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篇文章的文采可以媲美或超越《滕王阁序》?

clover_ATS


从文采和思想上来讲,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可以与王勃的《滕王阁序》并肩的。

(图文来自网络)


WILLSON39



苏轼的《前赤壁赋》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都远远超越《滕王阁序》。

刚参加工作时,我就对这篇文章倒背如流。在人生最低谷时,鬼使神差的我找到了苏轼的《前赤壁赋》,观后恍然大悟,一切困惑、失意和彷徨随即消散。我明白了些许人生的道理。我终于找回了自己。


《前赤壁赋》片段欣赏: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前赤壁赋》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都是千古第一文章。文如其人,通过《前赤壁赋》可知,苏东坡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而王勃仅仅是一位文学家。

我还有个背诵《前赤壁赋》的视频。发在了优酷。过些天发到今日头条。大家可以先和关注我。


杨朱学派


那些把《滕王阁序》奉为神作的大多是初高中生水平,还在蛋壳之中,不知天地之大,不知我中华文章之丰美。

《滕王阁序》之所以影响巨大,主要是因为系即兴口赋成篇,王勃才气,的确惊人。但论到气势宏大锦绣灿烂比之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不如,论到思想艺术价值距东坡《前赤壁赋》、欧阳公《秋声赋》也差之远矣。前答者有提《庄子》者,诚然,《庄子》中多篇均恣肆汪洋大气恢阔,亦不是《滕王阁序》能比。其他沧海明珠,强于《滕王阁序》者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滕王阁序》差在一是用典太多,有堆砌罗列之感,致使内容显得空洞;二是描写景物顺序不整,忽远忽近忽东忽西,拖沓重复;三是文章结构不佳,略显前重后轻,虎头蛇尾;四是因为迎承之作,难免阿谀之辞,令人不爽。但总体仍不失为佳作,为古时学写文章者入门参考。


执钺渔父


就像题目中所说的,那一篇文章的文采可以超过滕王阁序。

首先我们要了解《滕王阁序》属于骈文。

骈文兴盛于南北朝时期,古文运动后稍稍衰落,在明清时期称为绝响。



骈文有什么特点呢?骈文中以四六句为主,讲究对仗,由于对仗的特点,也就是语句工整,看似两码齐驱一样,名之为骈文,骈文讲究平仄去入,韵味悠长。修辞上注重词藻和用典,艺术特点极强。

由于独特的艺术形式,赋予了骈文,语句优美,朗朗上口,典故丰富,委婉传神的特点,所以这也令骈文的文采斐然,下面我们说文采。

关于文采,多指文章中出现典雅艳丽,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一篇文章的文采主要有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而骈文《滕王阁序》恰恰符合了这个特点,纵观全文,优美的语句随处可见,譬如著名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这种优美语句的锤炼,不是一般文章能够达到的高度。其当之无愧称之为骈文中的表率。

论及文采,就可以淘汰大部分的作品。不妨就从骈文中找寻。

曹植著名的《洛神赋》可与之相提并论。

《洛神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兴盛时期的代表作,其中还被引用一部分改编成我们熟悉的惊鸿舞“翩若游龙,婉若惊鸿。荣曜秋菊 华茂春松 仿佛兮 若轻云之蔽月 飘飖兮 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 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 灼若芙蕖出渌波”

在我看来,其语言的优美程度不亚于《滕王阁序》如果单单从文采角度来说,他们两个可以并驾齐驱!


传统书屋


提起《滕王阁序》,其中一句很有名的写景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人记忆犹新,词句写出了长天与秋水相辉映,连成一片广阔的视觉背景。

《滕王阁序》通过对滕王阁壮丽,近景及眺望远景的描绘,写出了很多精美的句子,被世人传颂,其中“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从描写滕王阁上升到对宇宙人生的探讨,提高了《滕王阁序》的境界。

与之相似的《岳阳楼记》,两部都是中国历史上写景古文的巅峰之作,与《滕王阁序》相比。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多是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样的情怀可能还年轻的王勃难以体会到,而范仲淹用一张描绘洞庭湖的秋景图,写下了这篇惊世佳作,而范仲淹并没有见到岳阳楼,仅凭一幅图就写下了千古名篇。

在《岳阳楼记》中很多描写景的名句,仅仅只有几个字,堪称绝唱。例如“衔远山,吞长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写出了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用雨、晴作做铺垫,渲染悲凉的气氛。写景状物,词藻华丽,堪称典范,我想能与《滕王阁序》媲美的当属《岳阳楼记》。



文与文学


没有,绝对没有。

就汉字体系之内的文章来讲,单纯就文章的文采来说,《滕王阁序》就是那座珠穆朗玛,巍峨耸立在那里,让人叹为观止。

可能会有其他的高山,其他的高原,本文单纯就文采讲,《滕王阁序》: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上天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所以,在王勃写出《滕王阁序》之后不久,就巧妙的安排他死去。因为上天也知道,他已经无力再恩赐给我们更高的山了。

王勃的英年早逝,与其说是一场悲剧,又何尝不是一个完美结局呢?

我们不接受《滕王阁序》之后的王勃,处于平庸。

年轻的王勃,也不可能甘于一辈子只吃老本。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王勃的英年早逝,实在是恰如其分,适得其所。

就文章其他角度来看,当然有比《滕王阁序》更佳者。

比如以书法而闻名于世的《兰亭集序》。比如以忧国忧民为著名的《岳阳楼记》,再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陶渊明也很渊博,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和他的《桃花源记》,阐述了古文人、仁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世外桃源的憧憬。

应该讲,包括唐宋八家,包括前后文豪,其作品各有千秋,其观点百花齐放。

但是,单就文采本身来讲,这些作品真的是很难逾越《滕王阁序》。

对于所有码字的人来讲,谁也别吹牛,包括那个傻乎乎说出“耻于王后,愧于卢前”,同样被排进“初唐四杰”老二的杨炯,距离《滕王阁序》都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滕王阁序》,傲视群山,高山仰止。

在文采的角度来看:

所有其他的名篇,总体成就了那满天落霞,而《滕王阁序》,就是那一只高飞的孤鹜。

其他所有的名篇,共同汇聚成那一池秋水,惟《滕王阁序》,独撑那一片浩瀚的长天。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个句子,用于定位《滕王阁序》的文采,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关注行学组,给你不一样的观点。


行学组


我认为可以与《滕王阁序》相媲美的是庄子的《逍遥游》。

1、《逍遥游》是《庄子》开宗明义的第一篇,说明人生意义和目的在于达到逍遥游的境界。“逍遥游”的意思是,顺遂自然之性,适应天地之变, 不依赖于外界任何条件,遨游于天地之间;泯灭物我界限,不要名声,进到忘我的境界,无所拘束,自由自在。这在哲学上就是绝对自由。体现了庄子肯定一切事物的相对存在与发展变化的观点。也表示了对功名富贵的鄙弃。但是,逍遥游毕竟是虚无缥缈的幻想,实际上并不存在,是脱离现实,自我陶醉的精神追求。

2、本文说明万物均有所待,都有局限,都不是逍遥游。逍遥游是无所依赖,无所局限,遨游于天地之间的绝对自由。然后依次说明“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即逍遥游境界的三个不同层次。文理相生,引人入胜。

3、鲲鹏变化,尧与许由,射山的神人,宋人资章甫,龟手之药,均为寓言,其中有民间故事也有神话传说,议论方法富于形性,又与众不同。


香风飘玉蕙


《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骈体文脱胎于汉赋(汉赋的源头是楚辞离骚),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到唐朝中期已渐行式微。在韩愈柳宗元等发起的“古文运动”后,成了革命对象,遭到猛烈批判,骈体文最终没落。因此,在《滕王阁序》最后辉煌之后,骈体文再无后来者。虽然后来巨擘名作浩若烟海,但不是一样的文体,也就不具可比性。

那我们只能向源头找对照,南朝刘宋时有个牛人,那就是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是一个才情与狂妄,齐天等身的人物,从来只让人看其鼻孔,却对曹子建敬仰有加。他说,“天下才气如果能装成一石的话,子建独占八斗,我嘛也得一斗,剩下一斗,就让从古至今的天下人来分吧”!由此可见,他对曹子建是由衷折服。

曹子建即曹植,曹操第三子,他的七步诗早就闻名于世,由于争帝位失败,转而致力于文学创作,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他的《洛神赋》在文采方面,是后世公论的最高峰。现撷取部分段落与大家分享: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出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于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于是洛灵感焉, 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如果你也想有点文采,不妨也读读《洛神赋》,如能得子建灵气之万一,至少在头条可横行无忌,圈粉无数,我等只有望尔项背也!


云卷飞山


《滕王阁序》可谓千古第一骈文,如果能与其相比,那也必须是文采飞扬、寓意深刻的文章。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作者以景喻情,表露了其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

如果必须要和它相比的话,我个人认为曹植的《洛神赋》多少有点可能。

《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曹植当时是在进京谢恩返回时所写,也是以以景喻情,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

才高八斗的曹子建与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子安都是光耀史册的大才子,也都属于怀才不遇的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只有各自的喜好,没有谁是第一。


黑水布衣


首先用文章来定义《滕王阁序》我觉得太笼统了。因为讲细点《滕王阁序》不属于古文,他是骈文。

我看很多答案用《洛神赋》《前赤壁赋》这样的文章来比较,我觉得也非常的不恰当。

因为赋和骈文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不能相提并论的。

《两都赋序》中说道:“赋者,古诗之流也。”意思是说它是由《诗经》发展而来的,是讲究押韵的。

而骈文是不讲究押韵的,但是它对声律有要求。骈文是要求“走马蹄韵”的,正因为如此,骈文读起来才会朗朗上口。

所以骈文之所以朗朗上口就是因为它极具音乐美感,因为行文严格要求声律:节奏点字平仄相对和走马蹄韵。

回到正题,首先我觉得《滕王阁序》就语言美感是所有骈文中都不能比的,所以其他文章更比不了,我所说的是语言美感,也可以说文采。

(附:文采的定义是∶指事物具有错杂艳丽的色彩,现多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文采主要通过其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适当地修饰语言是可以达到增加文采的目的的。)

因为初唐产生的马蹄韵,这也代表唐朝之前的文人骚客们,无法利用马蹄韵的技巧来写出特别华丽词藻的文章来。

而盛唐呢?古律诗又成为主流,骈文很少有人写。

之后是宋词元曲,再然后基本就失传了。

所以说,“马蹄韵”是让文章华丽的技法,后来没有了。

《滕王阁序》是里面最好的最具有美感的骈文,也是流传最久,知名度最广的。

其他类型文章无法和它比较,毕竟文体侧重不同

就文采而言它的确很出众,我并不是说其他文章没它好,而是就语言美感来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