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人有“良質”,不怕這個世界的矛盾

背景

看這本書的原因是來自於胡歌的推薦,然後就被這完全不搭邊界的兩組詞所吸引。一開始看真的不知所云,只是把它當作一本遊記來看,裡面大段的哲思讀起來也是相當費勁,耐心重讀才收穫頗多。

本書可以說是作者羅伯特•波西格自傳性的作品。搜尋波西格本人的經歷會發現他15歲時學過哲學,並且曾到印度伯納雷斯印度大學學習東方哲學,隨後擔任修辭學教授。由於被西方倡導的二元對立與二分法帶來的分裂而困擾,在1961年還被診斷為偏執型精神分裂症和臨床憂鬱症,1963年起接受了多達28次的休克療法,在此期間妻子與他離婚。而這本書中帶兒子(克里斯)與一對夫婦(約翰,太太思薇雅)騎摩托車橫穿美國的“我”是被電擊療法痊癒後的波西格。書中的“斐德洛”則是神經分裂前的自己,那個對“良質”研究孜孜不倦的自己。波西格在書中這麼描寫分裂前的那個他

“他和山上的那匹狼一樣,有一種屬於動物的神氣,他自顧自地走自己的路,也不計較結果,他不會經常搖擺不定,這種勇氣並不是來自於任何自我犧牲的理想,而是因為他過於熱切追求,所以也無所謂有什麼高貴的情操。”

我想就像紀伯倫說的“一個人有兩個我,一個在黑暗裡醒著,一個在光明中睡著。我是烈火,我也是枯枝,一部分的我消耗了另一部分的我。”每個人都在這樣的兩個“我”中尋求平衡。本書探討的則是古典主義認知與浪漫主義認知思考模式下的對立與個體如何融合這兩種截然不同認知思考模式下的矛盾與分裂。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人有“良質”,不怕這個世界的矛盾


一: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二元對立

在摩托車修理店的時候“我”用手去試發動機的溫度,在發動時,“我”聽到了一種很有趣的聲響,原來是山谷傳來的回聲。“我”想讓克里斯明白舊車子的發動機發出的金屬聲是氣門正常的聲音,可是約翰卻一點都不感興趣 他所聽到的只是噪音,看到的是“我”手中滿是油汙的工具。

這就是“我”和約翰之間顯著的區別。“我”注重事物的內涵,而約翰則對錶象感興趣。前者是古典的認知方式:認為世界是由一些基本形式組成的,依賴於理性和法則。

“古典的風格往往直截了當而且完全不加修飾,不情緒化,簡潔,有嚴謹的比例,它的目的並不是要引發別人情緒上的波動,而是要從混亂中找出秩序,所以它的風格並不自由也不自然,反而要求的是規規矩矩,所有的一切都在控制之下,而它的標準價值在於控制技巧的高低。”

後者是浪漫的認知,主要依靠豐富的靈感,想象力,創造力和直覺。最主要的是情感而非事實。

而我們看摩托車的外形其實它本身就有某一種浪漫的美在其中,但它的功用卻是古典的。就好像你說帶女朋友騎摩托車旅行,她們大多會想象到影視作品中男女主角頭髮在風中飛揚,美麗的景色隨著公路變換,以及摩托車的外形牌子與顏色。不會有人想去了解摩托車裡面的結構系統。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人有“良質”,不怕這個世界的矛盾

“我”與兒子


二:現實生活的種種矛盾

1-人與生活的間離感帶來的矛盾

坐在汽車透過車窗看風景與在電視中看到帶來的感受差不多,你只是一個被動的觀眾,景物也只是呆板的從窗外飛馳而過,騎摩托車則是與大自然緊密結合在一起。你不再是觀眾,而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一邊享受著科技的成果,但是卻又不想和它發生任何關係。我們始終對科技保持冷淡疏離的態度。摩托車修理師傅在修理摩托車時從來不會燃起對維修藝術的好奇心,他們只是板著臉希望早點下班。

2-人和科技相處的矛盾感

思薇雅很不喜歡她的一個朋友原因是因為朋友認為電腦程序設計是很有創意的東西,而她從事的繪畫和相片沒有跟科技有關的景物。約翰只要一碰到修理車子的問題就會沉默下來。在經過大城市的工業區時,科技區的大門緊鎖告示牌上寫著“禁止跨越”。於是人們開始排斥科技,因為在這股力量面前大多數人顯得無力並且認為它缺乏人性,機械化,且了無生氣。

有人稱反科技的人為“披頭士”或是“嬉皮”,但這種稱號也沒給人帶來歸屬感。

3-科學家之矛盾

愛因斯坦認為:“根據進化論所顯示的,在歷史上的任何一刻,所有可想見的存在,總有一個會證明它比其他的一切要優越。”

也就是說愛因斯坦認為真理是一種時間的功能。20世紀,科學研究成果的壽命比19世紀要短得多,原因在於科學研究的規模現在大多了。這種現象的導致是由於科學方法的本身在不斷的提供大量的假設使現在的社會成了一種科學反而製造出反科學的混亂。

但後來作者在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中找到了解決的答案。康德說:“雖然所有的知識開始於經驗,但是知識的累積並不是全出自於經驗。”康德認為,事實上有許多知識並不是來自於感官。他稱時間為一種直覺,當人心接收外界的訊息時,時間必然已經存在於心中,空間也是一樣。所以我們認為的現實,其實是由這種直覺的觀念與感官不斷接收到的各種訊息融合而成。他認為這種直覺的思想和感官的認知是分開的,它能夠認知“哥白尼的革命”(就是客觀的世界完全沒有改變,但是我們的認知卻徹底改變了。)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人有“良質”,不怕這個世界的矛盾


以上種種是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知到的作者糾結的矛盾點,那麼波西格是如何提出自己的解決之道?

1-不要拒絕分類,也不要拒絕不分類。

這種認知方法就是直接把重點放在沙子的來源,也就是無窮的景緻之中。

第一步:把自己從情緒中抽離。

第二步:不要再注意丟掉了什麼,而要注意獲得了什麼。

這個對我們的要求著實有點高。遇事首先你得控制最初的反應,才能繼續發現表象下面的內涵。可以試著用用以前做實驗的思考步驟:

1-問題是什麼

2-假設問題的原因

3-證實每個問題的假設

4-預測實驗的結果

5觀察實驗的結果

6-由實驗得出結論

可見成為古典主義的認知方式確實對我們自身要求要高一點。

2-建立思想體系—邏輯

兩種方法

歸納法:由個別的經驗歸納出普遍的原則。

演繹法:從一般的原則推論出特定的結果。

要解決一般思維無法解決的難題,就要不斷交替運用這兩種方法,才能找到解決之道。這種交織混雜的正確程序,如果正統化,就是所謂的科學方法。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減少生理、精神和情感上的活動,比如“禪”。這樣可以幫我們消除這種因劃分主客觀所產生的幻覺。

3-擁有“良質”的概念

關於這個詞“我”認為它無法被界定。(它是一種思想和陳述的特質)—(沒定義的話,會顯得“我”研究這事很蠢)—(通過和學生的互動證明“良質”的存在)—(用“良質”這一概念在古典和浪漫的世界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浪漫的人因為它的本質而欣賞它,而古典的人則企圖用它作為知識體系的根基

非形而上學部分:“斐德洛”在大學教書時一位非常努力用功的女孩寫論文時卻一個字都表達不出,於是“斐德洛”建議女孩把題材縮小,縮小到你能真正仔細觀察到所描寫的物體,比如一塊磚,比如你的大拇指背面。結果班上的每個學生都突破了自己的瓶頸。原因就在於我們一直在習慣模仿,而模仿久了,我們竟然不知道自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世界,而不要一味的去在乎別人說過什麼。1-“良質”也許就是告訴我們不要落入權威,教條式的圈套,而是自己領悟到獨立個體內在神秘的目標。2-享受實現目標的過程,永遠活在此刻。因為沒有山頂,就不會有山的周圍,是山頂界定了周圍。3-“禪”是山的精神,而不是山頂。

形而上學的部分:根據“斐德洛”的見解,這個世界是由三種事物所組成的,就是心、物和良質。

良質並不是一種物體,它是一種事件。它是主觀意識到客觀的存在時所發生的事件。比如在你看到一棵樹之後,你才意識到你看到了一棵樹。在你看到的那一剎那以及意識到的那之間,有一小段時間。被稱為“良質的意識”,而浪漫的良質與總是視覺的印象相結合,指此時此地的事情。而古典的良質則超越此刻,必須考慮現在與過去和未來的關係。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人有“良質”,不怕這個世界的矛盾

“我”的形而上學等級圖表


總:斐德洛提倡的“良質”就是《道德經》裡的“道”,是所有宗教的原創力。

那麼怎麼獲得良質呢?

1-關心你所做的事,獲得此時此地的知識

用修理摩托車來比喻古典的知識指發動機還有所有的車廂,這所有的一切和裡面裝滿了貨物。浪漫的良質則是經驗的前沿,是知識火車的前沿,推動火車沿著鐵軌前進。過去不能回憶過去,未來不能激發未來,所以此時此地的經驗就是最重要的一切。

2-記住良質並不存在主客觀的事物當中

所以發明科技或使用科技的人不醜陋,真正的醜陋在於發明科技的人與他們所製造的產品之間的關係

3-試著專注的“維修自己的摩托車”

古典的認知不應該僅套上浪漫的外殼。古典和浪漫必須從根本上融合在一起。而現在的情況是藝術家沒有科學的知識,科學家也沒有藝術的知識。而在“維修自己的摩托車”時,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內心的寧靜,讓自己不要和工作環境梳理。

4-避開進取心的陷阱

它被定義為因無法意識到的良質,從而使人喪失做事的熱忱。有兩種第一種:是因外在的環境使你放棄了良質,被稱之為挫折。第二種:是內在的憂慮因素使你主動放棄。(限制情感理解的“價值的陷阱”、阻礙認知理解的“真理的陷阱”、阻礙精神運動行為的“肌肉的陷阱”)還有陷入自我、焦慮、枯燥、等等。最好的辦法就是暫時停下來,睡一覺,打起精神了再繼續。記住你的內在和外在並不是分離的,它們會親近良質或者遠離良質。

柯勒律治曾說:“一個人如果不是柏拉圖的信徒,就是亞里士多德的信徒。”

不能忍受亞里士多德永無止盡的分析,必然會喜歡柏拉圖天馬行空的概念。不能忍受柏拉圖高遠的理想主義,必然歡迎亞里士多德的實際。最後作者在古希臘神話中找到答案成為“卓越”的人是古希臘英雄的追求。它暗示著對生活的完整或唯一性的尊重,因為不喜歡專門化。它還暗示著對所謂效率的輕視,它具有更高等級的效率。它不止要求生活的一部分卓越,而是要求生命的本身就很卓越。

結合作者的經歷與本書最後和兒子克里斯的對話,我不禁熱淚盈眶。

“等我長大我可以擁有一輛摩托車嗎”

“如果你會照顧它的話”

“那要怎樣照顧呢”

“要做許多事情。你看我一直做的就是”

“你會教我全部嗎?”

“當然”

“很難嗎?”

“如果你有正確的態度就不難。事實上難的是要有正確的態度。”

我相信我們會有正確的態度,因為我遇見了這本《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它告訴我世界沒有想象中那麼的矛盾與混亂不堪,前提是你得意識到自己的“良質”。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人有“良質”,不怕這個世界的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