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打了一辈子匈奴,为何到他死匈奴还很强大?

wang2019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匈奴虽遭重创,但慢慢恢复元气

在卫青、霍去病时代,大汉帝国频频对匈奴发兵,前后歼敌约20万。在匈奴最盛的时期,总兵力大约40万,也就是说,卫青、霍去病消灭了匈奴大约一半的兵力。特别是在漠北战役后,匈奴无力与大汉帝国争锋,被迫远遁到荒寒的北方。此后,汉匈两国有十六年没有发生战争。十六年的时间,让匈奴得以恢复元气。匈奴是一个很顽强的战斗民族,他们韬光养晦、卧薪尝胆,随着新一代战士成长起来,渐渐恢复元气。

第二,汉武帝后期,大汉帝国的军事力量有所削弱

在匈奴恢复元气的同时,在汉武帝后期,大汉帝国的军事力量却走下坡路。综合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卫青与霍去病两位军事天才先后去世,武帝后期的军事将领乏善可陈,并有人能替代卫青与霍去病。第二,在武帝后期,由于国家陷入经济危机,为节约军费,把大量囚徒编入军队,导致军队素质不高,战斗力不强。第三,汉武帝晚年暴虐无度,任用酷吏,掀起巫蛊之狱,许多汉军将领受到牵连。比如公孙贺、公孙敖、赵破奴等被杀,李广利在家族被诛后投降匈奴等等,这导致军队士气低落,在战场上也连遭败绩。

第三,匈奴招降纳叛,洞悉汉军虚实

还必须提到一点,就是匈奴是一个不简单的对手。尽管我们称之为蛮夷,但是匈奴也有文明的一面,也有积极向大汉帝国学习的一面。

一个典型的例子,匈奴一直注重对汉军将士的招降纳叛,对于汉军降兵、降将、俘虏等,绝少杀害。比如说著名的张骞、苏武等人,都曾被匈奴抓了十几年,但匈奴人都没杀。赵破奴及其麾下士兵两万人被俘,匈奴也没有杀。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不仅未杀之,单于还把女儿嫁给他。此外,还是一些从大汉帝国投降过去的人,匈奴给予重用,比如赵信、卫律等,在匈奴都身居高位。还有一个叫李绪的降将,传授给匈奴人汉军的战法,这也让匈奴人对汉军的虚实、底细有也深入的了解。

第四,汉武帝去世后,匈奴有多强呢?

在汉武帝后期,匈奴的势力转盛,不过依然无法恢复到冒顿单于、老上单于时代的鼎盛水平。我依据史料,整理一下匈奴人在武帝后期以及武帝去世后,历次军事行动的兵力。

在击破赵破奴及击破李陵这两场战役中,匈奴均动用八万大军。天汉四年,李广利以14万大军伐匈奴,匈奴以10万大军迎战。汉武帝去世后,匈奴动用兵力最多的一次军事行动,是在公元前60年(即汉宣帝神爵二年)。当时匈奴虚闾权渠单于密谋突袭大汉帝国,他亲率十几万骑兵南下,以狩猎为名,企图伺机入侵。不过,由于单于一个手下叛逃,把偷袭计划告知大汉朝廷,这次军事行动最终被迫取消。

由以上数据估计,在汉武帝去世后,匈奴仍然拥有至少十几万的骑兵,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觑的武装。


君山话史




渔樵之人W


汉武帝面对的匈奴帝国,是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在这之前,除了秦国的蒙恬曾经以三十万秦军挫败过匈奴,将他们赶出了水草肥美的河套地区外,匈奴在草原上还没有敌手。

到了汉朝立国,刘邦一度有雄心要解决匈奴问题,但是经过白登山一战惨败,要不是贿赂匈奴王的小妾,侥幸逃生,差一点就兵困白登山,丢了老命。

自此以后,汉朝即依靠汉家女儿的裙带来换取平安,匈汉相安无事。所谓的相安无事,其实就是匈奴予取予求,汉朝忍气吞声。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国力已经变得比较强大。武帝刘彻雄韬伟略,想要解决汉匈问题。于是在他执政的一生当中,大多数时间都在用举国之力跟匈奴打仗。

虽然他任用了一代战神卫青、霍去病,给予了匈奴帝国致命的打击,导致了匈奴的第一次分裂。但是随着卫青的去职和霍去病的死亡,汉朝自此以后,就再没有对匈奴形成过真正致命的打击。

由于汉朝是长途跋涉到漠北去远程打击匈奴帝国,粮饷、马匹等后勤的消耗非常大,虽然汉朝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是国力消耗的也非常严重。到了武帝后期,由于内部政治动荡,加之与匈奴长期作战国力消耗巨大,汉朝已经不是卫青时代的汉朝,已经无力再组织大规模的远征了。

而且良将逝去,天才不再,后来的李广利、李陵等将领虽然远征,既没有了从前的规模,也没有了卫青霍去病的战绩,这就给予了匈奴喘息的机会。此消而彼长,匈奴渐渐的开始恢复国力,这就是武帝刘彻打了一辈子匈奴却没有真正消灭掉匈奴,反而在他离世时还是很强大的原因。


谢金澎


在这里小编要说,汉武帝打匈奴的投入和产出实际上是不成比例的,但是在汉武帝的全力打击下,匈奴的日子也是越来越难过,逐渐由盛转衰。

为了解决匈奴问题,同时也转移国内的矛盾,汉武帝将精力全放在了匈奴身上。他在位54年,与匈奴人打了44年的仗,可见这位千古一帝对匈奴的打击多么执着,但是远征匈奴虽然扩大了汉朝的疆土,但是也把原先强盛的汉朝打的日薄西山,摇摇欲坠。

汉武帝任用卫青、李广、霍去病等一批武将,多次重兵出击,对匈奴进行打击。汉朝每次的雷霆出击都会让匈奴损失惨重,在双方互相较量的这段时期,汉朝收回了甘肃、河南等地,不仅如此,就连新疆、鸭绿江等地也都成为了汉朝的领土,那个时候的汉朝实力达到了巅峰,战果是好看,可是代价也是巨大的。

首先是为了征讨匈奴,汉朝耗尽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积累的的巨额财富。汉武帝之前的文帝和景帝累积了一定的财富,达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地步。但由于连年征战,这些财富都被挥霍殆尽,朝廷财政入不敷出,连正常的机构运转都不能保证。同时由于连年征战,财政无以为继,朝廷只得加重百姓税赋,广大百姓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而起,多地爆发起义。

其次元征匈奴导致了汉朝人口大减,竟然达到总人口的一半左右。汉武帝不远万里劳民伤财地进入农耕民族无法有效管理统治的大沙漠里,持续几十年,导致大批壮年人死在了运水运粮的路上。全国失去了一半的劳动人口,直到最后国库空虚,人民困苦不堪,又到了人吃人的年代:

“天下虚耗,人复相食”。

匈奴本身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即使汉朝取得对匈奴作战的胜利,也无法实现对领土的有效利用,再加上匈奴人“有利则来,无利则走”,“不羞远遁”的“牛皮癣”战术,使汉朝很难找到匈奴主力决战,往往要深入漠北,不断拉长补给线,增加战争开支。战胜之后,往往又是汉军回撤,匈奴就卷土重来。

匈奴王国虽然被汉武帝不断打击,最后的结果也只有北匈奴西逃,离开了这片汉朝人眼中的苦寒之地,而南匈奴继续骚扰边境。在汉武帝“罪已诏”的同年,匈奴单于仍遣使要汉朝每年缴10,000石米酒,5,000斛粮食,10,000匹丝绸的岁币。在前87年汉武帝去世那年,又有

“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

而更糟糕的是,匈奴本来已经是一个稳定的大帝国,管理着当时东亚北部的各个游牧部落和民族,本来也和汉朝建立了一定的经济关系。游牧和农耕有天然的矛盾,但是也存在着贸易的迫切需求。

而汉武帝的战争,打破了游牧地带的权力平衡,导致漠北出现了势力真空,就像在亚马逊丛林砍倒了一棵大树,下面却长起来一堆小树,此后鲜卑,羌等摆脱匈奴的威胁而壮大,到魏晋年间,这些少数民族就已经取代匈奴成为中国的边患。之后有更多的游牧部落开始崛起并趁着中原战乱而南下,这时发生的事情叫“五胡乱华”。


醉美木渎


强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汉武帝之前匈奴和汉朝的军队在战斗力方面是不相伯仲,甚至在野战部分要超过汉朝的骑兵。而在汉武帝攻打匈奴之后,匈奴已经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汉朝一争短长,远遁漠北。不过,当时的匈奴相对于西域诸国以及其他部落还是非常强大的存在。以至于匈奴在被汉朝大败后进行西迁还可以成为欧洲人的噩梦,上帝之鞭的威名依旧足以击碎整个欧洲。所以说,强大是一个相对概念。

汉朝攻打匈奴的成果是非常明显的,汉乐府中“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这很明显的证明了汉匈战争中的战略优势。在汉朝中期之后,匈奴基本上无力在深入汉朝的边境地区进行抄掠。汉宣帝时期赵充国征西,痛击匈奴,俘虏西祁王,这是又一次的胜利。《汉书》记载:“本始年间,为蒲类将军征匈奴,斩虏数百级,还为后将军、少府。匈奴大发十余万骑,南旁塞,至符奚庐山,欲入为寇。亡者题除渠堂降汉言之,遣充国将四万骑屯缘边九郡。单于闻之,引去”。此时的汉朝只要派一大将驻守就可以使匈奴望风而逃,足以看出双方当时的军力差距。

匈奴的强大在另一层面上讲是因为杀而不绝,流动性非常强。所以,看起来声威浩大,不过却缺乏耐力,很难与敌人长期进行拉锯战。所以,汉代一直到东汉窦宪时期才正式根除匈奴祸患。


经典守望者


汉武帝在位时,重用卫青和霍去病两位能征善战的将军替他打下了辽阔的土地和安定的边疆,从年轻一直打到老年,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把骄傲跋扈的匈奴部落赶到了最北边,从此再也没有骚扰边疆,而且匈奴跋扈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

其实,汉武帝几十年来一只都是消灭匈奴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汉武帝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每次对匈奴作战,汉武帝都要出动少则几十万多则百万人的兵力,这么庞大的军队,粮食、武器等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说这种消耗就是一个移动的帝国,每天都在消耗大汉帝国的资源,汉武帝在位54年间,其中44年都在和匈奴作战。

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战争,他父亲和他爷爷留下来钱财基本上都被他消耗殆尽,汉武帝时代早期聚集起来的钱财也被他消耗一空。但是汉武帝依然没哟停止战争,由此带来的繁重赋税,造成了很多民众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以至于后期百姓开始暴动,甚至出现了秦朝末期的景象,大汉王朝在风雨飘摇中度过,社会矛盾相当激化,而汉武帝作为最高统治者,他深知战争带来的后果。

并且在战争中,匈奴越来越熟悉汉军的弱点,战前都将辎重妇孺安置到漠北以北的地区,士兵没有了后顾之忧;战争开始后重用卫律、李陵等熟悉汉军情况的将领指挥匈奴军队,发挥其骑兵优势;当汉军出击时匈奴隐藏部队避其锋芒或派出小股部队与汉军交战,待汉军疲惫或撤退时再出动骑兵对汉军猛然一击;针对汉军分路出击的特点,重点攻击其一至两支,这样就可以保持兵力上的优势,对其他汉军则会采取回避的态度。这样汉武帝就进入了循环的死路:既无法全部消灭匈奴,同时又不得不消耗大汉帝国的国力。

汉武帝临终前颁布了罪己诏,停止了对匈奴长达几十年的战争,这也算是扶大厦于将倾,保住了大汉帝国的江山社稷。


公元前


其实已经极大的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了,大汉帝国两汉时期西汉的北方边患最为严重,武皇帝之前汉帝国都在积蓄力量,六十年的稳定发展使得汉帝国可以有为之一战的条件了,在武皇帝之前的汉帝都是以妥协的姿态和匈奴和亲。

而汉帝国和匈奴之间打的丈不是一个小丈,而是国丈,匈奴在汉帝国边界不断骚扰百姓危害帝国边防北部边疆,要彻底解决没那么容易,因为人是杀不完的,怨恨也是杀不完的,几十年的之间不断的争斗较量使得双方都消耗了大半的国力,因为晚年的武帝听信巫蛊之祸逼死了太子刘据武帝内心也十分伤痛,此时新太子尚且年幼而武帝已然衰老,连年征战国库空虚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此时的汉帝国可能要爆发农民起义的边缘,为了稳固中央集权和自己的统治只能下罪己诏来安抚天下解决内忧,汉帝国只能在重新继续国力在匈奴一战,不过武帝的呕心沥血为宣皇帝彻底解决北方匈奴之患稳固中原帝国三百年基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武帝采取的战术是和匈奴死磕到底,硬碰硬,此消彼长,比消此长,只有实力大于匈奴才能一举而成,而且匈奴的主力军离汉帝国边疆都还有很远在蒙古境内,汉帝国每次出击都要跨越很长的战线,而且漠北气候严寒干燥中原士兵极其不适应,长线作战有很多的弊端是的汉帝国每一次都要削弱自己很大的力量才能打击匈奴。

所以总结下来:

1、几十年的硬碰硬是的汉帝国前六十年积累的国力大量削减,致使帝国外患未平内忧又起为了稳固统治只能暂时妥协,不打匈奴。

2、长线作战的弊端很大,还有自身自身战略的失误。

3、而在汉帝国之前匈奴就存在了,武帝之前匈奴更是掠夺了中原帝国无数的财富,有强大的经济物质基础,还有汉帝国是出击在外作战而匈奴是在本土作战,各方面战线很短粮草能及时补充,而且本土作战要很熟悉地形等个方面优势,而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匈奴更能发挥擅长的骑兵作战。

4、匈奴民风彪悍,几十年的厮杀使得双方都积累了很多的怨恨,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不管怎么说后来的汉帝国及时采取措施稳固了根基,恢复了国力,而这几十年也把匈奴极大的削弱了势力,为后来昭宣二帝能够彻底解决北方之患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和前提基础保障。





世界就是天下


历史的发生,为历史发声!


汉武帝一生功勋卓著,在经济发展、政治改革、军事扩张、开拓西域等方面均有建树,是汉朝皇帝中的佼佼者。汉武帝时期对匈奴作战涌现出了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多次击溃匈奴保边疆安定,但直到汉武帝去世匈奴问题依旧成为萦绕西汉的难题。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游牧民族的特性决定了侵扰是持续性的

中原地区历来是农耕文化,百姓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只要不是连年灾害,征税合理,日子还算过得下去。

相比而言,西北及北方干旱地区不适合耕种,于是着重发展畜牧业,衍生了游牧民族。粗放的经济结构使得游牧民族在生产物资、生活物资的使用上严重依赖农耕民族,贸易互市的开放有利于双方和谐发展,但这种情况建立在农耕民族的实力同游牧民族相对等甚至在他之上。一旦农耕民族式微,游牧民族便可趁虚而入,打破双方之间的平衡。

农耕经济的快速发展、农耕文化的包容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同化游牧民族,但游牧民族的特性决定了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是持续性的。

类似的情况在后面的朝代时有发生,北宋与金、辽的纷争不断,北元一直是明朝边疆的棘手问题。



汉武帝并未一劳永逸解决匈奴问题

秦始皇时期,匈奴被秦朝大将蒙恬驱逐出了黄河河套地区。到了西汉初年,随着匈奴的强大,不断侵扰边境地区。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汉武帝一改前人的防御策略,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多次击溃匈奴。

汉武帝时期,是农耕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兵强马壮,有了抗衡匈奴的资本。汉武帝在实力上碾压匈奴,但并不能完全铲除匈奴问题。 长期的穷兵黩武,会增重赋税、增加百姓负担,于国于民都不利,汉武帝后期也逐渐采用休养生息的办法来缓和压力。



匈奴的强悍是对峙局面产生的因素

生产、生活物资的匮乏导致了匈奴天生具有强大的攻击性及侵略性。匈奴为马背上的民族,骑兵的强悍一直在中原地区之上,传统的狩猎习惯锻炼了射击精准度,辽阔的草原、复杂的地形,游牧民族的不固定性,都是匈奴的有利条件。

结语

匈奴作为游牧民族的代表,汇聚了许多民族特性,加之汉武帝穷兵黩武,耗费国力,让匈奴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解决掉。


历史的发生


历史虽然不能复原,但我们依然可以依据前人留下了的文字,分析当时的形势来印证匈奴到底强大否?至于说汉武帝终其一生对匈奴作战至死,匈奴依然很强大,我不知道是哪里得来的结论?中国有记载的历史上,匈奴也就是汉朝初年,因为秦汉战争、楚汉战争给予了他展示强大的机会,然后就昙花一现消失在中国的版图,甚至是中国版图附近。之所以会留给世人匈奴强大的印象,主要是刘邦的“白登之围”和汉朝初期和亲事件的影响,但这只是极少一部分,刚好遇到敌强我弱的时期,不能因为只对这个时期的认识,就归结为至汉武帝后期匈奴依然强大,这是一种对历史的误解。

匈奴也曾经辉煌过,只是没有在中原大地上辉煌过,在欧洲地带,被称为“上帝之鞭”,一直在欧洲屁股后面追赶着,要不是人家阿拉提英年早逝,恐怕欧洲历史都要改写了。诸位可知道,这帮被欧洲人恐惧的匈奴人,就是在汉武帝及其子孙后代打击同一帮匈奴人,他们是被汉朝用绝对的武力驱赶至欧洲。

历史上任何的战争和名族的崛起,都是有其原因的,如古人总结的三句话可以说明,即“不败在于己”,“取胜在于敌”,“偶然因素”。

汉朝初期,经历了秦汉战争和楚汉战争,战火波及到当时的齐国、楚国、赵国等国家,作为当时战场上的主力军齐国、楚国、赵国精锐部队基本都消耗掉了,武器器械特别是战马更是非常的匮乏,据历史记载,汉朝初年,战马匮乏到在全国范围内找不到四匹一色的战马,也就是说汉朝初年要人没有,要武器没有武器,要战马没有战马,作为战争的最低保障都没有,自身的军队实力已经不能和秦朝军队相提并论了,所以这个时期打不赢匈奴,即显示了匈奴是比较强大的。这就印证了第一句“不败在于已”。

汉武帝时期,经历了四位皇帝的努力,政策上一直都采取黄老思想,使民众得以休养生息,经济上已经大幅度提高,民众也开始富足,朝廷也开始有钱。恰恰在对的时间,又碰到了一位千古一帝-汉武大帝,因耻于汉初的和亲政策,毕其一生都在用武力完成自己的愿望。而匈奴那边恰恰相反,匈奴冒顿去世后,他的子孙很少出现像他组织、领导能力那么优秀的匈奴人了,也因为和亲政策的影响,匈奴也放松了对汉朝的骚扰,变得更加安逸。

而汉朝汉武帝雄才大略,更是用人得当,使用卫青,初伐匈奴就取得了不错的战绩,直接打破了汉人无法战胜匈奴的神话,让汉朝军队慢慢建立起了信心,再伐匈奴,卫青的儿子们都封侯,足以说明当时卫青对匈奴作战的胜利,其功绩有龙城大捷、收复河朔、奇袭高阙、二出定囊、漠北大战(以弱胜强击败匈奴),这个时期敌我力量在此消彼长,匈奴被打击的越来越弱,而汉朝却越大越强。这就同时印证了古人说的前两句话“不败在于己”,“取胜在于敌”。

那什么是“偶然因素”呢?我认为霍去病可以算的上是偶然因素,而且是天助、自助的偶然因素,霍去病可以说是战争天才。据载,汉武帝要求霍去病多看兵书,而霍去病却说战争岂能拘泥于书本,所有的战争都时刻在变化,只需要按照变化来采取应对方式即可。霍去病每次作战都是出奇兵,以少胜多,通过短短几年时间,打通河西走廊、在漠北封狼居胥,前者卫青在作战匈奴时就够牛了,而霍去病则更加厉害,率领骑兵,向北奔袭两千多里,穿越冰山雪地,直捣黄龙,乘胜追杀匈奴至狼居胥山,并举行了祭天仪式。从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使得“匈奴远遁,而莫南无王庭”,更是让匈奴人喊出“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藩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绝望悲叹。霍去病绝对是属于X因素,除了他自身优秀军事能力外,老天爷也给足了他运气,无论是率700骑还是率万人作战,从来都没有迷路,更是夜封大雪,让匈奴完全放松了警惕,让霍去病战果加大了杠杆奇效。这就是古人说的“偶然因素”。

虽然经汉武帝一生,没能彻底消灭掉匈奴,但匈奴经汉武帝的打击,已经彻底伤了元气,根本无力再与汉朝作战,即使到了东汉末年分三国,匈奴也从未再对中原产生威胁,随便拉出一个诸侯的军队,就可以吊打匈奴,完全失去了招架之力。所以再我看来,相对于整个封建王朝来讲,匈奴从未强大过,即使有,最终也被中原王朝消灭在强大之前,根本形成不了国家对抗之势。至于汉武帝死后,匈奴依然强大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不成立的伪命题!





梁一


汉武帝刘彻对匈奴的恨应该从他小时候姐姐去匈奴和亲就开始了,所以等武帝登基后有了父亲和爷爷两代的国库积累,可以反击匈奴了,但是朝中缺良将,就一个飞将军李广,还是个防守型将军,后来因为卫子夫,发掘出了卫青,再发掘出了霍去病,这时对匈奴用兵正当时,再说匈奴这个民族,他们本就是游牧民族,全部奇兵,人家也不占领你城池,也不抢夺你土地,亦不过是经常寇边,抢掠,往往等大部队开过去了,他们早都跑没影了,所以汉朝也是苦不堪言,所以当时国家高层只是想削弱匈奴力量,让他们无力骚扰,根本就没想把匈奴消灭。再说当时西汉人口就几千万,就算把匈奴灭了,那么大土地,都是草原,沙漠,中原以农耕为主,根本就不可能再分出来一部分人去游牧,还要派遣官员去管理,需要军队去防御,对当时的西汉政权来说是不划算的,再说西汉开国初期,经历战乱,虽然文景之治慢慢恢复一点,但是国库还是空虚,霍去病17岁入伍,24岁去世,卫青也是常年征战早亡,西汉那时候根本就没有能挑起大梁的将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