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薛宝钗

红楼梦之薛宝钗

薛宝钗又称宝姑娘,宝丫头,与林黛玉同属金陵十二钗之首。宝钗这个形象是十二钗最复杂的一个形象,很难让人琢磨透。

第一,她有封建大家闺秀的一面。宝钗绝大部分展现都是这一面。与黛玉孤傲所不同,宝钗与每个人都交好,为人比较温和,贾府里很多人都喜欢她,包括那些下人。才学很高,在才学上不在黛玉之下。

第二,宝钗也有叛逆的一面。这个表现得不明显。在有一回,林黛玉说出了“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目谁家院。宝钗一听就知道这是牡丹亭的句子,在封建社会这是禁书。黛玉会看这很正常,宝钗这样大家闺秀也会看,说明宝钗内心也有叛逆一面。宝钗一直在压抑自己个性,在众人面展现大家闺秀一面。宝钗扑蝶这一段是,是宝钗少有个性的释放。描述了四月二十六这天,薛宝钗在滴翠亭附近赏春扑蝶的场景,表现了宝钗活泼、旷达的性格。原文:宝钗逶迤往潇湘馆来。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庚辰侧批:道尽二玉连日事。】;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甲戌(庚辰、蒙府)侧批:道尽黛玉每每小性,全不在宝钗身上。】。罢了,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甲戌(庚辰、蒙府)侧批:可是一味知书识礼女夫子行止?写宝钗无不相宜。】。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庚辰侧批:若玉兄在,必有许多张罗。】。宝钗也无心扑了【庚辰侧批:原是无可无不可。】,便欲回来。

红楼梦之薛宝钗

第三,宝钗还有心机的一面,在贾府可谓是八面玲珑,这也很多人喜欢黛玉而不喜欢宝钗的原因。宝钗开始进贾府为选秀女进宫,选秀女不成炮制出金玉良缘,想嫁给宝玉,所以一直以来宝钗和黛玉都是明争暗斗,黛玉一见到宝钗和宝玉在一起就生气。宝玉的丫鬟金钏儿投井而死,宝钗反而去劝王夫人,让人觉得宝钗没有同情心。站在宝钗的立场来说,宝钗的做法不算有什么问题,宝钗一家寄住在贾府,肯定站在贾府这一边,加上宝钗和金钏儿本身不熟,宝钗不会为金钏儿去得罪王夫人的。宝钗扑蝶也被人所诟病,宝钗在去潇湘馆路上赏春扑蝶,无意间听到小红屋里谈话,在小红发觉之时,装作在追赶黛玉,让小红以为黛玉在偷听。一方面说明了宝钗很机智,另一面让人觉得有意嫁祸于黛玉。宝钗为什么说黛玉呢,一是由于当时就在潇湘馆附近,说其他人不合适。二是,宝钗可能觉得黛玉在贾府无人敢得罪,黛玉有贾母宠着,宝玉爱着,王熙凤也帮着,虽然王夫人不喜欢黛玉,并不能把黛玉怎么样。

总的来说,我觉得,宝钗的性格是矛盾的,一方面她要受封建礼教的约束,处处展现大家闺秀一面,她要为薛府而活,薛姨妈老了,她哥哥薛蟠是个不靠谱的,天天惹是生非因此无论是选秀女还是金玉良缘都是为了薛府。另一方面,她又想保持自己本真,所以她对黛玉还是有姐妹之情。她也希望保持自己闺阁本来面目。

红楼梦之薛宝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