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如何避免成为一个俗不可耐的人?

“美学”,是一个离我们普通人很遥远的学科,我们既不是画家,也不是诗人,更不算是艺术家,似乎根本没有了解美学的必要。

《谈美》:如何避免成为一个俗不可耐的人?


但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朱光潜先生会告诉你,很有必要,懂得美学,能让你不至于沦落成一个俗不可耐的人。


什么是俗?在朱光潜先生眼中,一辈子为名利上下求索,困于现世的利害关系无法自拔,将名利放在第一位,一门心思钻研计谋终至心灵枯竭,就是俗。


这样说来,如今似乎无人可免俗,为了生存适度的追名逐利无可厚非,可一个俗不可耐的人将彻底沦为物欲的奴隶,难以感受生活真正的乐趣。

《谈美》:如何避免成为一个俗不可耐的人?


朱光潜先生的著作《谈美》,是一本美学入门级教科书,让我们学着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


我将用几天时间,为你解读这本书籍,先来了解第一部分,美的价值以及美如何产生。

对美的追求,体现人类生命的独特价值


人天生有真善美三种追求,这三种追求分别对应着三种处事态度,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谈美》:如何避免成为一个俗不可耐的人?


每个人都有一份所居住城市的心灵地图,上班族用加油站、饭店、公司这类地址定义城市地图,将城市工具化、意义化,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它源自于人的生存需要,人类观察环境,给人和物赋予意义,划分利害关系,以此维持生活。


建筑师用数据和设计图定义城市地图,解剖城市整体布局,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和条理,将城市客观化、理论化,这就是科学的态度,它源自于好奇心和思考本能,人类探寻世界,在混乱中找寻永恒不变的真理和规则。


画家用直觉观看城市的形相,他将城市当作一幅画细细赏玩,看到了街道、自然、行人,他不思考,也不在乎这座城市的实用性,这就是美感的态度,它源自于人对美的渴求以及审美能力,人脱离环境的影响,在心灵层面获得生命自由。


对真和善的追求依赖外界环境,人只能顺应环境,人的一切活动属于“有所为而为”,唯有对美的追求依赖于人的精神,人成为自我心灵的主宰,人的一切活动属于“无所为而为”。因此,对美的追求,才能体现人类生命的独特价值。


无数的财富或轰轰烈烈的人物,都逐渐消失在历史尘埃之中,再伟大的人也只剩下一个简单的名字,或一个模糊不清的故事。

唯有人类创造的美的产物--艺术作品,寄托着人类精神文明,穿过岁月依然光彩夺目,比如中国的《诗经》、古希腊的《荷马史诗》。

适当的距离产生美

《谈美》:如何避免成为一个俗不可耐的人?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激起很多人旅游的意愿,但我们能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某人口中的诗和远方,往往就是另一个人感到厌倦,拼命想逃离的地方,人常常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艳他人的境遇。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心理,还是在于我们拿实用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被我们贴上工具或障碍物的标签,引发自身的欲念或嫌恶。

所处环境被切割成一个个引发压力或其他情绪的场景,这个工具化的环境给人带来的,全是压抑、痛苦、竞争。


而一个陌生环境不存在利益纠纷、爱恨情仇,人和这个城市是有距离的,所以人用直觉观看城市的轮廓、颜色、线纹,感受到城市本身的美。


这让我们知道一点,从实用的世界跳脱出来,以“无为而为”的精神欣赏事物本身的形相,就能产生美的感觉,即距离产生美。

《谈美》:如何避免成为一个俗不可耐的人?


袁子才曾经刻下一个方印,“钱塘苏小是乡亲”,钱塘苏小是南朝妓女,同时期的人谁会愿意和她攀亲戚关系。

可是袁子才能跳脱出当时的信仰和利害关系,只关注苏小本身的行为,将其当作一个单纯的意象来欣赏。


如今这段历史已成美谈,无人不叹服袁子才的美学态度,他知道要与实用世界保持距离,否则难以感知事物本质,但需要注意的是,距离要是太远,会使人无法欣赏事物。

《谈美》:如何避免成为一个俗不可耐的人?


王渝洋《秋柳诗》中有这么一句,“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秋柳诗》是悼亡明朝的诗作,“南雁”指国亡后的故旧大臣,“西乌”指有意降清的人。

可要是不知道诗背后的历史,就只能将此诗当作寻常写景诗,无法体会诗中真义,无法真正欣赏它。


适当的距离产生美,艺术源于生活,建立在现实世界,本是为了弥补人生缺憾,艺术又高于生活,必须经过作者主观情感加工创造。


曹操带八十万兵马下江东,他的是非成败与我们而言,早已没有意义,但他在途中写下的《短歌行》却让我们倍感亲切,使我们心领神会他的精神气魄。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一片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

《谈美》:如何避免成为一个俗不可耐的人?


当我们低头走路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仰望星光,试着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做一个努力生活,却能读得懂阳春白雪的人。


概念一、直觉:脱净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

概念二、形相: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志

概念三、美:事物呈现形相于直觉的特质

概念四、意象: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