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抗外殉国战将:一位人战死马绝食,一位战死不倒吓倒外军

大清抗外殉国战将,指的是在清朝对外战争中壮烈牺牲的将领。这些将领有的很著名,有的默默无闻,不管有名还是无名,他们都值得尊敬。下面说说几位大清抗外殉国将领,一位四千斤大炮能搬动,一位战死不倒吓倒外国,一位人战死马绝食,甚为壮烈。

大清抗外殉国战将:一位人战死马绝食,一位战死不倒吓倒外军

张朝发。清朝将领,1838年担任台湾水师协副将,统帅三标水营,数千名水师兵勇,道光十九年(1839)任定海镇总兵。翌年六月初七,与英军水战中被英舰击中左股,当晚阵亡。定海失守,张朝发按律当斩,故其墓前树“已归大海心何负,未斩长鲸死不休”挽碑。

大清抗外殉国战将:一位人战死马绝食,一位战死不倒吓倒外军

陈连升。清朝将领,1838年擢增城营参将,1839年被林则徐选调,指挥官兵连续六次打退了英军的袭击和反扑,后调守沙角炮台的重任。1840年6月,亲率战船五艘,围歼进犯的英军;次年1月,英军向大角、沙角炮台发起袭击,陈连升指挥守军同数倍于己的侵略军力战,在后援无望,敌军迫近的危急关头,陈连升仍率部激战,拼杀而死。其坐骑被掳至香港,不食而死,被誉“节马”。

大清抗外殉国战将:一位人战死马绝食,一位战死不倒吓倒外军

关天培。著名抗英民族英雄,道光二十一年(1841)1月7日虎门之战爆发,关天培亲自督战,英军令其放弃虎门各炮台,关天培不予理睬。至傍晚时英军攻入炮台,关天培持刀奋战被砍伤左臂,受伤10多处,但他仍屹立阵前,亲手燃炮射击。一颗炮弹飞来,关天培被击中,遍体鳞伤,但他依然挺立,口中大呼杀敌。终因血尽气绝,但他挺立不倒。英军见“关天培挺立如生,反骇而仆”,关天培战死不倒,吓倒外国,真是可歌可泣!

大清抗外殉国战将:一位人战死马绝食,一位战死不倒吓倒外军

谢朝恩。清朝将领,历任都司、副将。道光十四年(1834年)升任江苏狼山镇总兵,后从两江总督伊里布驻守镇海。1841年10月,英军进犯镇海,他奉钦差大臣裕谦令,率千余人扼守隔江的金鸡岭,力战御敌。然扼守城外招宝山的提督余步云不战而逃,致失犄角之援。在与英军鏖战时,中炮堕海殉难,尸不获。

大清抗外殉国战将:一位人战死马绝食,一位战死不倒吓倒外军

裕谦。清朝将领,出身于将门世家。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进士,选为庶吉士,先后任礼部主事、礼部员外郎、湖北荆州知府,武昌知府、荆宜施道、江苏按察使、江苏巡抚、两江总督,鸦片战争时,裕谦守卫定海,壮烈殉国。追赠太子太保,谥靖节。

大清抗外殉国战将:一位人战死马绝食,一位战死不倒吓倒外军

葛云飞。著名的抗英民族英雄,官至镇海总兵,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8月,英舰二十九艘结集舟山群岛黄牛礁一带,葛云飞率部踞守土城。英军约二万人,守军只有五千五百余人。英舰四只,驶入竹山门,葛云飞督兵开炮,击断英舰大桅,英舰当即逃窜。十七日拂晓,英军利用大雾驶舰进犯。葛云飞亲自开炮,击燃敌舰。英军狗急跳墙,纠集一万余亡命徒分三路向清军发动总攻。清军寡不敌众,将士纷纷阵亡。英军向土城进逼,葛云飞搬动四千斤大炮回击,凭一人之力竟将大炮调转方向,炮火连发,直将炮身打红,英军血流成渠。随即率将士与英国肉搏,一刀将英主将安突德劈为两半,刀折,拔出第二把佩刀继续搏杀,转战二里许,格杀无数。至竹山门仰登,不幸被敌人长刀劈面,去其半,并以火枪围攻,攒击,身受四十余创,炮洞胸背,遂立竹山门崖石,手擎刀杀敌状,尸直立不仆,左一目犹睒睒如生,壮烈殉国之姿催泪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