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上的安娜》小人物不成功的奋斗史,揭示寄生者的无奈和残酷

《脖子上的安娜》是俄国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在189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

小说情节压抑紧凑,语言朴实无华,契诃夫提倡“客观”地叙述,认为越是“客观”读者的印象就会越深刻。

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而是善于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真实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的状况。

《脖子上的安娜》小人物不成功的奋斗史,揭示寄生者的无奈和残酷

“安娜”既是女主角的名字,也是莫德斯特不惜用自己妻子换取的勋章名称,作者这样的设计带有浓浓的讽刺意味。二级安娜勋章挂于颈上,三级安娜勋章戴在胸前,还有我们的女主角———安娜。

小说描写了一个美丽但是贫穷的18岁女孩安娜,她爱自己的家人,为了不让他们继续挨饿受冻,牺牲了自己的终身幸福嫁给一个58岁有钱人的故事。

《脖子上的安娜》小人物不成功的奋斗史,揭示寄生者的无奈和残酷

安娜以为婚后有钱的丈夫可以大大改善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但是她没想到吝啬的丈夫不愿意给她花一分钱。

眼看生活没有希望,一次舞会带给安娜巨大惊喜,她发现可以利用自己的美貌轻松获取富贵和权利。她开始享受纸醉金迷的生活,彻底的堕落。从此凭借美貌步入上流社会,安娜的丈夫和她各得其所,二人都俯身在权贵之下。

小说通过对安娜婚前婚后生活的对比,揭示了小人物对现实不满,在寻求向上时,表现出种种丑态和堕落。


《脖子上的安娜》小人物不成功的奋斗史,揭示寄生者的无奈和残酷

结婚前:嫁个有钱人,改变命运。

安娜的娘家穷困潦倒,母亲去世了,父亲酗酒,两个弟弟衣着破烂,挨饿受冻,家具也被法院抄列了清单。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热心的太太们开始张罗起来安娜的婚事,贫穷使得“有钱”成为了安娜择偶的首要条件。安娜的出嫁是无奈的,为了家人她不得不选择嫁给一个富人以求保证自己家庭的存活。

但是婚礼刚一结束安娜就后悔了,她觉得自己的丈夫“可怕又恶心”,而自己“荒唐又可笑”。安娜一直担忧着父亲和弟弟:“今天他们有晚饭吃吗?明天呢?”

她虽然如愿跟一个有钱人结婚了,可是她仍旧没有钱,她的结婚礼服是赊账缝制的,甚至婚礼连清爽的凉菜都没钱准备,她在心里默念“啊,我是多么的不幸!”

《脖子上的安娜》小人物不成功的奋斗史,揭示寄生者的无奈和残酷

结婚后:安娜并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增加了烦恼。丈夫庸俗、吝啬,成了一股威迫安娜的力量。

莫德斯特出门去工作后,安娜没事就弹弹钢琴,或者郁闷得哭一阵,再不然就在一个躺椅上躺下来看小说。莫德斯特总是说人必须辛苦工作,说家庭生活不是取乐,而是尽责,他手里捏紧一把餐刀像拿着一把剑似的对安娜说:“各人都应当有各人的责任!”

他们走过小吃部的时候,安娜很想吃点甜食,可是她没有钱,又不好意思问丈夫要。最后,只能看着丈夫买了一瓶矿泉水并且喝的一滴不剩。在这种时候,安娜总是恨他的。

安娜只是为了钱才跟他结婚的,没想到婚后的她比婚前更缺钱。早先,她父亲至少有时候还给她一枚二十戈比银币,可是现在她连一个小钱也没有。

想要偷偷拿钱或者当面要钱,她都办不到。她怕她的丈夫,她在他面前本能的发抖,她灵魂里仿佛早就存着对这个人的惧怕。

《脖子上的安娜》小人物不成功的奋斗史,揭示寄生者的无奈和残酷

舞会改变了安娜的一生,她生平第一回觉着自己是阔绰和自由的。

在动身去参加舞会前,莫德斯特看见他美丽的妻子不由得着了迷,随后用庄严的口气,说:

“我已经使得你幸福了,那么今天你也可以办点事来使我幸福一下。我请求你想法跟大人的太太拉拢一下!看在上帝的份上,求你办一办!有她出力,我就能谋到高级陈报官的位子!”

安娜在舞会上大展风采,迷倒了所有男人。她这才明白,她生来只是为了享受这种有音乐、有舞蹈、有崇拜者的热闹、豪华、欢乐的生活的。

《脖子上的安娜》小人物不成功的奋斗史,揭示寄生者的无奈和残酷

她想到长期以来她所害怕的那股威逼她的、想把她压死的力量,她不免觉得可笑。现在她谁都不怕了,她兴奋得透不出气,用她的美貌打动着众多男士的心。她的眼睛兴奋地燃烧着,她的动作充满热情。

大人的亲自拜访,让一切都不言而喻。莫德斯特心里暗暗的高兴,脸上一副讨好巴结、毕恭毕敬的奴才相,这副模样安娜已经看惯了。

《脖子上的安娜》小人物不成功的奋斗史,揭示寄生者的无奈和残酷

她料定自己说什么话他也拿她没办法,于是又高兴、又气愤、又轻蔑地咬清每个字说: “滚出去,蠢货!”

从此,安娜周旋由于上流社会,流连由于富人阶层。安娜没有一天闲着的时候,每天都玩到凌晨才回家,她需要很多钱,但她已经不怕莫德斯特了,她花他的钱就像花自己的钱一样。她不讨也不要,只是把帐单给他送去,或者写张便条“交来人二百卢布”或“速付一百卢布”。

复活节那天,莫德斯特如愿以偿的得了一枚二级安娜勋章。当他给大人道谢时,小心地伸出两根手指,按住自己嘴巴,免得自己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而安娜只剩下放浪的大笑和身披华服深夜返家的空虚孤寂。让读者开始审视女人不得不依附男人而生存的残酷现实。

《脖子上的安娜》小人物不成功的奋斗史,揭示寄生者的无奈和残酷

安娜“堕落”的表象后隐含着她的抗争与复仇。

契诃夫的作品的两大特征是对丑恶现象的嘲笑与对贫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

安娜的境遇忽然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娜也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当初她为了生存被迫嫁给丈夫,幻想自己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却屡屡受辱,无法挣脱,如今却只是因为自己的美貌,就让这一切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对安娜来说,这一切显得荒唐、苦涩和难以理解。

面对让自己心灰意冷的丈夫,安娜开始大肆挥霍他的金钱。最后,安娜利用自己的美貌让丈夫得到了安娜勋章,这个勋章是她丈夫最渴望得到的东西,也是他安排安娜抛头露面、巴结权贵的目的所在。

安娜用这枚勋章羞辱了丈夫,她想看到丈夫在自己和权贵面前阿谀谄媚的样子。

《脖子上的安娜》小人物不成功的奋斗史,揭示寄生者的无奈和残酷

安娜实际上是一个试图把握自己命运而不得,从而陷入迷惘与毁灭的悲剧角色。

列夫·托尔斯泰因此非常推崇契诃夫,说:“他就像印象派画家,看似无意义的一笔,却出现了无法取代的艺术效果。”

安娜在家庭中争取到了独立的地位,使她不再依附于爱情或家庭关系。

安娜婚后对自己的父亲和两个弟弟态度冷漠。安娜在结婚的时候,还惦记着自己的父亲和两个弟弟没有饭吃。结婚以后,她总是回去看望他们,安娜虽然已经出嫁,但并没有隔断情亲。

而当安娜终于变得有钱时,她原本应该接济自己贫困的家庭,但她却对自己的父亲和弟弟变得漠不关心。安娜作为一个对亲人有深厚感情的女性,她的转变未免来得有些太过突然。

《脖子上的安娜》小人物不成功的奋斗史,揭示寄生者的无奈和残酷

联系前文她对丈夫的反击和对自己的苛责,一切都有了答案,因为她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只是想报复,这种报复已经带有自我惩戒色彩,让她对亲人也不管不顾。

她对自己不满,也对周围任何人失去了关心。当她的反抗没有出路时,她就托身于肤浅享乐中,默然把复仇之火灼烧到她丈夫、她自己以及她的所有亲人上。

《脖子上的安娜》小人物不成功的奋斗史,揭示寄生者的无奈和残酷

她惩戒一般地对待自己和她亲爱的父亲和弟弟,带着悲剧性的自我毁灭性质。

安娜的父亲酒瘾越来越大,又没有钱,两个弟弟不放心父亲独自上街,老是跟着他,生怕他跌倒。

有时他们在老基辅街上遇见安娜坐在双套马车上兜风,阿尔特诺夫坐在车夫座位上亲自赶车。这时,垂老的父亲摘下高礼帽,总想对女儿喊一声,可是安娜的两个弟弟一人拽他一条胳膊,央求他: “别这样,爸爸……算了,爸爸……”

《脖子上的安娜》小人物不成功的奋斗史,揭示寄生者的无奈和残酷

契诃夫在文中刻画了三四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他刻画人物的手法非常经济,有时甚至只有两三句话就能追魂摄魄,使人物无法遁形。

高尔基对契诃夫做过这样的评价:“只需一个词,就能创造一个形象,只需一句话,就可以创造一个短篇故事,而且是绝妙的短篇故事。”

作者描写莫德斯特时“他那剃得光光、轮廓鲜明的圆下巴看上去像是脚后跟”。好像让读者真的看到了面目可憎的莫德斯特。

描写安娜因为后悔结婚,前一分钟眼泪还在她眼睛里发亮,转眼间却走出去,“让月光照着她,好让大家都看见她穿着漂亮的新衣服,戴着帽子”。

《脖子上的安娜》小人物不成功的奋斗史,揭示寄生者的无奈和残酷

让安娜浅薄、庸俗的虚荣心理暴露无遗,为她悲剧的人生,做出了铺垫。

描写“大人”发现了舞会上的安娜,“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瞧着她,脸上现出甜蜜的笑容,同时像在咀嚼什么东西似地舔着自己的嘴唇,他每逢看见漂亮女人总要这样”。

这个舔嘴唇的动作是下意识的,是许多动物都具有的本能,它使人想象到将要获取猎物的一只猫或一只狗,极具讽刺意味。

《脖子上的安娜》小人物不成功的奋斗史,揭示寄生者的无奈和残酷

欲望来自于对现状的不满足,于是产生出改变现状的冲动,但是一切变化只有在时间中才有可能。我们因为欲望而被放牧,而时间就是那根驱赶我们的皮鞭。

对于这些人物的寻求改变的行为来说,是彻底失败的。对于安娜,虽然摆脱了贫穷,却失去了贞洁、失去了纯朴,也失去了对贫困无助的父亲、弟弟的亲情,变成一个冷漠无情的荡妇。

《脖子上的安娜》小人物不成功的奋斗史,揭示寄生者的无奈和残酷

这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素质的败坏,更是社会的悲哀。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无论怎么样,一个人借故堕落总是不值得原谅的。

契诃夫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种小说抒情气味浓郁,抒发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