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紗》:華美面紗背後,是一個女性對自我內心最真實的探尋

我們人類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張德芬

《面紗》這部電影是根據英國作家毛姆的同名小說《面紗》改編而成,電影主要從婚姻與人性的角度,為我們探尋了愛與婚姻的真諦。

第一次看《面紗》,我看到了女主吉蒂因為一場婚姻,而找到自我,逐漸在婚姻中成長的過程。如今再次看,卻發現,女主人公從婚外戀迴歸婚姻的成長過程,也是她與自己最原始的本我相抗衡的過程。這場婚外戀華美外衣下,包裹著的除了人性的自私、虛榮,也藏著一顆渴望愛、渴望被關注的心。

《面紗》:華美面紗背後,是一個女性對自我內心最真實的探尋


女主人公吉蒂所追求的婚外戀,更多是原始本我與現實的迎合。因此,這一開始就錯了。

《 面紗》的女主人公吉蒂,生在倫敦一個富裕的大家庭,她擁有漂亮的容顏。在20世紀20年代的倫敦,人們的生活普遍被上流社會的虛華所吸引。因此,母親還是急於想把她嫁出去,她安排她參加各種舞會,不斷融入上流社會的圈子,結交名人,為的也是將來女兒有一個好的歸宿。

在舞會上,吉蒂認識了父親為他安排的醫生費恩,一個看上去老實木訥的人。費恩對吉蒂一見鍾情,吉蒂對他沒有什麼好感,但迫於母親的壓力,她答應了費恩的求婚。

在那時的吉蒂看來,如果能夠擺脫母親的催婚,逃脫掉這浮華的世界,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因此,在她與母親的賭氣下,她選擇了嫁給費恩。至於面對一個不愛的人,她進入婚姻後,要怎樣與他相處,這些她都沒有做過長遠的考慮。

結婚後不久,吉蒂就跟隨費恩去了上海。去了上海後,費恩專注於工作,吉蒂卻百般無聊。在一次聚會中,她認識了有婦之夫的外交官唐森,並發展成了婚外情。那時的她以為找到了真愛,因此當費恩告訴她,只要唐森願意娶她,他就離婚後,她就迫不及待去找了唐森。怎料,唐森並未打算娶她,他更在乎的還是他的地位和金錢。

吉蒂的希望落空了,也許是為了懲罰妻子的背叛,費恩選擇帶她去了中國的偏遠山村,並投身於霍亂的醫學研究當中。而吉蒂,在婚外情暴露後,她內心僅存的那點自我滿足感也就隨之消失了。她當初為了迎合現實(內心渴望愛,卻不愛費恩),於是選擇了把原始的本我表露出來,卻未曾想最後迎來的卻是一個沒有結果的結局。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它是人生來就帶有的,沉澱在人體內的一切心理積澱物,是人類被壓抑、被摒棄在外的非理性的、無意識的生命力、內驅力、本能、衝動、慾望等心理能力。

因此,從本我的角度出發,吉蒂的婚外情本是一個錯誤,是她建立在慾望和衝動下的錯誤。也是一場虛無的夢,她所謂的真愛,其實根本就不是,而她更是透過這個錯誤,看到了人性的自私與虛偽。

《面紗》:華美面紗背後,是一個女性對自我內心最真實的探尋


吉蒂本我與真我的決鬥,也是一個探尋自我的過程

對於真我的理解,我更喜歡心理學家張德芬的這個解釋:

我們從小到大,都有一個意識,這個意識是從未改變過的,儘管我們的身體、感情、感受、知識和經驗一直都在改變,但是我們仍然保有一個基本的內在真我,作為目睹一切的觀察者。這個內在真我不會隨你的身體而生,也不隨著死亡而消失,它可以觀察人世百態,欣賞日出月落、雲起雲滅,而歲月的流轉、環境的變遷,都不會改變它。

張德芬認為,真我往往是伴隨著愛、喜悅而生。但真我又是很難觸及到的,我們在觸及它的過程中,往往會伴隨著自我,也因此被表面的、外在的、物質的東西迷惑,從而來獲得自我滿足。

在《面紗》中吉蒂是渴望愛情的,只是她不喜歡費恩,再加上費恩忙於工作,沒空理她,她更是滿腦子都是對費恩的不滿。在費恩知道她婚外情後,在她要求唐森娶她後,在她希望落空後,她才不再被表象所迷惑,因此她不得不選擇跟費恩去了偏遠的山區。

而費恩呢,自從來到偏遠山區後,他更是一顆心全部投入到了霍亂的醫學研究中,便也對她不聞不問,兩個人的生活更是陷入了一潭死水。吉蒂在人生地不熟的山區,內心的孤獨與迷茫油然而生。她急切想找到一個出口。於是,她抱怨費恩、她不停地與他爭吵,但這並沒改變費恩對她的態度。因此,她不得不不停尋找,尋找她內心真實的東西。此刻,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也撐不起她內心的迷茫與不甘。

吉蒂的成長轉折,是她看到了霍亂下人們的苦難生活後,她內心開始真正覺醒。她也想做點什麼,為自己也為他人。於是,她選擇了去修道院幫助那些苦難的孩子,在與外界的接觸中,她從中收穫到了愛與溫暖,也收穫了平和,她已經能夠融入到這個陌生的地方。

而她的婚姻,也在此時有了起色。費恩在看到吉蒂給孩子們彈琴的那一瞬間,他也感受到了她的善良、真誠與愛。在修道院吉蒂也無意中聽護士說了,費恩醫生是一個特別了不起的人,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費恩的偉大。從那以後,她試著瞭解他,對他的印象也開始好了起來。

吉蒂的轉變,是在她不斷與本我抗爭後得來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她終於探尋到了一種真實而又由內而外的力量,那就是無關外在、無關物質、無關任何的愛與喜悅。

《面紗》:華美面紗背後,是一個女性對自我內心最真實的探尋

吉蒂最終尋得了真愛,這也成為了她探尋真我的一部分。

曾看過這樣一個對話,有個女孩問老人,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愛,喜悅,和平,可為何幾乎都落空了,每個強顏歡笑的背後隱藏了多少心酸,為什麼會這樣?

老人是這樣回答他的,因為你失落了真實的自己。

在《面紗》中,看吉蒂去修道院為孩子們彈琴,第一次感受到了吉蒂由內而外而散發的魅力與真實。她跟孩子們相處,看上去特別和諧,而且完全一副沉浸其中的樣子。

拋開物質和外在的東西,也許這才是吉蒂發自內心的喜悅與愛。而這種喜悅與愛恰恰是伴隨真我而生的。在不斷與本我的抗衡中,吉蒂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她也收穫了真正的愛與感動。雖然後來費恩身染重病而死,但終歸他們的婚姻在死亡臨近前,出現了美好。吉蒂也因為與費恩的愛,從此更加有了勇氣與決心。

在回到英國後,她再次遇到了唐森,然而,此時的她早已不再是曾經的她。她不僅在思想上成熟了許多,更是在行動上多了一份果敢。

吉蒂的人生經歷,從草草選擇丈夫到遇上婚外戀再到迴歸婚姻後的逐步成長,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對本我慾望的追求,和最終經歷痛苦、掙扎及醒悟後觸及真我的樣子。

有人說,如果一個人永遠停留在最原始的本能階段,她就無法真正成長,更無法抓住一切有利的機會,讓自己從虛無中跳脫出來。

吉蒂的成長與情感轉變,其實是她在看清現實後的自我覺醒。更是她在不斷碰觸內心後,從而發掘出的由內而外的喜悅與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