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搞笑卻真實存在的事情?

不才講史


歷史上搞笑卻真實存在的事情很多,今天我給大家說下歷史上紀曉嵐和乾隆之間發生的一件搞笑的事情。

紀曉嵐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位名人,他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在後世的影響也很大,雖然現在影視上的紀曉嵐是風流才子的形象,但是歷史上的紀曉嵐雖然才思過人,辦事練達,但是不修邊幅,形象也並不好看。

古代的夏天很熱,因為沒有空調,紀曉嵐長得胖,還特別喜歡吃肉,在夏天不耐熱,因此紀曉嵐在夏天辦公的時候,常常光著膀子,衣冠不整。

有一天,紀曉嵐正在軍機處光著膀子辦公,忽然聽到手下人通報“皇上駕到”,原來是乾隆來軍機處視察了,但是此時的紀曉嵐光著膀子,大汗淋漓的,實在不像話,況且乾隆本身是個顏值主義者,特別看重大臣們的外在形象。

紀曉嵐特別擔心乾隆看到自己光著膀子在軍機處辦公,實在不雅觀,會被乾隆治一個褻瀆之罪,可是乾隆馬上就來了,紀曉嵐穿衣服也來不及,情急之下,紀曉嵐只能鑽到桌子底下。

乾隆皇帝並不傻,整個軍機處也沒多大地方,乾隆早就把紀曉嵐的舉動看在眼裡了,但是他並沒有聲張,他不動聲色故意慢悠悠在凳子上坐了下來。

當時正值夏天,紀曉嵐在桌子底下氣喘吁吁、大汗淋漓,他並不知道乾隆一直坐在這裡,過了許久,也聽不見動靜了,因此才壯起膽子問:“老頭子走了沒有啊”?沒有人回答紀曉嵐的問話,紀曉嵐才知道大事不妙,原來乾隆一直沒離開軍機處,一直坐在凳子上喝茶。

乾隆聽到紀曉嵐喊自己老頭子,非常不開心,他也知道民間稱呼老年男性為老頭子,更多的是一種蔑稱,於是乾隆板起面孔,厲聲問道:“好你個紀曉嵐,你不接駕,還叫我老頭子,是何用意”。

紀曉嵐連忙叩頭給乾隆,並且解釋道:“皇上,容臣解釋,臣沒有汙衊您的意思,之所以叫您老頭子也是有深意的,您萬壽無疆稱為老,作為一國之君是頭,至於子,皇上是天子,天之子也,這就是老頭子的意思,體現了臣對皇上您的敬仰尊崇啊”。

乾隆也是個明事理的明君,他本來就不想治罪紀曉嵐,但是苦於沒有臺階,經過紀曉嵐的一番解釋,還把他誇了一頓,乾隆覺得臉上有光,有面子,因此就赦免了紀曉嵐無罪。

通過紀曉嵐的這則搞笑的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出紀曉嵐確實詼諧、幽默、機敏多才而且才華出眾,也正因如此,紀曉嵐給後世留下了很多趣話。


小聰歷史客棧


我講一個自己鬧的笑話。

2015年,我女兒生小孩,我的親戚們都來送禮,他們都把紅包送到我這裡,再由我轉交給女兒。我姐夫不知道怎麼搞的,用一個印有“喬遷之喜”的紅封,生小孩送紅包,怎麼用“喬遷之喜”的紅封呢,我就去買了個印有“茁壯成長”的紅封,把禮金換過來,先那個紅封也沒丟,兩個紅封一起放在包裡給女兒送去。到了女兒家,閒聊了幾句我就從包裡拿了個紅包遞給女兒,告訴了她這是誰送的,然後我就回家了。晚上翻包時,發現印有“茁壯成長”的紅封還在包裡,卻把一個印有“喬遷之喜”的空紅包給女兒了。趕緊打電話告訴女兒原委。

後來給親戚們講這件事,都覺得太搞笑了,幸好是自己的女兒。如果是外人,這笑話就鬧大了。


月下獨酌zxl


掉進糞坑被淹死的國君

說起春秋戰國時期晉景公的死,真的十分搞笑。有一年,晉景公生病後做了一個夢,醒了之後他就找了個巫師來解夢。結果這個巫師對晉景公說:“大王您恐怕活不到吃新麥子的時候了。” 晉景公聽完非常地生氣,將那個巫師拖出去斬了,還說:“我肯定能活到麥子成熟,但你卻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後來,麥子成熟了,晉景公想起之前巫師說的話,連忙讓人趕緊做了一碗呈上來,心想:還說我吃不到今年的新麥子,我現在就吃!

結果,他正要吃的時候,突然感到肚子不舒服,有點脹。於是,晉景公連忙跑去糞坑,卻沒想到,居然就這麼掉進糞坑淹死了!《左傳》中用非常簡潔的8個字描述了他的死:“將食,漲,如廁,陷而卒”。可以說晉景公是古代帝王中死得最奇葩的一位。

被車伕送進敵營的將軍

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叫羊斟的人,是個車伕,給宋軍主帥華元駕車。有一次宋鄭兩國交戰,在大戰前夕,華元為了鼓舞士氣,熬了很多羊羹給部下吃,可是偏偏羊斟沒有分到。華元因為軍務繁忙,也沒有顧及此事。

羊斟見身邊的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唯獨自己沒得吃,心裡非常地憤怒。到了決戰的那天,羊斟越想越氣,心想:分羊你做主,駕車我說了算。於是猛甩馬鞭,駕著戰車風馳電掣般朝鄭軍的營地駛去。結果,華元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成了敵方的俘虜,宋軍大敗。

曹丕學驢叫

三國時期的王粲,是曹魏的一名重臣。深受曹操喜愛和信任,同時也是“建安七子”之一,是“建安七子”中文學成就最高的。

《世說新語》中記載:“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遊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就是說,王璨去世後,曹丕帶著大臣們前去弔唁,他對一同前去的大臣們說:王仲宣(王粲的字)生前喜歡聽驢叫,我們就每人學一聲驢叫,送他上路吧。他帶頭學了一聲驢叫,於是,前來弔唁的人都學了一聲驢叫,一時間驢鳴大作,綿綿不止,震天撼地。


李小新吖


話說這哥們生在當時秦朝正鼎盛的時候,年齡才23歲,風華正茂的歲數,並且他身體強壯,孔武有力,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孩子有點缺心眼,喜歡跟人家比力氣。跟他比過力氣的人都封了大官,比如:烏獲、孟說等人,23歲那年,外出到洛陽,看見洛陽的大鼎頓時來了興趣,還聽說有個姓孟的也是個大力氣之人,這他就不服氣了,所以找人過來一比高低,非得說自己也能舉起來,最後舉是舉起來了,可惜沒抗住啊,最後鼎掉下來砸斷了大腿,放到現在不過是截肢的問題而已,可是當時醫療條件差了,沒幾天就死在了洛陽,真是英年早逝啊!史稱:龍文赤鼎。大家知道是誰嗎?


愛鴿之旅


唐朝人普遍怕老婆!你別不信,從天子丞相到老百姓,都是這樣!


話說,這件事情還是要怨一代明君李世民!咳咳咳,李世民大概是身體好精神充沛,所以嘛,私生活方面就是四個字:特別好色!


李世民和隋朝楊廣幹架,打贏了!按說其他皇帝第一件事肯定是:斬草除根!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但在李世民那裡,根本不存在!首先第一件事:將楊廣的妻子、女兒都納入後宮。


後面又發生了玄武門事變,李世民和自家兄弟幹架,嘿,你別說,李世民特別能打,又打贏了!第一件事就是:將李元吉妻子楊氏納入後宮,嘿咻嘿咻,給了自己兄弟一頂綠油油的帽子。

不過啊,李世民對女人是相當的好,自己講究“勤勞節約”,對女人卻特別闊錯,什麼錯誤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己殺人無數,卻沒有殺過自家女人。


不過蒼天繞過誰,李世民晚年將武則天納入後宮,後面,也被自己兒子李治給合理繼承,給他帶了一頂綠瑩瑩的帽子。

李治沒有繼承老爹的能打,但是在怕老婆這方面是無師自通!咳咳,對皇后武則天惟命是從,而且軍國大政多由武則天掌控,宮中並稱“二聖”,最後連自家江山都一併搭上咯。


什麼?你說你治的後代怕不怕老婆?唐中宗李顯聽過沒?沒聽過是吧?那是因為他活的時間不夠長,其實這人還是挺有能耐!


那為啥死了呢?當皇帝期間,太怕老婆了!老婆罵他揍他不管,老婆給他戴綠帽子不管,老婆奪權還是不管,慢慢軍國大政就被皇后韋氏和女兒安樂公主所控制,最終被自家媳婦兒給弄死了!

至於丞相,房玄齡聽過沒?還是一個很厲害的丞相,結果嘛,太怕老婆,連皇帝賞賜的女人也不敢要,還整了個成語叫“爭風吃醋”。


那個楊國忠聽過沒?國舅爺和丞相,還是典型的奸臣,怕不怕老婆呢?


自己出差兩年,期間老婆還給他弄了個“便宜兒子”,就這樣還給老婆圓謊,說是“夢中恩愛所生”,我只能呵呵噠。


所以,怕老婆這件事,在唐代真的是特別常見!戴綠帽子算啥?很多人連命都給搭上了!

不過,個人覺得,夫妻之間還是相互尊重才行!要是太怕老婆,最後難免“大郎,快乾了這碗藥吧!”


最後,點贊關注的,都會家庭圓滿、夫妻和睦喲!


世界漁樂資訊


1.歷史教授給學生們提出個問題:在歷史上所有的皇帝當中,唐朝的唐中宗李顯是最厲害的皇帝。這是為什麼呢?沒有一個學生答得出來。

教授給出了答案,因為他自己是皇帝,爸爸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兒子是皇帝,侄子是皇帝,連他的媽媽也是皇帝。一家人男女老少都齊了。於是有了一個很牛的稱號:六位帝皇丸。

2.歷史上的皇帝有善終也有不能善終的,死法肯定是多種多樣的,但最死得最奇葩和搞笑的就是春秋時期的晉景公(也有人說他不是皇帝)。他死在了廁所。有一天天他估計是吃了啥假冒偽劣的食物,吃壞了肚子,急急忙忙的衝進廁所,結果摔進了糞坑。

溫馨提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電影《百萬富翁》裡的廁所是怎樣的。

3.皇帝高湛的老爸非常想當皇帝,為了當上皇帝,他把所有造反要做的準備工作都完善得差不多了。最後,高湛他爸爸說想先殺一個煮飯的廚師試試手。他正在手舞足蹈的構思著要如何殺死廚師時,廚師進來房間裡先一刀捅死了他。這才真的是不是比話狠而是比誰的刀更準。

高湛這是既意外又驚喜啊,沒想到子承父業來得這麼快。這可算是主動送上門來的皇位呢。

飾演高湛的陳曉

4.說個讓胖子高興的事:公元5世紀,印度這個國家沒有死刑,但又不想放過那些犯人。於是有人想到了一個辦法:找一個天平,犯人站一邊,石頭放一邊。如果這個犯人比石頭重就會受刑輕點,否則就會實施重型。看來那個時候的印度應該會有著很多的胖子吧。

5.現在大街上都是奶茶店,還有商店打出了世界上第一杯奶茶在臺灣產生。但,有人說,奶茶在漢朝後就有了。

自從張騫開通了絲綢之路後,經常有商人帶著中國的茶葉去西方做生意,西方的人沒喝過茶葉也沒見過茶葉啊,覺得好奇怪啊,於是買了好多的茶葉。他們就像拿著一包瓜子給韓國日本人吃,他們都是直接扔進嘴巴里直接咬一樣,這些西方的人直接吃茶葉。不過幸好西方知道什麼東西都先煮一遍準是沒錯的道理。

他們把茶葉煮開後倒掉水,往茶葉加上芥末、番茄醬,用勺子舀起來吃。(汗……)還是上流社會的貴族明白了茶葉是用來煮水喝的,但是他們覺得茶水的味道很澀,就往茶水裡加牛奶,哎喲,不
錯哦。就這樣,奶茶誕生了。


小吳先生做美食


提到歷史上搞笑卻真實存在的事情,與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他曾經做的一件事情不但搞笑,而且十分搞笑,開曠古之未有,但也正是這種搞笑,卻直接將他送上官場青雲萬里路,先後贏得道光與咸豐皇帝的信任與重用。這件事情,講的是曾國藩為證明自己的清白,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曾經脫光衣服坦然自若的進入庫房清點庫銀。

▲ 大清“中興名將”曾國藩

事件背景:戶部的庫銀都去了哪裡?

晚清時代,朝廷貪腐之風盛行,一度造成國庫虧空而卻沒有人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國庫虧空, 庫吏四處打點,官員也在裝糊塗

清朝自乾隆皇帝時期及和珅當國之後,清朝戶部庫藏中的官銀就再沒有怎麼進行過清算整理,就這樣一直持續了六十多年。而在這無人問津的六十年內,庫藏的官印逐步為庫吏們的子至孫,孫復至子,再至孫,這麼一代代的私自蠶食。隨著時間的推移,庫藏中的官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在減少,而卻無人知曉。

▲ 和珅當國

到了嘉慶帝時,雖然戶部也曾對庫銀有過清點盤查,但這種清點盤查卻是敷衍於形式,走走過場。其間,庫吏們利用侵蝕的銀兩各處打點一圈下來,基本也就沒有人再會去較真什麼。因此這次盤查,關於庫銀虧空的事,等於是糊弄了下,並沒有實際查明白。

庫吏蠶食庫銀甚重,朝廷貪腐之風日盛,好事舉子更是趁機勒索

從此之後,只要每逢皇帝下令清點庫銀,基本都是這麼一個套路,庫吏一般會拿出三千兩白銀打點負責清查的主事官員,其中包括主事官員的僕從一般也會得到白銀三百兩。如此往復,這種事情,在大家看來已經很正常。甚至一些來京師參加會試的舉子們知道庫銀虧空的事,也會藉機敲詐一把。當然對於這樣的勒索,庫吏們一般也會派出人去打探該舉子的背景,然後根據舉子們的後臺背景分別打賞,大致從數兩、數十兩、數百兩至千兩不等。

▲ 清朝小吏是如何貪汙腐敗的

因此,國庫的藏銀日益見空,這事在官場上,大家你知我知,而唯獨皇帝陛下不知。

庫銀虧空之弊,執事官員一壓再壓

這事直到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之後,御史周春祺發現了這個問題,他打算將戶部銀庫虧空一事的弊端一一羅列,並上奏朝廷,然而周春祺的姻親湯文端知道這件事後,他極力阻止周春祺這麼做,他認為此事一旦奏明朝廷,到那時不知有多少人要為此丟官喪命,甚至連坐家眷。

湯文端問周春祺:“為了贏取您一個人正直的名聲,而引發這樣大的災難,究竟是為些什麼呢?”。因此,周春祺只好無奈地取消了這一打算。

所以,庫銀虧空的事到此依然不為朝廷知曉。

當然,在這裡基本可以猜測到,也許湯文端當時也是受到了庫吏的打點都有可能,不然好端端的幹嗎要幫著有利庫吏和袒護庫吏的方向去勸服周春祺呢。

水落石出:遭遇詭詐 曾國藩計出“笑篇” 彼術自窮

分贓不均,庫吏互攻,庫銀虧空東窗事發皇帝陛下震怒

當然,太陽一旦出來,用手是很難以遮擋得住的,所謂天網恢恢,總是疏而不漏。

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管理戶部銀兩的庫吏們因為分贓不均,開始內部互相攻擊,以至於最後事情鬧得無法收場,被坊間傳得議論紛紛。此時,庫銀虧空的事情終於傳到了道光皇帝的耳中。道光皇帝聽聞十分震驚,因此震怒異常。他下旨捉拿了相關人等,並親自審訊。然後才使得這場戶部庫銀虧空之事水落石出。

▲ 道光皇帝

在這其間,道光皇帝審問庫吏:“難道就沒有一位盤點清查庫銀的官員不曾接受那三千兩賄賂囑託的白銀嗎?”

結果庫吏告訴道光皇帝:“只有一個半”。

庫吏說道:

“近一時期,只有御史駱秉章不但自己沒有接受賄賂囑託的銀兩,而且他的僕隸也絲毫沒有接受相關錢財。”

“此外,還有御史周春祺。他雖然拒絕了賄賂請託的白銀,但是,他的僕役卻私下收取了相關的錢財。”

由此可知,這“一個半”實際指的是:御史駱秉章,御史周春祺,但因為周春祺的僕人接受了賄賂,所以周春祺就不能算作一個,只能算半個。總共加起來也就只有一個半了。這對當時的大清朝官場貪腐之風是多麼大的諷刺啊。

奸佞栽贓,曾國藩自證清白“光身”徹查庫銀虧空真相

這時候,道光皇帝要求重新盤查庫銀,弄清真相。而重新盤查庫銀的事情這次落到了以正氣出名的曾國藩身上。時年38歲的曾國藩他主動請纓要求去調查庫銀虧空真相,而這時候,有些奸佞之臣就開始攻擊起了曾國藩,說是曾國藩也是想借此機會在庫銀裡撈一把錢。

而這時候,令大家怎麼也想象不到的一幕發生了!

向來很注重言行舉止、儀表儀態,有著極高修養的曾國藩居然做出了一個令滿朝文武官員都十分震驚且搞笑異常的舉動:

曾國藩為了證明自己去銀庫盤查庫銀動機的單純性,在進入國庫清點銀子之前,將自己身上所有的衣服都脫光,然後才進入銀庫,在那裡鎮定自若的一一清點,直到任務結束,事情的水落石出。

曾國藩看似十分搞笑的舉動,但它所表達的意思則一點都不搞笑,言外之意就是說:大家看好了,我曾國藩清清白白的進去,乾乾淨淨的出來。

也正是這麼搞笑而打破常規的舉動,之後,曾國藩為道光帝十分欣賞並加以重用,曾國藩在朝廷的威望也瞬間提升。到咸豐帝繼位後,更加重用曾國藩,將大清帝國“文化部、國防部、司法部、組織部和建設部”五部大權都統統交由曾國藩掌管。而那年,曾國藩42歲。

▲ 咸豐帝

當然,曾國藩這些政治地位的獲得,雖然並不是僅僅一件光身盤點庫銀事件就足以令他一步登天,當然還有其他的因素包含在內,在此暫不詳述,但至少那件事令皇帝陛下深刻感受到曾國藩的堪當大任和崇高人格,他之後的平步青雲也是順水推舟的事。

結語:

曾國藩曾說過:“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

▲ 曾國藩

回顧歷史,偉大如曾國藩,逗笑如曾國藩。當曾國藩脫衣自證兩袖清風之事,每每為人提起總會先逗得大家一樂,之後滿是敬仰!



淳幀通安


段子之王蘇東坡,在線開車

有句話說的挺好,就是男人是非常專一的,不管他是10多歲,20多歲還是40多歲,甚至於是80歲,他都從始至終只喜歡18歲的小姑娘。從古至今,這可以稱之為是一條不變的真理了。相對於現代社會,其實古代歲數大的男人娶小妾是比較常見的,並不值得驚訝。但是,如果兩個人歲數相差的實在是太大了,毫無疑問會引起一些爭議的。

蘇東坡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大文學家,並且非常的幽默。同時,他也是一個生活充滿情趣,喜歡找樂子的人,有時候突然就開起車來,防不勝防。蘇東坡有一個好友,名字叫張先。這個張先比蘇東坡大了幾十歲,當然兩人都是極具才華,有一些共識,所以雖然年齡懸殊,但是卻有著深厚的友誼。張先年輕的時候就風流多情,經常出入妓院,和那個著名詞人柳永柳三變一樣,都喜歡為官妓寫些詩詞。張永是一個從年輕的時候,就一直風流,到了60多歲的時候,雄風仍然是不減當年,他竟然又納了一個18歲,並且長的非常漂亮的小妾。

張永當時的年齡為62歲,而他的小妾為18歲,兩人足足差了44歲,快半個世紀了。有一次蘇東坡帶他家做客,當時已經距離張永納小妾已經8年之久了。張永的小妾給他生了好幾個孩子,過的還是挺幸福的。張永覺得自己實在是人生贏家啊,不免回憶起當時的納妾情景,詩興大發,便吟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俗話說的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蘇東坡看到張永如此的春風得意,於是便也吟了一首,與他比比,便吟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段子手就是段子手,蘇東坡用“梨花壓海棠”來形容兩人的洞房花燭夜的情景,可謂是老司機無疑了。

段子宗師紀曉嵐,在線狂飆

歷史上的紀曉嵐是真的才華橫溢,可以說《鐵齒銅牙紀曉嵐》將紀曉嵐的聰明才智表現出來了,但是紀曉嵐並不是和珅的死對頭,也沒有多次戲弄和珅。紀曉嵐負責《四庫全書》,是清朝鼎鼎有名的大才子,很多文人都對其非常尊重,因為他太有才華了。但紀曉嵐有一個經常被人調侃的缺點,那就是他實在是太好色了。

有一次紀曉嵐正在家悠閒著呢,突然馮文正就來了。馮文正一直非常尊敬紀曉嵐,於是便跪在地上給紀曉嵐磕頭,算是行了一個非常大的禮了。紀曉嵐才思非常敏捷,看到這個情形他先是有點吃驚,然後便對他說,今日相見,我鬧中突然出現了一副極佳的對聯!馮文正連忙說,是什麼,學生願聞其詳。

紀曉嵐便說,這上聯便是:今日學生頭觸地。馮文正一聽,紀曉嵐果然才思敏捷,是在調侃自己,便說,那下聯是什麼呢?紀曉嵐便說這下聯不能說,說了的話不太合適,馮文正一再央求,紀曉嵐只好說了下聯:昨夜師母腳朝天。

馮文正對紀曉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止才高八斗,更是好色到極點了。


徐聊


這樣啼笑皆非的事情非常多吧!在浩蕩5000年文明史的中國更是比比皆是吧。不同的事笑過之後又有多少悲歡離合呢?又有多少發人深思的地方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前秦時候非常有名的一位君主舉鼎把自己給砸死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是秦武王贏蕩,就聽這個名字估計有朋友就忍不住笑了。這要是在今天,尤其是學生時代最起碼全校聞名。不說別的就是讓老師點名,估計都得笑暈在講臺。

下面分享一下

1、既然敢稱武王,那肯定不是白給的。贏蕩力大無窮,如果生在今天那肯定能獲得世界舉重冠軍。

贏蕩身強體壯,尚勇好武,也算年輕有為的後生。特別是喜歡結交大力士,重用大力士為官。

一次武王入太廟觀九鼎,其中龍紋赤鼎,重達千金,武王便和部下孟說比賽舉鼎。當武王用盡力氣舉起神鼎,結果大鼎脫手,砸斷脛骨,血流不止,到了晚上就駕鶴西去!

2、分享一個我們同學的囧事。

小米戴副眼鏡,屬於那種文質彬彬的類型。因為不愛說,快三十才找到了對象。交往半年多,雙方覺得都挺合適。趁著年假去見女友父母。

可沒想到去了一大屋子的親戚,說是來看未來女婿的。然後賓主落座,開始吃飯,因為室內溫度高,溫差導致眼鏡模糊不清。小米只好摘了眼鏡吃飯。

也看不清隨手夾了一塊肥肉吃,這麼多親戚以為小米愛吃肥肉呢,每個人都搶著給他夾肥肉。噁心的小米一個多月都沒有吃肉。


爆笑大蒜派


說兩個歷史上發生的,關於周恩來總理處理外交事件的時候,搞笑卻真實存在的事情吧。

不得不說有的時候,搞笑也是一種智慧,而且是一種大智慧,有的時候很多事情能夠做成做好,搞笑的天賦是不能少的。

這在周恩來總理的身上,發揮的淋漓盡致。

下面我們開始舉例,看看周恩來總理是如何用搞笑來處理棘手事件的。

在一次西方記者招待會上,有一個記者,他對周恩來總理說,我去過你們中國,但是,我對中國的一件事情十分的不明白,就是你們中國的路明明是人走的,為何要叫馬路呢?

相信聽到這個提問,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

提出這樣的問題來,很顯然提問者是不懷好意的。

但是,面對這個問題,周恩來總理覺得不回答他會顯得自己有點不禮貌,這不像我們大國做事的風格。

可是,實話實說的話外國人可能很難理解。

於是,周恩來靈機一動,他就說了我們中國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所以,我們把走得路簡稱為馬路。

周恩來就用這樣搞笑的形勢,把這個複雜的問題給解答了。

還有一次,有一個美國的記者,他看到周恩來總理的上衣兜裡放著一個美國製造的筆,然後他就問周恩來總理,你們中國那麼大,難道連一個筆都製造不出來嗎?

周恩來總理聽說之後笑了笑,然後他說道,說到這個筆呀,還是大有來頭的,你知道抗美援朝嗎?

這個筆就是抗美援朝之後,朝鮮人民為了增進中朝之間的友誼,他們送給我的紀念品。

周恩來總理一這樣說,美國記者就羞愧的底下了頭。

你看看用搞笑的形勢處理一些複雜的問題,是不是真的很機智呀。不得不說搞笑有的時候,也是一種大智慧。

當然了關於周恩來總理處理的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我們都知道周恩來是新中國的締造人之一,他為中國的獨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他也是中國人民最為敬仰的領導人之一。尤其是周恩來總理,全心全意為我們人民服務的態度,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民,他是人民心目中的好總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