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奇女子——妙卿

红楼梦中奇女子——妙卿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暇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这一首曲牌名名为《世难容》,是曹雪写给妙玉的,既是赞叹妙玉的不屈不挠,对命运,对世俗的抗争,也暗示妙玉的结局是是被污浊的世界所吞没,这也是妙玉的悲剧之所在。曹雪芹也何尝不是和妙玉一样?一直到死也没人能理解曹雪芹,“谁解其中味”这个味我们至今没能完全理解。

妙玉是曹雪芹所珍爱的人物之一,金陵十二钗中比较特殊的一位女子,在前把八十回中,出场五次,其中,二次是正面出场,其余的是暗出。妙玉的首次暗出,是在第十七,十八回,从林之孝口中,说出她的身世,原本是仕官人家的小姐,苏州人氏,因从小多病,不得不皈依佛门,带发修行,妙玉只是她的法名。如今父母双亡,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和一个丫头伏侍,文墨极通,模样也生得极好,去年随师父上京,今年她师父临终前对她说不要离京,到时自有她结果。王夫人不等林之孝回完就说:“既然这样,何不把她接来?”而林之孝回道:“她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脂砚斋在这句话旁边就点出:心境高洁,身世不凡。这次暗出已经表明妙玉不同于尘世之人,也初步表现妙玉的性格特点。第二次暗出,是在贾宝玉生日的时候,妙玉寄给宝玉一张粉笺,上面用了别号“槛外人”,宝玉不知该如何回,准备去问黛玉,在路上遇见了刑岫胭,从刑岫胭口中我们了解到关于妙玉更多的信息,原来妙玉和她是贫贱之交,是老熟人了,她对妙玉的评价是:“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竞投到这里来。”妙玉不合时宜,表明她的孤傲,高洁,并且导致权贵都不容她,一般人不容她不能将她怎么样,如果是权贵,就不一样,这也可能是她悲惨结局原因之一。宝玉进一步补充说明妙玉的与众不同,也可以看出宝玉对妙玉的了解还是比较深的,宝玉说道“他原不在这些人中算,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宝玉终日在女儿群里,而妙玉是不在其中的。妙玉是世外之人,却做出令他意外的事来。

红楼梦中奇女子——妙卿

终于到妙玉正式出场了,金陵十二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正传,妙玉也不例外,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华雪,就是妙玉的正传。这一回写的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带着刘姥姥在大观园里游览,走到栊翠庵,便在栊翠庵歇歇。妙玉捧出茶给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是老君眉”。这番对话,透露出妙玉身世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别人也许以前不知道妙玉,但贾母一定知道,也许以前贾家与妙玉家有过交往,在妙玉父母在的时候,并且知道妙玉家的待客习惯,用六安茶待客,这是贾母所不喜欢的,妙玉也知道贾母的习惯,双方都不用客气。贾母喝了半盏后,就给了刘姥姥,结果,因为这,妙玉就可以将名贵的成窑杯不要。将众人斟完茶后,就拉着宝钗,黛玉到她的耳房内,宝玉也悄悄跟去了。在这耳房里,妙玉用两样更高级的古玩给黛玉,宝钗盛茶,用自己常用绿玉斗给宝玉,用梅华雪给他们斟茶,这是更高级的水了。在妙玉眼里,连贾母也不能进她的房间只能在她的禅堂,斟茶用的水还不如黛玉,宝钗,宝玉的,在妙玉看来,万人不入她的眼,更别提权贵了。妙玉也自认为是畸零之人,这意味着她对政治,对权力,没有兴趣;对社会,对俗世,对名利,也都看破;她不合群,自愿在边缘生存,享受孤独。但因为她能与天,宇宙,自然达到和谐,她又觉得自己很有尊严,很有价值,不可轻亵,凛然莫犯。

妙玉与黛玉,许多相似之处,有句话叫做妙玉是出家的黛玉,黛玉是在家的妙玉。两人同是苏州人氏,出身于书香家族,一样都是自幼多病,黛玉三岁时有个癞头和尚化其出家,但父母不从,而妙玉买了许多替身没有什么用处,不得已自己入空门,妙玉的病才好,而黛玉的病恐怕都不见得好了。两人收的的徒弟都是薛家的,一个是刑岫胭,一个是香菱。与其说黛玉与妙玉是姐妹,还不如说黛玉与妙玉互为影子,有两人都很孤傲,妙玉比黛玉更是孤洁,不合时宜。黛玉的才华大家有目共睹的,黛玉才华在大观园是第一的,但不包括妙玉。妙玉也是很才华的人,但在书中很少写到,在前八十回中,只在第七十六回中凹晶联诗,黛玉与湘云联诗,联到寒塘度鹤影,冷月葬花魂这一句时,已然成为绝对了,这时妙玉来了,请他俩去了栊翠庵,并且用了十三韵将他们的联诗完美的了结了,仅此一处,已足以展现妙玉的才情。黛玉对她有“诗仙”之称。两人都对宝玉有着异样的感觉。黛玉毫无疑问是喜欢宝玉的,并且黛玉的爱情是委婉的旁敲侧击,反复试探,曾经为湘云,宝钗,向宝玉发脾气,吃醋,还惯用反语,绵里藏针,而宝玉一时不能深悟其意,直到林妹妹落泪才发觉大意。妙玉对宝玉的情意都隐藏在绿玉斗和成窑杯,乞红梅,遥扣芳辰三件事中。连贾母都只配在堂上用茶,而钗,黛,宝玉,却可以进入房中,自己前番常日用的绿玉斗可以斟给宝玉,刘姥姥用过成窑杯不妨可以砸掉,宝玉三言两语可以又送了出去,但面子上不能放下的。别人不敢来要的红梅花,宝玉来了可以大大方方每人都送一支。在宝玉芳辰时候,妙玉殷勤送来一张粉笺,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邀扣芳辰”既是槛外人怎么知道宝玉的生日,还寄上这么让人看来这么怪诞的粉笺。但是妙玉和黛玉所不同的是妙玉对宝玉可能还不是一种爱情关系,可能只是看得起宝玉,他与宝玉之间只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交流,黛玉对任何人都不放心,唯独妙玉和宝玉单独在一起可以,不单因为妙玉是修行之人,而且是因为黛玉了解他们。

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女性,曹雪芹会给她一个怎样的结局呢?八十回后的古本已散失了,因此对于妙玉的结局,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判词或是书中的其他线索可以看出,贾家衰亡后,妙玉的结局很悲惨,就是金玉质落入泥淖中了。根据脂砚斋的批语,也只能知道妙玉在贾家衰亡后,没有遵从师父嘱托留在京城,而是往南走,流亡至瓜津渡口,不知什么原因屈从枯骨。对妙玉的评价曾经有这样的话“过洁世同嫌”因为妙玉太高洁了,自然不为世人所容,更不会被权势所容,终于导致她悲惨下场。

妙玉是曹雪芹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塑造的一个悲剧的形象,代表的曹雪芹个人的不屈不挠和不妥协的精神。我们能从妙玉身上学到些什么呢,在第七十六回,已经很明确的讲了。在第七十六回,妙玉道:“如今收结,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捡怪,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二则也与题目无涉了”这句话表面上说,把黛玉和湘云的联诗了结了。其内在含义是,做人和作诗是一样的,到头来人应该保持自己本来面目,这是妙玉一生的追求。也是曹雪芹通过妙玉启发读者,人应该保持一个本真状态,不遮掩自己的性格,活在自己本来的性情里。

红楼梦中奇女子——妙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