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打了一輩子匈奴,為何到他死匈奴還很強大?

wang2019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匈奴雖遭重創,但慢慢恢復元氣

在衛青、霍去病時代,大漢帝國頻頻對匈奴發兵,前後殲敵約20萬。在匈奴最盛的時期,總兵力大約40萬,也就是說,衛青、霍去病消滅了匈奴大約一半的兵力。特別是在漠北戰役後,匈奴無力與大漢帝國爭鋒,被迫遠遁到荒寒的北方。此後,漢匈兩國有十六年沒有發生戰爭。十六年的時間,讓匈奴得以恢復元氣。匈奴是一個很頑強的戰鬥民族,他們韜光養晦、臥薪嚐膽,隨著新一代戰士成長起來,漸漸恢復元氣。

第二,漢武帝后期,大漢帝國的軍事力量有所削弱

在匈奴恢復元氣的同時,在漢武帝后期,大漢帝國的軍事力量卻走下坡路。綜合來說,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衛青與霍去病兩位軍事天才先後去世,武帝后期的軍事將領乏善可陳,並有人能替代衛青與霍去病。第二,在武帝后期,由於國家陷入經濟危機,為節約軍費,把大量囚徒編入軍隊,導致軍隊素質不高,戰鬥力不強。第三,漢武帝晚年暴虐無度,任用酷吏,掀起巫蠱之獄,許多漢軍將領受到牽連。比如公孫賀、公孫敖、趙破奴等被殺,李廣利在家族被誅後投降匈奴等等,這導致軍隊士氣低落,在戰場上也連遭敗績。

第三,匈奴招降納叛,洞悉漢軍虛實

還必須提到一點,就是匈奴是一個不簡單的對手。儘管我們稱之為蠻夷,但是匈奴也有文明的一面,也有積極向大漢帝國學習的一面。

一個典型的例子,匈奴一直注重對漢軍將士的招降納叛,對於漢軍降兵、降將、俘虜等,絕少殺害。比如說著名的張騫、蘇武等人,都曾被匈奴抓了十幾年,但匈奴人都沒殺。趙破奴及其麾下士兵兩萬人被俘,匈奴也沒有殺。李陵兵敗投降,匈奴不僅未殺之,單于還把女兒嫁給他。此外,還是一些從大漢帝國投降過去的人,匈奴給予重用,比如趙信、衛律等,在匈奴都身居高位。還有一個叫李緒的降將,傳授給匈奴人漢軍的戰法,這也讓匈奴人對漢軍的虛實、底細有也深入的瞭解。

第四,漢武帝去世後,匈奴有多強呢?

在漢武帝后期,匈奴的勢力轉盛,不過依然無法恢復到冒頓單于、老上單于時代的鼎盛水平。我依據史料,整理一下匈奴人在武帝后期以及武帝去世後,歷次軍事行動的兵力。

在擊破趙破奴及擊破李陵這兩場戰役中,匈奴均動用八萬大軍。天漢四年,李廣利以14萬大軍伐匈奴,匈奴以10萬大軍迎戰。漢武帝去世後,匈奴動用兵力最多的一次軍事行動,是在公元前60年(即漢宣帝神爵二年)。當時匈奴虛閭權渠單于密謀突襲大漢帝國,他親率十幾萬騎兵南下,以狩獵為名,企圖伺機入侵。不過,由於單于一個手下叛逃,把偷襲計劃告知大漢朝廷,這次軍事行動最終被迫取消。

由以上數據估計,在漢武帝去世後,匈奴仍然擁有至少十幾萬的騎兵,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覷的武裝。


君山話史




漁樵之人W


漢武帝面對的匈奴帝國,是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在這之前,除了秦國的蒙恬曾經以三十萬秦軍挫敗過匈奴,將他們趕出了水草肥美的河套地區外,匈奴在草原上還沒有敵手。

到了漢朝立國,劉邦一度有雄心要解決匈奴問題,但是經過白登山一戰慘敗,要不是賄賂匈奴王的小妾,僥倖逃生,差一點就兵困白登山,丟了老命。

自此以後,漢朝即依靠漢家女兒的裙帶來換取平安,匈漢相安無事。所謂的相安無事,其實就是匈奴予取予求,漢朝忍氣吞聲。

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經過幾代人的發展,國力已經變得比較強大。武帝劉徹雄韜偉略,想要解決漢匈問題。於是在他執政的一生當中,大多數時間都在用舉國之力跟匈奴打仗。

雖然他任用了一代戰神衛青、霍去病,給予了匈奴帝國致命的打擊,導致了匈奴的第一次分裂。但是隨著衛青的去職和霍去病的死亡,漢朝自此以後,就再沒有對匈奴形成過真正致命的打擊。

由於漢朝是長途跋涉到漠北去遠程打擊匈奴帝國,糧餉、馬匹等後勤的消耗非常大,雖然漢朝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但是國力消耗的也非常嚴重。到了武帝后期,由於內部政治動盪,加之與匈奴長期作戰國力消耗巨大,漢朝已經不是衛青時代的漢朝,已經無力再組織大規模的遠征了。

而且良將逝去,天才不再,後來的李廣利、李陵等將領雖然遠征,既沒有了從前的規模,也沒有了衛青霍去病的戰績,這就給予了匈奴喘息的機會。此消而彼長,匈奴漸漸的開始恢復國力,這就是武帝劉徹打了一輩子匈奴卻沒有真正消滅掉匈奴,反而在他離世時還是很強大的原因。


謝金澎


在這裡小編要說,漢武帝打匈奴的投入和產出實際上是不成比例的,但是在漢武帝的全力打擊下,匈奴的日子也是越來越難過,逐漸由盛轉衰。

為了解決匈奴問題,同時也轉移國內的矛盾,漢武帝將精力全放在了匈奴身上。他在位54年,與匈奴人打了44年的仗,可見這位千古一帝對匈奴的打擊多麼執著,但是遠征匈奴雖然擴大了漢朝的疆土,但是也把原先強盛的漢朝打的日薄西山,搖搖欲墜。

漢武帝任用衛青、李廣、霍去病等一批武將,多次重兵出擊,對匈奴進行打擊。漢朝每次的雷霆出擊都會讓匈奴損失慘重,在雙方互相較量的這段時期,漢朝收回了甘肅、河南等地,不僅如此,就連新疆、鴨綠江等地也都成為了漢朝的領土,那個時候的漢朝實力達到了巔峰,戰果是好看,可是代價也是巨大的。

首先是為了征討匈奴,漢朝耗盡了,漢文帝,漢景帝時期積累的的鉅額財富。漢武帝之前的文帝和景帝累積了一定的財富,達到“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的地步。但由於連年征戰,這些財富都被揮霍殆盡,朝廷財政入不敷出,連正常的機構運轉都不能保證。同時由於連年征戰,財政無以為繼,朝廷只得加重百姓稅賦,廣大百姓不堪重負,紛紛揭竿而起,多地爆發起義。

其次元徵匈奴導致了漢朝人口大減,竟然達到總人口的一半左右。漢武帝不遠萬里勞民傷財地進入農耕民族無法有效管理統治的大沙漠裡,持續幾十年,導致大批壯年人死在了運水運糧的路上。全國失去了一半的勞動人口,直到最後國庫空虛,人民困苦不堪,又到了人吃人的年代:

“天下虛耗,人復相食”。

匈奴本身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即使漢朝取得對匈奴作戰的勝利,也無法實現對領土的有效利用,再加上匈奴人“有利則來,無利則走”,“不羞遠遁”的“牛皮癬”戰術,使漢朝很難找到匈奴主力決戰,往往要深入漠北,不斷拉長補給線,增加戰爭開支。戰勝之後,往往又是漢軍回撤,匈奴就捲土重來。

匈奴王國雖然被漢武帝不斷打擊,最後的結果也只有北匈奴西逃,離開了這片漢朝人眼中的苦寒之地,而南匈奴繼續騷擾邊境。在漢武帝“罪已詔”的同年,匈奴單于仍遣使要漢朝每年繳10,000石米酒,5,000斛糧食,10,000匹絲綢的歲幣。在前87年漢武帝去世那年,又有

“匈奴入朔方,殺略吏民”。

而更糟糕的是,匈奴本來已經是一個穩定的大帝國,管理著當時東亞北部的各個遊牧部落和民族,本來也和漢朝建立了一定的經濟關係。遊牧和農耕有天然的矛盾,但是也存在著貿易的迫切需求。

而漢武帝的戰爭,打破了遊牧地帶的權力平衡,導致漠北出現了勢力真空,就像在亞馬遜叢林砍倒了一棵大樹,下面卻長起來一堆小樹,此後鮮卑,羌等擺脫匈奴的威脅而壯大,到魏晉年間,這些少數民族就已經取代匈奴成為中國的邊患。之後有更多的遊牧部落開始崛起並趁著中原戰亂而南下,這時發生的事情叫“五胡亂華”。


醉美木瀆


強大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漢武帝之前匈奴和漢朝的軍隊在戰鬥力方面是不相伯仲,甚至在野戰部分要超過漢朝的騎兵。而在漢武帝攻打匈奴之後,匈奴已經沒有足夠的實力和漢朝一爭短長,遠遁漠北。不過,當時的匈奴相對於西域諸國以及其他部落還是非常強大的存在。以至於匈奴在被漢朝大敗後進行西遷還可以成為歐洲人的噩夢,上帝之鞭的威名依舊足以擊碎整個歐洲。所以說,強大是一個相對概念。

漢朝攻打匈奴的成果是非常明顯的,漢樂府中“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這很明顯的證明了漢匈戰爭中的戰略優勢。在漢朝中期之後,匈奴基本上無力在深入漢朝的邊境地區進行抄掠。漢宣帝時期趙充國徵西,痛擊匈奴,俘虜西祁王,這是又一次的勝利。《漢書》記載:“本始年間,為蒲類將軍徵匈奴,斬虜數百級,還為後將軍、少府。匈奴大發十餘萬騎,南旁塞,至符奚廬山,欲入為寇。亡者題除渠堂降漢言之,遣充國將四萬騎屯緣邊九郡。單于聞之,引去”。此時的漢朝只要派一大將駐守就可以使匈奴望風而逃,足以看出雙方當時的軍力差距。

匈奴的強大在另一層面上講是因為殺而不絕,流動性非常強。所以,看起來聲威浩大,不過卻缺乏耐力,很難與敵人長期進行拉鋸戰。所以,漢代一直到東漢竇憲時期才正式根除匈奴禍患。


經典守望者


漢武帝在位時,重用衛青和霍去病兩位能征善戰的將軍替他打下了遼闊的土地和安定的邊疆,從年輕一直打到老年,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把驕傲跋扈的匈奴部落趕到了最北邊,從此再也沒有騷擾邊疆,而且匈奴跋扈的時代也一去不復返。

其實,漢武帝幾十年來一隻都是消滅匈奴並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漢武帝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每次對匈奴作戰,漢武帝都要出動少則幾十萬多則百萬人的兵力,這麼龐大的軍隊,糧食、武器等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說這種消耗就是一個移動的帝國,每天都在消耗大漢帝國的資源,漢武帝在位54年間,其中44年都在和匈奴作戰。

漢武帝發動對匈奴的戰爭,他父親和他爺爺留下來錢財基本上都被他消耗殆盡,漢武帝時代早期聚集起來的錢財也被他消耗一空。但是漢武帝依然沒喲停止戰爭,由此帶來的繁重賦稅,造成了很多民眾妻離子散甚至家破人亡,以至於後期百姓開始暴動,甚至出現了秦朝末期的景象,大漢王朝在風雨飄搖中度過,社會矛盾相當激化,而漢武帝作為最高統治者,他深知戰爭帶來的後果。

並且在戰爭中,匈奴越來越熟悉漢軍的弱點,戰前都將輜重婦孺安置到漠北以北的地區,士兵沒有了後顧之憂;戰爭開始後重用衛律、李陵等熟悉漢軍情況的將領指揮匈奴軍隊,發揮其騎兵優勢;當漢軍出擊時匈奴隱藏部隊避其鋒芒或派出小股部隊與漢軍交戰,待漢軍疲憊或撤退時再出動騎兵對漢軍猛然一擊;針對漢軍分路出擊的特點,重點攻擊其一至兩支,這樣就可以保持兵力上的優勢,對其他漢軍則會採取迴避的態度。這樣漢武帝就進入了循環的死路:既無法全部消滅匈奴,同時又不得不消耗大漢帝國的國力。

漢武帝臨終前頒佈了罪己詔,停止了對匈奴長達幾十年的戰爭,這也算是扶大廈於將傾,保住了大漢帝國的江山社稷。


公元前


其實已經極大的削弱了匈奴的勢力了,大漢帝國兩漢時期西漢的北方邊患最為嚴重,武皇帝之前漢帝國都在積蓄力量,六十年的穩定發展使得漢帝國可以有為之一戰的條件了,在武皇帝之前的漢帝都是以妥協的姿態和匈奴和親。

而漢帝國和匈奴之間打的丈不是一個小丈,而是國丈,匈奴在漢帝國邊界不斷騷擾百姓危害帝國邊防北部邊疆,要徹底解決沒那麼容易,因為人是殺不完的,怨恨也是殺不完的,幾十年的之間不斷的爭鬥較量使得雙方都消耗了大半的國力,因為晚年的武帝聽信巫蠱之禍逼死了太子劉據武帝內心也十分傷痛,此時新太子尚且年幼而武帝已然衰老,連年征戰國庫空虛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此時的漢帝國可能要爆發農民起義的邊緣,為了穩固中央集權和自己的統治只能下罪己詔來安撫天下解決內憂,漢帝國只能在重新繼續國力在匈奴一戰,不過武帝的嘔心瀝血為宣皇帝徹底解決北方匈奴之患穩固中原帝國三百年基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武帝採取的戰術是和匈奴死磕到底,硬碰硬,此消彼長,比消此長,只有實力大於匈奴才能一舉而成,而且匈奴的主力軍離漢帝國邊疆都還有很遠在蒙古境內,漢帝國每次出擊都要跨越很長的戰線,而且漠北氣候嚴寒乾燥中原士兵極其不適應,長線作戰有很多的弊端是的漢帝國每一次都要削弱自己很大的力量才能打擊匈奴。

所以總結下來:

1、幾十年的硬碰硬是的漢帝國前六十年積累的國力大量削減,致使帝國外患未平內憂又起為了穩固統治只能暫時妥協,不打匈奴。

2、長線作戰的弊端很大,還有自身自身戰略的失誤。

3、而在漢帝國之前匈奴就存在了,武帝之前匈奴更是掠奪了中原帝國無數的財富,有強大的經濟物質基礎,還有漢帝國是出擊在外作戰而匈奴是在本土作戰,各方面戰線很短糧草能及時補充,而且本土作戰要很熟悉地形等個方面優勢,而在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上匈奴更能發揮擅長的騎兵作戰。

4、匈奴民風彪悍,幾十年的廝殺使得雙方都積累了很多的怨恨,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不管怎麼說後來的漢帝國及時採取措施穩固了根基,恢復了國力,而這幾十年也把匈奴極大的削弱了勢力,為後來昭宣二帝能夠徹底解決北方之患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和前提基礎保障。





世界就是天下


歷史的發生,為歷史發聲!


漢武帝一生功勳卓著,在經濟發展、政治改革、軍事擴張、開拓西域等方面均有建樹,是漢朝皇帝中的佼佼者。漢武帝時期對匈奴作戰湧現出了衛青、霍去病等名將,多次擊潰匈奴保邊疆安定,但直到漢武帝去世匈奴問題依舊成為縈繞西漢的難題。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遊牧民族的特性決定了侵擾是持續性的

中原地區歷來是農耕文化,百姓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只要不是連年災害,徵稅合理,日子還算過得下去。

相比而言,西北及北方乾旱地區不適合耕種,於是著重發展畜牧業,衍生了遊牧民族。粗放的經濟結構使得遊牧民族在生產物資、生活物資的使用上嚴重依賴農耕民族,貿易互市的開放有利於雙方和諧發展,但這種情況建立在農耕民族的實力同遊牧民族相對等甚至在他之上。一旦農耕民族式微,遊牧民族便可趁虛而入,打破雙方之間的平衡。

農耕經濟的快速發展、農耕文化的包容性在一定程度上會同化遊牧民族,但遊牧民族的特性決定了兩個不同民族之間的衝突是持續性的。

類似的情況在後面的朝代時有發生,北宋與金、遼的紛爭不斷,北元一直是明朝邊疆的棘手問題。



漢武帝並未一勞永逸解決匈奴問題

秦始皇時期,匈奴被秦朝大將蒙恬驅逐出了黃河河套地區。到了西漢初年,隨著匈奴的強大,不斷侵擾邊境地區。在“文景之治”的基礎上,漢武帝一改前人的防禦策略,採取主動出擊的方式,衛青、霍去病等大將多次擊潰匈奴。

漢武帝時期,是農耕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兵強馬壯,有了抗衡匈奴的資本。漢武帝在實力上碾壓匈奴,但並不能完全剷除匈奴問題。 長期的窮兵黷武,會增重賦稅、增加百姓負擔,於國於民都不利,漢武帝后期也逐漸採用休養生息的辦法來緩和壓力。



匈奴的強悍是對峙局面產生的因素

生產、生活物資的匱乏導致了匈奴天生具有強大的攻擊性及侵略性。匈奴為馬背上的民族,騎兵的強悍一直在中原地區之上,傳統的狩獵習慣鍛鍊了射擊精準度,遼闊的草原、複雜的地形,遊牧民族的不固定性,都是匈奴的有利條件。

結語

匈奴作為遊牧民族的代表,匯聚了許多民族特性,加之漢武帝窮兵黷武,耗費國力,讓匈奴問題不可能一勞永逸解決掉。


歷史的發生


歷史雖然不能復原,但我們依然可以依據前人留下了的文字,分析當時的形勢來印證匈奴到底強大否?至於說漢武帝終其一生對匈奴作戰至死,匈奴依然很強大,我不知道是哪裡得來的結論?中國有記載的歷史上,匈奴也就是漢朝初年,因為秦漢戰爭、楚漢戰爭給予了他展示強大的機會,然後就曇花一現消失在中國的版圖,甚至是中國版圖附近。之所以會留給世人匈奴強大的印象,主要是劉邦的“白登之圍”和漢朝初期和親事件的影響,但這只是極少一部分,剛好遇到敵強我弱的時期,不能因為只對這個時期的認識,就歸結為至漢武帝后期匈奴依然強大,這是一種對歷史的誤解。

匈奴也曾經輝煌過,只是沒有在中原大地上輝煌過,在歐洲地帶,被稱為“上帝之鞭”,一直在歐洲屁股後面追趕著,要不是人家阿拉提英年早逝,恐怕歐洲歷史都要改寫了。諸位可知道,這幫被歐洲人恐懼的匈奴人,就是在漢武帝及其子孫後代打擊同一幫匈奴人,他們是被漢朝用絕對的武力驅趕至歐洲。

歷史上任何的戰爭和名族的崛起,都是有其原因的,如古人總結的三句話可以說明,即“不敗在於己”,“取勝在於敵”,“偶然因素”。

漢朝初期,經歷了秦漢戰爭和楚漢戰爭,戰火波及到當時的齊國、楚國、趙國等國家,作為當時戰場上的主力軍齊國、楚國、趙國精銳部隊基本都消耗掉了,武器器械特別是戰馬更是非常的匱乏,據歷史記載,漢朝初年,戰馬匱乏到在全國範圍內找不到四匹一色的戰馬,也就是說漢朝初年要人沒有,要武器沒有武器,要戰馬沒有戰馬,作為戰爭的最低保障都沒有,自身的軍隊實力已經不能和秦朝軍隊相提並論了,所以這個時期打不贏匈奴,即顯示了匈奴是比較強大的。這就印證了第一句“不敗在於已”。

漢武帝時期,經歷了四位皇帝的努力,政策上一直都採取黃老思想,使民眾得以休養生息,經濟上已經大幅度提高,民眾也開始富足,朝廷也開始有錢。恰恰在對的時間,又碰到了一位千古一帝-漢武大帝,因恥於漢初的和親政策,畢其一生都在用武力完成自己的願望。而匈奴那邊恰恰相反,匈奴冒頓去世後,他的子孫很少出現像他組織、領導能力那麼優秀的匈奴人了,也因為和親政策的影響,匈奴也放鬆了對漢朝的騷擾,變得更加安逸。

而漢朝漢武帝雄才大略,更是用人得當,使用衛青,初伐匈奴就取得了不錯的戰績,直接打破了漢人無法戰勝匈奴的神話,讓漢朝軍隊慢慢建立起了信心,再伐匈奴,衛青的兒子們都封侯,足以說明當時衛青對匈奴作戰的勝利,其功績有龍城大捷、收復河朔、奇襲高闕、二出定囊、漠北大戰(以弱勝強擊敗匈奴),這個時期敵我力量在此消彼長,匈奴被打擊的越來越弱,而漢朝卻越大越強。這就同時印證了古人說的前兩句話“不敗在於己”,“取勝在於敵”。

那什麼是“偶然因素”呢?我認為霍去病可以算的上是偶然因素,而且是天助、自助的偶然因素,霍去病可以說是戰爭天才。據載,漢武帝要求霍去病多看兵書,而霍去病卻說戰爭豈能拘泥於書本,所有的戰爭都時刻在變化,只需要按照變化來採取應對方式即可。霍去病每次作戰都是出奇兵,以少勝多,通過短短几年時間,打通河西走廊、在漠北封狼居胥,前者衛青在作戰匈奴時就夠牛了,而霍去病則更加厲害,率領騎兵,向北奔襲兩千多里,穿越冰山雪地,直搗黃龍,乘勝追殺匈奴至狼居胥山,並舉行了祭天儀式。從此匈奴單于逃到漠北,使得“匈奴遠遁,而莫南無王庭”,更是讓匈奴人喊出“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藩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的絕望悲嘆。霍去病絕對是屬於X因素,除了他自身優秀軍事能力外,老天爺也給足了他運氣,無論是率700騎還是率萬人作戰,從來都沒有迷路,更是夜封大雪,讓匈奴完全放鬆了警惕,讓霍去病戰果加大了槓桿奇效。這就是古人說的“偶然因素”。

雖然經漢武帝一生,沒能徹底消滅掉匈奴,但匈奴經漢武帝的打擊,已經徹底傷了元氣,根本無力再與漢朝作戰,即使到了東漢末年分三國,匈奴也從未再對中原產生威脅,隨便拉出一個諸侯的軍隊,就可以吊打匈奴,完全失去了招架之力。所以再我看來,相對於整個封建王朝來講,匈奴從未強大過,即使有,最終也被中原王朝消滅在強大之前,根本形成不了國家對抗之勢。至於漢武帝死後,匈奴依然強大的說法,根本就是無稽之談,不成立的偽命題!





梁一


漢武帝劉徹對匈奴的恨應該從他小時候姐姐去匈奴和親就開始了,所以等武帝登基後有了父親和爺爺兩代的國庫積累,可以反擊匈奴了,但是朝中缺良將,就一個飛將軍李廣,還是個防守型將軍,後來因為衛子夫,發掘出了衛青,再發掘出了霍去病,這時對匈奴用兵正當時,再說匈奴這個民族,他們本就是遊牧民族,全部奇兵,人家也不佔領你城池,也不搶奪你土地,亦不過是經常寇邊,搶掠,往往等大部隊開過去了,他們早都跑沒影了,所以漢朝也是苦不堪言,所以當時國家高層只是想削弱匈奴力量,讓他們無力騷擾,根本就沒想把匈奴消滅。再說當時西漢人口就幾千萬,就算把匈奴滅了,那麼大土地,都是草原,沙漠,中原以農耕為主,根本就不可能再分出來一部分人去遊牧,還要派遣官員去管理,需要軍隊去防禦,對當時的西漢政權來說是不划算的,再說西漢開國初期,經歷戰亂,雖然文景之治慢慢恢復一點,但是國庫還是空虛,霍去病17歲入伍,24歲去世,衛青也是常年征戰早亡,西漢那時候根本就沒有能挑起大梁的將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