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糖橘幼果出现波罗皮用什么方法补救?

羊山果园阿L


在砂糖橘生理落果与夏梢抽发阶段发现幼果表皮粗糙现象,那么荔浦青山在此大胆猜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三种情况:

1、很多果农朋友都已经习惯用赤霉素来做砂糖橘幼果的保果药剂。也许您早些日子用赤霉素保果时,使用浓度过大或次数过多,如今才会有幼果表皮粗糙现象。

补救措施:多效唑和磷钾肥可以缓解赤霉素使用过量造成的危害,目前最好使用多效唑,既可达到缓解赤霉素的目的,又可控制夏梢抽发。

2、砂糖橘幼果出现波罗皮估计与缺少硼肥有关,若这个时候的砂糖橘缺少硼元素,有的幼果会成为僵硬性的畸形果,表面也会出现粗糙呈瘤状的现象。

补救措施:在二次保果时混加硼肥与钙肥,既可提高硼元素的吸收利用率,在后期还可以适当减少裂果数量。

3、早些日子用药不当,药害造成砂糖橘幼果出现菠罗皮现象,

由于砂糖橘幼果出现菠萝皮现象较少见,荔浦青山也只能依据砂糖橘在近期所用到的药物及缺少相应元素才会有此现象来猜测,个人建议您,及时拿着一些样本到懂技术的农资店询问,才能及时的解决问题把损失降到最低。


荔浦青山


您好!果友,您说的波罗皮指的是“菠萝果”现象吗?如果是的话,那么应该是出现了“浮皮果”!

砂糖橘浮皮果属于柑橘果实生理性枯水病害,其主要由以下因素影响所致:

氮肥过量

砂糖橘进入9月(高氮水溶肥、氨基酸肥、麸皮水、豆饼水等)容易引起果小皮薄的品种裂果泡果,还有壮果肥施用太迟,树体氮素积累过多,不仅贪青晚熟口感淡、而且容易诱发晚秋梢和冬梢,更会促使果实二次膨大,加重浮皮发生,氮肥迟效还会影响果实着色。



缺硼、缺钙

果实膨大期钙元素不足和硼元素不足都会导致浮皮,钙是决定果实硬度和抗病能力的重要元素,膨大期钙不足,果皮细胞间松散、韧性差,就容易裂果和浮皮。还有缺硼时会诱导钙缺乏,加重裂果和浮皮果柑橘果皮粗糙、增厚、硬度低、蜡层少、抗性差,多是缺钙、缺硼等中微量元素所致。钙含量越充足,果实硬度越好。如果果实钙含量不足,果皮细胞之间的连接松散,韧性不好,就易产生浮皮,补钙应尽早开始。



水分管理不足

柑橘外果皮和果肉之间有一层白皮层,也就是橘白。浮皮症状的发生与果皮白皮层细胞的生长和老化有关。初期发生浮皮的果实,在着色、成熟过程中,如果降雨等将果皮淋湿,果皮的中果皮组织,特别是油胞组织吸水,果皮膨胀、扩大,白皮层组织不能耐压,发生物理性龟裂、崩溃,出现浮皮症状。



喷药不当

激素使用不当造成浮皮,随着技术进步砂糖橘等保果用赤霉素、促进花芽分化使用细胞分裂素,已经很普遍。这些激素按照合理浓度正常使用没有问题,但是浓度过大,次数过多后,往往造成大面积浮皮。



着生位置

壮旺树、初挂果树,因其结果量偏少,容易出现顶冠果(朝天果)、粗柄果,结果枝和树体寄存的营养除了供应枝梢生长外,集中供应仅有的少量果实,容易造成树势太旺、果个偏大、果皮厚且粗糙、日灼现象多,后期成为泡果。



也给你几张“菠萝果”症状的果子的图片,请您核对一下,确认一下症状;

总之,浮皮就是指柑橘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由于果皮与果肉之间产生较大间隙,而造成果皮发泡、鼓起的一种现象,管理不好的果园成熟期浮皮果发生率高达 30%~40%!浮皮果的产生原因复杂,它的发生与品种、树势、结果量、施肥、园地排水和通风、收获期的迟早等有关。也和果树管理、激素使用情况、水肥管理等多种原因环环相扣,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

所以,防治“菠萝果”一定要搞清楚发生的原因,对症下药下药才行!

  1. 增施有机肥,早施壮果肥,少施氮肥。灌溉条件差、树势弱、结果多的果园,应提早施下。肥料种类以速效性有机液肥或氮、磷、钾化肥为好,切不可偏施、尿素等,转色期注意控氮,防治氮肥使用过迟。
  2. 在平时喷药防病的过程中,可以少量多次使用水溶肥,增加多种元素叶面肥。尽早开始叶喷钙硼等,以螯合态的产品为最佳。
  3. 对密植园果实成熟着色期间要避免大量灌水,并注意清沟排渍,尽可能降低果园湿度,同样也不能干水,如果遇到干旱,需要及时淋跑马水或者滴灌补充。
  4. 激素使用一定要注意浓度,切不可随意增大或者减少浓度,和自己增加使用次数。激素浓度过大容易造成浮皮果,而浓度过小则达不到保果效果,甚至造成大量落果。

请农友根据自己果园的实际状况和气候状况进行进一步判断,预防并补救“浮皮果”、“菠萝果”,天天学农祝您丰产丰收!


学农老王


这种情况是由于氮肥过多缺少钾肥导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