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弑父篡位的君王,给后世三千年留下了范例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正如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给大唐三百年留下了一个政变的例子一样,结果唐朝发生了四次玄武门之变,都是为了权利。

而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的弑父篡位,其始作俑者正是楚穆王芈商臣。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弑父篡位的君王,给后世三千年留下了范例

商臣是楚成王的长子,在其父登基后不久,被册立为太子。据史书记载,商臣相貌凶恶,眼睛像胡蜂,声音似豺狼(“蜂目而豺声。”见《史记·卷四十》),带有这种面相的人,往往天性阴狠、好乱乐祸。

正因如此,令尹(宰相)子上曾多次劝谏楚成王,希望他不要册立商臣为太子,以免给国家带来祸患。然而楚成王对子上的建议不屑一顾,最终还是把商臣封为太子。

在商臣在做太子的多年时间里,一直循规蹈矩、谨言慎行,并没有出格的言行,更没有流露出结党营私、祸害国家的志向,表现很是称职。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权利。而就像后世很多太子和君王一样,皇帝不喜欢,皇帝要废太子都是霍乱的根源。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弑父篡位的君王,给后世三千年留下了范例

楚成王也一样,很快他就移情别恋,不再喜欢商臣的母亲,转而迷恋小儿子的母亲,历史上老套的“废长立幼”一幕出现了。

王打算换太子的秘密,不久还是传到商臣的耳中,商臣急忙求计于老师潘崇。

潘崇知道楚成王最疼爱妹妹江芈,大事小情都会跟她透露,所以要想探知消息是否真实,只能向她套话。

考虑至此,潘崇便献上一计,要求商臣设宴招待自己的姑母,然后在宴会上故意激怒她,到时候不用商臣主动去问,后者便会在暴怒之际,把真相全部“抖搂”出来。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弑父篡位的君王,给后世三千年留下了范例

商臣依计而行,果然从江芈口中得知,楚成王的确是想杀掉他,然后改立王子职为太子。得知真相后,商臣悲愤至极,把父亲和王子职恨入骨髓。

回到家里后,二人开始纠结究竟怎么办,这个时候可还没有篡权的例子。

潘崇问:“你能安心侍奉你弟弟吗?”

商臣答:“不能”。

潘崇问:“你能逃亡其他国家吗?”

商臣答:“不能”。

潘崇问:“你能发动政变吗?”

商臣毫不犹豫答:“能”。

那就干一票大的!让后世学着点。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弑父篡位的君王,给后世三千年留下了范例

楚成王四十六年(前626年)十月,商臣率领宫中的警卫军包围楚成王,并且逼他自杀。对于儿子的逼迫,楚成王当然不肯就范,所以他一方面跟商臣周旋,一方面暗中派人搬取援军,只需半日时间便可解除危局。

为了尽量拖住商臣,楚成王表示愿意自杀,但同时又提出请求,希望临死前能再吃一次熊掌。若将熊掌烧成菜,少说也要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彼时援军很可能便会到达。

正因如此,商臣便断然拒绝父王的要求,再一次强逼着他自杀。楚成王自知无力回天,便当着儿子的面自缢而死(“冬十月,以宫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缢。”见《左传·文公元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弑父篡位的君王,给后世三千年留下了范例

老爸一死,商臣立即即位,是为楚穆王。

虽然说商臣做的不地道,用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去诠释的话,更是可以说大逆不道,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后来的太子们才想起,原来还能这样玩儿啊。

于是就有了吴国公子阖闾造反,赵国公子章造反,汉太子刘据造反,北魏皇子拓跋绍造反,唐太子李承乾造反,为后世掀开了一幕幕大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