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是東北王,那麼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又是哪些軍閥?

話說,看過影視劇《少帥》的朋友們,一定對“東北王”這個名號記憶猶新,沒錯,他就是少帥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小時候的乳名叫做“老疙瘩”,他比較喜歡別人稱呼他“張大帥”。

話歸正題,在民國軍閥亂戰時期,“東北王”是被我們熟知的張作霖,那麼,“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又會是誰呢?

老話說得好,亂世出英雄,在那個世道混亂,戰火紛爭不斷的軍閥割據的年代,只有自己的手裡有槍桿子的人,腰板兒才會硬,也正是如此,那時的人們就喜歡將一些勢力較大的軍閥稱之為“某某王”。


張作霖是東北王,那麼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又是哪些軍閥?


尤其是那些“王”,手握槍桿子,割據一方,擁兵數萬甚至是數十萬,如果放在古代,那真是實至名歸的土霸王。

“東北王”大家耳熟能詳,都知道是咱們平時喜歡爆粗口的張作霖張大帥,但是,至於“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這些王,卻很少會有朋友們知道了。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這些“軍閥王”。


張作霖是東北王,那麼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又是哪些軍閥?


“西北王”,在那個年代指的就是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在1921年的7月,馮玉祥將軍率領所部強勢進入陝西,時任陝西督軍的閻相文,對此無法應付,遂自殺(據說是吞服鴉片自殺的),就這樣,馮玉祥將軍就接任了陝西督軍一職。

有了根基,馮玉祥將軍就在陝西地區不斷髮展自己的勢力,苦心經營,招兵買馬,地盤不斷擴大,實力也不斷增強,隨後就有了“西北王”的名號,馮玉祥所部也因此得名“西北軍”。

馮玉祥將軍這個人相對比較自律,他並不像一些有錢有勢的人那樣吃喝嫖賭樣樣精通,更不沾食鴉片,也不像其他軍閥那樣,姨太太娶了一房又一房。馮玉祥將軍也只是在自己的原配夫人病逝後,續絃了一位名為李德全的女教師為伴侶。


張作霖是東北王,那麼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又是哪些軍閥?


“西南王”,指的就是唐繼堯,可以說唐繼堯的勢力是“四大軍閥”中最弱的存在。

唐繼堯這個人很有野心,一心想要將整個西南地區納入囊中,可是唐繼堯空懷一腔抱負,卻沒有實力和運氣來實現自己的抱負,儘管這些年他一直沒有閒著。

可到頭來,“滇系”依然沒能走出雲南。不幸的事,在上世紀的20年代,唐繼堯手下反水,可見,唐繼堯這個一把手幹得實在是太不得人心了。


張作霖是東北王,那麼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又是哪些軍閥?


“東南王”,對民國史比較熟悉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這個“王”就是孫傳芳。

要說孫傳芳的這個“東南王”的名頭,其實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作為北洋當局(末期)的三大軍閥之一,孫傳芳與吳佩孚同出身於“直系”。

孫傳芳的家底子以及勢力範圍,主要是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福建、江西、江蘇、浙江、安徽這五個省,孫傳芳的勢力可以說是在直係軍閥中最強的一脈,據史料記載,孫傳芳的綜合實力超過其上司吳佩孚很多。

在北伐戰爭期間,北伐軍最先面對的阻力就是孫傳芳所部,北伐軍和孫傳芳的部隊的交戰,可以說是整個北伐戰爭時期打得最艱難,戰鬥也是最為慘烈的。


張作霖是東北王,那麼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又是哪些軍閥?


當然,除了上面的民國“四大王”,還有其他王,例如,“雲南王”這個“王”指的就是龍雲。

還有“四川王”,指的則是劉湘,劉湘在四川的根基很穩,很多對其位置眼紅的人使出了渾身解數想要將其搬到,最終都被劉湘解決,可以說劉湘的“四川王”的位置是非常穩固。

當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四川王”劉湘率川軍350萬出川抗日,打著“敵軍不退,誓不歸川”的旗號,不遺餘力地投入到了全民族抗日的隊伍中,可惜的是,後來劉湘將軍病逝在了漢口。“雲南王”龍雲當時也響應了全民族抗日號召,也加入了抗日的隊伍,在抗日戰爭結束後,龍雲解甲歸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張作霖是東北王,那麼西北王、西南王、東南王,又是哪些軍閥?


本文參考資料:《中國抗日戰爭全紀錄1931-1945》,《民國通史》,《北方軍閥》,《百度百科相關詞條——北洋軍閥,北伐戰爭,張作霖,馮玉祥,唐繼堯,孫傳芳,劉湘,龍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