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可以用戰友屍體當掩體嗎?

笑料燉包袱


悟空問答,有問有答,且聽大獅來答題。

題主問:戰爭中,可以用戰友屍體當掩體嗎?

事實上是可以的,這並非筆者一家之言,有不少參加過二戰或者越戰的老兵都曾在自己的自傳作品中描述過這樣的畫面:活著的士兵在情急或者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會將同袍的屍體或者敵軍的屍體作為掩護物,繼續作戰。

記得前些年看過一部紀錄片,名字一時想不起來,其中一名參加過武漢會戰的國軍老兵在面對採訪時,他說當時自己是機槍手,跟副手躲在一處掩體內,日軍一批批的往上衝,有的日軍甚至衝到幾米的地方才被射殺,最後屍體摞成一個小丘,用機槍朝著這個用屍體摞起來的小丘掃射,十幾秒中就能打碎。他與副手衝出掩體時,就是藉助戰友的屍體和敵軍的屍體作為“臨時掩體”來掩護自己轉移。但這種“臨時掩體”起不到太大作用,若是敵人用機槍掃射,瞬間就能打穿。

另外筆者還曾在日本NHK拍攝第一部紀錄片中,也曾聽熒幕上的日軍老兵講述過這樣的經歷,其中一名日軍老兵在偽滿洲國服役,成為日本關東軍一員,後來調任到東南亞戰場,跟西方人作戰。

儘管士兵們都不願意放棄戰友的屍體,但是沒有辦法,敵軍的火力實在太強大,若是貿然搶回屍體,則會留下更多的屍體。不得已的情況下,戰友的屍體跟沙包堆在一起,作為掩體使用。有時候還將相對完整的屍體作為誘敵的“假人”。

另外一名老兵則在日本投降後,被蘇聯紅軍運到西伯利亞幹苦工。他說很多同宿舍的戰友因病或寒冷死掉後,就被堆在宿舍外面,摞成一座矮牆。這些屍體是有用處的,那就是當做“柴火”燒掉,用來取暖。他每天跟另一名士兵負責去搬運“柴火”,然後將他們丟入爐子中。起初感到非常痛苦,畢竟那是手足的兄弟,後來習慣了,就真的把他們當成了無血無肉的“柴火”,絲毫沒有痛苦的感覺。

也就是說,士兵儘管強調同胞情,手足情,但是在很多時候,這種情誼並不牢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