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10万大军要从这里突破,越军利用地形设置重重防御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发起时,解放军昆明军区受命负责西线战场,以第13军、第14军担任主攻,加强炮兵、高炮、工兵、坦克、汽车等兵种组成强大合成军,共计10万人马,准备从河口当面沿红河两岸向越军实施猛烈突击。

红河自西北流向东南,雨季河面宽200-300米,水深5-8米,水流约1.5米/秒;旱季河面宽70-150米,水深1.5-3米,水流约1米/秒。在河口、老街西北至龙博河与红河交汇地段,中越边境与红河平行,长约48公里。因此,我军向纵深攻击必须首先强渡红河。

红河西岸属黄连山脉北麓的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山的比高不大,山脚多陡峭,山脊较平缓。从黄连山北麓有7条宽15-20米的小河自西南向东北流入红河,可以徒涉,将西岸切割出一系列狭窄谷地。山谷间多茅草和灌木丛,生长茂密。战区气温较高,湿度大,上午多浓雾。

解放军10万大军要从这里突破,越军利用地形设置重重防御

​该地区主要公路有:位于云南河口对面的谷柳向西北通向坝洒的公路;谷柳向东南通向朗仁的公路;谷柳向西南通向沙巴的10号公路;谷柳向西南通向10号公路谷珊地区的公路。其中谷柳通往沙巴的两条公路宽约6米多,路况较好,其余两条公路宽约4米多,为碎石土路。这一片地区夹在黄连山与红河之间,被河谷切割,部队进行大的迂回和机动不易。主要城镇较少,规模也很小,越军通常占据城镇周围的山地制高点凭险设防。

红河东岸一带海拔多在千米以上,山高坡陡,树林纵横,草木茂密。气候高温潮湿,上午多雾。主要公路有3条:从河口经老街、小曹、南征、班罗、班甘、得南、东家、栋光、朗敦、郭参、楠卡通向纵深的7号公路;由河口通向孟康、扣周、班老、那马、班菲的8号公路;由河口农场十队通向他辣的公路。这片地区群山连绵,道路稀少,部队机动十分不便。

解放军10万大军要从这里突破,越军利用地形设置重重防御

​守卫红河两岸地区的越军主力部队是步兵345师,下辖步兵121团、118团、124团和190炮兵团;黄连山省军事指挥部设在谷柳,指挥地方军192团、254团、独2营和独3营、老街第6营、柑塘市队、边防16团3营和978营、特工21营、文盘独立2连和楠密、谍兰、坝洒、河口、那老、楠寨、孟康、发隆8个边防屯,并有越军第二军区直属炮兵168团参战,越军正规军总兵力约2万人。越军判断我军会沿红河重点进攻,于是将部队占据两岸高地设防,重点防守谷柳、保胜、朗仁、老街、小曹一线。

在红河西岸,步兵345师将121团放在谷柳至柑塘之间,190炮兵团放在维金、谷萨地区,其中登朱是85加农炮阵地,谷萨是122榴弹炮营,柑塘和谷珊还各有1个高炮营,师前指设在大寨西侧241高地以东的一个山洞里;地方军192团的3个营分别放在龙金、岳山、谷珊及其附近地区,独2营放在坝洒地区,老街第6营主力放在谷柳以西地区,文盘独立2连放在佛拉寨,边防16团3营、特工21营放在柑塘以北及谷柳区,柑塘市队和978营放在柑塘附近地区。

解放军10万大军要从这里突破,越军利用地形设置重重防御

​在红河东岸,步兵345师的118团和124团放在二线的铺楼、郭参一带,老街市队第6营一部守卫老街地区;驻守孟康的是独3营(缺1个连)、县边防队、孟康边防屯和2个民军大队;驻守发隆的是独3营1个连、1个机动边防连、发隆边防屯、2个民军大队;驻守拉敏、拔坡、那马、班老、班菲、得南、班甘、东家一线的是254团、1个民军大队和那老边防屯,并由第二军区168炮兵团进行火力支援。

在黄连山省的北河地区还驻有边防16团团部及所属第1营和黄连山省卫营。越军采取一线防守、一线决胜的作战方针,集中兵力兵器于边境一线,利用扼守滩头、河谷、公路的重要制高点构筑阵地,修建大量战斗工事,配备各种轻重火器,组成交叉绵密火网,以支撑点式环形防御为骨干,设置重重防线,并得到机动部队增援,企图守住红河两岸,阻我向纵深推进。

越军想的是很美,然而呢,解放军的大兵团铁拳很快就要砸下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