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筆下孔子的三個面孔,“滑稽”的“摩登”的“敲門磚”的聖人

​1937年10月19日,延安陝北公學舉行紀念魯迅逝世週年大會,毛澤東在大會上發表的《論魯迅》演講中說:"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聖人。孔夫子是封建社會的聖人,魯迅則是現代中國的聖人。"

魯迅筆下孔子的三個面孔,“滑稽”的“摩登”的“敲門磚”的聖人

孔子是古代聖人,中國文化的集大成者;魯迅則是"民族魂",是現代的文化巨人,他們對於中國都有不可枯量的價值和影響。魯迅稱讚孔子,"孔丘先生是偉大的,生在巫鬼勢力如此旺盛的時代,偏不肯隨俗談鬼神!",肯定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以柔進取精神,"事無大小,均不放鬆的實行者"。

魯迅筆下孔子的三個面孔,“滑稽”的“摩登”的“敲門磚”的聖人

魯迅是新文化革命的主將,批判的鋒芒直指封建社會的舊文化道德舊禮教,一向主張"衝破一切傳統思想和手法",毫不妥協地堅持反對尊孔、崇儒、讀經、復古的思想行為。魯迅十歲開始讀《論語》,"孔孟的書我讀得最早,最熟","我幾乎讀過十三經"。正因為"絕望於孔夫子和他的之徒",魯迅才開始用新的文化新的思想討伐一切"吃人"的文化禮教。

魯迅筆下孔子的三個面孔,“滑稽”的“摩登”的“敲門磚”的聖人

孔子作為舊思想的代表人物,魯迅自然也就那麼不客氣了。"孔孟的書我讀的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和我不相干",因為魯迅是從舊陣營中來所以看得更加分明,反戈一擊格外致命。魯迅肯定孔子的偉大,更討厭歷史所塑造的聖人的形象,於是我們看到了魯迅筆下孔子的喜劇化的形象,勾勒出孔子的三副面孔,"滑稽"的聖人"摩登"的聖人"敲門磚"的聖人。

魯迅筆下孔子的三個面孔,“滑稽”的“摩登”的“敲門磚”的聖人

魯迅筆下的孔子形象,就印象而言,首先是一位"滑稽之感"道貌岸然的聖人。《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中,魯迅說用戲謔之筆描述孔子畫像: "說起從這些圖畫上所得到的孔夫子的模樣的印象來,則這位先生是一位很瘦的老頭子,身穿大袖口的長袍子,腰帶上插一把劍,或者腋下挾著一枝杖,然而從來不笑,非常威風凜凜的。"然後揶揄口氣寫道: "假使在他的旁邊侍坐,那就一定得把腰骨挺的筆直,經過兩三點鐘,就骨節痠痛,倘是平常人,大約總不免急於逃走的了。"至此,魯迅一轉筆,由自身的經歷聯想到孔子的周遊列國,喜劇意味又加深了: "後來我曾到山東旅行,在為道路的不平所苦的時候,忽然想到了我們的孔夫子。一想起那具有儼然道貌的聖人,先前便是坐著簡陋的車子,顛顛簸簸,在這些地方奔忙的事,頗有滑稽之感。"

魯迅筆下孔子的三個面孔,“滑稽”的“摩登”的“敲門磚”的聖人

孟子說孔子是"聖之時者也",魯迅偏偏說孔子是"摩登"聖人,也就是時尚的聖人。魯迅說:"孔夫子的做定了'摩登聖人',是死了以後的事,活著的時候卻是頗吃苦頭的","為權 臣所輕蔑,為野人所嘲弄,甚至於為暴民所包圍,餓扁了肚子","孔夫子到死了以後,我以為可以說是 運氣比較的好了一點,因為他不會嚕囌了。種種的權勢者便用種種的白粉給他來化妝,一直抬到嚇人的高 度"。孔子活著的時候是受難者的形象,周遊各國困於陳蔡,"累累若喪家之狗",死了以後才被人重視,逐步累加塑造為聖人的。到了民國,孔子也很時尚,無論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溥儀當偽滿洲皇帝,蔣介石建立蔣家王朝,都無一不舉行"尊孔祀聖"的大典。

魯迅筆下孔子的三個面孔,“滑稽”的“摩登”的“敲門磚”的聖人

在魯迅的眼中,孔子不僅是"摩登"聖人,更是一塊被人利用的"敲門磚"的聖人。三十年代中葉,日帝為了侵略目的也在東京等地修建孔廟,鼓吹用"孔子之教"建立"東亞新秩序",湖南軍閥何鍵贈送了一幅珍藏的孔子畫像。一個是侵略者一個是軍閥,都拿孔子做文章,由此引發魯迅寫的《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一文。魯迅在文中說"在三四十年以前, 凡有企圖獲得權勢的人, 就是希望做官的人, 都是讀'四書'和'五經', 做'八股', 別一些人就將這些書籍和文章, 統名之為'敲門磚'。這就是說, 文官考試一及第, 這些東西也就同時被忘卻, 恰如敲門時所用的磚頭一樣, 門一開, 這磚頭也就被拋掉了。孔子這人, 其實是自從死了以後, 也總是當著'敲門磚'的差使的"。

魯迅筆下孔子的三個面孔,“滑稽”的“摩登”的“敲門磚”的聖人

魯迅悲憤地說:"中國的一般的民眾, 尤其是所謂愚民, 雖稱孔子為聖人, 卻不覺得他是聖人;對於他, 是恭謹的, 卻不親密。但我想, 能像中國的愚民那樣, 懂得孔夫子的, 恐怕世界上是再也沒有的了。不錯, 孔夫子曾經計劃過出色的治國的方法, 但那都是為了治民眾者, 即權勢者設想的方法, 為民眾本身的, 卻一點也沒有。這就是'禮不下庶人'。成為權勢者們的聖人, 終於變了'敲門磚', 實在也叫不得冤枉"。

魯迅描繪出孔子的三個形象,"滑稽"的"摩登"的"敲門磚"的聖人,是從大眾的立場對孔子重新解構,還原孔子的歷史真面目,並沒有對孔子妖魔化和徹底否定,魯迅反對的不是孔子本人而是把孔子當作"敲門磚"的舊禮教舊勢力。就如同時期的胡適在文章中所寫:"正因為兩千年吃人的禮教法制都掛著孔丘的招牌,故這塊孔丘的招牌不能不拿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