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齊長城建築的時序,來解讀齊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風雲變幻

導讀

在中國大江南北都流傳著一個“孟姜女哭長城”的泣美愛情故事,這個故事也有各種不同版本。據史家考證,故事原發地當在齊國,孟姜女乃春秋齊襄公之戰將杞梁之妻,杞梁在莒國戰死。西漢劉向在《說苑·善說篇》中記述:

“昔華周、杞梁戰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為之崩,城為之厄。”

在人們口口相傳中,所注重的是這段感人故事,是否是真事、發生於何年已不重要了。我們只是藉著這段傳說引出齊長城這段話題。山東曰“魯”,在山東人口中習慣稱“齊魯大地”。在這片大地中間,東西橫亙著一座古代雄偉的建築——齊長城。

從齊長城建築的時序,來解讀齊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風雲變幻

一、齊長城的基本情況

1.具體位置及主要遺址

齊長城蜿蜒於泰沂山脈之中,盤居1518座山峰,西起山東省平陰縣,經山東省境內17個縣市區,從膠州入海,全長619公里。一般學術界將整個齊長城分為三段:西段自濟南市長清區孝裡鎮廣裡村至泰安市岱嶽區馬套村,全長105公里,主要集中於長清、肥城、岱嶽區三縣市交界處,現存防門、陡山子山、石小子山、北傅北山、馬山、杜家莊西山、三岔溝、長城鋪、丁頭崖等十來個遺址。中段從馬套向東至沂水縣馬站鎮穆陵關,全長308公里,沿線經過岱嶽區、泰山區、歷城區、萊蕪區、博山區、淄川區、沂源、臨朐、沂水九個縣市區。現存黃巢寨、長城嶺、天門關、北門關、錦陽關、瓦崗寨、青石關、穆陵關等近30個典型遺址。進入沂水縣境內以後,長城分成南北兩條,南線49.85公里,北線又有兩段,共21.65公里,合計71.5公里。東段從穆陵關至黃島區於家河村入海,共206公里。經安丘、莒縣、五蓮、諸城、膠南、黃島六個縣市,主要有太平山、青石衚衕、少海連牆、西峰關、紮營山、小珠山等遺址。

2.牆體結構與材質

齊長城材質基本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山地以石牆為主,石牆厚度六至十二米不等,高度四米左右;在泰沂山區,長城多騎跨于山顛之分水嶺的陽面,山頂地勢相對平坦,稍南一點,於地勢高處砌石牆一到兩米,陽面藉著陡彼,起五到六米石牆,中間用土石填充。這樣把守之人可以藉著山頂部平坦之處駐軍、休息、高瞻遠矚,並且可輕易登上城牆,而對面敵之攻者不但要爬上山坡,還要攀爬五六米高牆才能與雙方對攻,可謂易守難攻。從用工角度來看,比在山頂中間兩面同時起牆再加量填充土石來看,也很划算。建在接近山頂分水嶺之處還有個好處,就是雨水少,避免雨水衝擊垮塌。也極具合理性和科學性。

土牆或土石混合牆體多築于山谷或平原肥沃地帶。象地處沖積平原的長清縣境內,地勢平坦,既無山勢可憑,也無山石可取。該地城牆就是用粘土夯實而成的,寬度16至22米。夯層清晰可辯,層高8-10公分,夯窩4-6公分。這樣就大降低了遠程運輸的成本。

從齊長城建築的時序,來解讀齊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風雲變幻

3.軍事重點設施

除了作為主體的城牆以外,還在重點部位設置防門、關塞、崗亭、烽火臺等設施。烽火臺多設在山嶺峰顛之處,用於傳遞軍事信號,在五蓮縣長城村,東西山頂上各有一座烽火臺,臺高5米,直徑達20米。防門、關隘多設於平原或低谷地帶,除了地處博山、通往萊蕪、泰安、曲阜的必經之路青石關以外,還有沂水、臨朐交界大峴山上的穆陵關。該關是當時南通楚國、吳越的重要門戶,向北直達齊都臨淄,此關構築兩道南北兩道城牆,相對於其他地方更加堅固、安全。另外在安丘、沂水、臨朐的多處城牆,也有結構相同的南北兩道城牆,相比也是較為重要的防護地帶。

看完這麼宏大、複雜的齊長城後,我們在讚歎古人力量之偉大、智慧之高超的同時,不禁會問到,長城是何年何月何人所建呢?在圍繞修建長城的過程中又發現了哪些與之相關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那段圍繞齊長城所發生的歷史。

從齊長城建築的時序,來解讀齊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風雲變幻

二、齊長城各段修築時間及與鄰國之間的關係

齊長城無疑是一座大型防禦型軍事設施。處在弱肉強食、戰亂不斷環境下的齊國,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無論在春秋五霸時期,還是在戰國七雄當中,都處於相當重要的地位。齊長城正是這段時期大國爭霸的直接產物,伴隨著齊國與西方晉國及三晉、東南莒越吳楚、南部魯宋之間的糾紛與戰亂,長城也完成了從雛形到初具規模,再到全部完工的整個修建過程。其中西段用於防禦晉國及三晉,在春秋後期已經完成;東段用於抵擋鄰國對北擴張,修建過程一直伴隨著莒國從強大到滅亡,再到吳、越、楚的擴張進行,歷時長久;中段最晚,在楚滅魯國以後完成。下面循著長城修建時間來分述與周圍各國之間的關係。

1.與晉國及三晉之間戰事頻頻,催生了長城西段的初建和完善

春秋時期,活躍於公元前685年至643年之間的齊桓公首創霸業。任用管仲、鮑叔牙等人建立了科學有效的行政和軍事管理體制,大力發展農業、魚鹽、手工業,國家強盛富足。對外打著周天子旗號,代替周天子大會諸候,維持各諸候之間秩序。其中公元前648年還出兵幫助晉國平叛戎夷之亂,所以這段時間不僅與晉國關係交好,與周圍大部分諸候也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再說以當時齊國的強大國力,也沒誰敢冒犯齊國,當然也沒必要修築什麼長城來進行防守了。桓公去世後發生五公子之亂後,齊國才走下霸主神壇。

與晉國交惡的標誌事件是晉國大臣郄克在齊國受辱一事。公元前592年,郄克出使齊國,他本來有點殘疾,當他接受齊頃公接見時,旁邊房內有婦人看到郄克的行為忍不住笑出聲來,讓郄克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發誓要向齊國報仇。隨後在斷道之會中郄克抓了齊國南郭子、蔡子、晏子三人。再後來在齊國圍攻魯國時,魯國向晉國求援,郄克抓住這個機會,在靡笄大敗齊軍,齊頃公親自趕到晉國向晉候奉獻寶器和田地。郄克這種有仇必報的心態也是與他在晉國的權力和晉國的實力為基礎的,如果沒有他的權力和晉國實力作後盾,他也不會有恃無恐地悍然劫持齊國大臣、重創齊軍逼迫齊頃公向晉候低頭。

從齊長城建築的時序,來解讀齊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風雲變幻

公元555年,晉國率領魯、宋、衛、鄭、莒等多國聯軍攻打齊國。據《左傳·襄公·襄公十八年》記載:

“冬十月,會於魯濟,尋湨梁之言,同伐齊。齊侯御諸平陰,塹防門而守之,廣裡……甲辰,東侵及濰,南及沂。”

此戰雖然齊靈公在平陰親自指揮作戰,但仍然慘敗,聯軍一直打到齊國腹地濰水、沂水方止。齊國在這次交鋒中吃了大虧,平陰距濰河330多公里,已越過齊國臨淄100多公里,沂水距平陰也近300公里,已經越過齊國的中心地帶。

時過兩年,齊莊公為報平陰之仇,襲擊晉國朝歌,晉平公又率諸候攻伐齊國。只到六年以後,齊莊公被崔杼所弒,齊晉關係才告一段落。

由於晉國的不斷進攻,齊國痛定思痛,才著手修建長城進行防禦。公元前441年,齊國開始修築長城,清華簡《系年》第二十章記載:

“晉敬公十又一年,趙桓子會諸(候)之大夫,以與越令尹宋盟於鞏,遂以伐齊,齊人焉始為長城於濟,自南山屬之北海......晉幽公立四年,趙狗率師與越公朱句伐齊,晉師俞長城句瀆之門。”

這段話的意思是在晉敬公11年,也就是公元前441年,晉國權臣趙桓子召開會盟,與越國等商議攻打齊國事宜,齊國開始在濟水修築長城。晉幽公4年(公元前434年),晉將趙狗與越將朱句攻打齊國,晉軍突破長城的句瀆之門。其中需要著重注意的是“齊人焉始為長城於濟”,也就點明瞭長城開始修築長城西段的準確時間在公元前441年以後,那麼7年以後,趙狗再次進攻齊國時,長城已經建起來了,可能不那麼完善,但確知已經初具規模。

此後晉國以及晉國分化出來的趙國、魏國多次侵犯長城,比如《竹節紀年》記載:

“烈公十二年,王命韓景子、趙烈子、翟員伐齊,入長城。”

烈公12年也就是公元前404年,晉烈候命令三位大臣組織進攻齊國,並且已突破了長城防線。此役又以齊國大敗收場,戰爭取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雖然齊軍大敗,但不能否認長城防在戰爭中的作用。有了這道屏障以後,無疑會加大攻方的進攻難度,剩下的還要看雙方力量的對比、戰鬥策略、後勤保障供應各方面的因素。

進入戰國時期以後,各類記載中也頻繁出現“侵長城”、“入長城”字樣,這充分說明了長城西段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

在整個春秋中後期、戰國時期,齊與晉、魏、趙之間互有攻伐,齊國統治者從國家安全角度考慮,建造人工壁壘,以增加進攻方難度,不失為一種好的戰略措施。特別是在春秋中期,多以步兵配合車戰為主,也確實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

從齊長城建築的時序,來解讀齊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風雲變幻

2.歷時長久的東段建設,與莒、吳、越、楚的北侵密切相關

如前文所述,東段是從穆陵關沿沂山先向東南方向而行,然後經沂沭斷裂帶到五蓮,再向東北方向走入膠南丘陵地區,最後至黃海沖積平原入海。穆陵關以東地勢不象西部以高大的泰沂山為主,而是以低矮的山脈和丘陵作為主體,且多以南北走向而不是東西方向,這與長城東西形成相垂直的位置關係,特別是沂沭斷裂一帶,溝谷切割嚴重。這種特殊地型決定了修築不可能自西向東依次完成,而是先一段段修築,然後再連綴成一體。該段是從春秋後期的齊靈公至戰國中期的齊宣王在長達幾百年時間內分期分段逐步完成的。

經過專家們實地考察,齊國與莒國交界處一段確實是在莒國滅國之前修建的。莒國是東夷後裔建立的。別看面積較小,但影響能力並不小。《左傳》記載了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齊莊公伐莒情況,齊候不僅在戰中傷了大腿,而且戰將杞梁(傳說中的孟姜女之夫)也死於此役中,由此可見莒國的軍事素質絕不是以國土面積小來論的。當時莒國還經常收留各國政治避難者,象齊桓公當初就避難於莒國,隨後由莒國送桓公回國即位。能有膽量收留避難者的本身就表明莒國的勢力不容小覷。齊國與莒國之間多次相互攻伐,也可以看出當時齊國為莒國耗費了大量的精力。齊國為了長期防禦莒國,在原有關隘的基礎上將關隘連結起來,就構成了齊長城東段的原型。

吳國與越國相繼北上爭霸,先後與齊國爆發幾次大規模的戰爭,其中也包括一次大規模的海戰。迫使齊國又在沿海一帶修築防禦工事,漸漸將諸個防禦工事連綴起來,形成了東段的長城雛形。隨著莒國被楚國消滅、吳國被越國消滅、楚國又將越國消滅之後,楚國與齊國在東段的邊界線大大延長,齊國的邊境壓力也倍加增長。齊宣王時期,齊國將在原來基礎上重新修築防禦工事,並將各段連結起來,形成東段長城。

從齊長城建築的時序,來解讀齊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風雲變幻

3.中段修築主要基於防楚原因和戰爭模式的變換原因

齊魯是緊密的鄰國,兩國之間關係也很微妙。在齊桓公稱霸之前,魯國地位相對較高,齊國尊重、服從魯國。桓公稱霸期間轉為齊強魯弱,在各種邦交活動中,魯國一直追隨齊國。齊國霸業結束之後,魯國則根據當時形勢,視晉國、楚國、吳國情況不斷調整對齊政策。齊魯之間有泰沂山脈相隔,雖然時有衝突,但整體尚構不成大的威脅。

進入戰國時期以後,楚國在公元前261-255年乘秦國與三晉兼併混戰之機,先是攻下徐州,然後消滅魯國。楚國與齊國之間的邊境線又進一步延長,涉及到長城中段問題。但是齊楚之間的衝突並不尖銳,引起齊國修築長城的主要原因是戰國時期戰爭形式的巨大變化。

從戰國初期開始,各國先後變法,國力增強,大量自耕農成為戰爭中的主力軍,不僅先進的鐵製兵器大量應用,參戰人數也由原來的幾萬人上升到幾十萬人,步騎兵作戰代替了車陣作戰,作戰場地也從平原開擴場地改到山地、河流、關隘等險要之地。齊國僅靠泰沂山險已不能保證敵軍越境侵略,齊宣王也正是基於這方面的考慮,開始在中段修築長城。《史記·楚世家》引《齊書》記載:

“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

由此看出,齊宣王不僅對中段增修,還對整段長城進一步進行了修補和加固,修長城的主要目的也在於防備楚國的進攻。


從齊長城建築的時序,來解讀齊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風雲變幻

三、齊長城的軍事作用

齊長城最始初衷是防水,最終仍是以軍事防禦為主。齊長城既是春秋初期的國境線,又是戰國時期對南方的擴張線。戰時可以作為一道堅強的防禦線,在條件有利時又可以大舉進攻他國。實際上到戰國中期,齊國疆域南面已到達江蘇北部、魯南汶河、泗河流域,甚至包括棗莊一帶地區。那麼既然已經佔據了整個山東大地,戰國時期為什麼不圍繞魯南地區修築長城,而只是延續泰沂山脈繼續向東擴展呢?筆者以為,魯南地區多為平原地帶,無險可守不說,如果大面積修築,人力和財力消耗巨大,也未必起到真正的防守作用。更重要的是,春秋末期及戰國時期齊國新擴大的土地,並非嫡系,齊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仍在以臨淄為中心的長城以北地帶。只要長城以北地帶是安全的,就傷不到齊國的筋骨,就算有來犯之敵突破了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仍然可以出動齊北主要軍事力量予以反擊。

整個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上齊國有三次大的危機。一個是陳氏田和取代姜氏政權,這屬於統治集團內部矛盾,與是否修築長城沒有半毛錢關係。第二次是燕國樂毅率五國軍團經過濟西大戰後,突破平陰長城防線,揮軍直達臨淄,統治齊國五年之久。這似乎應當由齊長城負責任。但長城也僅是個靜止的防禦工程,由於齊愍王對外過度擴張,滅掉宋國,特別是將天下物資交流中心陶邑收入囊中以後,引起秦國、趙國的強烈不滿才發動的五國伐齊戰爭。同時齊愍王剛愎自用,對內不恤民情,對前方禦敵戰將周子等態度惡劣等行為,造成齊軍沒有鬥志才失敗的。第三次是公元前222年,秦將王賁從燕王境內突入齊境滅掉齊國的,當然也與長城無關。但是如果秦軍不從燕境進攻,而是從長城進攻,以當時齊王田建不修武備、政治混亂情況來看,消滅齊國也是理所當然的。

從齊長城建築的時序,來解讀齊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風雲變幻

結語

綜合全文,筆者闡述幾點結論:

首先,齊長城是先以單個的軍事壁壘開始存在的,然後為了擴大防守面,又將各壁壘之間連綴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其次,整個修築過程歷時悠久,是經過幾百年、若干代齊國統治者組織勞動人民來完成的;再次,各段修築也不是統治者心血來潮、一時興起的隨意作為,而是在鄰邦強大的軍事壓力下被動修建的;最後,齊長城在齊國安全方面也確實展示了它強大的防禦功能,由於齊國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上齊長城的靜態防守功能,使得齊國在春秋戰國這段時間內,相對秦國、三晉、楚國等來說,戰亂明顯要少得多。這也為齊國創造了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可以說戰國中期齊威王時代達到繁榮頂峰。正象蘇秦說的,臨淄城內居家七萬多戶,家家殷實富足,人們過著悠閒的生活,街上車水馬龍,一片太平盛世模樣。

2012年,山東省政府將“齊長城文化帶”保護和開發作為十二五的一項重要工程來做,這就充分證明了齊長城的歷史文化意義非同凡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