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存在了40年的熱河省,地位曾十分重要


歷史上存在了40年的熱河省,地位曾十分重要

熱河地圖

概況

熱河省簡稱熱,省會承德市,是中華民國行政區劃的省份之一,是關外東北四省之一。民國三年1月設置熱河特別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9月明令改製為省。

1955年7月30日撤銷。轄區分佈在現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省、遼寧省。

熱河名稱來源自承德避暑山莊內的溫泉,溫泉水流入武烈河後,武烈河下游在承德市內的部分,在當地冬季寒冷的氣候下也不結冰,蒸汽蒸騰,所以被稱為“熱”河。

清初設熱河總管衙門,乾隆三年(1738 年)改總都統為副都統,嘉慶十五年(1810 年)升為都統,轄承德府及內蒙古昭烏達、卓索圖二盟。熱河地區歷史上遼金以及後來清朝設熱河都統以後的時期已經具有行省規模,成為了熱河建省的基礎。

歷史上存在了40年的熱河省,地位曾十分重要

熱河特別區的建立

清末民初先後建立的幾個省級行政區,在成立背景上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從清末開始的邊疆危機。

為了抵禦列強的侵略,清朝先後成立了新疆省和臺灣省,民國後成立的熱河等幾個省級行政區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鞏固邊疆,抵禦侵略。

清末沙皇俄國一直覬覦我國外蒙古地區,為此熱河建省清朝早有討論,御史左少佐、總督岑春煊、巡撫程德全、熱河都統趙廷傑、成勳從鞏固邊防出發都有過熱河建省的提議,清朝未能實行。

1911 年10 月辛亥革命爆發後,沙俄趁機策動外蒙古藏傳佛教首領哲布尊丹巴活佛和一些支持獨立的蒙古王公趁機發動叛亂,佔領了外蒙古全境,宣佈從中國獨立,建立所謂的“蒙古國”,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外蒙古第一次獨立運動。

1912 年冬到 1913 年,外蒙古叛軍在沙俄武器和軍事顧問的支持下,不斷竄犯內蒙古,更由各蒙古王公為主將組織了所謂的“遠征軍”,進犯了伊克昭盟、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及昭烏達盟,其中熱河地區是重點。無疑危險的局勢加劇了中央政府對熱河地區的重視。

為了應對熱河局勢,1912 年 11 月 30 日,北洋政府任命熊希齡為熱河都統。熊希齡在熱河都統任上大力推動熱河建立省級行政區,1913年4月熊希齡致電中央政府提出了最重要的《熱河改建行省議案》,其中開宗明義的提出“居近日而言治理熱河之政策,非先從改建行省入手不可”之後他又提出了 10 條詳細的熱河建省的理由,內容大意分別如下:

1.熱河地理位置重要,位於京師北邊,有拱衛京師的重要作用,一旦有事京師告急;

2.自外蒙叛亂之後,蒙匪襲擾熱河,內蒙出現不穩狀況,熱河建省鞏固了內蒙地區,也為他日解決外蒙問題打下基礎;

3.外蒙沒有叛亂之前,中俄邊境在外蒙,一旦《中俄協約》簽字,那內蒙就相當於成為了和沙俄接壤的邊境,如不建省,他日就會步外蒙的後塵;

4.沒有建省中央政府不是很重視,政治經濟沒有規劃,官員不盡責任,國防不安,建省之後,行政理財有定製,他日國防告急,再提建省之議就來不及了;

5.熱河地形北接內興安嶺,南抵長城,南北兩千餘里,東西一千餘里,人口七百餘萬,無論是面積和人口都可以獨立一省,直隸省會在天津,距熱河太遠,交通不便,郵電不同,政令不能通暢,容易造成貽誤;

6.以前熱河都統專理旗務,後因直隸省長遠莫能助,熱河都統漸漸兼理軍政民政,但是職權不清;相互推諉,建省能夠清晰職權,有利治理;

7.熱河人民在直隸受到漠視,直隸長官也不重視熱河發展,熱河民眾幾次請願,熱河建省是民眾的願望;

8.從漢代的遼西郡,到遼的中京道,金的北京路,歷史上熱河就是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已經是省級規模,現在建省有歷史依據;

9.前清大臣早有熱河建省的提議,然而朝廷沒有實施,如果早日建省就可以控制外蒙局勢,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庫倫叛亂;

10.已設行省的地方官制劃一,規章相近,熱河靠近京畿,但是官制特別,歸直隸管轄,但直隸行政、司法都不能達到,建省之後就有統一的規章制度,民政就可以自理,統一國權。

1914年 7 月 6 日,根據北洋政府教令第九十三號公佈建立了熱河、察哈爾、綏遠為特別區,設臵都統管轄。至此熱河成為了省級行政單位,除了原直隸省熱河都統所轄 14 個縣,另外將內蒙古卓索圖盟 7 個旗、昭烏達盟 12 個旗併入,這一舉措為民國 17 年熱河正式建省作了重要準備。

歷史上存在了40年的熱河省,地位曾十分重要

熱河建省

從北洋建立熱河特別區到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時,北方邊疆局勢不但沒有安定下來,反而出現了惡化,除了原有的俄國勢力外,日本又開始要求所謂的“滿蒙區域特殊利益”。

外來的威脅使國民政府更加意識到塞北地區的重要性,中央政府也就不能不在北洋政府設立特別區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統治。

1928 年 7 月 6 日,國民政府委員會第 77次會議上,國民黨戰地政務委員會主任委員蔣作賓提出將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特別區改為行省並撤銷都統一職。

1928年9月17日,國民政府正式公佈熱河成為行省,雖然熱河成功建省,但是中央政府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並沒有完全達到,就像同時建省的察、綏兩省的人選要閻錫山首肯一樣,在熱河省省長的人選上也不能不受東北軍影響,只能把省主席的位臵交給屬於東北軍的原熱河都統湯玉麟。在日本侵略勢力越發高漲的情況下,把熱河省交給一個傳統軍閥,無疑對於抵抗外國侵略是不利的。

歷史上存在了40年的熱河省,地位曾十分重要


1931 年“九一八”之後東北三省淪陷,熱河省成為了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線,僅僅十天日本佔領熱河省 19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熱河淪陷。日軍佔領熱河省後,將熱河劃為偽滿洲國的一個省,成為偽滿洲國 1934 年改設的 14 省 2 特別市的省級行政區之一。從日俄戰爭後日本一直把蘇俄視為其在遠東的最大對手,為著手實施北進計劃著手對蘇作戰,日本在佔領東北後,把東北靠近中蘇、中蒙邊鏡的地區都單獨劃省,作為前進基地。受這一政策的影響,熱河省北部被劃為興安西省。

迎來解放


歷史上存在了40年的熱河省,地位曾十分重要

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挺進東北,控制了熱河省,後國民黨從山海關出發強行北上,1945年12月佔領了熱河省部分地區,到1月上旬已經控制了熱河大部。

6月26日停戰有效期剛過,內戰開始爆發,8月,國民黨佔領承德。

國民政府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重新劃定熱河省區域,大致恢復以前的行政區劃。增設寧城縣、凌南縣、魯北縣、天山縣4縣,至此,熱河省轄20縣20旗。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13日至6月25日,中國共產黨華北軍區發動晉熱察戰役,向熱河西部、河北東部挺進,在河北、熱河、察哈爾三省邊界地區及平漢路北段展開運動戰,牽制國民黨從華北抽兵增援東北。

11月初,傅作義放棄承德。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進駐省會承德,中華民國的熱河省政府行政機構完全瓦解。

熱河撤銷

1949年1月10日,熱河省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保留了熱河省,重新劃分為2市、16縣、4旗。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撤銷熱河省、西康省並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的決議》決定“撤銷熱河省,將熱河省所屬行政區域,按國務院建議分別劃歸河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至此熱河省被撤銷。

熱河省撤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熱河作為省級行政區建立之初所面臨的邊疆危機不存在了,日本已經戰敗,外蒙獨立並得到了新中國的承認,新中國和蘇聯同屬戰後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員,也就消除了俄國向中國擴張勢力的問題。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恢復內蒙古歷史地域的偉大構想。為了實現民族區域自治的偉大構想,落實新中國的民族政策,實現內蒙古行政區的統一,熱河省的撤銷也就不可避免了。

可以說,熱河作為我國曾經的一個省級行政區,在我國曆史上曾經有過重要的地位,從公元 1914 年建立到 1955 年撤銷這短短的 41 年曆史,與歷史上的臺灣設省一樣,折射了中國面對邊疆危機所做過的努力,見證了我國近代史上抵抗外來入侵的重要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