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珏講自己的故事:我們原來可以不得病


潘玉珏講自己的故事:我們原來可以不得病


潘玉珏講自己的故事:我們原來可以不得病


潘玉珏講自己的故事:我們原來可以不得病


潘玉珏講自己的故事:我們原來可以不得病

大家好,我是潘老師,上節課我講了自己的一些經歷和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故事。

在這過程裡,我是運用了5種自然療法,讓自己慢慢康復,向死而生的,今天繼續我的心路歷程。

到了2011年,也就是我患大病的第六年。那個時候我的股骨頭壞死也基本痊癒了。我開始採用美國癌症患者的三部曲:

第一, 搬到鄉下去。到鄉下去空氣好負離子好負離子可以治病。

第二, 種菜。因為種菜可以讓自己的飲食更健康,是有機的生活,又愉悅心情。

第三,遠離喧囂。一到鄉下,就和喧鬧的城市隔離了。然後人非常靜。人靜了以後,整個免疫系統是提升的。所以,我選擇了去崇明。

我在崇明的日子,就寫了我的第三本書《人天合一自然養生》。

第一本書是《女人可以不得病》,那本書是不成體系的,因為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所以我是寫一段發一段。到了一年半,看看自己並沒有死的跡象,我就催促出版社,趕快出版,不定什麼時候,我就要拜拜了。

第二本書是我的股骨頭壞死痊癒後,寫的《我們該把自己交給誰》,基本是敘述我如何使用自然療法來康復腿疾的。

後來在崇明又寫了第四本《冰河起舞》,這是在前三本書的基礎上進行闡述的養生之道。前面三本書講的都是養生之術。而這本是在哲學層面上探討養生。

而第五本書是我們的叢書《粉玫瑰健康叢書》,因為15年的時候,我發現很多病人,讀了我的書,會跑到崇明來找我求醫問藥。我心裡很難受,往往會一夜睡不著,我覺得那些人都是病情蠻重的,崇明又很遠,來的時候都是家人陪著的,我覺得有必要讓人家這麼的辛苦嗎?所以我們那個時候就運用了互聯網,用互聯網建了一個群,開始叫粉紅絲帶群。因為乳腺癌是國際上叫“粉紅絲帶”嘛。這個群裡面有一些女性是胃癌的卵巢癌的,所以我就把它改成“粉玫瑰”了。

然後我建了一個平臺,到今年已經多年了,也辦了一個公眾號,也就在這些公益活動下,幫助了一些人。我覺得也蠻有成效的,有兩個病人都說是看了我的書和公眾號的文章,都把準備自殺的安眠藥給扔掉了。本來他們都在積攢著安眠藥,想積攢到一定的量就一下子吃下去,了結自己。

後來看看他們看看都沒有比我的情況嚴重。也就是說他們的情況都要比我好,他們就覺得潘老師這樣都能夠活下來,那我們更可以活下來了。因為我還有兩段情感的問題。

所以她們就開始跟著我,現在她們都活得很好。我就覺得心裡蠻開心的,我想,自己人言微輕,也做不了什麼大事,能夠救一個人是一個人,那是一條生命啊。我覺得有價值。2015年上海交大。聘請我成立了一個自然醫學研究所。因為我覺得也是到時候來,因為所有的自然療法,它背後一定有邏輯鏈的,所以我很想研究自然醫學。因此,從15年開始,我帶領了十幾位醫生,開始著手寫自然學概論。

告訴大家的好消息就是這本書下個月我們就出版了。低調的來說是國內第一本。

第二個問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為什麼要開這個微課堂。

那是去年9月2號,我在長寧區的一堂公益課上。很多人都提出來,想跟著潘老師一起學養生學健康。

然後我,就一咬牙一跺腳,是好,辦吧。我就答應了。結果呢。有很多的因素。這個問題一直讓我沒法啟動,比如

我可以做公益,我可以不要講課費,但是課堂呢,課堂教室是要收費的。

那這個費用怎麼辦?

然後教務呢,教務誰管呢?管的人是要付費用給他們的,人家要養家餬口的,那個這個費用又怎麼來呢?諸如此類都牽涉到一個費用問題,所以這個事情就擱下了。就一直沒有弄成。那麼我心裡很難受,我覺得我給過人家一個承諾而沒有兌現。這個不符合我做人跟做事的風格,所以一直是我的心病。

不僅僅是摺疊,讓我覺得一定要把這個事情完成的,還是因為我對自己的生命有一個約定。

我今年已經69歲了。明年就70歲了。什麼時候幹什麼事情,我覺得這個也是一種養生。

有的時候。應該很好的給自己生命有個安排。所以我是想我到70歲的時候,我應該幹什麼。

我要完成我的生命中的一個夙願。

我想回歸文學。我原本是中文系出身的。後來就一直沒有很好的幹自己的本行。

錯位到公共關係,錯位到營銷學,錯位到品牌學。錯位到管理學,現在覺得自己老了,要想回家。這個家就是我心目中的文學。

這是一個人文性的一個課題。再老再老,我覺得這個情愫,一直在我心裡存在。

所以,我必須對自己在70歲之前,要有一些在交代的事情。比如我答應要帶一個跟著我學養生的班,這個事情我一定要做成。

今年是我康復的第14個年頭那麼。13週年換回我的整個生命。我感覺我有很多的生命的體驗。

我想跟大家分享。

其實這個根本不是說我有多大的大愛,真的不是這樣,也不是我的思想境界有多高。真的不是這樣,這其實是我的一個職業使然,我一生是當老師的,老師就是這樣,有一點點東西就想跟大家分享,我覺老師這個職業是很無私的,他不會藏著掩著,他希望青出於藍勝於藍,他希望他的學生超過他,這就是老師。今天我雖然不在三尺講臺,但是我這種職業使然,就讓我只要有一點體會,我就告訴大家,讓大家分享。

我知道一個人生病的時候的那種無助。如果我的經驗可以讓他分享,可以讓他有所啟迪。這不就很好嗎。就是這麼一個非常簡單的樸素的想法。另外呢,十三年的養生,我的一些經驗確實我也覺得,到時候了,可以跟大家分享了。

比如,我69歲。我從縱向來看我,我現在的身體跟我十三年前真的不可比。那時候,我的個子是1.61米吧,體重是90斤。而我現在稱了一下,105斤。

那麼也就是說,因為你身體整個臟器都在變好,功能都在提升,那你就會健康。

而且這不是說你體重增加。我最近一段時間,我的那個幫我按摩的醫生都突然說,潘老師,你這個年齡了。你那小腿的肌肉卻很好。

今天我為了講課,看看我這個小腿是腫還是肌肉啊,我一看,哦,那是肌肉。

我們這個年齡來說,肌肉都是萎縮了,對吧,而且我也不是運動型的人。所以這就反映出身體的一個健康指標之一吧。

第二個從橫向來看,也就是說跟我同名的69歲的女性。那我自己覺得我有三個方面,要比他們來的好。

看到我的人都知道我,我是原生態的頭髮。但是我十三年之前,我的頭髮也有點花白。特別我中間這一塊,我是有點脫的,所以我照相一般來說。不敢把頭低下來的,因為這個上面像電燈泡一樣的,但現在都長出來了。

我在浦東上課的時候,有幾個學員就上來摸一下我的頭髮,他說不好意思,能看下你的頭髮嗎。他把我的頭髮撥開了,因為裡面還是有幾根白頭髮的,那就他就覺得那不是假的是真的,所以怎麼會把白髮轉黑的,我會在課堂裡面也會教大家一些方法。

然後我的牙齒我32顆牙齒,現在顆顆都沒有鬆動。這個也是一個標誌吧。還有就是筋的柔軟度。有人說我是練瑜伽的,其實我沒有,那就說明我的經絡的柔軟度還是相當好的。還有一件事情,是有個民間中醫。呃,他用他的方法來體察我的健康狀況。然後他告訴我,他是民間中醫,他運用的一種獨特的體察方法,跟我們西醫臨床的體檢方法是不一樣的。他們當然是不是通過驗血啊,不是通過ct呀,也不是通過B超。他檢查了我的4個部位。第一,他看我的一根痞根穴。

什麼叫痞根穴。我也是那天第一次聽到,後來我到網上一查,我才知道他是經外奇穴。他說這個穴往往能夠看出這個人有沒有大病,或者有沒有大病的趨勢。

啊。所以他從這個上發現我非常好,非常安全。第二,他看我的腳後跟。腳後跟可以看出來你的腎氣,你的生命力。第三看我的肚臍眼,那個我是知道的,因為人的肚臍眼和人的手和人的耳,包括腳底,這四個都是人的一個全息系統,都能反映出你身體的整體狀況的。這個我是知道的。

第四個,他看我手掌的大魚際啊。總體上他認為是從我這個年齡上來看,他說是非常不錯,當然也看出也也有些問題的,比如在肚臍眼裡面可以看出,我五臟的功能還需要提升。他從我的大魚際裡面雖然蠻好,但是從我的手心裡面看出來,胃寒。

當然,我沒有說我一點問題都沒有,還是有一點問題的。我檢查的結果,大概可以打80分。

所以我就想,不管怎麼樣,我覺得像我這樣的人有那麼多基礎病,還不止一個大病都能夠還原成現在這樣的健康狀態,

我想,我們大家如果是一些亞健康或者亞疾病的,那更加完全可以做到還原健康的。

今天分享就講到這,謝謝大家的收聽,謝謝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