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與清朝的大決戰,洪承疇的13萬軍隊,為何全軍覆沒?

範柯左


松錦之戰直接導致後來的甲申國變,明朝滅亡,而這一戰,明軍唯一的機動部隊基本報銷,那麼,這一戰,明軍是如何輸掉的呢?

指揮這一戰的是薊遼總督洪承疇,首先,在松錦之戰爆發之初,洪承疇制定的作戰指導方針並不是“以守為戰”,而是且戰且守即“守而兼戰”的方針,崇禎十三年(1640)四月,當崇禎得知清兵在義州築城屯田、圖謀錦州的消息,命令勞動督撫鎮臣:“密等方略,自行回奏”時,洪承疇密陳方略時即明確指出:“今日籌遼非徒言守,必守而兼戰,然後可以成其守;而戰又非浪戰,必正而出之奇,然後可以成其戰。”

話說得再清楚不過,他的作戰方針既不是一味死守的消極防禦,也不是一味激戰的冒險進攻,而是“守而兼戰”,一邊防守,一邊進攻,穩紮穩打,逐步推進。當時,兵部將他的這個方針概括為“戰守雙籌,內外兼顧”,應該說是準確的。

洪承疇的這個作戰指導方針,是充分吸取以往明清交戰的經驗教訓,根據敵我雙方的各種因素而制定的。薩爾滸之戰,楊鎬對後金軍隊的作戰能力估計不足,不聽杜松、劉綎“敵未可輕”的勸告,輕舉妄動,四路進兵,結果導致全軍覆沒。

後來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的戰守無資、形勢險峻的情況下,採取以守為主、相機進攻、穩紮穩打、逐步推進的作戰指導方針,都曾有效地遏制了清兵的攻勢,只是由於朝廷的腐敗,黨爭的阻撓破壞,才沒有堅持下去。

皇太極在征服朝鮮後,掠奪了大批人口、牲畜和金銀財物,大大充實了自己的力量,於是開始準備奪取遼西地區,以確保其多遼東的統治,併為入中原打開通道。皇太極鑑於滿族騎兵擅長野戰、不善攻城,過去強攻寧、錦兩場的失敗教訓,於是在義州築城屯墾,對錦州採取圍而不攻、長期圍困的“持久之策”,力圖迫使明軍“耕種自廢,難以圖存”,撤錦州之守而回寧遠,再撤寧遠之守而回山海關。

為了解錦州之圍,明廷把所有能夠調動的約莫14萬左右的軍隊,由洪承疇指揮援遼。洪承疇的作戰指導方針,即前文所言那樣,穩紮穩打,擋住清兵咄咄逼人的攻勢,逐步扭轉明軍的被動態勢。

清軍先是連續攻破錦州城東五里臺、城北晾馬臺燈幾個明軍哨所,又攻克錦州城西九臺與小淩河西岸等11個明軍哨所,加緊對錦州的圍困。七月,洪承疇為解錦州之圍,率東協總兵曹變蛟、援剿總兵左光先、山海關總兵馬科,與吳三桂、劉肇基合擊清兵於杏山城北的黃土臺,獲勝後進至松山,再次擊敗清兵。

此次進兵“凡三戰,松山、杏山皆捷”。清兵的大部隊於是退屯義州,不再出戰。洪承疇乘機親至杏山,督令明軍將士將由天津海運至老西各倉的米豆搶運到塔山、杏山、松山和錦州。

到九月初六日,運至錦州的糧餉已足可支持到次年三月,松山的糧餉可支持到次年二月,杏山、塔山的糧餉也“所積頗多”。此後,考慮嚴冬將臨,前方戰事較少,洪承疇才命馬科、吳三桂、劉肇基率所統兵馬入關休整,以利來年再戰;同時令吳三桂、劉肇基率所統之兵往來松、杏之間,佯示進兵。

皇太極對圍攻錦州的失敗大為惱火,撤換了圍錦州的統帥多爾袞,將其由親王降級至郡王,派濟爾哈朗代替,濟爾哈朗按照張存仁的建議,在明軍炮火的射程外紮營,將錦州嚴密包圍起來,並策反城裡的兩營蒙古軍,奪佔錦州外城。

洪承疇見錦州危急,於四月下旬率大同總兵王樸、宣府總兵楊國柱、中協總兵白廣恩、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及馬科、曹變蛟、吳三桂齊集寧遠,而後向松山進兵,在東西石門與清兵展開一場激戰。祖大壽聽到炮聲,知道援軍已到,也率兵出城,對清兵形成夾擊之勢,此戰使得清兵向北退卻。明軍獲勝後遂在松山西北立營,到了六月,濟爾哈朗嚮明軍再次發動進攻,卻被明軍反而奪取了乳峰山頂正紅旗、鑲紅旗、鑲藍旗的清兵營地,擊斃清將梅勒章京翁阿岱等人。

戰爭到了這裡,實際上只要明軍堅持下去,大概清軍在無法實現戰略意圖,且國力有限的情況下,自然會退兵,明軍有極大可能贏得錦州保衛戰的勝利。

然而,這個時候,暫時陷入低谷的西北農民起義軍又重新活躍起來,當月,張獻忠、羅汝才捲土重來,攻佔湖廣的谷城和房縣,於七月間擊敗來鎮壓的官軍,崇禎為此直接斬了主持撫局的總理軍務熊文燦,派楊嗣昌接手。

而張獻忠西入四川,以走致敵,再於崇禎十四年正月率部東下,進入湖廣,於二月間攻克襄陽,誅殺襄王,迫使楊嗣昌自殺而亡。然後率部轉攻河南,李自成也與崇禎十三年6、7月間進入河南。

面對這種形勢,兵部尚書陳新甲坐立不安,他深知崇禎一向急於求成,又性多猜疑,臣僚有功即予旌賞,稍微有失誤便嚴加懲處。如果遼西的戰事不能儘快結束,明軍無法騰出手來,集中全力鎮壓農民起義,起義的烈火越燒越旺,自己作為兵部尚書便難辭其咎,後果將不堪設想。

因此,五月間,當崇禎找詢錦州解圍之策時,他提出分兵四道進攻夾擊的方案,希望能速戰速決。洪承疇堅決表示反對,崇禎本來也支持洪承疇,但是,陳新甲仍堅持己見,而七月時,清兵因糧餉不足,揚言入攻三協以虛張聲勢。京師的明朝君臣最怕清兵從三協趁虛而入,威脅北京,於是陳新甲又以此為藉口,寫信威脅洪承疇,大意就是,你打仗打了一年多,耗費的錢糧有十多萬而錦州之圍也沒有解除,這時候清軍犯三協,你到底是要去堵住清軍犯三協,還是繼續遼西解錦州之圍?反正無論選擇哪種結果,你又有什麼臉面面對滿朝文武,面對聖上?

與此同時。陳新甲還向崇禎反覆密陳速戰速決與守而兼戰的利弊,並推薦前綏德知縣馬紹愉為兵部職方司主事,出關贊畫軍務。崇禎遂密敕洪承疇刻期進兵,兵部還撥給步騎兵13萬,超過原議10萬之數,洪承疇只得將軍餉留在寧遠、杏山與塔山西北的筆架山,自率6萬大軍先行,餘軍繼後,至松山集結,這就埋下了日後慘敗的禍根。

明軍主力挺近松山,此時清軍統帥為多爾袞,雙方連續幾日作戰,互有勝負,但戰事焦灼,一時半會分不出勝負,於是多爾袞向瀋陽要求,改變原先以半數兵力出戰,半數兵力在家休整的做法,全軍出戰。

皇太極急得“憂憤嘔血”,只得按其要求,傾國出動,使得參戰總兵力在總數上超過了明軍,並代病親往松山督戰。皇太極一到松山,就抓住明軍缺糧而又不擅野戰的致命弱點,採取圍點打援的戰術,將主力推進到塔山、杏山之間,不僅奪去明軍留在筆架山的糧草,還下令掘壕設障,切斷明軍與後方的一切聯繫和糧餉供應。

明軍因為缺糧,洪承疇打算拼死一戰,然而諸將主張回寧遠,軍心頓時渙散,洪承疇只好令曹變蛟、王廷臣兩鎮兵馬堅守松山,其餘六總兵分左右兩路突圍。此前吃過敗仗的王樸,率先逃跑,吳三桂、唐通、馬科、白廣思、李輔明也率兵沿海而逃,結果遭到清兵截殺,傷亡慘重。

松山主力也決定要突圍,然而三分之二兵力決圍衝陣,後又遭到清兵阻擊,移屯海岸又盡沒於潮水,僅剩下200餘人脫險生還,眼看突圍無望,洪承疇派人東走小淩河,繞道漠南蒙古,向朝廷求援兵。

松山上的1萬多守軍苦苦堅持了八個月,始終不見援軍道理啊,於是,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副將夏成德叛變降清,引清兵入城,遼東巡撫丘民仰與總兵曹變蛟、王廷臣等被殺,洪承疇被押解瀋陽後降清,四月,清兵又攻破塔山,迫降杏山,歷時兩年的松錦戰役宣告結束。


江畔初見月


明清最後一次對決就是松錦大戰了。這場大戰是在松山到錦州之間、四十餘里的範圍內進行的,明清雙方各自集結了十幾萬的軍隊,廝殺了兩年多時間,最終以明軍慘敗收場。


成也崇禎;敗也崇禎!剛剛招安了張獻忠,打跑了李自成,明朝自我感覺內憂已解,到了外患當除的時候了!於是,一口氣調了八個總兵的部隊,約十三萬餘人,在洪承疇的統領下準備與清軍對決!不過,皇太極這個人也不是個傻子,他親率七萬滿洲八旗軍、兩萬曾經投降的明軍和三萬蒙古軍,共約十二萬人也迎面撲來。



當時,洪承疇的戰略意圖很明顯,就是利用塔山和杏山便利的後勤保障,用打持久戰的方法拖垮、拖死沒有後勤保障的清軍。如果按照洪承疇這個想法打下去,估計明朝還能殘喘幾十年也說不定。然而,偏偏這個時候,國內狼煙又起,局勢已經不是崇禎能左右的了,他除了速戰找死之外,也不會有更好的辦法了!

打仗打的是經濟,可這個時候的明朝,連前線參加決戰的軍隊明天是否還會有飯吃都不敢保證。恰恰又屋漏偏逢連夜雨,原本已經被招安的張獻忠又反了,就連那個曾被洪承疇打得半死不活的李自成,也趁機重出江湖,倆人都趁著洪承疇帶著主力去與清軍作戰之際,紛紛跳出來趁火打劫。

無可奈何花落去!窮皇帝崇禎不得不下令提前開打了!於是,東亞古代歷史上,最大的炮兵對決開始了。很快,明軍彈藥打光了,隨後筆架山失守,糧草補給線徹底斷了。此時,對於洪承疇來說,他所剩下的事情也就只有“跑”這一個字了!
洪承疇命令明軍主力分成三路開跑。結果,左路全軍覆沒,右路跑出一點點兒,中路的洪承疇跑進了人家的圈裡,一年後降了!至此,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精銳損失殆盡,只剩下三萬殘部跟隨吳三桂退守孤城寧遠。


歷史兵說


明金在遼東的三十年戰爭包括後來統一中國的過程裡,松錦戰役的含金量是最高的,不管是軍隊素質、動員力度、指揮能力,雙方都是最強大的那一批。在松錦戰役,洪承疇專門使用2年時間,重新編組和訓練部隊,生產武器裝備。

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擊敗敵人。因此,在松錦前期是自薩爾滸以來,明清大規模正面決戰時明軍最有優勢的一次,洪部以松山為支點與錦州遙相呼應,一有機會就主動出擊襲擾清軍。

一度讓多爾袞有點頂不住了,洪承疇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戰術是對路子的,但是,洪承疇用兵一年多了,耗費餉銀數十萬,而錦州之圍至今未解,內地又受困。這讓明廷不斷髮催促洪承疇儘快進行決戰。

結果就是給皇太極機會,皇太極最善於圍城打援,這次是包圍錦州,要在野戰當中圍殲明朝援軍洪承疇。關鍵時刻,明軍互相猜忌,互相不信任,最終在出擊以後大崩潰。在洪承疇下面,吳三桂,王廷臣都是關寧軍很有戰鬥力。

曹變蛟部隊是陝西西兵嫡系部隊,也非常精銳,但是,唐通的密雲兵,至於王樸手下的大同兵及楊國柱原有的宣府兵戰鬥意志較為薄弱。但是,雙方本身一開戰戰鬥非常激烈,也讓清軍陣亡一名老牌都統,一名護軍統領,一名高品文官大學士,5名參領(署參領),7名佐領,戰後共追贈輕車都尉7個,男爵2個,伯爵1個。

最後,皇太極親自指揮戰鬥,奪取了明朝糧倉才解決戰鬥。但是,其實,就是洪承疇不出擊,明軍也要戰敗的。因為,清軍發現,明軍糧倉裡都是,“清人令我人取海倉米十石,皆為陳腐,不可食矣”。明朝儲備的這些糧食都是腐敗壞米,根本不能吃。就是堅守,也會崩潰,因為根本沒有吃的東西。怎麼打都是輸!


深度軍事


在滿清崛起明朝衰亡之際,有一位人物就某種程度而言加速了改朝換代的歷史進程,他就是頗具歷史爭議的洪承疇。



(一)初入官場,為明效命

洪承疇是泉州府南安縣人,從小家境貧寒沒錢讀書,但是他人非常聰明好學,有一次賣豆腐乾的時候幫助一些學生解決了先生留的作業,非常老套的橋段,私塾先生看他是可塑之才就給他免了學費,收入麾下,洪承疇也非常爭氣,萬曆四十三年的時候考中舉人,第二年中了進士,從此步入官場,但因為沒有背景後臺,坐了十二年的冷板凳,直到天啟七年調任陝西布政使司右參政才有所改觀,而這一切得益於突如其來的農民起義,整個陝西饑荒嚴重,洪承疇管轄的過程中受到了崇禎的賞識,隨後開啟了他的軍事生涯,對洪承疇來說能夠被看重是他最幸運的事,所以他拼死為大明效力,生擒高迎祥,幾乎剿滅了當時的義軍。



(二)松山一戰,全軍覆沒

崇禎十二年,洪承疇擔任兵部尚書,此時他面對的不再是農民起義軍,而是彪悍的女真後金勢力,明清雙方都預感到有一場決定性的戰役,這場戰爭決定了生死,所以洪承疇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擔憂。十三年,松錦之戰爆發,松山之戰成為重中之重,當時洪承疇計劃與清軍速戰速決,但始終無法衝破防線,和土生土長的清軍比,明軍明顯不適應氣候,如果打消耗戰,自然無法佔據上風。

為了早日結束戰鬥,皇太極不顧病體安危,親自到松山指揮作戰,不得不說皇太極善於審時度勢,並且軍事才能卓越,他觀察完戰局後,在感嘆洪承疇能力的同時也瞧出了破綻,明軍十三萬大軍都集中在了松山和乳峰山之間,反而忽略了和周圍塔山和杏山之間的聯繫,這樣一旦切斷前後聯繫,明軍將孤立無援,皇太極的這種打發無異於釜底抽薪,明軍屯的軍糧只夠三天食用,此時的洪承疇還認為只要同心協力就能夠堅持到底,沒成想軍心早已經渙散,很多人有了逃離的想法,在這個時候皇太極設計埋伏,最終消滅了十三萬明軍,僅剩洪承疇殊死抵抗,最終兵敗被俘,也就是在這場戰爭後,明軍再也無法和清軍抗衡。



(三)千古貳臣,任人評說

洪承疇被俘後原本抱著必死的決心,但滿清的不斷勸降最終讓他動搖,皇太極將他視為“引路者”,但是對於他自己來說卻有一個過渡的過程,畢竟從漢人轉向滿清需要一定的時間,之後在洪承疇的建議下,多爾袞先後拿下了山海關,打敗李自成,甚至一路進軍北京,在佔領北京後以洪承疇為代表為了籠絡人心,專門在帝王廟祭奠崇禎帝,這一舉動讓漢人放鬆警惕,但是同時也加速了清軍入主中原的步伐。

至於貳臣是滿清對降清漢人的稱呼,後來還專門將那些對清朝有功的臣子全部放入《貳臣傳》,其實從這個名字也能看出來有一定的貶義,對於洪承疇來說,漢人譴責他,覺得他是叛徒,滿人雖勸降他,但也並沒有完全信任他,所以人們對他的評價也在不斷的刷新,但是不管怎麼樣,洪承疇一生的價值是值得肯定的,不管效忠明朝還是服務於清朝,他的才能都是讓人無法否定的,所以作為後人要客觀看待,冷靜評價。



總得來說,生前沒有好名聲的洪承疇,死後獲得一定程度的肯定應該也能安心了,但那些民族情懷價值觀念的東西卻依然是不可轉移的存在。


小喇叭的歷史觀


主要是因為明軍的後路和糧道被清軍抄了。


松錦之戰的起因是清軍圍攻錦州。崇禎皇帝聽說錦州城岌岌可危,為了確保關寧錦防線的整體性,以及錦州失守後,可以導致的整個關外防線大崩盤。就派遣了薊遼總督洪承疇率五萬精銳北上救援。

崇禎十四年(1641年)三月,洪承疇率部從北京出發前往錦州。

五月,洪承疇抵達寧遠。此時,明軍離錦州城不到百里。

洪承疇對前線情況做了初步瞭解後認為,此時還不是決戰的最佳時機。他不敢冒進,便在寧遠向朝廷表奏,希望暫緩救援錦州。

然而兵部尚書陳新甲以兵多餉艱為由,主張速戰速決,催促洪承疇進軍,崇禎皇帝一開始贊同洪承疇的想法,但在陳新甲的反覆洗腦下,又臨時改變了主意。遂發詔,令洪承疇進軍。

無奈之下,洪承疇只得指揮部隊北上,尋找清軍決戰。

可是由於清軍早已有準備,明軍第一戰就中了埋伏——在松山城北部的山崗中,被滿洲鑲藍旗斬殺、俘虜了約四千多人。


在松山吃了大虧後,洪承疇發現清軍這次來者不善。目的肯定不單是為了拿下錦州,而是希望利用圍點打援戰術,一舉殲滅關寧錦防線內的所有明軍。所以洪承疇立即調整戰略,不再冒進,而是持重緩行。

不久後,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宣化總兵楊國柱等人率精銳陸續到齊,此時雲集在寧遠的明軍兵力總計13萬,馬4萬。

兵馬集聚後,催促進軍的詔令又來了。理由跟先前的一樣,也是兵多餉艱,十幾萬大軍消耗的給養壓得朝廷喘不過氣來。

為了催促洪承疇趕快出兵,崇禎皇帝還特意派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麒前去督戰。

洪承疇不敢違抗聖意,於是便只得把駐紮在寧遠城的全部主力開赴前線,同清軍決戰。

七月,明軍主力抵達松山西北山崗和清軍發生激戰。此戰清朝死傷慘重,幾乎要被明軍打崩潰。(此戰證明只要指揮得當,糧餉充足,明軍一樣敢跟八旗兵打野戰,而且還能打得好)



清軍那邊,皇太極聽說明軍兵峰正盛,擔心前線生變,就決定親征。當時,諸王、貝勒和大臣覺得當前形勢太過危險,勸皇太極不要魯莽衝動,然而皇太極對清軍戰鬥力自信十足。他對諸將說:只要我去,打敗明軍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但恐彼聞朕至,潛師遁耳。若不去,朕破之如摧枯拉朽也。——《清史稿·本紀第三·太宗二》

八月,皇太極抵達前線。當他看到洪承疇在松山以北,乳峰山以西的兩山間列七營,環以長壕,並派騎兵分屯於松山東、西、北三方,以松山為基地步步緊逼後,對旁人感嘆說:“人們都說洪承疇善於用兵,看來果然是這樣的,我們不能大意啊”。

不過,皇太極畢竟是名將,他在仔細研究明軍防線後發現:洪承疇把重兵全部集結在了第一線,明軍的後方空虛,可以包抄。

想到就做。很快,皇太極便命令多爾袞包抄至明軍主力後面,在女兒河至渤海邊,挖了三道大壕溝。


清軍挖的這種壕溝,深八尺(2.5米),寬一仗二尺(將近四米),人馬都不能過。人要是掉下去,就爬不上來了。

洪承疇聽說清軍挖溝,而且清軍還沿壕溝紮營列陣,遂即統兵進攻。可激戰一日,明軍未能突破清軍的壕溝防線。

又過了一天,清軍突襲明軍設在筆架山的糧草基地。消息傳到明軍大營,後路被抄,糧草也被搶走,明軍的人心很快就散了。戰場形勢從先前的兩軍旗鼓相當,突然變成了明軍單方面的軍心大亂。

此時,洪承疇猶豫了。他害怕全軍覆沒,便下了一個突圍命令,決定回寧遠補給。

然而,就在明軍撤退的節骨眼上,卻出了個么蛾子。

什麼么蛾子呢?就在明軍決定撤退當晚,大同總兵王樸率先領兵跑了。別的總兵聽說王樸跑了,一時間陣腳大亂,便各自撤退。

吳三桂跟在王樸後面,逃往杏山城。

馬科、唐通、白廣恩、李輔明先是往杏山方向逃跑,然後又往塔山跑,結果被早已設伏的清軍逮了個正著,一通大屠殺。



王樸和吳三桂在杏山整頓潰兵後,繼續逃往寧遠,至半路也被清軍逮到,損失慘重,僅帶殘兵敗卒回到寧遠。

清軍見突圍明軍逃遠了,追不上了,就退回松山包圍圈,繼續圍困沒突圍出去的曹變蛟和王廷臣兩部。

當時曹、王兩部合計萬餘名殘兵,固守在松山城內,在洪承疇的指揮下,固守待援。可是明軍主力已被殲滅大半,此時明廷以無精銳之兵增援松山。

所以在十二月,阿濟格在寧遠擊敗明軍增援松山的範志完部後,清軍拿下錦州和松山已成定局。洪承疇敗局已定。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被圍了六個月之久的松山明軍瀕臨崩潰。松山城副將夏承德不想給大明朝殉葬,就派他弟弟和清軍約降,以其子夏舒作為人質,半夜放下雲梯放清軍入城。

於是,松山城就這麼被清軍攻克了。城內的總兵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兵敗被殺,洪承疇和祖大樂兵敗被俘至瀋陽。(不殺祖大樂是因為要用他勸降錦州主將祖大壽)

三月八日,錦州守將祖大壽無法再堅持,遂率部獻城歸降,清軍佔領錦州。

四月二十二日,清軍攻打杏山城。杏山守將呂品奇率部不戰而降(先前突圍出來的明軍殘餘部隊)。清軍佔領杏山。

至此,松錦大戰結束,清軍以死傷大約一萬人的代價,消滅了大約六萬明軍。明朝在山海關外,僅剩寧遠一座城池,九邊精銳幾乎損失殆盡。


總的來說,明軍在松錦大戰的失敗,可以歸納為三點原因。

第一,崇禎皇帝盲目催戰,導致洪承疇只能輕進頓師,非常被動。不過崇禎皇帝確實也有難處。畢竟當時河南大旱,李自成、張獻忠在中原兵勢極旺。崇禎也確實拿不出銀子供洪承疇穩紮穩打。

第二,洪承疇指揮失誤。洪承疇雖然精通兵家權謀,但松錦大戰指揮的確實有問題。在整個戰爭過程中,洪承疇都極為的猶豫,信心不夠強。

第三,部分將官畏死。明軍在松山被清軍包圍時,其實兵員和裝備都好於清軍,當時如果能整體撤回去,仍然有反攻的機會,不至於像後來那樣元氣大傷。然而王樸為了自己活命,竟然動搖了全軍士氣,導致一發不可收拾,明軍再也無力與清軍一戰。(王樸後來被處死)

另外由於松錦大戰失利,崇禎徹底放棄了兩線作戰的想法。他暗中採納了先前催促洪承疇速戰速決的兵部尚書陳新甲的建議,派人與皇太極議和。結果後來事情被無意間洩露消息,輿論大譁,崇禎為了甩鍋,就把陳新甲當作替罪羊殺了。


Mer86


明清換代前的最後一次決戰——松錦大戰,雙方都投入了絕對的主力,滿蒙八旗悉數到齊,外加上剛剛投誠的孔有德的火炮部隊,11萬清軍傾巢而出,儼然已經有了叫板大明朝的實力。而明朝這邊,痛苦於多次清軍入塞劫掠,此次更是錦州被圍,崇禎皇帝調集明朝北方最強兵團,由剛剛打的李自成落花流水的洪承疇掛帥,統領曹變蛟、吳三桂等八總兵、十三萬人馬,“刻期出關”。雙方都有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一場大戰不可避免。



此次大戰,明清雙方投入兵力旗鼓相當,就戰鬥力來說,顯然清軍更勝一籌,加上騎兵部隊的機動性,將對明軍側後方造成威脅。明軍賴以生存的火力優勢,被對面的孔有德部抵消大半,但精兵強將全都是與關內農民軍打出來的,實力不容小覷。若雙方都指揮得當,都有獲勝的可能。



然後結果確實,“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竟莫能續御,而廟社以墟矣”,明軍大敗,損失慘重,主帥洪承疇被生擒(後降敵),數位總兵陣亡。最重要的是,明朝在遼東的防禦體系基本瓦解,滅亡進入倒計時。

明軍之所以出現這樣慘敗,原因大概有以下兩點:

一是清軍有備而來,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佔據了戰爭的主動性。

崇禎十三年(1640年),皇太極派濟爾哈朗、多鐸在義州屯兵,作為戰爭的前進基地。義州位於廣寧與錦州之間,比鄰大淩河,地勢開闊,適宜開墾。明軍也曾將大、小淩河堡壘作為復遼的前哨站,但均被清軍破壞。



守在錦州的是祖大壽,儘管他也出兵試圖阻止清軍築城,但清軍早有防備,於是他便眼睜睜看著清軍步步推進,直至將錦州圍得水洩不通,方才急忙向朝廷求援。

值得注意的是,清軍此前四次深入關內大肆劫掠,所獲頗豐,但明軍並沒有遭受毀滅性打擊,但這回清軍手握孔有德的火炮部隊,明明可以一鼓作氣拿下錦州,甚至在內應的幫助下都已經佔據錦州外城,卻停止了猛攻,原因只有一個,將錦州作為誘餌,吸引關內明軍出來決戰。而事實確實如此,崇禎君臣耐不住清軍挑唆,急切地把明軍北方軍團集結全數壓寶。

於是乎,仗未開打,局勢便很明顯了,明軍若想獲勝,目的不僅僅是擊退清軍,救援錦州而已,還必須要將義州城拿下,才能避免清軍捲土重來,不過就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背上勞師無功,甚至喪師失地的風險;

但相比之下,清軍獲勝的成本就要低很多,此戰若小勝,拿下錦州也不在話下,大勝則可儘量殲滅明軍有生力量,而若失敗,只需全力憑大淩河堅守義州城。



這裡不是關內,清軍騎兵可以縱橫馳騁,明軍不可能無懈可擊,處處薄弱點均是清軍進攻的方向。也就是說,清軍始終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二是清軍善於利用地利優勢,將囿於關寧錦防線堡壘的明軍,分割包圍、逐個擊破

崇禎十四年(1641年),洪承疇在寧遠誓師,很快大軍開抵錦州城南松山一帶,與圍城的清軍展開血戰,雙方酣戰異常,明總兵楊國柱帶頭衝鋒結果中箭犧牲。不得不說,此時的明軍還是佔據著有力形勢,洪承疇排兵佈陣也得到了皇太極的認可,“人言承疇善用兵,信然”。



倘若明軍勇猛異常,而皇太極增援不及,圍城前線的清軍確實有可能崩盤。然而這樣的戰機稍縱即逝。待皇太極穩住陣腳後,他敏銳地發現了明軍陣型的弱點,即“有前權而無後守”,洪承疇為加強前軍陣營牢固性,把大量部隊壓上,把後方徹底暴露出來。這樣的佈陣,對於流竄作戰的農民軍相當有效,只要正面擊潰,以農民軍的紀律性,是不可能從背後發起偷襲的。

然而他面對的是擁有當時東北亞最強騎兵部隊的清軍,皇太極當即命令多爾袞繞到松山後邊挖掘深壕“馬不能渡,人不能登”,還令阿濟格帶兵繞過鬆山,直插杏山和塔山間的明軍糧草。這樣一來,明軍就被分割包圍在了狹長遼東走廊的幾個山包上。

其實洪承疇心裡也清楚,從寧遠增援錦州是存在極大風險的。其間三百里地,橫亙著塔山、杏山、松山三座小山頭,只需少量兵力便可以把道路封鎖死。所以洪承疇遲遲不進軍,就是顧慮大軍開出,清軍繞後來個關門打狗。

洪承疇算計到了,用十三萬大軍的命去換一座朝不保夕、被圍了一年的錦州城,實在太不划算了。只不過情勢不由得他選擇,放棄錦州這樣的罵名,崇禎君臣並沒有背鍋的覺悟,那就只好知錯犯錯了。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三百年後遼瀋戰役,解放軍強攻錦州,在塔山成功阻擊國民黨軍的增援,最後錦州城破,東北解放。而松錦大戰中,清軍很好地上演了一場因地制敵的圍城打援教學,只不過這學費,超乎崇禎的想象。


春秋正義


松錦之戰對滿清和明朝來說都是一場意義重大的戰役,對滿清來說這是一場豪賭,一旦失敗將一蹶不振。對明朝來說,這場戰爭更是生死攸關,如果勝利就可以一鼓作氣平定北方,騰出手來對付關內農民起義軍;如果失敗則內外交困,大明江山將岌岌可危。

因此在這場大決戰中,雙方都是全力以赴,不敢有絲毫怠慢。但戰爭從1640年開始經過兩年的較量,以明朝全軍覆沒,主帥洪承疇被俘結束,等於敲響了明朝滅亡的喪鐘。


這場戰役從實力上講,應該說雙方是勢均力敵,明朝軍力還稍佔優勢,為什麼明朝會一敗塗地呢?

一、崇禎的指揮失策

明朝發動戰役的背景是清軍兵臨錦州城下,威脅到了明朝的關外防線。明朝軍隊發動這場戰役是逼不得已,初衷是北上解圍,因此明朝大將洪承疇肩負重託率五萬精兵趕赴戰場。

在明朝的時候,通訊還不發達,沒有電報、沒有電話,更沒有手機,偵察衛星就 更甭說了。甚至連地圖都不是能做到精確直觀。在這樣的情況下打仗,誰最瞭解前方局勢、誰最有資格決定戰略、戰術?當然是前方的指揮官。


崇禎一不瞭解前方局勢,二不瞭解錦州周圍的地形地貌,三不是軍事專業人才,沒有作戰經驗,不具備軍事知識,而且戰場形勢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可以說是瞬息萬變。崇禎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讓洪承疇全權指揮前方作戰,自己躺在床上等待消息,聽天由命。

但是崇禎以糧餉不濟為理由,屢屢催促洪承疇速戰速決,逼的洪承疇出關冒進。

兵力固定之後,戰術就成為勝敗的決定因素,戰術的失誤往往會弄巧成拙,會變被主動為被動,也會自掘墳墓。

戰役之初,洪承疇大軍遠道而去,人困馬乏,最忌諱的就是立足未穩,倉促出戰。洪承疇的戰術在錦州城外不遠的地方安營紮寨,穩定軍心,喘口氣,鞏固陣地,拿足糧草。既可以監視錦州動向,又能等待最佳時機。


可以說給洪承疇的戰術是對頭的,務實的,是最佳選擇。而崇禎的聖旨給了他極大的壓力,逼得他不得不放棄穩健的戰略,大軍急出與清軍決戰。

二、兵部尚書沒有擔當

如果說崇禎是個軍事外行,不知道外行領導內行的危害,洪承疇的頂頭上司,作為明朝國防部長的兵部尚書陳新甲應該不會也是外行吧?

碰巧,這個陳新甲就是個軍事外行,雖然在遼東哪那一帶駐軍好久,但也沒有什麼建樹。對軍事作戰一竅不通,是敗軍之將。正因如此陳新甲曾被皇上免職,發誓永不錄用。

但陳新甲靠著旁門左道,利用自己跟宦官的關係不僅東山再起,還做到了兵部尚書。對明朝來說是個最大的幽默,說明崇禎這皇帝昏庸到了什麼地步。


陳新甲雖然打仗狗屁不通,但權謀倒是沒說的。他曾經被免職,對烏紗帽非常珍惜。所以對於遼東戰局他的考慮一切都是圍繞著怎樣保住自己的官職。

他從個人利益出發主張速戰速決。因為關內李自成的農民起義如火如荼,他作為最高軍事負責人害怕擔責,腦子裡攘外必先安內的思想佔了上風。他覺得滿清軍隊不足為患,松錦之戰失敗了也無關大局。於是就催促洪承疇快打。不管是勝是敗,好全力對付“闖賊”。當然他的想法是無法告人的,只是在心裡打算。

因此崇禎經不住陳新甲的一再勸說,多次下令洪承疇跟清軍死磕。而且還派去了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宣化總兵楊國柱三路援軍。

援軍到了是個好事,但後勤跟不上來,巨大的糧草消耗成了壓垮洪承疇大軍的稻草。沒有足夠的糧草,洪承疇心裡沒譜不敢冒進,可是崇禎派去督戰的官員又到了,等於是刀架在脖子上了,洪承疇不敢抗旨,只能硬著頭皮打。

三、明軍內部不團結

洪承疇冒然開打,果然不是清兵的對手,雙方陷入僵持。就在這時候,皇太極又出奇兵讓阿濟格突襲塔山,趁潮落時奪取明軍屯積在筆架山的全部糧草。



沒有了糧草明軍軍心浮動,人心惶惶。不戰自亂。洪承疇為了避免全軍覆沒,就下令有組織撤退。

但在這時候,明軍的一部分將軍們,為了保命,自己不顧命令先跑了,讓其他的部隊給自己殿後當替死鬼。

都是誰跑了呢?大同總兵王樸一馬當先跑了。寧遠吳三桂跑了,密雲總兵唐通不甘落後也跑了。

當然,皇太極不會給他們逃跑的機會,早就在他們逃跑的路上佈下了天羅地網,這下崇禎的跑路兵被清兵狠狠絞殺。這時候洪承疇的大軍已經損失十之七八,固守的洪承疇和曹變蛟和王廷臣兩部也成了甕中捉鱉。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堅持了半年的明朝守軍已經奄奄一息,松山城副將夏承德做了識時務的“俊傑”,打開了松山城門,洪承疇被俘。至此,松錦之戰結束。

洪承疇投降、祖大壽投降、後來吳三桂也投降。

松錦之戰明軍由於指揮失當,糧餉不濟而慘敗,明朝政府最後的精銳部隊在此戰全部喪失殆盡,朱明王朝的壽命也真正開始了倒計時。兩年之後,在煤山上吊的崇禎,不知道會不會想起這場決定王朝命運的大戰?


小約翰


為什麼洪承疇率領幾乎明朝當時一半的家底,還會輸的這麼徹底?主要原因有很多,比如大家常說的皇太極親征;崇禎心急命令洪承疇全力進攻,被斷後路;還有就是洪承疇戰略方針不完善等原因,我們來仔細的研究一下。

崇禎十三年,清軍佔領義州,命洪承疇率兵解錦州之圍

當時明朝佔領義州之後,已經看出明朝的地盤沒有多少了,就打算進一步攻陷錦州。為了保證錦州不失,崇禎從各處調來共計十三萬精兵,五萬戰馬給洪承疇,讓他前往錦州解圍。

洪承疇當時又和吳三桂,劉肇基合力和清兵在杏山北處的黃土坡交戰,擊退清兵,之後又有兩次戰爭,都是以清兵戰敗為結果,此時清兵只有四萬人,而洪承疇率兵十三萬,並且洪承疇已經做好了長期拉鋸戰的準備,將糧草準備充足,足以吃到明年年初。

皇太極對於前線指揮多爾袞連連敗仗很不滿,於是還上了濟爾哈朗,濟爾哈朗雖然改變打法,但是仍然不免失敗的結局,洪承疇的到來,讓明軍守住錦州的勝算大大增加。

失敗原因之一:內憂外患,倉促決戰

本來按照目前的打法,守住錦州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沒想到的是,張獻忠;李自成等人在失敗之後有捲土重來,面對這種情況,兵部尚書陳新甲手足無措,他意識到,如果洪承疇那邊的兵力不能幾時回來援助,自己肯定守不住,甚至會因此丟官丟命。

於是,在崇禎和他商議如何應對錦州戰役的時候,陳新甲提出分兵四路,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起初,洪承疇不同意,但是後來清軍又佯攻其他地方,將陳新甲搞得慌亂不堪,就一邊催促洪承疇一邊向崇禎說他的壞話,於是洪承疇只得留下糧草輜重,自己率領六萬大軍先走,然後讓後續部隊跟上。

失敗原因二:戰術錯誤,導致後路被斷

洪承疇出發之後,一直採用且守且戰的方式,守要守得住,戰鬥也不能太過於浪戰,因此為了保證兵力充足,他將絕大部分兵力都調往前線,保證前線戰事穩定,但是他錯就錯在對於清軍的打法按照之前對付李自成張獻忠的打法來了,張獻忠等農民起義,紀律散漫沒有什麼戰法。

但是清軍不同,八旗子弟驍勇善戰,統帥們也常年大戰,於是看出了洪承疇後方兵力空虛,再加上清軍有當時天下第一的騎兵,很快就通過大量騎兵繞後,先是打散了後方補給兵,之後挖掘戰壕,設置障礙,切斷了明軍之後一切的供給來源。

失敗原因三:沒有掌握好時機,等待皇太極御駕親征為時已晚

在開始的時候,多爾袞率領四萬部隊和洪承疇的十三萬大軍抗衡,連連敗退,如果這個時候,洪承疇的戰法激進一點的話,掌握好進攻時機,很有可能將清軍鎮守的義州奪回,挽回失敗局面。

但是洪承疇自始至終都是採用且守且攻的戰略,一直等到皇太極受不了前方戰事連連失敗,親率大軍,和之前的幾萬部隊聯合之後大約有十二萬人,人數上完全不輸給明朝,再加上最高領袖皇太極親征,讓清軍十分振奮,情緒也到達最高點,氣勢如虹。

失敗原因四:內部瓦解,全無戰意。

^上圖為洪承疇畫像

因為後路已斷,洪承疇打算決一死戰,但是軍中當時已無戰心,很多將領主張撤退,雖然洪承疇命令決死,但是很多將領都在開戰之前就匆忙率兵逃跑,主力軍此時眼見決戰不成。

於是洪承疇準備率兵突圍,但是沒能成功,打到後來僅剩下兩百多人,洪承疇眼見事不可為,下令讓部下從小道逃跑回朝廷救援。

洪承疇率領之前留守的一萬守軍苦苦堅守八個月,但是援軍遲遲不到,副將夏成德堅持不住叛變,私下打開城門,引清兵進城,因此在1642年2月,洪承疇的任務徹底失敗,自己也被押到瀋陽後投降。

自此,十三萬大軍,戰死五萬,投降逃跑等不計其數,最終回到朝廷的,僅僅不到兩萬人馬。

結語

縱觀整場戰鬥,洪承疇的失敗可以說是必然結果,不僅朝廷內部混亂,李自成等起義軍也來搗亂,再加上整體的戰略方針有一定的失誤,才導致明朝13萬大軍全軍覆沒。


關注小太陽,每天都有新鮮的歷史知識雙手奉上哦。


小太陽D


崇禎十三年初,清軍大舉進犯錦州,於是明清兩方爆發最大規模的一次決戰——松錦之戰。此戰,雙方鏖戰兩年,最終洪承疇率領的13萬明朝軍隊幾乎全軍覆沒,關外之地也悉數落入清軍之手。那麼為何明軍會有如此慘敗呢?

皇太極充分備戰,率軍親征

皇太極即位後,便勵精圖治、整治軍旅,並積極對明備戰。隨後清軍征戰四方,聯合朝鮮和蒙古,以實現孤立大明王朝。對明開戰之時,清軍上下一心,兵強馬壯、鬥志高昂,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松錦之戰的勝利。

松錦之戰初期,洪承疇以守為戰,利用明軍火器優勢,屢敗多爾袞,急得遠在盛京的皇太極“憂憤泣血”。於是,同年八月,皇太極親率大軍星夜馳援,駐紮於明軍南面的松、杏二山之間。在臨陣督戰之時,皇太極發現明軍首尾難顧,於是便下令在松、杏間掘壕溝來截斷明軍的聯繫,並切斷其糧草補給線,讓洪承疇無路可退。至此,老滿洲部隊、以科爾沁為首的東蒙古軍隊以及漢軍旗全部參戰,清軍達到了12萬人,與明朝軍隊相比已不相上下。

明王朝政治腐敗,盲目催戰

造成松錦之戰慘敗的最根本原因還是明王朝政治腐敗,這在此戰役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明末蛀蟲成堆,國庫空虛,以致朝廷已無錢養軍抗清。十三萬明軍雖攜帶三千餘門火炮,可是卻只有6門紅衣大炮,而反觀清軍,僅重型“天佑助威大將軍”炮就足有37門!

前期洪承疇僅取得一點勝利,崇禎皇帝和兵部尚書陳新甲等人,就偏信監軍張若麒之言,開始輕視清軍實力,一味催戰,將13萬明軍一步一步推入深淵,讓洪承疇陷入“進不能突圍,退不能善後,形見勢絀”的困境。松錦之戰末期,朝廷派遣楊繩武和範志完率軍奔赴松山城,以解洪承疇之圍,可他們卻“斂兵不敢出”,這無異於斷了明軍突圍的最後一次機會。

洪承疇指揮失誤、軍隊生亂

在松錦之戰中,洪承疇作為明軍主帥,也有過錯。比如,在皇太極馳援松山之前,大同監軍張鬥曾建議洪承疇在後方扎一軍營,以防清軍切後,而洪承疇卻對此置若罔聞。清軍開掘壕溝之時,洪承疇雖發覺,卻未派兵反制,眼睜睜看著清軍掘壕設障斷己方的糧道。在軍糧不足三天的情況下,洪承疇依舊認為只要明軍萬眾齊心,抱“破釜沉舟”之心便可以扭轉敗局,卻沒想到此時軍心早已渙散,眾將鬥志也已經動搖,很難再組織起有力的反擊。

不得已,洪承疇決定兵分三路,其中他與曹變蛟、王廷臣率軍留守,而其餘六位總兵則分兩路突圍。然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大同總兵王樸一回營便領軍乘夜逃跑,這直接導致了全軍士氣的瓦解,各路人馬爭相奔逃。總兵吳三桂和王樸因為中了皇太極的埋伏,而不得已逃入杏山。明軍見勢不妙,想改道海路,卻遇海潮突漲,最終洪承疇等人被圍困在松山城。

洪承疇困守松山城長達半年之久,期間雖幾次組織突圍,但是皆以失敗告終,直至糧餉斷絕。加之松山副將夏承德遣人攜其子密約降清,松山城於崇禎十五年二月十八日徹底陷落,洪承疇也成為了階下囚。

明朝經此一役,元氣大傷,再也無力與清朝進行大規模決戰,洪承疇與祖大壽更是相繼降清。松錦之戰的失敗,標誌著明朝經營多年的寧錦防線全線崩潰,清軍與中原,只剩一座山海關。


戰情解碼


想知道洪承疇為什麼在大決戰失敗(此處的大決戰也就是最後的松錦之戰),需要了解下這三個地方,他們分別是錦州、松山、杏山,這三個戰略地點,也正是因為這三個戰略地點,洪承疇的13萬大軍被破,洪承疇投降清軍。

在松錦之戰進行的時候,錦州剛開始被清軍圍攻,洪承疇下令前去救援,沒想到損失慘重,所以避而不戰,可是崇禎皇帝下令火速出擊,不可拖延,(不過這個崇禎皇帝也真夠晦氣的,當年袁崇煥死死抗住了清軍的進攻,他聽信謠言,將這個擅長防禦戰的袁崇煥給搞死了!)這下子又來禍害洪承疇了,就是下令讓他出戰清軍。

於是,洪承疇幾乎率領了全部的主力撲到了錦州的後方松山附近,一場空前的大戰即將爆發,雙方展開激戰,互有損失,但是此時的皇太極想到了洪承疇的後方,那就是杏山一帶,在松山和杏山強行切斷的話,洪承疇的這些主力將進無可進,退無可退,於是,皇太極下令讓多爾袞企圖切斷洪承疇的後路。

不僅如此,清軍在杏山後方的糧草大本營還被搶奪一空,所以說松錦之戰從一開始打響就是錯上加錯,被前後圍攻的洪承疇只得下令突圍,只有這樣才能有一線生機,但是洪承疇始終突破不了防禦線,被清軍當成“王八”,活生生的要燉了他,被圍困六個月的洪承疇彈盡糧絕,洪承疇兵敗投降。

這場戰爭要說為什麼會失敗的話,崇禎皇帝的著急,前方部隊的人心渙散,皇太極的領導有方,自古以來戰爭從來就是臨場發揮,從而出奇制勝,像崇禎皇帝這樣遠方遙控,將領們如何打仗,這讓我想起了宋朝為什麼被稱之為“弱宋”,宋朝時候,打仗都是趙光義都是製作一套作戰方案,去了按照他說的排兵佈陣就可以了,這怎麼能?難道打仗和玩一樣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