

【宣汉新时代好少年】谭浩:久病床前有孝子

2019年,他被评为宣汉县十佳新时代好少年。他叫谭浩,是漆碑中心校五年级一班学生。

【宣汉新时代好少年】谭浩:久病床前有孝子

谭浩出生在漆碑乡竹园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一家四口人,弟弟在竹园村小学读三年级,母亲身患重病,皮肤硬化,生活不能自理,连久站也十分困难,丧失了基本劳动能力。家庭的生活开销巨大,如今负债十余万元,全家基本生活全靠父亲在外务工,但是自身没有技术,收入十分微薄。平日里母子三人在家相依为命,糊口的两亩田地,全靠住在离家不远的外公外婆忙里偷闲过来打理。

幼年的谭浩在邻里同学看来应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在父母眼里应是天真可爱的孩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他读一年级的时候,年轻的母亲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给谭浩以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谭浩每每看到日渐消瘦、面目日益变化的母亲,眼中总是噙满泪水。然而,家里的困难并没有压倒谭浩同学稚嫩的肩膀,在家里他无怨无悔地精心服侍母亲,为母亲梳头、洗脸、洗澡、洗衣做饭等等,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他绝不推脱,正如母亲所说“他这娃娃就算不吃饭也要把家务干完。”母亲说到这,脸上总是会露出自豪的表情。

【宣汉新时代好少年】谭浩:久病床前有孝子

【宣汉新时代好少年】谭浩:久病床前有孝子

小小的他早早的挑上了生活的重担,每天中午、下午做饭的活计就落在了他的身上,三年级以前就读于离家不远的村小,每天放学后他总是急匆匆的往家里赶,做饭、洗锅、喂猪。中午两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忙完家务后,他还要到田地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玉米、水稻拔草。

然而四年级到了,他不得不背上沉重的行囊来到中心校上学,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并没有畏惧,很快的适应了学校生活,很快的与同学打成一片,但是懂事的孩子觉得照顾母亲的时间越发的少,以至于他总是挂念家里生病的母亲,他总是想着母亲一个人在家是否好好吃饭?是否能自己梳头?是否还受病痛折磨?是否……每周五放假后,他步行几公里回到家,放下书包,就忙着干家务活,洗衣、做饭、洗碗都不在话下,看着干活干得十分娴熟的孩子,母亲也时常流泪,感觉自己的心里很内疚,对不起孩子,不忍心看到11岁的孩子承担这样繁重的家庭重担。每当看到妈妈流泪,懂事的他都会笑着说:“妈妈,这是我应该做的。”

【宣汉新时代好少年】谭浩:久病床前有孝子

【宣汉新时代好少年】谭浩:久病床前有孝子

【宣汉新时代好少年】谭浩:久病床前有孝子

外公外婆过来打理庄稼时,他总是忙前忙后,准备农具、拾种、为外公外婆端茶递水,所有的这些,年老的外公外婆看在眼里,觉得为他们家庭的付出是值得的。平时他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整理房间,洗衣服。有时外面有事,妈妈需要去操办,他就自己一人在家,做饭学习,辅导弟弟学习,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

他为家庭付出的种种、为母亲所做的桩桩件件,使人心中不免心生怜悯,心疼他在这个年纪承受了不该承受的重担。他的事迹早在乡里乡亲中传开了,每到农忙时节,外公外婆抽不了身时,队上的许多村民自愿到他家帮忙,三下五除二就帮他们干完活,平日里,周围邻居还把饭做好送到他家里,谭浩同学总是对妈妈说:“妈妈,等以后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帮助过我们的人。”听到这,妈妈总是会满意地直点头。

【宣汉新时代好少年】谭浩:久病床前有孝子

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谭浩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

“久病床前”不但有孝子,

而且久病床前的孝子对父母的情意,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弥久弥真,

最终化作传承美德的人间佳话,

流传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

谭浩的孝心故事,

演绎和诠释了孝的艰辛和动人,

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爱满天下,孝暖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