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有多看重“聯盟”情懷?看他們的火箭和飛船就知道了

對俄羅斯來說,聯盟這個詞意味著榮耀,也意味著悲壯。《牢不可破的聯盟》這首歌曾經是蘇聯的國歌。蘇聯消失以後,俄羅斯人想起聯盟這兩個字,心中往往充滿了悲憤和苦悶。然而對於俄羅斯航天來說,聯盟這個詞卻被繼承下來了,今天俄羅斯的主力載人飛船和用來發射它的中型運載火箭,依然被叫做聯盟。

俄羅斯有多看重“聯盟”情懷?看他們的火箭和飛船就知道了

【信使號火箭】

聯盟這個詞彙最早起源於蘇聯航天之父科羅廖夫研製的R7洲際導彈。科羅廖夫在R7基礎上研製出用來發射人類第1顆人造衛星的火箭之後,決定在它的基礎上繼續增強運載能力,增加了一級火箭。然後大幅度提高了可靠性,成為了一種可以用來運輸載人飛船的火箭。

蘇聯航天的早期有一種奇怪的習慣,把火箭和它運載的東西用同樣的詞彙來命名。信使號衛星如此,東方號飛船如此,到了聯盟飛船情況還是如此,這就給後世的研究者們造成了極大的困擾。這或許是科羅廖夫個人的傾向,因為在他1966年去世以後,這種事情就再也沒有發生過了、如今火箭和飛船叫同樣名字的案例只剩下聯盟這一個了。

俄羅斯有多看重“聯盟”情懷?看他們的火箭和飛船就知道了

【聯盟火箭】

聯盟飛船是一種偉大的型號,它的價值在於從真正意義上確立了現代載入飛船的基本構架,也就是推進艙,軌道艙和乘員艙。推進艙一般位於整個飛船的最後面,裡面裝著發動機燃料和兩片太陽能電池。在推進艙的前面一點是載人艙,也叫做返回艙。這個部分的外殼最厚、結構最結實,宇航員在起飛和降落的時候都坐在裡面。返回艙再向前是軌道艙,軌道艙是宇航員在飛行期間從事科學研究和其他空間活動的主要場所,這裡沒有座椅,設置了一些科學儀器,這裡也是宇航員在起飛之前進入飛船的通道所在。另外,飛船和空間站或者其他飛船相對接的對接口也設置在軌道艙的前端。

俄羅斯有多看重“聯盟”情懷?看他們的火箭和飛船就知道了

【聯盟飛船】

​事實證明三艙是飛船是迄今為止結構最為合理,可靠性最高的宇宙飛船構型。中國的神舟飛船雖然是自行設計製造的,但是在總體結構上也沿用了聯盟飛船的構造,10多次飛行都取得了成功。當然美國的飛船並沒有採取這種三艙式的結構,而是採用了兩艙式結構,在返回艙的前面沒有軌道艙。

聯盟系列並不是蘇聯或者俄羅斯研製過的唯一一個飛船系列。在美蘇登月競賽期間,科羅廖夫及其繼任者米申,以及科羅廖夫的競爭對手切洛梅曾經各自研製過登月的大型載人飛船。但是隨著蘇聯在登月競賽中失敗,這兩種飛船也沒有後續了。

在此後的蘇聯禮炮系列空間站、鑽石號軍用空間站和平號空間站運行期間,都是由聯盟火箭和聯盟飛船來承擔人員的天地往返運輸任務。在聯盟飛船的基礎上,蘇聯還研製出了一種兩艙式的貨運飛船,叫做進步系列。它取消了返回艙,只有一個加壓的貨運艙。進步飛船對接到空間站上以後,宇航員可以進入內部取用貨物或者進行一些操作,甚至可以在裡面睡覺。當進步飛船的任務完成以後,宇航員就把在空間飛行中積累下來的垃圾塞進這艘飛船,關上對接門。然後進一步飛船離開空間站在大氣層當中燒燬,完成了它從貨車到垃圾桶的整個任務使命,聽起來有點像我們在超市裡得到的塑料袋一樣。

國際空間站任務啟動以後,俄羅斯和美國承擔起了主要的人員天地往返任務,美國使用的當然是航天飛機,俄羅斯使用的依然是聯盟飛船。航天飛機每次飛行可以載7人,這也讓俄羅斯倍感壓力,因為聯盟飛船隻能載三人。

在兩種載人航天器同時使用的那段時間裡,俄羅斯提出了好幾個新型載人飛船的方案,主要設計目標就是增加人員運輸能力。但是俄羅斯的財力並不足以支撐研製這麼一種新的飛船。要知道大型飛船不僅僅是飛船本身增加了體積和重量,用來把它送入太空的火箭也要相應增大。雖然俄羅斯並不缺少像質子這樣的重型火箭,但是把一種普通火箭改造成載人火箭,其中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因此當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返回中失事、造成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之後,俄羅斯所面臨的競爭壓力突然消失了。於是俄羅斯不但不再積極提出新型飛船的援助計劃,還把聯盟飛船的票價一再提高,在國際空間站建設初期,聯盟飛船的一張天地往返票只要2000萬美元,此後隨著航天飛機的退役和美國俄羅斯關係的惡化,聯盟的票價一漲再漲,如今一路漲到了將近8000萬美元一張。美國當然不能容忍這種事情繼續下去,因此啟動了三種載人飛船的研製計劃,然而到目前為止,這三種飛船還沒有任何一種能夠投入使用。全世界只有兩種飛船可以進行載人飛行,一種是聯盟,一種就是神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