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历史上的两位“真龙天子”

----重提操师乞称王、林士弘称帝

鄱阳历史上的两位“真龙天子”

鄱阳历史源远流长,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始设“番县”,西汉改称“番阳县”,梁改吴州。隋元年再改“饶州府”至清代末。二千多年历史中,鄱阳籍历史名人难以数计,由于本土的文人的疏忽,或是缺乏现代人的宣传觉悟,埋没了多少杰出人才?

今天重新提起的是鄱阳人并不看重但在历史上处于重量级地位的历史人物操师乞、林士弘(作者曾在八十年代的《波阳报》和《文化报》先后发过一千字的文章)。

据《隋唐史》、《辞海》和《江西通观》(由人民日报社负责出版的各省分集)关于中国历史古代人物的介绍中,对鄱阳林士弘的介绍的内容基本统一,极少地方略有不同。《辞海》:“林士弘(?--622),隋末农民起义首领,鄱阳人,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随同乡操师乞率众起义,攻占豫章郡城(今南昌)。操师乞死后,他统领起义军打败隋军于彭蠡湖(今鄱阳湖),杀死隋将刘子翊,发展到十多万人。遂进虔州(今江西赣州)称帝,国号楚,建元太平。曾控制北起九江,南达番禺(今广东广州)的广大地区。武德五年(622年),为唐军战败,退保安城(今江西安福)山洞,不久病死。

鄱阳历史上的两位“真龙天子”

《隋唐史》关于林士弘的结局是降唐(见复印表)。而《江西通观》没有结局。因此有关林士弘的结果还需探讨。《江西通观》的71位古代历史名人依照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有一个排名,林士弘排位第三,当然,排位不能肯定就有什么目的,但至少可以说这二位历史人物及事迹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陌生,且占有一席之地。

操师乞、林士弘简介

操师乞、林士弘生年不详,均为饶州府东北(今鄱阳县金盘岭牌楼下,一说是响水滩塔田畈)人,根据两地的民间传说,林士弘属金盘岭的可能性大。操师乞(攻克洪州称元始王时改名天成)是响水滩人的可能性大。

隋末时两人先后进饶州府衙当差,那时候当差不是每个人想进衙当差就能进去当差,需具备几个条件:年轻、身强体壮、念过私塾,有审讯、记录和破案的能力;有扑捉任何犯人的功夫。

在府衙捕房林、操在一起,操师乞是头目。饶州府下属县衙涉及本州的大案,他们都要参与侦破。从西汉开始,这类人通称捕役,也称捕快。

正因为他们具备这些基础和优势,给以后的起义提供了一定的实用经验。

隋朝气数将尽,义军四起

鄱阳历史上的两位“真龙天子”

公元604年隋太子杨广急于当皇帝,杀死了父亲隋文帝杨坚后继位,称隋炀帝,改年号为大业。期间,大动土木,建造宫殿楼阁,开河筑城,广选美女。实施繁重的兵役徭役和名目繁多苛捐杂税。

大业七年,隋炀帝准备征辽,当时隋朝国内已经是“……人相啖食,十而四五,关中疠疫,炎旱伤稼”(见《隋书●二十四卷》)。意思是说国内有一半地方发生人吃人的现象。瘟疫流行,庄家无收。“同年,山东、河南大水,漂没四十余郡,重以辽东覆败,死者数十万,因属疫疾,山东尤甚” (见《隋书●二十四卷》)。加之朝廷虽有律法,但皇帝无视,以言代法。表现于在皇宫议事时,皇帝可以随便动手脚打人踢人,挨打的都是朝中有地位的文武百官。还有,皇帝如得知有臣民饿得无法,去偷瓜盗果或者盗一文钱都要下旨处死。所以“安居则不胜冻馁,剽惊则犹得诞生” (见《隋书●二十四卷》),上句意思是说与其等着饿死冻死,不如抢劫造反求生。

公元611年,国内首先爆发了王薄起义,跟着就有北方和中原地带连续爆发起义,很快就延续到江南,一些官僚豪族趁机割据,如李渊、刘武周和梁师都等。

操师乞、林士弘在鄱阳揭竿起义

当时饶州府的情况和全国的情况一样,庄稼欠收,瘟疫不断,鄱阳以北旱灾,鄱阳以南水灾,朝廷的苛捐杂税榨干了农民的血汗,吃完树皮草根就吃观音土。人相啖食的情况目前还不见记载。

在这种情况下,饶州府捕房的勇士们选择了起义,并推举操师乞为首、林士弘为辅的义军首领。他们一气攻下县衙和府衙,开仓赈粮。不用号召,一些走投无路的民众自然的加入了这支队伍。

周边数百里穷苦百姓一呼百应纷纷加入这支农民起义队伍,很快起义军就发展到数万人,声势浩大,所向披靡,所到之处官员闻风而逃。

义军一举攻克周边数县,然后连续攻下浮梁、湖口、彭泽、星子、九江等府县,又直捣洪州(南昌)。攻克洪州后屯兵休整,不用招兵,灾民蜂拥而至。当年八月,在众人拥戴下,操师乞在洪州府衙正式称元始王,改年号为始兴。众人皆有封赏,林士弘则为文武兼顾的将相之位。

隋王朝不甘灭亡,对全国义军分兵抵抗,派骁将刘子翊率数万人镇压操师乞、林士弘军,操军以逸待劳一举击败官兵,在追杀败兵时,操师乞不幸中了毒箭,在弥留之际,交代由林士弘继任元始王后,不幸逝世。

当时的全国农民大起义,打击和动摇了隋政权。大业十二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禁军首领宇文化等益杀。随即被隋王朝袭封为唐国公的李渊在其次子李世民等协助下趁机起兵反隋,占领长安,建立了唐政权。李氏父子一边稳定政权一边名为戡乱,实为镇压或收买其它义军。

自操师乞死后,林士弘和家乡义军异常悲痛,发誓要为元始王报仇。几天后,林士弘率义军将刘子翊逼进吴城一带的鄱阳湖边,对官兵形成三面包围,刘子翊被迫背水一战,双方均有伤亡,但毕竟北方旱鸭斗不过江南水鸭,刘子翊最终被林士弘所杀,官兵余众全部归顺林军。林士弘趁胜追击,一路声势浩大,势如破竹,官兵望风而逃,义军又恢复到十几万人,并很快占领了赣南最大府:虔州。他们一边张榜安民,一边建立政权。年前,林士弘正式在虔州称皇帝,国号楚,建元:太平。

历史上从三皇五帝以来有一条不成文但又认同的规矩,凡有固定都城、帝号和年号的称帝的政权不管时间长短在历史上都有一席之地。常言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汉高祖刘邦起义成功了是王是帝。太平天国的李自成失败了,就把他号为贼寇。还有一条关键的问题是后人对其宣传的力度和评价正确与否。

操师乞、林士弘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全国的农民起义自公元611年开始,连续到619年,共有大小起义部队128支,经过几年的混战和火拼,到公元620年,拥有十万人以上的义军有十支,林士弘属于其中一支。在所有的义军中,先后称王的有八人,称帝的有五人。其中有国号的五人,有年号的九人,正式建都的九人,这十三位称王称帝的义军首领,拥有十万人以上的七人,其中有林士弘。国号、年号、都城齐全的帝王只有三人,即河北的窦建德,国号夏,称长乐王,改年号丁丑,建都乐寿(今河北献县),拥有十万余众;鄱阳的林士弘,国号楚,称皇帝,年号太平,建都虔州拥众十几万;山东的李子通,国号吴,称皇帝,年号明政,建都扬州,拥众二万余。另外,瓦岗寨的李密虽有国号魏,称魏王,年号疗平,拥兵最多,二十多万众,但没有固定都城,以游击为主。

林士弘当时控制和活动的地域很广,包括江西全境和湖南湖北以南、广东、福建、浙江和皖南等。所以在兵员补充、粮食军械供给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就连李世民也不敢轻举妄动,多次招降未果,直到林士弘病死,这支义军才瓦解。

林士弘和操师乞的起义,他们的历史功绩不可以抹杀(当然也包括其他起义首领),中国南方大块地域当时没有林士弘和操师乞,唐政权的建立和稳定及强盛就会拉慢时间,历史内容就不一样了,因此可以说,林士弘和操师乞的起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促进了唐王朝的诞生,改变和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