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谈美》之三:为什么梅傲、兰幽、竹澹、菊逸

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

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

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 ,世外隐士

这是为什么

大师《谈美》之三:为什么梅傲、兰幽、竹澹、菊逸

高兴的时候,花儿对我笑

悲伤的时候,感时花溅泪

这种心理活动叫移情作用

大师《谈美》之三:为什么梅傲、兰幽、竹澹、菊逸

自然美的移情:你看松树苍老劲拔,自己也振作起来

音乐美的移情:听二泉映月时心中充满了悲伤凄凉

书法美的移情:看柳公权的字劲拔,赵孟頫的字秀美

在移情作用下,人的情感传递给了事物,事物的情感给了人,于是有了美感。

大师《谈美》之三:为什么梅傲、兰幽、竹澹、菊逸

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

物体本来没用形象的,比如花红是人看着花红,水冷是人感觉水冷。

不同人看同一个事物感受不一样。比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有的人看到的是怒放的生命,有的人看到的是含泪凝愁。

人在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

大师《谈美》之三:为什么梅傲、兰幽、竹澹、菊逸

人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陶渊明的赏菊、徐悲鸿的画马、齐白石的虾……

物的形象是人情趣的返照。人移情于物,也吸收物的姿态于我。因此美感经验直接目的虽然不是陶冶情操,却有陶冶情操的功能。

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常受美的浸润,自然心里就少了浊念

大师《谈美》之三:为什么梅傲、兰幽、竹澹、菊逸

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助;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